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炫耀、成敗、歸故鄉-重讀《資治通鑑》瑣記之一

本文已影響 2.44W人 

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使得人們安土重遷,普遍有着濃厚的故鄉情結。雖説好男兒志在四方,有了成就以後還是要炫耀鄉里的。所謂“混不出個樣兒來不回來”,反過來就是在外邊混得不錯了要回家。李白的詩《越中覽古》寫道:“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但它並不是“衣錦還鄉”一詞的出處。唐高祖李淵就曾經對秦州刺史姜暮説過:“衣錦還鄉,古人所尚。”可見這很早就是人們所提倡、崇尚的做法。那麼,這“古人”古到哪朝哪代什麼人呢?看來很可能是霸王項羽。

炫耀、成敗、歸故鄉-重讀《資治通鑑》瑣記之一

公元前206年,項羽在劉邦之後進入咸陽,把秦的宮殿燒了,財物掠了,婦女收了,覺得把大事幹完了,就想回老家了。在回答勸他留在關中的韓生時説:“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得到富貴以後,如果不回故鄉,就好像穿上華麗的絲綢衣裳在黑夜裏行走,有誰看得見!”)他嚮往的正是衣錦榮歸,向家鄉父老進行炫耀。於是他“東歸“了。

四年以後,霸王項羽被漢王劉邦打敗,被追擊潰逃到烏江(在今安徽和縣,馬鞍山市的長江西岸),烏江亭長(大約相當於現在的鄉長)把船靠在岸邊等待他,勸他説:“江東地盤雖小,也有千里,還有幾十萬人口,也是足可以稱王的。希望大王趕緊渡江!現在這裏只有我有船,漢王的追兵來到以後,他們是沒有辦法渡江的。”項羽笑着説:“天要亡我,我幹嗎要渡過去?況且,當年我同江東的八千子弟渡江西去,今天竟沒能回來一個,縱然江東的父老兄弟憐惜我,依舊讓我稱王,我有什麼面目見他們啊!即便們不説什麼,我自己能夠無愧於心嗎?”於是,如後來宋代詞人李清照所讚頌的“不肯過江東”,自刎在江邊了。

我在馬鞍山開會參觀時,站在江東遙望西岸,聽當地人傳説:項羽在自刎以前,把他的烏騅馬趕下江去,讓他回家。烏騅馬也不肯回,自沉在江中,只有馬鞍子飄到了東岸,成了一座馬鞍形的小山,這也就是馬鞍山地名的由來。

這個傳説是很美的,美在它含有三分想象,七分壯烈。

項羽最終與他衣錦榮歸的願望相反,因為戰敗,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於與故鄉隔江相望之地,而他的戰馬也僅僅迴歸了一個鞍子,定格在江東,凝結着豪氣、勇氣、骨氣,成為魯迅所珍貴的“失敗的英雄”的象徵。

而勝利者劉邦也有着同樣的故鄉情結,並且實現了他衣錦榮歸、炫耀鄉里的夢想。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在戰勝並殺掉黥布以後,回到了他的故鄉沛(在今江蘇西北部),設宴招待家鄉故交父老,酒酣時自己擊築(古代樂器)而歌,這就是他回到故鄉以後的`詩作、著名的《大風歌》,短短三句,洋洋自得,氣壯山河:“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最後一句流露出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記得我兒時在山東故鄉時,村裏幾乎年年有人下關東(去東北),他們都是青壯年,有的死在了外邊,有的沒有了下落,只有掙得了幾個錢的人才笑着回來,雖然算不上衣錦還鄉,多少是有一點榮耀感的。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父老鄉親就代表着全國人民,一直到現在還是這樣。是的,如果連故鄉都不愛,還能愛祖國麼!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