語文基礎手抄報

老北京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

本文已影響 3.07W人 

 北京節慶民俗

 1、老北京春節

初一拜年僅限男人、佛堂上供、置天地桌、供擺祭祖、天地桌前接神、佛像、祖宗牌位和長輩三叩頭。

  2、老北京臘八

老北京人歷來把臘八視爲“年禧”即將到來的信號。尤其是商家開始下達帳貼兒,準備要帳,所以人們一語雙關的說:“送信兒的臘八粥”。在民間臘八熬粥,除了供佛祀祖以外,主要是在親友鄰居之間當作相互饋送的禮物。其次纔是“哩哩啦啦二十三”的自家享用。但是,凡有親喪“守制”的則不熬粥。

  3、老北京端午

祭神祭祖紀念先賢、掛菖蒲插艾葉防瘟避災、最講究的供品是玫瑰餅、黃米小棗糉子最受歡迎、身上佩五彩糉子祈福增壽、貼葫蘆花以闢“五毒”

  4、老北京重陽

老北京人在重陽節時,常常用登高、佩戴茱萸、賞菊、飲菊花酒、吃花糕、食烤肉、涮羊肉、吟詩作賦等方式來慶祝,以祈求平安健康,而這些風俗,也一直流傳至今。吃花糕是老北京重陽節時必不可少的。

老北京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

  5、老北京中秋

老北京過中秋非常熱鬧。拜月、賞月、玩月、喝團圓酒、吃團圓餅,北京孩子還會玩兔兒爺。據民俗專家介紹,老北京家家都要設置拜月臺,用於祭祀。

6、老北京迎春

立春亦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這個節令與衆多節令一樣有衆多民俗民俗風情,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餅、春盤、咬蘿蔔之習俗等。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是先民於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歷代帝王和庶民都要參加的迎春慶賀禮儀。

  北京飲食風俗

  1、飯桌文化

在老北京,不同的家庭或家族在社會、經濟、習慣、環境的影響下,形成了有自家特色的飯桌文化,衆多家族在飯饌方式上有“家宴”、“賓宴”和“便宴”老北京飯桌上各種禮儀十分講究,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折射出老北京的價值觀念,自覺或不自覺地構築了具有“禮”、“孝”、“德”、“教”爲內容的飯桌文化。

  2、春餅

北京民俗食品,一種烙得很薄的麪餅,又稱薄餅。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農曆二月初二,是中國古諺所說龍擡頭的日子,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春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並且有韌性(北京人稱爲要有“骨立勁兒”),因爲要卷很多菜吃。

 3、清明節食俗

清明節吃青團、饊子、清明螺、烏稔飯、潤餅菜、醴酪與環餅、子推饃等食品,都是老北京清明節的食俗。

老北京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 第2張

  4、三伏天食俗

老北京民間有句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就說的是舊京數伏天家家信守的飲食民俗。北京人一年四季都愛吃餃子,在伏天餃子的品種及用餡也多種多樣,有水煮餃子、燙麪餃子、油煎餃子、鍋貼餃子等。

 5、“吃秋”習俗

咱四九城的老北京人在入秋後有“吃秋”之俗,民間亦有“立秋燉大肉”的俗語。一般中下層的百姓人家講究“吃秋鮮兒”他們認爲吃新糧吃新的蔬果最富有營養。家境較好的四合院人家入秋後常烹製紅燒肉、紅燒魚、燉雞鴨等富含蛋白質的肉類佳餚來貼秋膘。

  北京文化風俗

  1、京劇

被稱爲“國粹”的京劇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它的前身爲徽調,通稱皮簧戲。表演上歌舞並重,融化了武術技巧,多用虛擬性動作、節奏感強,創造了許多程式性的表演動作。演唱時講究行腔吐字,唸白具有音樂性。在唱、念、做、打方面逐漸形成了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京劇行當分生、旦、淨、醜。用京胡、二胡、月琴、三絃、笛、嗩吶及鼓、鑼、鐃鈸等樂器伴奏。

  2、皮影

早期的北京皮影分東西兩派,現僅存的西派皮影其始形成於明正德年間。北京皮影形成時期長,表現手法獨特,有着不同於其他地區皮影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表演、聲腔、造型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北京皮影戲由於長期在京城以唱堂會爲主,所以她的表演更突出細膩和誇張。

  3、童謠

北京童謠的傳承方式主要有兩種:書面文獻傳承和口頭傳承。童謠在兒童口中廣爲傳唱,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童謠是人類口頭文化的珍品,語言淺顯,哲理性強,它積澱了祖國優秀民族文化,蘊含着豐富的教育內容。童謠是人民對生產、生活經驗的總結,它來源於生活,易於人們接受,幾千年來在百姓中廣爲流傳。

老北京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 第3張

  4、摔跤藝術

自廿世紀20年代宛八爺的徒弟寶善林(1900—1965年)在北京天橋設跤場,開創了自己獨特的摜跤藝術:它以靈活多變、體型優美、解說幽默、文武結合加中幡的獨特摔跤藝術模式,曾活躍於民國晚期和建國初期。天橋摜跤作爲一項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不僅具有民俗、藝術、體育、文化、社會、歷史等價值,而且與中幡相結合,展示了中國民間獨特摔跤藝術。

  5、叫賣

老北京叫賣是舊時京城從商活動的人們,在衚衕、街巷等爲推銷商品而形成的一種民俗文化。

  6、評劇

北京評劇有西路和東路之分。西路評劇由西路蓮花落和十不閒演變而來,形成於1900年前後,被稱爲西路蹦蹦。自20世紀30年代東路評劇進入北京後,西路評劇就日漸式微,目前已無專業表演團體,只流傳有大悲調、小悲調、蛤蟆調等十幾種唱腔,且傳承人已經屈指可數。

  7、評書

北京評書是北方評書的主體,它形成於北京,盛行於京、津、冀和東三省等地。北京評書的表演形式,早期爲一人坐在桌子後面,以摺扇和醒木爲道具,身着長衫。至上世紀中葉,漸漸變成站立說演,衣着也不再固定。

  8、琴書

“北京琴書”是北京地區鼓曲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種,它是“說似唱、唱似說”,唱腔中夾用說白,突出表現北京土言土語,板式有快、慢、架、散,極大豐富表演和演唱效果,深受大家的喜愛,並且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教育價值。

  舊京禮儀習俗

  1、社交禮儀

舊時,北京人探親訪友要攜帶禮物,講究送“京八件”,即“大八件”、“小八件”。家裏來了客人,要洗刷茶具,給客人現沏新茶。一般人家,來了客人要請吃麪條(抻或撈),表示讓客人長住下來。

  2、婚俗

北京人結婚習俗,向分滿漢。漢族辦喜事的禮儀,又有新舊之分。新式的用彩車樂隊,行鞠躬禮;舊式的用花轎鼓樂執事,行跪拜禮。

  3、生子

老北京的育兒包含大量滿族習俗。老北京皆知“子孫娘娘”、“送子娘娘”,是衆“娘娘”中重要的一位。不少人家(不論旗漢)在家裏供奉着這位娘娘。滿族人原不信佛教,而自古即保持其薩瑪信仰。“抓週”是汊族的古老傳統,滿族原無此俗。滿族原來的習俗是生男孩在門口掛弓箭,並無週歲抓物的舉動。

 4、大殮與停靈

大殮就是將亡人的遺體正式殮入棺內,蓋上棺蓋後,親屬與亡人就再也不能見面了。按照佛、道兩教的教義,北京民間有停靈的習俗。停靈的時間最長爲七七四十九天,最少也要三天。停靈期間必須做佛事、法事。每逢“七”都要辦事,招待前來弔唁的親友,還要準備宴席。

  5、祭地

祭地活動源於遠古。據文字記載在我國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史料載:夏以五月、商以六月、周以夏至招地於澤中方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