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手抄報

2015年漢字手抄報 資料

本文已影響 1.85W人 

  漢字手抄報的相關辦報資料:賈湖刻符與中華彝族萬年文明史

2015年漢字手抄報 資料

賈湖刻符中的三個龜甲刻符,分別於不同的三座墓葬中出上,其形分別爲 ,第一個刻符與甲骨文“目”極爲相似;第二個刻符相似於現代漢字的“日u31532 ?三 個刻符目前未能從漢字方今體例中尋到與其相似的字,該刻符經細辯,屬明顯人爲契刻 痕跡僅左上角一橫及豎折一劃,中間斜豎一劃及右下角斜劃爲龜甲的自然紋;若將龜甲 本身自然紋排除,僅看兩劃人爲契刻痕跡即爲“七”形。

上述三個龜甲刻符,在彝文中與之形似的文字分別爲,其本意第一字 爲“禽”;第二個字“福祿”;第三字爲“神座”。

契刻有四個豎排且連接符號的石飾,是一件柄形石飾,形似劈裂的劍柄殘件,首部 俯視呈半圓形,其面上刻符號,柄部有竹節狀突起。刻石飾經辯析,人爲契刻痕跡已較 淺淡,其上有明顯的砸、碰線形痕跡,因而整個契刻面顯得模糊。若將砸、碰痕跡排除, 人爲契刻痕劃在石飾一端有“”形四短豎劃,若將此端爲首端,則四短豎下方 直行刻有“”形四個符號。這四個石飾刻符與彝文比較,分別與之形似 的彝文有“”,其本意分別第一字爲“雷”或“陽光”;第二字爲“天”; 第三字爲“門”;第四字爲“閉”。連接起來直譯爲“雷天門閉”,意譯則爲“天雷門莫 開”。

上述四個石飾刻符能用彝文釋讀,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它已是具有完整意義的語言記 錄,並且此語言的語法與彝語的語法完全一致。

賈湖遺址出士的文物,不僅有如上述彝文能完全釋讀其甲骨、石飾刻符,而且其中 一些文物在彝族地區還能見到與之相似的用物。例如有刻符的柄形石飾與彝族畢摩神杖 上選用獸骨或青石雕制的半圓柄杖頭非常相似;權形骨器與彝族畢摩諸多法器中的“神 箭筒,,相似;一批獸胛骨與彝族畢摩請多佔入法中用於占卜的豬、羊、胛骨完全相同;骨 笛與彝族方時多用禽骨製作,現今多用竹子製作的小豎笛相似,其吹奏法亦相似;漳牙 器與彝族男子隨身佩帶作錐、香針、避邪獐牙錐完全相同;豬牙骨器與彝族年老婦女作 挽發、頭飾的豬獠牙完全相同;條形骨器與彝族用株木或牛肋骨製作的揉繩器相似;環 形石飾與彝族男子用玉石或硬木製作的耳墜相似。

中原地區一向被認爲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和五千年文明的搖籃,而西南地區則是 “蠻荒”之地。然而反映中原地區遠方文化的賈湖裴李崗文化與“蠻荒之地”的彝族傳統 文化何以如上述有如此的相同點?這可以分析出這佯或那樣的“可能”,但最根本的一點, 則應從形成中華民族影響較大的方蕪族羣的演變史中尋找其源頭。任乃強先生在《羌族 源流探索·序言》中指出:“羌族是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漢民族的前身--華夏族的主 要族源之一。……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羌族演變爲許多支系,其中一部分融合於漢族; 一部分發展爲藏緬語族的若干民族,無論是歷史上出現過和現今仍存在的我國西北、西 南各少數民族,溯其來源,大部與羌族有關。”方羌族羣形成於西北康青藏高原,隨着歷 史的發展而遷徙和演變,到夏、商、周乃至秦漢時代,漢文典籍將留居甘、青一帶的方 羌民族稱爲羌和戎,漢應曛《風俗通義·四夷》說“羌本西戎,卑濺者,主牧羊,故 ‘羌’字從羊,人因以爲號”。羌戎有時單稱,有時稱氏羌、巴戎、巴氏等。又因其多居 我國西境而有時稱西羌、西戎、羌戎。

中國的方史發端於傳說時代的“三皇”,“三皇”說法不一,但按孔安國《禮記·月 令,疏》、皇甫溫《帝王世紀》、司馬貞《史記·補三皇本紀》等說,指的是“太吳伏蒙 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此即《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索隱》所說:“稽方蒙 黃”。“三皇”,之首“伏蒙生於成紀”(《帝王世紀》)即今甘南天水地區,爲方蕪居地;炎 帝“長於蕪水”(《史紀·五帝本紀·正蒙》),“姜水”即源於甘肅渭源縣的方渭水今渭 河,“姜水,,即“羌水”,渭河發源地亦爲方羌居地;據《國語·晉語》說:“昔少典娶於 有嬌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爲姬,炎帝 爲姜。,,所以炎帝和黃帝是“同父異母兄弟”(清馬繡《繹史》),兩者同屬方羌部族。這 些記載說明方羌部族的一支自西北遊牧先人中原地區,並從這裏孕育了後來發展起來的。 燦爛的中原文化;中華民族自稱“炎黃子孫”即爲方羌人的後裔。

彝族是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中人數較多的一個民族,關於彝族的族源,學術界大多認 爲是方羌人南遷的一個分支所形成。方國瑜先生《彝族史稿》說:“彝族祖先從祖國西北 遷到西南,結合古代記錄,當與'羌人’有關。早期居住河涅一帶的就是古羌人,分向 幾方面遷徙,有一部分向南流動的羌人,就是彝族的祖先。”彝族自稱繁雜,但古代大多 自稱“羅羅”,就是現在僅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而言,在彝族總數中尚有三之一多自稱 “羅羅”。《山海經·海外北經》載有“羅羅”。其地域約爲今甘肅張掖、酒泉一帶,《漢書 ·地理志·張掖郡·番和》條稱當地羌人爲“羅虜”《大明一統志》稱四川涼山彝族爲 “羅蠻”、稱滇西彝族爲“羅羅”;《華陽國志》與蜀漢諸葛亮《後出師表》統稱今滇、川、 黔彝族爲“青羌”;《蠻書》稱彝族的唐代先民之一爲“羌虜”。在漢文獻中“羌戎’’和 “羅羅”多爲互稱,可見彝即羌,羌即彝。但“羌”、“彝”都不是自稱。“羌”爲牧羊人; “彝”的原寫“夷”爲負弓狩獵之人,在華夏族形成後,“蕪”和“夷”才同被視爲華夏 族區域外圍野蠻、落後的民族。

漢字手抄報的圖

相當於裴李崗文化的賈湖類型新石器時代遺址,據文物部門調查和發掘,主要分佈在蘭河中上游支流沙河、洪河流域,最北可達汝河和穎河流域,最東達大別山北麓的皖 中一帶(參見張居中《試論賈湖類型的特徵與外圍文化的關係》),據徐祖生先生考證,上 述區域是遠方東夷集團的勢力範圍(《中國方史的傳說時代》);又據何光嶽先生考證,東 夷集團的始祖是太吳,太吳氏原屬西羌族團由甘、青高原最早遷到燕山山脈,與土著人 融合,其中一部演化爲東夷集團(《東夷源流史》)。太吳即伏蓑,與‘伏蒙生於成紀,相 吻合,而且傳說中的“太吳之墟”就在今河南省淮陽一帶。中原地區直至有史可稽的夏 王朝第一代夏王啓的父親夏“禹興於西羌”(《史記·六國年表》);黃帝的後裔姬周女始 祖原出自姜姓,所以《詩·大雅·民生》說:“文王生於歧周,卒於畢邦,西夷之人也”。 所謂“西夷”即西羌,故姬周屬羌戎;至於秦的族屬,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研究》說: “秦之爲戎,固不自疑”;在五十年代出版的中國分省地圖中,晉南繹縣有“蒙戎”、夏縣 有“茅戎”;豫北王屋山有“鄖戎”、豫西熊耳山有“陰戎”、豫中臨汝縣西南有“蠻戎”, 爲春秋時“戎蠻子國”所在。《左傳》桓公十二年載:“齊、呂、申、許由大姜”,“姜”出 自主羌戎;“許”即今河南中部許昌,“申”乃申國,在今豫西南南陽,這說明河南一帶 自古以來有不少羌、戎曾居住,後來才逐漸融合形成華夏民族乃至漢代始稱的漢族。河 南賈湖遺址刻符之所以能用彝文進行釋讀,同時出士的一些其他文物,尚應用於彝族生 活習俗中,這就不是難以理解的事了。

一個民族的發展從野蠻時代進入文明時代,一般認爲其標誌是鐵礦冶煉的開始、城 市的出現、文字的發明並運用於文獻的記錄,而其中最主要標誌則是文字的發明及其運 用。賈湖遺址的考古絕對年代爲7500一8500年,現今出士的刻符、骨笛、雕磨精細的石 飾等非爲人士前數百年才形成,其中僅文字的發明到成文的應用,其間至少需要經歷數 千年或更爲漫長。彝文之絕非巧合地對賈湖刻符能予釋讀,當可證明彝族具有萬年文明史。

大膽提出如此有俘中國人常識的拙論,絕非孤證臆說。曆法的發明和運用應亦是一 個民族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近年在彝族地區調查發現的彝族十月太陽曆,以其季節性 準確,每月日數恆定便於記意而具科學性與實用性,據劉堯漢教授考證,十月太陽曆產 生於伏蒙時代,至少已有萬年以。上歷史;仍於近年在彝族地區調查發現的彝族十八月曆, 雖已無實用意義,但具有重大的科學史價值。它不僅比十月太陽曆更爲古老原始,而且 由其揭示了曾使用過十八月曆而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美洲墨西哥瑪雅人與亞洲中國彝 族古代文明的淵源。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成說,是根據從有史可稽的夏王朝距今四千多年,再 上溯約一千多年作爲“三皇五帝”時代而提出的五幹多年。此即“文起豢、炎”(樑肖績 《王嘉(拾遺).序》),意爲中國的文化、文明始於伏蒙時代。以及詩人黃遵憲所言“蒙 軒造書契,令始歲五千”,都是以文字的發明爲起始點。其實,蒙、炎、黃即使史有其人, 他們代表的各是一個時代,史家顧頜剛認爲“三皇到現在約有十萬年”(《秦漢的方士與 儒生》)。從“三皇”之首伏蒙到現代,雖然未必有十萬年,但當在萬年以上。

丁文江先生在本世二十年代就指出:“西北是棵棵(羅羅)的老家,他們的文字根本與漢文同源,但權早就與漢人隔絕,所以看不出他們的直接關係,將來傈棵文的研究進 步不但可以發現語言關係,而且或者可以知道文字的源流”(《燙文雕刻·自序》)。由 彝文與殷商甲骨文比較所得出的彝漢文同源與丁先生所言的彝漢文同源,這個源頭是在 萬年前的伏蒙時代。彝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由彝族所保留的傳統文字和彝族十月太陽曆,說民族確實“文起蒙、炎”,但中華民族的文明不是“今始歲五千’,而應該是“今始歲萬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