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諺語

寫出有關農業的諺語

本文已影響 3.23W人 

諺語是在人民羣衆中廣泛流傳的一種固定的語句。它用簡單通俗、精練生動的話語反映出深刻的道理,總結出豐富的經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歷來深受人民羣衆喜愛。以下是小編爲您整理的寫出有關農業的諺語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寫出有關農業的諺語

寫出有關農業的諺語

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

地沒賴地,戲沒賴戲;

地在人種,戲在人唱。

掃帚響,糞堆長。

犁地深一寸,等於上層糞。

犁地要見死土,耙地要見撲土,

耩地要見溼土。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有錢買種兒,沒錢買苗兒。

壯苗三分收,弱苗一半丟。

好種出好苗,好樹結好桃。

棉花鋤八遍,棉桃成串

旱豇豆,澇小豆,

不旱不澇收綠豆。

曬不死的棉花,

下(雨)不死的南瓜。

淹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蔥。

桃三杏四梨五年。

棗樹當年能換錢。

穀子上場,核桃滿瓤,

穀子上囤,核桃挨棍。

鋤頭有糞,越鋤越嫩。

鋤頭有水,杈頭有火。

麥鋤三遍沒有溝,

豆鋤三遍圓溜溜。

幹鋤棉花溼鋤瓜,

不幹不溼鋤芝麻。

春爭日,夏爭時,

一年大事不宜遲。

驚蟄不耕地,好比蒸饃跑了氣。

春分麥動根,一刻值千金。

清明前後,麥掩老鴰。

清明前後一場雨,

勝似秀才中了舉。

棗芽發,種棉花。

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一穗兩穗(麥),一月上囤。

打春一百(天),磨鐮割麥。

蛤蟆打哇哇,四十五天吃疙瘩。

立夏不出(麥)頭,

只好割了去喂牛。

立夏不下(雨),高掛犁耙。

小滿粒漸實,芒種見半茬。

麥熟一晌,蠶老一時。

八成熟,十成收,

十成熟,三成丟。

夏至(在)五月頭,

不種芝麻吃香油。

夏至(在)五月中,

十個油坊九個空。

夏至不出蒜,必定散了瓣。

五黃六月不出工,

十冬臘月喝北風。

掏錢難買五月旱,

六月連陰吃飽飯。

冬天刮破皮,

勝過春天犁一犁。

六月六,紅薯雞蛋粗。

頭伏蘿蔔,二伏芥,

三伏裏頭種白菜。

七月立秋,早晚都收。

立罷秋,寸草結籽;

處暑不種田,種田是枉然;

處暑不種田,逮住吃半年。

處暑雨,滴滴都是米。

七月邊,棗紅圈。

七月棗,八月梨,

九月柿子紅了皮。

麥收八、十、三(月)場雨。

八月半,早種蒜。

麥收胎裏富。

稠穀子稀麥哄死人。

寧種八月土,不種九月墒。

秋分種高山,寒露種平原,

窪地種到霜降前。

秋分早,霜降遲,

寒露種麥正當時。

三分種,七分管,

十成收成才保險。

寒露到霜降,種麥不慌張。

小雪不分股,大雪不出土。

參兒(參星)不落,地不凍,

有麥種只管種。

耬鈴響,紅薯長。

麥收一張犁,秋收一張鋤。

麥蓋三場被,頭枕蒸饃睡。

臘月雪滿天,來年麥子堆成山。

一棵紅薯一把灰,

紅薯結哩成大堆。夜裏下雨白天晴,

糧食收的沒處盛。

寸草鍘三刀,沒料也上膘。

草膘料力水精神,喂牲口的記在心。

農業是百行本。

地是寶中寶,沒它活不了。

千業百行,莊稼最強。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犁得深,耙得勻,土裏長出金和銀。

耕地不平,難保墒情。

一年一層皮,十年深一犁。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多種多收,不種不收。

有苗不愁長,無苗沒指望。

全苗八成收。

先好一粒種,增產千粒糧。

寧願餓斷腸,不能吃種糧。

一分功夫一分糧,十分功夫十分收。

科學種田,越種越甜。

精耕細做,日子好過。

莊稼一日不收,管理一日不休。

秧苗下田,一天三看。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冬麥要壓,越壓越發。

玉米見了缺,一夜長一節。

玉米要好,勤拿灰包。

紅薯沒有娘,雨後勤翻秧。

芋頭勤摘花,刨時用車拉。

想要棉花好,掐頭抹耳朵。

種棉沒巧,勤除雜草。

糞是莊稼寶,攢糞如攢金。

人瘦臉黃,地瘦沒糧。

有產無產靠水,增多增少靠肥。

儲水如儲金,打井如掏銀。

修渠如修倉,積水如積糧。

春雨貴如油,一滴不讓流。

水利修好,不怕旱澇。

天晴不開溝,下雨水橫流。

澇年排,旱年澆。

麥苗澆水,白饃到嘴。

油菜澆花,黃豆澆莢。

戰場要有新武器,種地要有好農具。

農機用時要保養,農閒不用要保護。

農具齊全,做活周全。

三分使用,七分保管。

磨鐮不誤砍柴功。

有病蟲早治,無病蟲早防。

除蟲治病,不治苗喪命。

莊稼發現枯心苗,連根拔掉用火燒。

一棵不治害一片,今年不治害明年。

年年防災,時時防蟲。

春滅一條蟲,秋增萬粒糧。

蚜蟲不用治,下雨就了事。

暖氣早來,蜈蟲爲害。

一冬早,三季好。

犁田過冬,好過擔糞壅。

人怕老來窮,禾伯寒露風。

人不缺地工,地不缺人糧。

青蛙開口早,早禾一定好。

竹開花,餓死農家。

稔子結卜,耙田撒谷;稔子

“清明”“穀雨”緊相連,

簕竹開花,收起犁耙。

耙田插秧莫遲延。

過了“驚蟄”節,春耕無停歇。

“春分”秧壯,“夏至”菜黃。

龍舟鼓響,黃麻一夜一高掌。

春雨貴如油,點滴無白流。

山上有果,垌上有禾。

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

三年不選種,增產會落空。

秧好一半禾,苗壯一半產。

疏禾有谷糶,密禾撈柴燒。

早禾插到立夏,插無插也罷。

良種加良法,生產才得發。

基肥施得足,麻高又厚肉。

良種無良法,神仙也無法。

基肥施得少,十成產量八成了。

頭遍淺,二遍深,三次鋤土培麻根。

早禾怕北風,晚禾怕雷公。

插秧過“小滿”,做死無一碗。

有關農業的諺語哲理

1. 麥蓋三層被,枕着饅頭睡。

一般在秋季的時候,很多的農業害蟲蠈伏在土壤裏過冬,到來年3月的時候再鑽出地面禍害莊稼,這就是節氣"驚蠈"得由來.如果冬季雪下的夠大,會凍死這些潛伏在地裏的害蟲,來年的農業收成就會比較好.又因爲冬季主要的作物是小麥 所以這樣說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

哲理:聯繫的觀點;發展的觀點

2. 瑞雪兆豐年 。

“瑞雪兆豐年”是一句流傳比較廣,它的意思是適時的冬雪預示着來年是豐收之年。是來年莊稼獲得豐收的預兆。爲什麼呢?

其一是保暖土壤,積水利田。冬季天氣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蓋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較鬆軟的,裏面藏了許多不流動的空氣,空氣是不傳熱的,這樣就像給莊稼蓋了一條棉被,外面天氣再冷,下面的溫度也不會降得很低。等到寒潮過去以後,天氣漸漸回暖,雪慢慢融化,這樣,非但保住了莊稼不受凍害,而且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裏,給莊稼積蓄了很多水,對春耕播種以及莊稼的生長髮育都很有利。

其二是爲土壤增添肥料。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據觀測,如果1升雨水中能含1.5毫克的氮化物,那麼1升雪中所含的氮化物能達7.5毫克。在融雪時,這些氮化物被融雪水帶到土壤中,成爲最好的肥料。

其三是凍死害蟲。雪蓋在土壤上起了保溫作用,這對鑽到地下過冬的害蟲暫時有利。但化雪的時候,要從土壤中吸收許多熱量,這時土壤會突然變得非常寒冷,溫度降低許多,害蟲就會凍死。

所以說冬季下幾場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哲理:聯繫是多種多樣的;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3.東北風,雨祖宗。

東北風是發源於北方洋麪的、或發源於北方洋麪而掠過長程洋麪而來的氣流,所含水蒸汽自然沒有東南風多;但是,因爲它是冷氣流,下面接觸了南方的、比較熱的洋麪或陸面,使它裏面發生上冷下暖的現象,造成對流作用。於是,地面的水蒸汽,就給它帶到高空而發生雲雨了。再加上,氣旋前方必然是東北風活動的場所,因此,又出現了鋒面降水。

據統計的結果看來,在單純的東北風裏,降雨機會,冬天最多也不過26%,夏天只有11%,也就是說不下雨的機會有74%和89%。如果在氣旋前部的東北風裏,也就是有鋒面活動着的東北風地帶,下雨的機會就超過晴天。

哲理:聯繫的觀點;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4.吃了端午糉,還要凍三凍。

意思是說,就算是過了端午節了吃過了糉子了,很多人都認爲天已經暖活了,可以穿的少一些了,殊不知,這個時候仍然還是會有較涼的天氣。意思是告訴人們,別急着一下子就脫掉太多的衣服,天氣無常,會有反覆的。

哲理: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求我們去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5. 人在屋裏熱得跳,稻在田裏哈哈笑。

盛夏高溫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大暑,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這一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但對人們的工作、生產、學習、生活卻有着明顯的不良影響。一般來說,在最高氣溫高於35℃的炎熱日子裏,中暑的人明顯較多,而在最高氣溫達37℃以上的酷熱日子裏,中暑的人數會急劇增加。特別是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驕陽似火,風小溼度大,更叫人感到悶熱難當。

哲理:用一分爲二的觀點看問題;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6.一場冬雪一場財,一場春雪一場災

冬天時反正地裏沒什麼農作物,下雪了可以凍死地裏的那些蟲,儲備豐富的水量...滋潤土地嗎。 春天下雪就不一樣了,農作物都下地了,再下雪不是都要凍死沒得.

哲理:聯繫的觀點;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