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問答

2016中考語文文言文題有嗎?

本文已影響 3.68W人 

  2016語文中考文言文訓練題

2016中考語文文言文題有嗎?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

讀書以過目成誦爲能,最是不濟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千古過目成誦,孰有如孔子者乎?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翻閱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雖生知安行之聖,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也。東坡讀書不用兩遍,然其在翰林讀《阿房宮賦》至四鼓,老吏苦之,坡灑然不倦。豈以一過即記,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張睢陽、張方平,平生書不再讀,迄無佳文。

且過輒成誦,又有無所不誦之陋。即如《史記》百三十篇中,以《項羽本紀》爲最,而《項羽本紀》中,又以鉅鹿之戰、鴻門之宴、垓下之會爲最。反覆誦觀,可欣可泣,在此數段耳。若一部《史記》,篇篇都讀,字字都記,豈非沒分曉的鈍漢!更有小說家言,各種傳奇惡曲,及打油詩詞,亦復寓目不忘,如破爛廚櫃,臭油壞醬悉貯其中,其齷齪亦耐不得!

9、選文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2分)

10、翻譯文中畫線句,注意加點詞的含義。(3分)

讀書以過目成誦爲能,最是不濟事。

11、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虞世南、張睢陽、張方平“迄無佳文”,原因是讀書不深入。

B.寫孔子、蘇軾讀書的事例,表明聖賢要有所成就也必須勤奮苦讀。

C.作者反對“過目成誦”和“無所不誦”的讀書態度和方法。

D.作者認爲《史記》中最值得“反覆誦觀”的`只有《項羽本紀》

  答案

9、板橋家書、鄭燮(鄭板橋)

10、讀書把看一遍便能背誦作爲值得肯定的能力,(其實)是最中用的。

11、D

  2016語文中考文言文訓練題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爲。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9、上文選自課文 ,作者是宋代的 。(2分)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12兩個排比段,一暗一明,一悲一喜,表達兩種人的覽物之情。

B第3段作者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點明主旨。

C“微斯人,吾誰與歸!”既勸勉滕子京,也表明自己與古仁人同道。

D選文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句式駢散相諧,行文富於變化。

  答案

9.《岳陽樓記》(1分) 范仲淹(1分)

10.(3分)不因外物(好壞)或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11.(3分)A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