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問答

求語文八下複習資料?

本文已影響 1.44W人 

八下語文期中複習

求語文八下複習資料?

一、積累與運用

1、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加點的字注拼音。

正jīn( )危坐 冥思xiá( )想 jī( )形

熾( )熱 睥睨( ) 稽( )首

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國際博物館日”這天,組織了免費參觀自然博物館的活動。

B、練武術和學舞蹈的動作要領有點截然不同。

C、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使他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進步。

D沉浸在幸福中的人,往往會覺得時間過得太快。

3、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及課文內容表述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藤野先生》選自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集《朝花夕拾》,全文以作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爲明線,以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爲暗線。

B、《雷電頌》節選自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全文借屈原的獨白託物言志,通過自然界的風、雷、電,抒發主人公渴望革命風暴早日到來的強烈願望。

C、《海燕》是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寫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結尾部分,原題爲“海燕之歌”,全詩運用了象徵手法,文中的“海燕”是富於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

D、《再塑生命》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海倫·凱勒是美國女作家。本文主要描述她雖自幼因病成爲盲聾啞人,但自強不息,克服巨大困難,“重新獲得生命”的頑強精神,同時也表達了她對莎莉文老師的敬愛和感激之情。

4、《海底兩萬裏》是凡爾納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其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小說裏面的主要人物有 、 等。這部書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5、根據提示,默寫下面古詩文句子。

(1)東風不與周郎便, 。

(2)人生自古誰無死, 。

(3)傷心秦漢經行處, 。

(4) ,松柏有本性

(5)念天地之悠悠, !

(6)同爲送別詩,“ , ”表現了王勃樂觀豁達的胸襟和對友人的真摯情誼,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詩中用“ ,

”的詩句表達了作者對友人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

(7)《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最能抒發詩人李白豪放超逸情懷的詩句是

, 。

(8)《五柳先生傳》中讚語與前文“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 ,

(9)《與朱元思書》中概括讚歎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

(10)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蘊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6、從上下文連貫的要求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如恰當的語句。(只填序號)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五千多年的華夏文明史,與黃河有着血肉相連的關係。黃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黃皮膚人的羣落 B、燦若明珠的黃河古文化 C、漫無邊際的黃土地

7、閱讀下面的一則消息,擬定一條恰當的標題。(不超過15字)

10月18日,有關部門公佈了北航廣西招生事件處理結果。主要當事人龐宏冰受到留黨察看2年、行政開除、留用察看1年的處分,另兩名主要當事人也受到處分。學校相關責任人受到行政處分。處理結果中稱:廣西招生事件是一起嚴重的違規收費事件,龐宏冰等人自作主張,擅自收取增招生和定向生的贊助費,嚴重違背了國家有關規定和學校要求。

8、在每句上刪掉一個字 ,使句子均無語病。

(1)現在我才知道,以編輯的名義回的一封信是他們多年來的習慣做法。

(2)學業尚未結束,他寫的文章就經常見諸於全國性的專業學術刊物了。

9、一個故事說黃魯直、蘇東坡、秦少游、佛印四人遊寺,只見寺壁上題有杜甫“林花著雨胭脂□”的詩句,詩句末字已剝落,四才子忙着動腦動手添字補詩,蘇添“潤”字,黃補“老”字,秦說“嫩”字,佛言“落”字,爭執不下,最後找來《杜工部集》一查,原來是個“溼”字,請你談談“溼”字妙在何處?

二、閱讀 (一)

A.①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羣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着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

②中國留學生會館的門房裏……但到傍晚,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鬥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

B.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着眼鏡,挾着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

……

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有一回上火車去,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車裏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1、文中畫橫線句子的用了那些修辭方法?談談這樣寫的好處。

2、A段②處主要從哪個方面描寫了清國留學生的特點?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態度?

3、本文作者寫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場時(即B段)是從哪些方面描寫的?從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4、 結合全文分析,作者開頭寫“清國留學生”的用意是什麼?

(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5、這首詩感情濃郁,但前後基調不同,前四句 ,後四句 ,前後形成鮮明對比。

6、請描述“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展現出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

(三)母親心裏的處女作

⑴那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高中畢業落榜的我回到村裏。那時家家戶戶都養牛,村裏要公推一個牛倌。牛倌很辛苦,整天趕牛滿山遍嶺地跑,沒人願幹,我卻毛遂自薦當上了這個牛倌。見我放牛還帶着紙筆琢磨寫小說,村裏人都說我患“魔症”了,父親也說我異想天開。我寫了好多好多,詩歌散文小說什麼都有,偷偷寄出的如石沉大海。這樣的還好些,怕就怕那些退稿信,送到村長家被人拆開後,更加證明了大家的判斷:黃家那小子是飛機上吹喇叭——想得高。

⑵後來在鄉里中學當老師的母親就叫我把回信地址寫到學校,由她代轉。

⑶一年過去,我一稿未發;兩年過去,我還沒見一個鉛字,我成了村裏白日做夢、不務正業的一號人物。我自己也終於心灰意冷了,覺得不是那塊料,有一天,我決定放棄了,儘管我十分不甘和不捨。

⑷但就在那一天,母親給我帶回了一個好消息:我的處女作小小說《三嬸子》發表了,而且還是在一家有名的省級文學刊物。我一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母親拿出一個很新的信封,落款果然是那家刊物寄來的地址,而收信人則是我的`大名,我捧着信封激動地流出了熱淚。

⑸母親說:“書讓校長拿去看了!”

⑹雖然我十分迫切要看見自己作品發表會是什麼樣,可想到校長正在欣賞我的大作,我心裏美滋滋的,覺得讓校長看過了,比直接給我看更好。校長就是我初中的語文老師,他早就說我有文才,沒準能成事,現在他一定爲自己的慧眼識才而得意吧?

⑺我那篇作品只是小小說,篇幅很短,可它給我的鼓勵卻超過了千言萬語,它給了我自信、勇氣,還有收穫的快樂。於是我重新拿起筆,面對冷嘲熱諷我也不再躲避,往信箱裏投稿也敢光明正大了。

⑻幾天後,母親告訴我,那本刊登我的作品的刊物正在師生間傳閱着。

⑼想到有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自己的作品,我自然感到高興,可又有些不放心。母親看出我的心思,她笑着說:“寫東西就是要給人看的,看的人越多你的收穫就越大!現在大家都在看你呢,連我心裏都挺美。放心,我叮囑他們加倍小心,決不會弄丟弄壞的!”

⑽聽了母親的話,我不禁爲自己小心眼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⑾一個月快過去了,刊物又讓鄉里書記拿走了,母親有些抱歉地說:“那天我正帶回來,書記恰巧來了,他要看我又不好拒絕……”我安慰母親:“沒關係,看的人越多我的知名度也越大!”我覺得自己成了名人,我發現別人看我的目光已不再是輕蔑嘲諷,而是羨慕敬仰。我寫得更有勁了。

⑿這一天,母親終於帶回了一本刊物,不過裏面刊登的不是小說處女作,而是一篇散文,這應該是我發表的第二篇作品。母親說:“這回我有了經驗,收到後就趕快藏到了抽屜裏……”

⒀我終於親眼看見了自己的作品變成了鉛字,捧着那本樣書,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總也看不夠。

⒁幾個月後,我又收到了樣書、樣報,可是,我仍惦記着那篇處女作,沒有它就不會有以後這些收穫了,對於我的創作生涯來說,它就是點燃熊熊烈火的那第一根火柴,它就是染綠荒原的那第一棵草。

⒂五個月之後,母親終於把我的處女作帶回來了,不過那不是一本刊物,而是我自己寄出去的手寫稿,但母親卻把它發表了。

⒃一直到今天,那篇文字拙劣的手寫稿還一直被我珍藏着,儘管它一直未被髮表,可它確實是我的處女作。

⒄感謝我的處女作。

⒅更感謝爲我發表處女作的母親。

7、歸納第⑴段的中心意思,不超過25個字,並說說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8、第⑶段中加着重號的“不甘”和“不捨”反映了“我”當時什麼樣的心情?

9、母親告訴“我”小小說《三嬸子》發表了,這對“我”的行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10、第⒁段劃線的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請說出把什麼比作了什麼以及產生的表達效果。

11、母親說謊話的目的是什麼?你怎樣看待母親的這種做法?

八下期中模擬試卷參考答案

一、2、D.3、C.6、Cab。7、北航招生事件公佈處理結果。8、(1)刪去“的”字;(2)刪去“於”字。

二、1、本句運用比喻和反語的手法,描寫了清國留學生的醜態,表達了作者的厭惡之情。

2、學跳舞(行動)等方面的特點。表明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和嘲諷。 3、從長相(“黑瘦”、“八字須”)、語聲(“緩慢而很有頓挫”)、穿着等方面描寫人物。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儉樸、治學嚴謹的學者。 4、寫清國留學生,既是作者去仙台的直接原因(對這些留學生的厭惡),又是在暗示作者的與衆不同,是一個尋求救國良策的愛國青年。 5、低沉憤懣 高昂樂觀。6、放眼望去,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這樣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側仍有千帆競發,雖有病樹但萬木依舊爭春。 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7、“我”邊放牛邊寫作,投稿卻屢屢不中,遭到周圍人的嘲諷。這一段是事情的起因,爲下文故事的進一步發展作鋪墊。8、“不甘”和“不捨”反映了“我”對暫時失敗的不認可以及對自己的愛好難以割捨的無奈心情。9、使“我”重新拿起筆,敢於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敢於光明正大地往信箱裏投稿了。10、把“我的那篇處女作”比作“火柴”“草”,生動易懂,形象地說明了那篇“處女作”對我創作生涯的重要作用。11、言之有理即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