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手抄報

有關少年正是讀書時的手抄報

本文已影響 1.36W人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經過夏、秋、冬各個季節的考驗,春天再次來臨。春天的到來,讓人心情愉悅,使人舒暢。時間如水流嘩嘩流淌,唯有書香永留人間。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少年正是讀書時的手抄報,歡迎閱讀。

有關少年正是讀書時的手抄報

少年正是讀書時的手抄報1

有關少年正是讀書時的手抄報 第2張

少年正是讀書時的手抄報2

有關少年正是讀書時的手抄報 第3張

少年正是讀書時的手抄報3

【相關閱讀】

古代名人讀書方法

蘇軾在《又答王庠書》中答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他首創並實踐的一種讀書方法: “少年爲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並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杜甫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李公樸感慨:求知識雖然不只有讀書,但讀書,在求知識的過程中總不失爲一個重要的部分。古往今來無論哪一位大思想家或大科學家,沒有不讀許許多多書的。鄭振鐸亦告誡讀者:多讀書,常讀書,總有好處。不必“手不釋卷”,但不可“目不窺書”。誠如古訓:多讀成頌。要有讀書決心。

面對書如山,學如海,如何尋得其中訣竅?古人在訓誡中提倡踏實學風,即勤讀苦學。所謂:勤爲徑,苦作舟。史上許多名人名家的讀書方法值得借鑑。

蘇軾在《又答王庠書》中答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他首創並實踐的一種讀書方法:

“少年爲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並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意思是說,年輕人讀書,每一本好書都讀它幾遍。好書內容豐富就像知識的海洋,讀書時人的意識指向一個方面,就像打開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個方面的知識進入視野,讀一遍書只是獲取了意識指向的那個方面的信息而已。所以希望讀者每讀一遍都只帶着一個目標去讀。

宋人陳善《捫蝨新語》記載陳晉之讀書方法:

讀書惟在記牢,則日見進益。陳晉之一日只讀一百二十字,遂無書不讀;所謂日計不足,歲計有餘者。今人誰不讀書,日將誦數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讀旋忘,是雖一歲未嘗得百二十字也,況一日乎?予少時實有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虛,方知陳賢良爲得法雲。

一個人讀書就在於要牢記,這樣每天就會有長進。陳晉之一天只讀一百二十個字,長年累月地這樣就沒有不讀的書了;這就是所謂按日計算似乎不足,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現在的人誰不讀書呢,有些人每天要讀上好幾千字,開始時好象挺高興(很有收穫),然而隨讀隨忘;這樣下去,雖然是一年,也記不住一百二十個字,何況一天呢?我年輕時讀書實在也有貪多的毛病,到現在總覺得自己腹中空空(沒有記住什麼),這才明白陳賢良的讀書方法真是對頭的呢。

這與朱熹所提倡的類似。朱熹認爲讀書要“循序而漸進”:

“字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後,未通乎此則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漸進,則意志理明,而無疏易凌躐之患矣” ;“學者觀書,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曉,不若退步,卻看得審。”

也就是說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弄明白它們的涵義,一句話一句話地搞清楚它們的道理。前面還沒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後面的。這樣就不會有疏漏錯誤了。他還說:讀書要紮紮實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有時還要頻頻回顧,以暫進的退步求得紮實的學問。

鄭板橋“勸誡人讀書要掌握要領,所謂“讀書數萬卷,胸中適無主;便如暴富兒,頗爲用錢苦。”“善讀書者曰攻,曰掃”,“攻則直透重圍,這樣就能一通百通,其他問題隨之而解,故曰“掃則了無一物”。鄭板橋認爲讀書必須“有主張”、“有特識”,要“自出眼孔,自樹脊骨”,“自樹旗幟”,萬不可“爲古人所束縛”。如此,則“心空明而理圓湛”。

而據《清稗類鈔》記載,清人張稷若有讀書強記之法。“每讀一書,遇意聽好,即札錄之。錄訖,乃朗誦十餘遍,粘之壁間。每日必三十餘段,少亦六七段。掩卷,輒就壁間觀所粘錄,日三五次爲常,務期精熟,一字不遺。粘壁即滿,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投笥中,俟再讀有所錄,補粘其處,隨收隨補,歲無曠日。一年之內,約得千段,數年之後,腹笥自富。”對此,徐華隱深有同感。他說:“讀古人文,就其篇中最勝處記之,久乃會通。”朱彝尊也頗讚賞,說:“華隱言是也,世安有過目一字不遺者耶?”

也就是說要多作筆錄,見妙句華章應該趕緊記下,以備時常翻看,學習一二。

袁枚到了晚年,對幼年之事,猶能津津樂道,靠的也正是每讀一書,必做摘錄,而且還要分門別類。他還勤於動筆,凡有見聞,無不筆之於冊。

邢懋循有一種別緻的讀書方法,據說來自他的老師,稱爲連號法。“初日誦一紙,次日又誦一紙,並初日所誦誦之。三日,又並初日所誦誦之。如是漸增,至十一日,乃除去初日所誦,每日皆連誦十號,誦至一週,遂成十週。資稟即中下,已無不爛熟矣。又擬目若干道,書之籤,貯之筒。每日食後,粘十籤,講說思維,令有條貫。逮作文時,遂可不勞餘力矣。”

可見,多讀書,勤讀書,目的是爲了吸收知識,而吸收知識需要強記博識,而這靠的是日積月累的功夫,一點都取巧不得。

近現代名人讀書方法

一、魯迅的“跳讀”法:

魯迅先生認爲:“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那個地方,那麼無論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這種方法是對陶淵明的“不求甚解”讀書方法的進一步發揮。它的好處是可以由此節省時間,提高閱讀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體理解和最重要的內容上。

二、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說:“我讀書似乎只要求一點靈感。‘印象甚佳’便是好書,我沒功夫去細細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時候並不是全書的,而是書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爲這一段使我對全書有了好感;其實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壞了全體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歡兩天的,我就感謝不盡。”

三、華羅庚的“厚薄”法:

華羅庚主張:讀書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說,讀書要紮紮實實,每個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徹底清楚。這樣一來,本來一本較薄的書,由於增加了不少內容,就變得“較厚”了,這是“由薄到厚”。這一步以後還有更爲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礎上能夠分析歸納,抓住本質,把握整體,做到融會貫通。經過這樣認真分析,就會感到真正應該記住的東西並不多,這就是“由厚到薄”這樣一個過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四、楊振寧的“滲透”讀書法:

楊振寧教授認爲:既然知識是互相滲透和擴展的,掌握知識的方法也應該與此相適應。當我們專心學習一門課程或潛心鑽研一個課題時,如果有意識地把智慧的觸角伸向鄰近的知識領域,必然別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識鏈條中的一環,則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發現。對於那些相關專業的書籍,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不妨拿來讀一讀,暫弄不懂也沒關係,一些有價值的啓示,也許正產生於半通之中。採用滲透性學習方法,會使我們的視野開闊,思路活躍,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

五、白壽彝的“研讀”法:

著名史學家白壽彝認爲,“讀書之讀,似應理解爲書法家讀貼讀碑之讀,畫家讀畫之讀,而不是一般的閱覽或誦習。”

馮亦代說:“我在看書時,每逢看到好處,不免自己的身心也進入書中的‘角色’。好像演員在舞臺上演戲,演到好處,不由得爲所飾劇中人的‘角色’左右”。

六、餘秋雨的“畏友”讀書法:

散文家餘秋雨提出:“應該着力尋找高於自己的‘畏友’,使閱讀成爲一種既親切又需花費不少腦力的進取性活動。儘量減少與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面,樂於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我們的書架裏可能有各種不同等級的書,適於選作精讀對象的,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