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手抄報

經典西遊記手抄報內容

本文已影響 2.97W人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手抄報吧,手抄報字行間要整齊,字體不宜太小,忌潦草、錯字。那些被廣泛運用的手抄報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典西遊記手抄報內容,歡迎閱讀與收藏。

經典西遊記手抄報內容

西遊記簡介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整理創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唐僧從投胎到取經歸來共遇到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爲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西遊記人物簡介

唐僧簡介:

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爲唐。爲如來佛祖第二弟子金蟬長老投胎。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悽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太宗選定,與其結拜並前往西天取經。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並取名爲:悟空(菩提老祖所取,唐僧賜別號行者)、悟能、悟淨,之後在三個徒弟和白龍馬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功德圓滿,加升大職正果,被賜封爲旃檀功德佛。爲人誠實善良,一心向佛,慈祥,膽小怕事,迂腐,鑑別能力差。

孫悟空簡介:

又名孫行者、悟空、外號美猴王、號稱“齊天大聖”。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爲尋求長生之道,獨自漂洋過海,歷經八九載,學會了講人言、行人禮,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老祖爲師,習得地煞數七十二變和觔斗雲(又作筋斗雲)本領。自封爲齊天大聖,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無法行動。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經觀世音菩薩點化,拜唐僧爲師,同往西天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三番兩次被師傅唐僧誤解、驅逐。終於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最終修得正果,封爲“鬥戰勝佛”。爲人堅持正義、嫉惡如仇,勇敢好鬥、勇往直前,機智靈活,執著略帶倔強,但有些自戀自大。

豬八戒簡介:

又名豬剛鬣、豬悟能。原爲天宮中的“天蓬元帥”,掌管天河水府。因調戲霓裳仙子(西遊記中嫦娥並非一人)惹怒玉帝,被罰下人間。但錯投了豬胎,成了一隻野豬,修煉成精,長成了豬臉人身的模樣。在高老莊搶佔高家三小姐高翠蘭,被孫悟空降伏,跟隨唐僧西天取經。最終得正果,封號爲“淨壇使者”。爲人好吃懶做,憨厚,膽小,且貪圖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溫和善良的,而且富有人情味。

沙和尚簡介:

又名沙悟淨。原爲天宮中的捲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受萬箭穿心之苦。後被唐僧師徒收服,負責牽馬。得成正果後,被封爲“金身羅漢”。爲人忠厚老實、任勞任怨卻毫無主見。

創作背景

故事來源

玄奘西遊

《西遊記》的成書與《三國演義》《水滸傳》類似,都經歷了一個長期積累與演化的過程。但與前兩者演化的特徵並不一致:《三國演義》《水滸傳》是在歷史真實的基礎上加以擴展與虛構,是“實”與“虛”的結合而最後以“真”的假像呈現於讀者面前;而《西遊記》的演化過程則是將歷史上的真實事件不斷地神化、幻化,最終以“虛幻”的形態呈現在讀者面前。

玄奘(602—664年)取經原是唐代的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貞觀三年(629年),他爲追求佛家真義,從長安出發後,途經百餘國,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他在那裏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讚譽。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六百五十七部,這一非凡的壯舉,本身就爲人們的想象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後來玄奘口述了西行見聞,由他的弟子辯機編輯成《大唐西域記》共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玄奘在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後來他的弟子慧立、彥琮又撰寫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在讚頌師父,弘揚佛法的過程中,也不時地用誇張神化的筆調去穿插一些離奇的故事,爲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於是,取經的故事在社會上越傳越神,唐代末年的一些筆記如《獨異志》《大唐新語》等,就記錄了玄奘取經的神奇故事,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流傳。

南宋的說經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開始把各種神話與取經故事串聯起來,書中出現了猴行者。他原是“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化身爲白衣秀士,來護送三藏。他神通廣大、足智多謀,一路殺白虎精、伏九馗龍、降深沙神,使取經事業得以“功德圓滿”。這是取經故事的中心人物由玄奘逐漸變爲猴王的開端。猴行者的形象源於中國古代的志怪小說。《吳越春秋》《搜神記》《補江總白猿傳》等書中都有白猿成精作怪的故事,而李公佐的《古嶽瀆經》中的淮渦水怪無支祁的“神變奮迅”和叛逆性格同取經傳說中的猴王尤爲接近。書中的深沙神則是《西遊記》中沙僧的前身,但還沒有出現豬八戒。到元代,又出現了更加完整生動的《西遊記平話》,其主要情節與《西遊記》已非常接近。最遲在元末明初,已經有一部故事比較完整的《西遊記》問世。

時代背景

在吳承恩時代,道教成爲一個惡勢力,與朝廷統治者勾結,失去民間道教的進步意義。道士們在明代中葉已到了腐朽不堪的地步,爲人民所鄙視。如嘉靖年間,道士陶仲文被封爲少保、禮部尚書,以治病、除妖、煉丹、祈禱取得皇帝寵幸,和宦官崔文、奸臣嚴嵩勾結弄權。嘉靖年間,曾明令興道滅佛,下詔沒收能仁寺資財,攆出宮殿中的釋迦像,後又取消官內佛殿。嘉靖年間,還大興土木,建造三清宮,大搞齋醮活動。人民受勞役之苦,國庫空虛。吳承恩借《西遊記》特爲諷刺。

創作動機

在吳承恩創作《西遊記》之前,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就早已流傳民間,但吳承恩的《西遊記》並非民間流傳故事的簡單拼湊。吳承恩在創作中對民間流傳的故事進行了大量的改造。《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是較爲完備和最早記錄《西遊記》中故事的作品,吳承恩將《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猴行者的白衣秀才形象進行了重新改造,塑造了滿腔熱血和充滿熱情的孫悟空形象。猴行者是爲了修成正果而主動幫助和尚西天取經的虔誠的佛教形象,而孫悟空則是崇尚自由、傲骨嶙峋的形象。

有學者曾經說過:“未能滿足的願望,是幻想產生的動力,每一個幻想包含着一個願望的實現,並且使不滿意的現實好轉。”吳承恩在《西遊記》中也存在兩個未達成的願望,一是未能實現長生不老的願望,二是未能實現個體生命價值的願望。

首先是善生。《西遊記》中,作者創作的石猴出世是對新生命的誕生的讚美。第四回,從孫悟空不滿於被封爲小官弼馬溫,到被稱爲齊天大聖的滿足,體現了孫悟空自身的價值。但這只是玉帝爲了天庭的安全而對其的安撫,實際上並不重視它。以至於蟠桃勝會對孫悟空招待不週,使得孫悟空意識到齊天大聖的稱號只是一個騙局,從而反抗玉帝對自己的不平等待遇。孫悟空的遭遇也反映了吳承恩早年懷才而不被重用的現實。

其次是惡死。吳承恩意識到死亡是一種悲哀,嚮往着能成爲神仙,與天地、山川同壽。他在創作《西遊記》時已經六七十歲,可謂是老之將至,與其筆下的孫悟空年齡階段十分相似,因此,他將一生的憤怒記錄在猴王身上,讓孫悟空跨越千山萬水,歷經磨難,尋求長生不老的祕方。

人物介紹

主要角色

孫悟空(心猿)

孫悟空又名孫行者、悟空,被花果山衆猴尊爲美猴王,玉帝封其爲“齊天大聖”,有七十二般變化。

鬥神戰佛孫悟空

原是東勝神洲花果山一塊仙石,受日精月華而迸裂成的天產石猴,被衆猴推舉爲水簾洞主,稱美猴王。回花果山後,他又從龍宮索取得如意金箍棒,鬧陰司又註銷了自己和猴屬的生死簿籍。太白金星奏準玉帝,對他兩次招安,分授弼馬溫、齊天大聖之銜,但招安只爲羈縻,他發現受騙後,兩次大鬧天宮,並聲言“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要玉皇讓位,把前去圍剿的天兵天將打得大敗,後被西天如來佛祖用騙術和法力壓他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多年。後受觀世音菩薩的規勸,皈依佛門,給唐僧做了大徒弟,又取名孫行者。他受過老君爐和五行山的鍛鍊,日趨成熟,西行途中不僅有武勇,還有更多智慧以制服妖怪。孫悟空帶着緊箍,冒着不辨真僞的師父念緊箍咒的痛苦,保護着肉體凡胎的老和尚,與窮山惡水、妖魔鬼怪相鬥,又不免要與取經集體內部師父的軟善及豬八戒的挑唆鬥爭。一般的看,孫悟空的智鬥妖魔,如鑽肚皮戰術,挖老根戰術……等等雖難而易,不管怎樣兇惡的敵手,最後總能戰而勝之。他也有缺點,頗顯清高,不善處理內部矛盾,有時不照顧師父的自尊心,又總是嘲弄豬八戒,就使得在豬八戒挑唆下,師父多念幾遍緊箍咒,以至兩次被驅逐。然而,孫悟空一往無前的精神,什麼困難也嚇不倒,常常主動找尋妖怪,講拿幾個妖怪玩玩的樂觀氣勢,是取經大業終於成功的堅實保證。如來佛最後封他爲“鬥戰勝佛”是最準確的論功而證得的大功果;他在小說結尾猶恨恨於什麼菩薩捉弄人給自己頭上戴緊箍,要取下砸碎。這一形象是在長期流傳和幾代作家創作中豐富發展,後由吳承恩完成的。宋代詩文和說話中已有猴行者的形象,其原型,或認爲是淮渦水神無支祁,或認爲受印度史詩《羅曼衍那》中神猴哈奴曼影響。

唐僧

旃檀功德佛唐僧

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兒,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爲唐。

取經集體的領袖,歷史上實有其人,而小說則主要據傳說和想象虛構。前生是如來佛第二個徒弟金蟬子,轉世爲唐狀元陳光蕊與殷小姐之子,因父母受難,自幼在金山寺出家,小字江流兒,法名玄奘,取經開初由唐太宗賜號三藏法師,通稱唐僧。唐僧因自幼出家,只知誦經唸佛,不懂人情世務,是個一心慈悲爲懷的虔誠佛教徒。歷盡千辛萬苦十四年,餐風露宿十萬八千里,過窮山惡水,遇魔障毒害,他對取經事業的信心毫無動搖,這使他能鞏固地保持西行四衆(或包括白馬爲五衆)精神領袖的地位,終於完成大業而成爲旃檀功德佛。另一方面,唐僧的弱點、缺點很突出,使西行途中本可避免的一些災難未能躲開。只知唸經拜佛,軟弱無能,聽說有妖渾身發麻,雙腿篩糠;念念不忘善心,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裹燈。卻真假不辨,耳根子軟,還不會總結經驗教訓。明明是妖精,他說是好人,孫悟空的話不聽,偏聽豬八戒讒言,雖不斷吃虧,被孫悟空拼力救出後,仍去重蹈覆轍,尤其是念緊箍咒折磨孫悟空,以至驅逐孫悟空,經常袒護豬八戒,爲八戒被揭穿了的謊言說情,爲大恨事。

豬八戒(木母)

淨壇使者豬八戒

又名豬剛鬣、豬悟能。唐僧的二徒弟。原是管領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帥,因蟠桃會上帶酒戲弄嫦娥,被貶下凡塵,誤投豬胎,成豬形,遂以豬爲姓,名叫豬剛鬣,霸佔福陵山雲棧洞爲妖,經觀世音菩薩勸善,取法名悟能,等待取經人,中間跑去高老莊給高員外當倒踏門女婿,妻子高翠蘭。後爲觀世音勸化、孫悟空收降,成了唐僧的二徒弟,唐僧爲他取一別名,喚爲八戒。豬八戒挑擔子,因食腸大,總吃不飽,有怨氣,好懶睡。自己呆頭呆腦,又自以爲聰明伶俐;長嘴大耳朵,醜陋不堪,還自以爲俊俏無比;好撒謊,偏聲稱自己最老實;好女色,想渾家,人妖不辨,遇着機會就嚷嚷散夥,要回高老莊。觀世音菩薩試禪心,他便掉入圈套,當了被繃扒吊拷的女婿。孫悟空捉捏他,常常揭穿他的謊言,要打他幾棒。他不敢與悟空公開對抗,便挑唆師父念緊箍咒,刁難孫悟空。這一切的背後也透露着豬八戒樸實的一面,一自誇就露餡,撒謊即被揭穿,聰明天真總上當,矛盾中的不協調,構成了豬八戒的喜劇人物特色。當然,豬八戒西行中也有功勞,挑擔子是其一,拱開稀柿衕,挑開荊棘嶺,亦注頭功,而水下功夫,非悟空能及,遇擒水中妖怪,孫悟空亦不免當他的助手。取經後重返西天,如來封他爲淨壇使者。

豬八戒的兵器是九齒釘耙,全名爲上寶沁金鈀。豬八戒只會天罡數的三十六種變化。

沙和尚(沙僧)

金身羅漢沙悟淨

又名沙悟淨、沙僧。原是天宮中捲簾大將,被貶到流沙河爲妖,通過觀世音菩薩點化,取法名沙悟淨,成爲取經集體中的一員。沙僧除妖斬怪,是孫悟空的誠實助手,水下功夫了得,不矜能,不爭功,念念不忘贖罪,取經信念較爲堅定。他在取經集體中最大的貢獻,是在唐僧、孫悟空、豬八戒三人有意見紛爭時起調和作用。雖然孫悟空兩次被逐,他沒有言語一聲,被孫悟空埋怨過,但經常性的衝突中,他起到平衡的功能,功不可謂小。孫悟空也稱他是個好人。取經後重返西天,如來封他爲金身羅漢。

沙僧的兵器是降妖寶杖,全名降妖真寶杖,也稱“梭羅寶杖”,重五千零四十八斤。出自月宮梭羅仙木,由魯班打造琢磨而成。沙僧官拜捲簾大將軍時由玉帝賜給,隨身攜帶,大小如意,善能降妖。

白龍馬(玉龍)

又名玉龍(小龍王)。原是西海龍王敖閏的三太子,因縱火燒了殿上的明珠,被其父以忤逆罪告到天庭玉帝,被玉帝派人打了三百下,懸吊半空中,等候處理。觀音菩薩赴東土尋找取經人半路遇到後,向玉帝求情救下玉龍給西天取經人當腳力。因此,白龍馬也是以戴罪之身來贖前世的罪孽。與沙僧相比,他應該是罪孽深重,“縱火”是故意行爲,與“失手”有主觀意願的不同;“明珠”是珍奇異寶,“琉璃盞”只不過是普通的器皿,因此,損失程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正是玉龍不知珍惜珍貴的珍寶,所以才需要他從前世令人景仰的飛騰“玉龍”變成今世任人騎乘的普通“白馬”。與其他三個師兄從神到妖再到人的轉變相比,玉龍是直接從神到獸,在西行取經之路上通過四腳走路,還經常遭到別人抽打,體會什麼叫“珍惜”。

作品鑑賞

思想內容

一、借神魔世界反映現實社會,揭露明代社會的黑暗和腐敗

小說所描繪的以玉帝爲代表的天宮,包括地府、西天等神權機構不但在行政設置上與人間仿似,而且在行爲處事上也了無二致,其昏庸腐朽如出一轍。天宮統治集團經孫悟空一鬧,不但暴露了其力量上的虛弱,同時也暴露出玉帝的賢愚莫辨、天將的儒弱無能、天仙的欺騙伎倆和整個天庭的嫉賢害能。西天號稱極樂世界卻公然索受賄賂,兩個尊者阿儺和迦葉因索賄未得便用假經騙人,氣得連一向仁慈寬大的唐僧也說:“這個極樂世界,也還有兇魔欺害喱!”至於地府,更是藏奸納垢、營私舞弊的地方。唐僧師徒所經歷的九個人間王國,國王也大都是昏君,弄得妖邪橫生。總之,作品裏所描寫的這些天宮、地府、西方極樂世界和人間王國,無一處不充滿着骯髒和醜惡,從而象徵性地反映了人間皇帝的昏饋、朝廷的腐敗和世道的黑暗。

小說中所描寫的妖魔鬼怪大都影射當時不法的權豪勢要,它們是爲害百姓的社會惡勢力的象徵。如聖嬰大王紅孩兒的搜刮無度、駝羅莊鱗蛇怪的嗜殺成性、如意真仙的投機斂財、金魚妖的強取豪奪等等,明顯都與現實緊密相連,活畫出一幅明代中期的百醜圖,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會官府剝削、豪強橫行的社會現實和花樣繁多的賦稅役給百姓帶來的深重災難。小說中的妖魔許多與神、佛有着密切的關係。諸如獅駝嶺的大鵬鳥、無底洞的老鼠精等,這些形象寓意着統治者縱容鷹犬作亂,甚至上下勾結,互相包庇,影射了明代貪官污吏沆瀣一氣、狼狽爲奸的社會現實。

《西遊記》針對明代“崇道滅佛”的政策反其道而行之,小說中採取了“崇佛抑道”的態度,對道教極盡諷刺挖苦、揶揄嘲弄之能事,這種嘲諷有着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小說中寫了很多作惡多端的道士,如車遲國虎力、鹿力、羊力三個大仙和比丘國的國丈等。他們或妖言亂政、或圖謀不軌,但卻得到了君王的信任,任意妄爲,這便有影射明世宗好道的跡象。據載,明世宗極好道教,還把道士邵元節、陶仲文等封爲“真人”,官至禮部尚書。這些道人把朝政弄得烏煙瘴氣。書中還極力描寫車遲國國君信任妖道,大肆捕拿和尚。這種描寫裏又有廠衛特務統治的影子。小說所揭露、諷刺的對象,在明代的現實生活中都能找到影子和依據。

二、歌頌了敢於向封建權威挑戰的叛逆精神和英雄行爲

首先,孫悟空是一個敢鬧天庭敢闖地府的無畏之人;其次,孫悟空是一個有智有勇、掃蕩羣魔的正義之劍。無畏與智勇使這個人物大放異彩,這也是這部書的價值和精華所在。因其無畏,所以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法所約束;敢於反上天庭,高喊“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打得天兵天將落花流水,嚇得玉帝羣仙驚慌失措;敢於硬闖地府,勾劃生死薄,使得閻王躬身作揖,不敢招惹;敢於攪鬧龍宮,老龍王只得恭迎恭送;敢對觀音不敬;敢罵如來不公;他更是從不把俗世國王放在眼裏。這種敢向一切權威挑戰,敢於蔑視一切神聖的大無畏精神,是孫悟空這一藝術形象的基本特徵,也是作者極力歌頌的個性精神。孫悟空因爲有智有勇,所以他能看破一切僞裝,洞察所有真相。作者極力描寫孫悟空種種卓越的才能、超凡的智慧,洞察一切的火眼金睛和睿智清醒的頭腦,這實際上是對智勇的頌揚。如果說諸葛亮是古代人民智慧的化身,那麼孫悟空則可被視作古代人民勇敢的化身。

《西遊記》由“大鬧天宮”和“西天取經”兩個思想意義不同的故事構成,因此出於情節發展的需要,小說寫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失敗和最終皈依佛門,孫悟空的英雄悲劇是作者封建正統思想在作品中的反映。在形象塑造上,儘管孫悟空本領高強,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但卻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這是孫悟空作爲一個反抗者的悲劇;五百年後,孫悟空得觀音點化,護送唐僧取經,先前雖不改昔日的英雄本色,但被套上了緊箍之後漸漸被驅服了心性,“改惡從善”,一心向佛,並最終皈依佛門,這是孫悟空作爲一個屈服者的悲劇。孫悟空身上體現出來的兩個矛盾的方面,體現了作者思想觀念的複雜和矛盾,也體現了他認識的迷茫和侷限。但作爲藝術形象本身,孫悟空敢於鬥爭、不畏強暴、堅韌頑強、活潑爽朗、恢諧樂觀的性格卻是前後一致的。全書以它貫通線索,把前後兩個故事聯結起來,表現了一個共同的思想傾向:暴露社會混亂,否定不合理的社會秩序;歌頌人民堅韌不拔的反抗鬥爭。

三、通過孫悟空的形象來宣揚“三教合一”的心學思想

《西遊記》作爲一部神魔小說,既不是直接地抒寫現實的生活,又不類於史前的原始神話,在它神幻奇異的故事之中,詼諧滑稽的筆墨之外,蘊涵着某種深意和主旨。對此,歷來的評論家作過種種探討,大致從認爲“幻中有理”,到強調“幻中有趣”“幻中有實”,有一個曲折的歷程。應該說,小說本身的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支撐某一傾向的依據。但就其最主要和最有特徵性的精神來看,應該說還是在於“遊戲中暗藏密諦”(李卓吾評本《西遊記總批》),在神幻、詼諧之中蘊涵着哲理。這個哲理就是被明代個性思潮衝擊、改造過了的心學。因而作家主觀上想通過塑造孫悟空的藝術形象來宣揚“明心見性”,維護封建社會的正常秩序,但客觀上倒是張揚了人的自我價值和對於人性美的追求。

《西遊記》想通過孫悟空的形象來宣揚“三教合一”化了的心學是一清二楚的”、心學的基本思想是“求放心”“致良切”,即是使受外物迷惑而放縱不羈的心,迴歸到良知的自覺境界。小說特別選用了“心猿”這一典型的比喻躁動心靈的宗教用語來作爲孫悟空的別稱。一些回目和詩讚也非常直接和明白地表現了這一寓意,回目如“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一回),“九九數完魔滅盡,三三行滿道歸根”(第九十九回)等不少就是用修心煉性的術語所構成的。在詩讚中,說美猴王道:“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第一回);“猿猴道體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馬猿合作心和意,緊縛牢拴莫外尋”(第七回),這清楚地表明瞭作者早把孫悟空當作人心的幻相來刻畫的。再從全書內容的構架來看,大致由三個部分組成:一、孫悟空大鬧天宮;二、被壓於五行山下;三、西行取經成正果。這實際上隱喻了放心、定心、修心的全過程。爲了表現“心猿歸正”的總體設計,作品還讓孫悟空不時地向唐僧直接宣傳“明心見性”的主張。例如,第二十四回唐僧問悟空何時可到西天雷音,悟空答道:“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第八十五回,悟空還用烏巢禪師的《多心經》提醒唐僧道:“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頓使唐僧明瞭:“千經萬典,也只是修心。”正因爲《西遊記》在總體上是十分清楚地宣揚了與道家“修心煉性”、佛家“明心見性”相融合的心學,故難怪早期的批評家都認同《西遊記》隱喻着“魔以心生,亦以心攝”的思想主旨,乃至到魯迅在強調小說“出於遊戲”的同時,也說:“如果我們一定要問他的大旨,則我覺得明人謝肇淛說的‘《西遊記》……以猿爲心之神,以豬爲意之馳,其始之放縱,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這幾句話,已經很足以說盡了。”(《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第五講)

《西遊記》的作者在改造和加工傳統的大鬧天宮和取經的故事時,納入了時尚的心學的框架,但心學本身在發展中又有張揚個性和道德完善的不同傾向,這又和西遊故事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沉澱的廣大人民羣衆的意志相結合,就使《西遊記》在具體的描繪中,實際上所表現的精神明顯地突破、超越了這一預設的理性框架,並向着肯定自我價值和追求人性完美傾斜。具體而言,假如說前七回主觀上想譴責“放心”之害,而在客觀上倒是讚頌了自由和個性的話,那麼以第七回“定心”爲轉機,以後取經“修心”的過程,就是反覆說明了師徒四人在不斷掃除外部邪惡的同時完成了人性的昇華,孫悟空最終成了一個有個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的象徵。

孫悟空出世不久,在花果山就不想“受老天之氣”“獨自力王”“享樂天真”。從表面上看來,他“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但當他想到暗中還有個“閻王老子管着”,就覺得渾身不自在,“忽然憂惱,墮下淚來”。於是他想方設法,打到陰司,將生死簿上的猴屬名字一概勾掉,向十殿閻王宣告:“今番不伏你管了!”作者在具體描寫美猴王的這種不受任何管束、追求自由自在的所作所爲時,並沒有直接說明這就是“放心”行徑的形象註腳,甚至也沒有在字裏行間流露出多少貶義,故留給讀者的印象只是他能爲追求自由而敢作敢爲,像明代葉晝評悟空在陰司的除名之舉時就讚道:“爽利,的是妙人!”後來他大鬧天宮,原由是:“玉帝輕賢”,“這般渺視老孫!”第一次請他上天,只安排他做一個未入流的“弼馬溫”,他深感到自己這個“天生聖人”的價值沒有得到應有的承認,個人的尊嚴受到了侮辱:“老孫有無窮的本事,爲何教我替他養馬?”“活活的羞殺人!”於是打出南天門而去。第二次請他上天,雖然依着他給了個“齊大大聖”的空銜,卻是“有官無祿”,並未從根本上得到尊重,於是他“先偷桃,後偷酒,攪亂了蟠桃大會,又竊了老君仙丹”,反出天門。他說“強者爲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甚至說出了“皇帝輪流做,明年列我家”,都是順着強調自我的思路而發出的比較鮮叫和極端的聲音;這種希望憑藉個人的能力去自由地實現自我價值的強烈願望,正是明代個性思潮涌動,人生價值觀念轉向的生動反映。然而,作者並不贊成孫悟空“只爲心高圖罔極,不分上下亂規箴”,不希望否定整個宗法等級制度,當孫悟空“欺天罔上”,叫嚷“將天宮讓與我”時,作者就讓如來佛易如反掌地將他壓在五行山下,這形象地反映了封建的等級社會還是不可動搖,維護這個社會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不論你叫嚷“強者爲尊”,還是追求“自由自在”,都只能在適度的範圍內進行。總之,從孫悟空出世到大鬧天宮,作品通過刻畫一個恣意“放心”的“大聖”,有限度而不自覺地讚頌了一種與明代文化思潮相合拍的追求個性和自由的精神。

小說的主要篇幅是描寫孫悟空從唐僧師徒經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這八十一難有不少是模式相同的,前後很難找到某種內在的邏輯聯繫,因而給人以一種循環往復的感覺。這些周而復始、形形色色的險阻與妖魔,都是用來作爲修心過程中障礙的象徵。小說第十七回曾予以點明:“菩薩、妖精,總是一念。”換言之,妖魔實即生於一念之差。所謂“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小說描寫了八十一難的磨鍊,無非是隱喻着明心見性必須經過一個長期艱苦的“漸悟”過程。但是,當作者在具體描繪孫悟空等人歷盡艱險,橫掃羣魔的所作所爲時,往往使這“意在筆先”的框架“淡出”,而使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凸現。在這些形象中,孫悟空尤爲鮮明地飽含着作者的理想和時代的精神。

孫悟空在取經過程中,仍然保持着鮮明的桀驁不馴的個性特點,這正如在第二十三回中豬八戒對他的評價:“我曉得你的尊性高傲。”他不願處於“爲奴”的地位(第七十一回),從不輕易地對人下拜,“就是見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我也只是唱個喏便罷了”(第十五回),至於一般的神靈更是不放在眼裏,稍不稱意,就要“伸過孤拐來,各打五棍見面,與老孫散散心”!(同上)作爲一個皈依教門的和尚,卻還把闖地府、鬧天宮當作光榮的歷史屢加誇耀:對於那個專門用來“拘繫”“收管”他,不讓他“逍遙自由耍子”的緊箍兒,則一直念念不忘能“脫下來,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麼菩薩,再去捉弄他人”(第一百回)。這都表現了取經路上的孫悟空還是那樣的反對束縛、尊重自我和嚮往自由,具有一種強烈的個性精神;但是,這時的孫悟空畢竟不同於先前的齊天大聖,他已肩負着協助唐僧去西天取得真經的崇高使命。取經,本是一種事業,實際上已成了他所堅韌不拔地追求的一種理想的象徵。爲了實現這一理想,他翻山越嶺,擒魔捉怪,吃盡千辛萬苦,排除重重困難,從不考慮個人私利,一心以事業爲重,即使在被人誤解,遭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被唐僧念着緊箍咒、趕回花果山時,還是“身回水簾洞,心逐取經僧”(第三十回)。這種爲理想而獻身的精神,也就成了取經路上孫悟空的一個明顯的性格特徵。

當然,孫悟空等在經歷八十一難的具體過程中,是作爲一個解除魔難的英雄出現在讀者面前的。在他眼裏,沒有越不過的險阻,沒有鎮不住的妖魔,憑着他的頑強拼搏,都能化險爲夷,逢兇變吉。在戰鬥中,他又能隨機應變,善於鬥智,一會兒變作小蟲出入內外,一會兒又化成妖精的母親或丈夫等去迷惑他們,常常在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之中,弄得敵人暈頭轉向,防不勝防。孫悟空的這種大智大勇的英雄精神,與其爲實現理想而奮鬥到底的獻身精神和強烈的個性精神相結合,呈現出了獨特的光彩。隨着他歷經八十一難,掃除衆魔,自己也由魔變成了佛,這也就自然地使他的品格更顯出完美性和普遍性。而事實上,他的那種英雄風采,正是明代中後期人們所普遍追求的一種人性美。孫悟空就成了有個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的象徵。《西遊記》就在遊戲之中呼喚着孫悟空這樣的英雄。

藝術特色

藝術想象

《西遊記》在藝術表現上的最大特色,就是以詭異的想象、極度的誇張,突破時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創造了一個光怪陸離、神異奇幻的境界。在這裏,環境是天上地下、龍宮冥府、仙地佛境、險山惡水;書中的角色多是身奇貌異,似人似怪,神通廣大,變幻莫測;而故事則是上天入地,翻江倒海,斬妖除怪,祭寶鬥法;作者把這些奇人、奇事、奇境熔於一爐,構築成了一個統一和諧的藝術整體,展現出一種奇幻的美。這種美,看來“極幻”,卻又令人感到“極真”。因爲那些變幻莫測、驚心動魄的故事,有些就好像現實的影子,有些又包含着生活的真理,表現得非常入情入理。那富麗堂皇、至高無上的天宮,就像人間朝廷在天上的造影;那等級森嚴、昏庸無能的仙卿,使人想起當朝的百官;掃蕩橫行霸道、兇殘暴虐的妖魔,隱寓着剷除社會惡勢力的願望;作者歌頌上天入地、無拘無束的生活,也同時借小說寄託着掙脫束縛、追求自由的理想。

結構框架

在某種意義上,《西遊記》和西方的流浪小說有很大的相似處,師徒四人一起經歷了一切,而事件之間其實並沒有嚴格的順序關係,在這個意義上,《西遊記》豐富了中國長篇小說的結構。

《西遊記》爲全書設定的情節框架是神本佛本準則體系,在取經原由的構思中,書中設置了由帝王、將相、天帝、佛仙合力經營的實施方案,即“佛祖造真經、觀音尋善信、魏徵斬老龍、唐王入冥還陽、玄奘領旨求經”等一系列大週摺,接着更以全書五分之四以上的篇幅,敘述了取經途中經歷的劫難,最後以取回真經功德行滿,傳經東土,五聖成真收尾。圍繞這一宗教故事主線的大大小小情節,作者在敘事語言和議論抒情的詩詞歌賦中,無不或顯或隱地蘊涵着佛仙至上、仙佛合宗的精神立意,從而使之成爲統馭全書人物定性與情節開合的整體情節框架。

人物形象

小說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將動物的形態、神魔的法力和人的意志精神三者很好地結合了起來。這三者的結合,就產生了很多外形各不相同,個性有着明顯差異的獨特的藝術形象。《西遊記》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很有特色,做到了物性、神性與人性的統一。所謂“物性”,就是作爲某一動植物的精靈,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習性,如鳥精會飛,蠍子精有毒刺,蜘蛛精能吐絲等,就是他們的性格,也往往與之相稱,如猴子機靈,老鼠膽小,杏樹有輕佻之姿。這些動物、植物,一旦成妖成怪,就有神奇的本領,則是具有了“神性”,使它們從“真”轉化爲“幻”。然而,作者又同時將人的七情六慾賦予他們,將妖魔鬼怪人化,使他們具有“人性”,將“幻”與人間的、更深層次的“真”相融合,從而完成了獨特的藝術形象的創造。例如書中的孫悟空,長得一副毛臉雷公嘴的猴相,具有機敏、乖巧、好動等習性,同時他又神通廣大,有七十二般變化的本領,但雖然會千變萬化,卻往往還要露出“紅屁股”或“有尾巴”的真相。他是一隻神猴,卻又是人們理想中的人間英雄。他有勇有謀、無私無畏、堅韌不拔、積極樂觀,而又心高氣傲,爭強好勝,容易衝動,愛捉弄人,具有凡人的一些弱點,他就是一隻石猴在神化與人化的交叉點上創造出來的“幻中有真”的藝術典型。

詼諧手法

作爲中國古代文學的悠久傳統,寓莊於諧的手法在《西遊記》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西遊路上的一切幾乎都不能逃脫被孫悟空調侃、玩笑,比如第七十七回,寫唐僧受困獅駝城,悟空去靈山向如來哭訴;當佛祖說起“那妖精我認得他時”,行者猛然提起:“如來!我聽見人說講,那妖精與你有親哩!”當如來說明妖精的來歷後,行者又馬上接口道:“如來,若這般比論,你還是妖精的外甥哩!”這一句俏皮話,就把佛祖從天堂拉到了人間。又如第二十九回寫豬八戒在寶象國,先是吹噓“第一會降(妖)的是我”,賣弄手段時,說能“把青天也拱個大窟窿”,牛皮吹得震天響。結果與妖怪戰不上八九個回合,就撇下沙僧先溜走,說:“沙僧,你且上前來與他鬥着,讓老豬出恭來。”“他就顧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蘿、荊棘葛藤裏,不分好歹,一頓鑽進;那管刮破頭皮,搠傷嘴臉,一轂轆睡倒,再也不敢出來。但留半邊耳朵,聽着梆聲。”這一段戲筆,無疑是對好說大話、只顧自己的豬八戒作了辛辣的嘲笑。這種戲言使全書充滿着喜劇色彩和詼諧氣氛。

象徵意義

從現行通俗讀本來看,四大名著中只有《西遊記》以百回結構,其餘三本都爲一百二十回。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爲小說自身內容敘述篇幅需要,另一方面更是由作者精心結撰,表達深層意蘊所設定。石麟認爲回目“主要功能是敘事,即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某回書的故事梗概”,同時便於讀者檢索章節。唐僧師徒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三藏真經,佛家講求功德圓滿,第九十九回菩薩算到唐僧師徒還差一難,即令揭諦,趕上金剛,還生一難者,最後一難通天河落水溼經書是爲“湊足”佛教所言的圓滿。數字“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內蘊,《周易》六十四卦中將“九”稱爲陽爻。“九者,老陽之數,動之所佔,古陽稱焉。”“九”是一個至陽的極數,劉師培在《古書疑義舉例補》一書中寫道:“凡數指其極者,皆得稱之爲‘九’”。取經難數設定九九八十一難,爲九個九之和,這種“九九”的累復一方面表現取經之難,另一方面表現取經果業之大。第九十八回,唐僧師徒已經抵達西天,如果正常敘述下去,應該結束於第九十九回,難數也只有八十,即達不到修行圓滿之意。最後一難的設定是相當巧妙的,一方面師徒四人完成了既定的九九八十一難,做九九歸一,功德圓滿;另一方面設定在第九十九回,“九十九”作爲最大兩位數,再進一步即是以百回做結,象徵最爲圓滿,即是一了百了,作爲一個結束,同時又作爲一個新的開始,即九九始歸“一”。

小說中通天河一難,關目設計十分奇特。唐僧一行人翻山越嶺走了五萬四千裏抵達通天河,通天河在里程上居於取經中段,又在回目上居於中間,唐僧師徒取經而回在這裏迎受了最後一難。通天河一難的完成實現了其人生的終極目的,結束了十世修行的定數,由始(第九回出世,江流兒)而中(第四十九回過通天河)到終(第九十九回落難通天河),終結九九八十一難,這樣唐僧(金蟬子)前九世的修行在第十世得到了圓滿,也是唐僧在這一世的圓滿,最終得正果。

“五行”指代金、木、水、火、土五種自然物質,構成世間萬物基礎,世間萬物都遵循生克規律。從《西遊記》回目標題設定來看,包含五行思想,第二十二回“五行匹配合天真 認得從前舊主人”、第五十七回“五行生剋情無順 只待心猿復進關”、第五十八回“中道分離亂五行 降妖聚會合元明”等;從小說敘述內容來看,孫悟空屬性爲金、豬八戒屬性爲木無疑,第三十二回“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第四十二回“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八十六回“木母助威徵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等都可看出作者之意。正如石麟所言:“‘心猿’‘金公’‘金’均指孫悟空,‘木母’‘木’、均指豬八戒,‘黃婆’和‘土’則指沙僧。白龍馬應當屬火性。從五行角度分析,王充《論衡·物勢篇》言:“巳火也,其禽蛇也”蛇性屬火,那麼由蛇演變而成的龍自然也就性屬“火”。

唐僧是欽定的取經人,出生即離開母親,被金山寺和尚所救,遇金(金山寺前)則活。在五行相生結構中,悟空性屬金,金生水。換言之,悟空在整個取經過程中充當唐僧的活命稻草,沒有悟空唐僧寸步難行。小說中幾次關於水難的記載:鷹愁澗、流沙河、黑水河、通天河,悟空卻對水中妖怪束手無策,對唐僧的緊箍咒同樣無能爲力。第四十九回,當唐僧被抓到通天河下之時,感到取經無望嚶嚶的哭,悟空勸道:“師父莫恨水災,經雲,土乃五行之母,水乃五行之源。”唐僧作爲一個肉眼凡胎是很難完成取經任務的,而悟空們正是由他解救,從這個意義上說唐僧不僅僅是悟空們的師傅更是其再生父母。唐僧作爲取經之源,似乎與水存在某種聯繫,遭遇水難,但他有着水一樣的韌性,堅持取經事業從不懈怠;正是他身上這種水性,以水滴穿石的力量穿透了“頑石”悟空,最後取經成功。性屬水(五行之源)那麼就有其合理性了。

如此,唐僧師徒五人之間形成了一個與五行相關的圓形封閉對應關係。悟空作爲取經的主要力量,卻受唐僧的緊箍咒控制;八戒總能取得唐僧信任,卻怕悟空;沙僧和白龍馬是虔誠的取經者,沙僧以“土”的“粘合性”團結着整個隊伍。師徒五人並非一個簡單的屬性劃歸,而是一種複雜立體的關係圖式,西天取經則作爲五人間核心連接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