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往事依依》同步習題(七年級上冊)

本文已影響 3.83W人 

導語:下面是七年級上冊《往事依依》同步習題,敬請同學們過來做一做,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穫。。

《往事依依》同步習題(七年級上冊)

  【要點聚焦】

1.正確書寫、讀準、理解、運用下列詞語:

搜索枯腸 歷歷在目 記憶猶新徜徉 浩淼 津津有味

素娥嬋娟騷人雕鏤 油然而生鐫刻 諄諄心曠神怡

悲歌慷慨

2.把握課文大體結構,領會課文內容。領悟作者對少時觀畫、讀書、聽課、登樓所傾注的情感。

3.掌握文中引用詩句的基本意思。

 【情境探究】

1.作者記敍了哪幾件往事,為什麼稱之為“依依”呢?

這是一篇回憶童年學習的文章,脈絡明晰,內容清楚。第一件事是觀畫。掛在家中並不特別的山水畫和《水滸傳》中的插圖。兒童時期是最好奇、記憶力最佳的時期。如果人的記憶是一張白紙,童年時期就是剛剛書寫的那幾筆,待老來恐怕就是重重疊疊寫滿了字的紙了,不但不明晰,而且還十分混亂了。這種場景置換,是一般人們所共有的通覺,即使沒有家鄉的焦山先人為主,通過文字也會“設計”想象出自己心中的水泊梁山的。第二件事是讀詩。詩,從來就是啟蒙的最好讀物,特別是過去人讀詩,懂與不懂先放置一邊,先熟讀成誦,今日不懂,明日不懂,忽有一瞬,豁然開朗。此種方法,也有其合理因素。“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詩的意境之中”的兒童是幸福的,在詩中長大的兒童必不同於在不適於兒童成長環境中長大的兒童,作者乃一佐證也。第三件事是聽課。一國粹,一新派,匯合到學生處也算是相得益彰了。各種風格的老師,各有所長的老師,對學生來説都是極為難得的財富。老師給予了知識,老師更給了興趣,各種興趣有時比某種知識更為重要(如老師不能給你“興趣”,何不自己培養這種“興趣”呢)。

2.作者的讀書應給你哪些借鑑?

讀書要形象思維,生動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記憶,也就是説將文字置換為形象,在自己的頭腦中活起來。讀書要入其境,要感同身受,如能憑弔式的置身之中那就會有一番課堂得不到的收穫。不要遊離於作品之外,同作者同喜同悲。讀書要多背誦,特別優秀的古詩文,

這是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以上所説皆起源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使你勤奮,興趣使你增長天分。培養興趣,最為重要。

3.怎樣理解課文中老師“諄諄教導”這番話?

這是老師作為“過來人”的經驗之談,也是作者深為受益的經驗之談,大概每一個語文老師都這樣告誡過他們的弟子。“人微言輕”,你未必聽得進去,但願作者“金口玉言”,使你能夠聽之信之。課文僅是例子,例子當然不會多,薄薄的小冊子,怎夠供給正在生長、發育的你,況且課文怎能盡收天下大好文章,一把尺子怎能衡量眾多學子的個人所愛。以唐詩、宋詞為每日之早餐,以優秀時文為每日之正餐,以思考為每日之晚餐,以精粹古文為每週的調劑改善,以大部頭的書籍為節假日盛餐,以快速瀏覽為每日之點心。把語文學習放在興趣的基點上,把課堂學習放在“業餘”的位置上。本人也是語文教師,但我説一句冒天下語文老師大不韙的話,語文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老師只是引路者也。

【學海泛舟】

一、識字與寫字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①水滸( ) ②水泊( ) ③鐫刻( ) ④雕鏤( )

⑤沉浸( ) ⑥浩淼( ) ⑦黃鸝( ) ⑧徜徉( )

2.解釋下列詞語中加點的詞。

① 歷歷在目:

②津津有味:

⑧心曠神怡:

④美不勝收:

3.用正楷字書寫文中第4自然段引用的八句詩。

二、閲讀

閲讀下文,回答問題。

童年,説不完的故事

劉紹棠

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滿六週歲,到鄰村小學讀書。

這個小學坐落在關帝廟的後殿,只有一位老師,教四個年級;四個年級四個班,四個班只有四十人。

老師姓田,私塾出身,後來到縣立簡易師範速成班受訓三個月,十七歲就開始了小學教師生涯。田老師執教四十年,桃李滿門,弟子不下三千,現今年已八旬,退休歸裏十幾年了。田老師很有口才,文筆也好。

開學頭一天,我們叩拜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的木主之後,便排隊進入教室。每個一年級小學生,配備一位三年級的學兄帶筆。田老師先給二年級和四年級學生上課,就命令三年級的學兄把握着一年級學弟的小手,描紅摹紙。

紅摹紙上,一首小詩:

一去二三裏,

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田老師先把這首詩念一遍,串講一遍;然後,以這四句詩為起承轉合,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我還記得,故事的大意是:

一個小孩兒,牽着媽媽的衣襟兒,去住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裏;眼前要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孃兒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過去歇腳;亭子外邊,花開得茂盛,小孩兒越看越喜愛,伸出指頭點數兒,嘴裏唸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來,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個迎春小喜神兒;他剛要動手,媽媽喝住他,説:“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後邊歇腳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兒聽了媽媽的話,就縮回了手。後來,這八、九、十枝花,越開越多,數也數不過來了,此地就變成一座大花園……

這個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

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那時候的語文叫國文,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級的課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師門下受業四年,聽到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入地。

從事文學創作,需要發達的形象思維,豐富的想像力。在這方面,田老師培育了我,給我開了竅。

如今,我每逢回家鄉去,在村邊、河畔、堤阪,遇到老人拄杖散步,仍然像五十年前的一年級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

談起往事,我深深感念田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學的種子,老人搖搖頭,説:“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我十歲到通州城內念高小,級任戴鴻珍老師是通州女子師範畢業生,回民。戴老師擅長算術教學,國文課卻不如算術課教得好;她在思想上也是重算術而輕國文的。

第一堂作文課,戴老師命題。出了一個什麼題目,我現在已經想不起來了。反正是弓i_不起我的興趣;於是,我便不作。別的同學都已經動筆,我卻不打開墨盒,也不展開作文本,只是坐在椅子上失神發呆。

“劉紹棠,你怎麼不作呀?”戴老師問我。

“不會作r”我歪着頭回答。

“剮人都能作,你怎麼就不能作呢?”

“我覺得這個題目沒意思。”

戴老師火了:“什麼題目才算有意思?”

“我自己給自己出的題目。”

“依你,寫!”

“我在課堂上寫不完。”

“你想到堂下抄別人的吧?”

“您發現我抄別人的,打我的手板。”

“好!”戴老師忿忿地同意了,“我看你寫得怎麼樣再説。”

我在課堂上構思,晚自習便寫起來,題目叫《西海子游記》,連寫了五冊作文本。

我們的學校,坐落在通州城內西海子東岸,我常到這百畝碧水的柳蔭翠堤上玩耍,也曾下水鳧來鳧去,惹得警察把我脱在岸上的衣裳扔到樹梢上。我對西海子的風光景色十分喜愛,因而下筆千言。

我把這篇作文送交戴老師審閲,戴老師讀後給我打了滿分,從此便允許我自由命題,不必當堂交卷。

當時,學校有一個佳作欄,類似牆報,由一位愛好文學的國文老師主編。每週將各班的優秀作文集中起來評選,入選者重新謄寫,畫上題圖尾花,張貼公佈於大牆上。戴老師很愛面子,每次作文都要叮嚀我:“劉紹棠,想個好題目,寫得好一點,爭取每週都有咱們班的佳作上牆。”

呵,那時候自己的作文能上佳作欄,比今天獲得這個那個大獎和溢美之詞的讚譽,更令人感到喜悦和激動。

不久,通州潞河中學的三位學生創辦油印雜誌《益智》週刊,讀者主要是城內各小學的高年級學生,每期發行數百份。《益智》週刊選登我的作文,後來又連載我的模仿劉大白先生的《三兒苦學記》的小説《飄零》。

戴老師感到臉上光彩,卻又聲嚴色厲地對我説:“劉紹棠,別光顧了在《益智》週刊上出風頭,還得把課堂上的作文寫好!”

戴老師喜歡打人,我不敢在課堂作文上偷工減料。

然而,我還是捱了打。

那時,除了兩週一次作文以外,每天還要寫一則日記,算是課外作業。戴老師新婚,常回北京家中與丈夫團聚。我是班長,她便委我以代閲的重任。我覺得有機可乘,便從中搗鬼,不但自己不寫,還免除了一些要好同學的“勞務”。不料,有一天戴老師忽然檢查我的作業本,發現我一連數日都未寫一字,氣得當眾對我進行嚴懲,以杉木板子的窄面打我的手心,格外疼痛。

我常常偷偷到通州萬壽宮大街聽評書,漸漸的聽書不過癮便買武俠小説來讀。

戴老師是嚴禁學生閲讀武俠小説的。我不但違禁偷閲,而且暗中寫起武俠小説來。我給全班同學都分配了角色,有的是俠客義士,有的是綠林響馬,每人又都有一個江湖綽號,逐日編寫一個故事,同學們爭相傳看。

一天,已經放學兩個小時,就要淨校關門了,我們的教室仍然笑語聲喧,走讀的同學不想離校回家。

戴老師趕來,發覺我在撰寫武俠小説以饗讀者,將我大加申斥:“沒有出息,不學好,寫這樣的東西!”沒收了我的作品,嚴令不得重犯。

十二歲我高小畢業,考入北京市立男二中,從此與戴老師一別五年,再也沒有見過面。我曾向一些過去的老師和同學打聽她的消息,沒有人知道她的下落。如果我的記憶無誤,她已經年逾古稀了。

對於我的習作,戴老師並沒有給予多少直接幫助,但是她能對我實行創作民主,在我產生不良傾向時又能及時予以規整,使我沒有走入歧途,是應該感念不忘的。

童年,説不完的故事……

4.“桃李滿門,弟子不下三千”將“桃李”比做學生,古已有之,為什麼要將“桃李”比做學生呢?“我”對田老師概括得極為準確,好的老師就應該具有哪兩個優勢?

5.學校設在關帝廟,開學要叩拜孔夫子,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安排?

6.一首古老的啟蒙數字詩,田老師又把它編成故事,你怎樣看待田老師的授課藝術?

7.怎樣理解田老師所説:“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這段文字?

8•四十年代,小村、小城的小學教育,學歷並不高的兩位老師,只是記述他們講數字詩和自由命題寫作文這兩件事,但他們的教育方法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令今天的教育者感到震動。請你説一説你有哪些觸動?

9•寥寥數語,戴老師的形象躍然紙上,作者是怎樣刻畫戴老師的?

10•兩位老師,各有不同,作者給老師以怎樣的評價和寄予怎樣的感情?

11•從《往事依依》和《童年,説不完的故事》中所反映的共同點是什麼?

 三、寫作

正如劉紹棠所説,“童年,説不完的故事”。從他們的往事中,一定會想起你並沒有遠逝多久的童年,童年是一個絢麗多姿的夢。請你以《啊,童年》為題,寫一篇回憶童年的文章。如果你也如當年的劉紹棠一樣.,覺得此題“不會作”,也可自命其題,“依你l”但決不打手板。

要求: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感情真摯,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真切體驗,表現出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

【自我評價】

一、1、2、3題參照註釋、教材、工具書自我解決並評價。

二、4•①桃李是人們精心種植的果樹,種植之人稱為園丁。學生也如同在老師精心培養下茁壯成長的果樹一樣。 ②口才好,文筆好。

5•這是文武兩聖人,孔子是中國教育的聖人、先師,他門下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尊師重教也是孔子的主張,作者的尊師也是受此影響。

6•正如作者所評價,“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這應該是語文教學不變的精髓,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 ,

7•作者對老師的感激之情是真摯的,田老師的啟蒙教育對作者的日後發展起了開竅的作用;老師是不貪天之功的,“插柳”不管是有心還是無心,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可取的。

8•符合兒童年齡特點,從興趣人手;給學生以適當的自主,不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學生,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束縛特長生的發展(根據自己的感悟來談)。

9•不束縛學生髮展,有集體榮譽感,有些爭強好勝;也體罰學生,不許看閒書。

10•田老師,口才、文筆都好,在文學創作方面給“我”開了竅,感激老師“播種”之恩;戴老師,在習作上沒有直接幫助,但對“我”創作實行民主,做人方面作用很大;時常想念老師。

11•童年的學習、愛好、好的老師,對一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略。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