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造句

問一得三如何造句

本文已影響 3.28W人 

【釋義】“問一得三”比喻問的少,得的多。

問一得三如何造句

【出處】此典出自《論語·季氏》:“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春秋時,孔子有個兒子叫孔鯉,字伯魚。

當時,在孔子的學生中,有些人認爲孔子在教學上不一定會把全部知識都傳授給學生,還有人認爲孔子對自己的兒子可能教的更多一些。

有一天,孔子的學生陳亢問伯魚:“您在老師那裏聽到過什麼特別的教導嗎?”伯魚回答說:“沒有。

有一天,他一個人站在那裏,我快步經過庭院。

他問我:‘學過《詩》嗎?’我說:‘沒有。

他說:‘不學《詩》,(在官場中)就不會說話。

於是我回去就學《詩》。

又有一天,他又是一個人站在那裏,我從他面前快步經過庭院。

他問我:‘學過《禮》嗎?’我說:‘沒有。

他說:‘不學《禮》,(在官場中)就站不住腳。

我回去後就學《禮》。

我只知道這兩件事。

陳亢聽了孔鯉的回答,心裏十分歡喜。

他說:“我提一個問題,得到了三個收穫:瞭解到學《詩》的道理;瞭解到學《禮》的道理;又瞭解到君子不偏向自己的兒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