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推薦】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9篇

本文已影響 1.2W人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9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目的:

1、利用器具練習助跑跨跳等動作,發展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

2、引導幼兒積極動腦,積極探索新玩法,提高幼兒克服困難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準備:

長短不一的竹編佈道人手各一,木樁若干,竹梯,舊輪胎,果子,籃子等

設計思路:

中班幼兒,在身體發育上已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動作技能上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潛能,動作的協調性增強,體力明顯增強,活潑好動,喜歡嘗試一些新奇、富有挑戰性的動作、玩法的活動。與同伴也開始出現一些合作關係,來獲得對身體運動的經驗,也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識。跳躍是中班孩子較喜歡做的動作,助跑跨跳過一定障礙物能使他們獲得對自己身體發展的自信心等。為孩子們制定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以及本班幼兒實際發展情況的活動內容,通過嘗試、模仿、練習,可以讓他們動作更輕鬆、自然、協調,從而提高他們的身體綜合素質。

利用竹編佈道不同的長短,讓幼兒對自己的動作發展有自主的調節,有了讓孩子自己設計一些挑戰自己的機會,也可在活動中讓發展水平不一的孩子得到各自最大的助跑跨跳的能力發展。同時,也符合本園科研課題“利用農村自然材料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應用的研究”的精神,大量利用具有自然風格的器具,讓幼兒在玩中學。

流程:

準備活動(律動)--幼兒主動探索(探索與練習助跑跨跳)--遊戲:運果子--放鬆運動(簡單律動)

重點:助跑跨跳的能力

過程:

1、 (師生開小車進場)讓我們一起做運動(律動)音樂《誰的小車最最快》2-3分鐘

2、 今天我們一起來練一練跨過大石頭的本領。

幼兒自己選擇合適的竹編佈道,嘗試、模仿、練習助跑跨跳的動作。(分散練習)

教師啟發並參與:鼓勵敢於嘗試難度大的幼兒,並且讓幼兒可以小小組進行模仿,以便啟發更多更好的可以發展他們動作的玩法;幫助膽小的幼兒能跳過20釐米的距離)

教師:注重觀察幼兒活動的過程,在其需要的時候,給予適時適度地幫助,促使幼兒對自己選擇的難度能堅持完成。幫助幼兒對竹編佈道更熟悉,能探索出更多的練習方法。

提問:怎樣使自己跳得更遠?

3、“你們的本領練得怎樣了?”集中魚貫練習,一個跟着一個。(可分成三組進行)

4、遊戲:運果子

對面有許多果子,我們一起把果子運回來吧。(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難度、內容的路徑運果子)遊戲分兩遍(第一遍自由練習,第二遍在第一遍的基礎上調整難度以及強調規則,幼兒在進行第二遍時還可再選擇路徑)

想一想,你能用什麼方法運果子?

場地佈置:

第一組:輪胎架起竹梯 平放一個佈道 一堆果子

第二組:走木樁 平放兩個小布道 一堆果子

第三組:輪胎堆成的小山 豎放小布道 一堆果子

5、 結束:放鬆運動,音樂(聽)

今天,你們的本領真正大,能跨過很大的石頭把那麼多的果子搬了過來,我真為你們高興。聽--,你聽到了什麼?(舒緩動作)坐下互相捶捶腿,放鬆自己。

教師簡單總結,表揚孩子的表現。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教學設計背景:

通過平日的觀察,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都比較活潑,也愛模仿小動物。所以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在於通過讓幼兒參與嘗試創造性的進行活動,激發孩子的興趣體驗遊戲的快樂。

教學目標

1、鍛鍊幼兒腿部肌肉力量和身體靈活度。

2、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3、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鍛鍊幼兒腿部肌肉力量和身體靈活度

2、難點: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

熊爸爸和熊媽媽頭飾各一個,熊寶寶頭飾若干個,《熊走步》音樂伴奏,《快樂的小熊》樂曲,佈置場景

教學過程:

一、開始環節:

1、利用籃球場做場地,在場內某一角畫一個圓圈作為小熊的家

2、律動引入場。

二、基本環節:

1、利用籃球場做場地,在場內某一角畫一個圓圈作為小熊的家。選兩個學生當老熊其餘的都當小熊在場內走跑跳躍。

2、教師做示範動作及講解遊戲規則

3、播放音樂遊戲開始,兩個老熊手拉手的盡力追趕小熊時,就將小熊用四肢手圍住再把所捉住的小熊帶到家裏不得逃出場子。每捉到一對小熊時,這對小熊也可手拉手的幫助老熊捕捉其餘的小熊。如果小熊捉的比較多的時候也可以連成一個大網捕捉小熊,直到捉完為止。

4、第一次遊戲結束後,教師糾正遊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三、結束環節:

熊爸爸熊媽媽和小熊寶寶玩的很高興,天黑了,我們回家休息吧。(跟着音樂走出活動場地)延伸環節:

我在組織逮小熊這節活動中,針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了一些方法,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幼兒的情緒高漲。在本屆活動中,孩子們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並且增強了團隊意識。

這是一次比較成功的活動,但也有不足之處,小熊家的創設過於簡單,在以後的設計中我要加以裝飾,讓孩子們更加喜歡這種活動以及感到家的温馨。

活動反思:

故事中出現了許多不同的事物,在不斷選擇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在一次又一次地觀察比較,發現其相反之處。在整個活動中,孩子要隨着故事情節多次做出選擇。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理由,只要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就要給予肯定。第一次活動的重點放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導孩子們在閲讀故事的過程中比較一個場景中不同的故事,再根據自己的想法做決定,使他們更有主見。最後,利用路線圖記憶、講述故事,也是為了幫助孩子梳理故事的情節,為第二次活動做準備。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增強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幼兒愉快的情緒及遵守遊戲規則的習慣。

2、進一步練習雙腳在有間隔的物體上移動踏板交替往前走。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長30釐米、寬20釐米的地墊,每人2塊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有一天下雨了,地上可濕了,明明的媽媽剛給他買了新鞋,他怕新鞋弄濕了弄髒了,就哭着嚷着不去上幼兒園了。明明的媽媽很着急,哪個小朋友能幫明明的媽媽想個好辦法讓明明高高興興地去上幼兒園?

二、幼兒討論

三、試一試

每名幼兒手持兩塊地墊,先放一塊地墊在地上,同時兩腳站在地墊上,接着在把第二塊地墊放在第一塊地墊的前面,雙腳踏上第二塊地墊,然後轉身把後面的地墊放前面,連續換地墊前進。直到過完濕地。

四、遊戲比賽

1、玩法

在濕地內進行該遊戲,當地墊交替前進過完濕地後,撿起地墊,從濕地外跑回,將地墊交給第二排幼兒,第二排幼兒做同樣動作。依次活動,先完成隊為勝

2、規則

(1)幼兒聽到開始的信號後方可過濕地。

(2)腳必須踏在地墊上,若着地就算失敗。

(3)先玩完遊戲的幼兒要到隊伍的後面給自己隊加油,不能站在隊伍的前面。

遊戲可以根據幼兒情況反覆進行

五、教學延伸

明明的媽媽非常感謝我們小朋友能想出這麼好的辦法,但是如果明明從家裏這樣到幼兒園,肯定會遲到的,所以明明那天就沒有上學。

小朋友説明明的這種做法對不對啊?為什麼不對?小朋友可以討論一下,下節課告訴我,好不好?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通過親子迎六一這個活動增進家園聯繫,促進家長和教師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和聯繫。增進彼此的感情。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六一兒童節的歡樂和喜悦,讓孩子們知道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在這一天過自己的節日,讓孩子們學會感恩。

2、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3、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1、在節目的準備過程中對幼兒的訓練整齊度。

2、節目準備過程中和孩子們一起動手做感恩禮物給爸爸媽媽,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知道老師和家長為他們付出的不易,讓他們知道感恩。

活動準備

1、按計劃定好活動時間。

2、和家長溝通活動當天要每位幼兒有一名家長陪同參加。

3、佈置好活動現場。背景音樂等。攝影機照相機準備好。

活動過程

1、播放背景音樂歡迎家長及幼兒進入會場。

2、主持人宣佈活動開始。

3、按節目單順序表演節目。

4、節目結束後在舞蹈老師的帶領下家長和幼兒一起表演親子操《結束曲》。

把孩子自己親手做的禮物送給家長。

5、最後由各班的老師將自己班的孩子帶回各班分發老師給孩子們準備的節日禮物。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感覺到應該把節日還給孩子、,在大家熱熱鬧鬧地準備歡慶活動之際,我們禁不住問自己,孩子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六一”兒童節?怎樣才能使他們真心快樂的瞭解自己的節日,怎樣能使他們真正擁有一個快樂的節日?吧“六一兒童節”這次準備活動讓孩子們去積極參加,做自己的“小主人”。自己的節日自己用高興的心情積極參與的態度來過這個節日。

在我們開始着手準備這次活動的時候孩子們有開始懵懂到後來的喜悦,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眼睛裏熱情和期盼。在我們排練節目的時候孩子們的汗水直流,可是一説是給自己的節日喝彩,給辛苦養育他們的爸爸媽媽表揚就不喊累了。

當活動開始時,孩子們的眼光是嚴肅的,是認真的,在他們成功的表演完自己的節目的時候,開心的笑容就是他們對自己汗水的最後的迴應。在結束去的時候,伴隨着音樂和爸爸媽媽一起做親子舞蹈一會和爸爸媽媽抱一抱,一會轉一圈,家長的笑容是滿意和讚許,孩子的笑容是開心和幸福。

總之,“六一”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應該是屬於孩子的。只要每位教師懷着“把節日還給孩子”的理念,善於傾聽孩子心聲,善於捕捉生活中美好的、有趣的事物,那麼讓孩子擁有難忘的“六一”將不再是一句空話。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和同伴一起用布運球,發展動作的協調性、平衡性。

2.體驗同伴合作活動的樂趣。

3.瞭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4.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籃球、布若干。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籃球,鼓勵幼兒説出自己知道的玩籃球的方法,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2.引導幼兒自由玩球,如:滾球、排球、拋接球等。

3.出示布,講解“運小豬”遊戲方法。把籃球當作“小豬”,兩個好朋友用一塊布共同運“小豬”,看誰運得又快又穩。

4.老師跟幼兒共同探討不讓球滾到地上的竅門。如:運球過程中適當彎彎腰,與同伴手的高度保持一致等。

5.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遊戲,老師注意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6.放鬆活動,好朋友相互為對方按摩手臂、腿、腰、背等部位。

活動反思

勤勞的小豬們要把西瓜運回家,可是要走過窄窄的獨木橋還要鑽小小的圈,途中還會有大灰狼出沒,小豬們要格外小心,碰到了狼要趕快蹲下,等狼走了才能繼續往前走,歷盡艱難險阻,小豬們終於把西瓜成功運回家。活動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來設計的,整個活動孩子們的參與興趣很高達到了預期目標。有一名幼兒因身體欠佳沒有參與到活動中。

小百科:豬是一種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家畜,也是古雜食類哺乳動物,主要分為家豬和野豬。當前人們認為豬是豬科動物的簡稱。豬依據品種的不同,體貌特徵也各不相同;通常以耳大,頭長,四肢短小,鼻直,身體肥壯,腰背窄為主要形體特徵。毛髮較粗硬,毛皮顏色通常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和花色。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追逐跑玩法,發展身體的靈敏協調能力。

2.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3.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4.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5.瞭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玩追逐跑遊戲,體驗跑的樂趣。

2、難點:商討遊戲規則,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哨子,自制獎章,一個配班老師。

2.場地佈置。

活動過程:

一、小兵操練。

1.扛槍操練:原地踏步、弓步衝刺、左右掃雷、鎖定目標。

2.掃雷行動。陣地→雷區→陣地

●面對雷區掃雷。(折返跑)

●背對雷區掃雷。(提醒轉身)

二、衝鋒陷陣。

1.佈局。

大本營(安全區)、敵營(禁區)

2.衝鋒。

聽哨行動:一聲長哨“衝鋒”,兩聲短哨“警報”。

●出現一名敵人,提高警惕。

●出現多名敵人,緊急躲閃。

3 . 營救。

●嘗試救援,冒險營救同伴。

●商討策略,合作營救同伴。

三、凱旋而歸。

1.嘉獎歡呼。

為勇敢者頒發優秀士兵獎章,齊聲歡呼。

2.扛槍返程。

活動反思:

從這節課中,可以開出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敢於發言,富有創造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體,這也正是上一節課的關鍵。?

一. 玩中學習

從上面的教學可以看出,學生的年齡小,在有限的40分鐘內,不僅讓孩子們學到知識,而且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同時也看到孩子們的求知慾望高,而且表現慾望,創造性都表現的很突出,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興趣的重要性以往的填鴨式教學已不適應學生的發展,啟發學生,引起興趣,這是學生所需要的。我也發現孩子們有了興趣,做起事情來,非常認真。老師並不需要為課堂紀律所煩惱,而是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帶動他們圍繞興趣進行學習。

二.引導的藝術

1.在這節課中,我並沒有講過過多的關於本課的'內容。而是欣賞動畫人物,並且伴隨優美的歌聲,來認識。

2.老師、學生分別扮演了導遊和參觀者的角色。

3.大家一起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

老師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師生共同來體驗學習中的快樂。在教學中,學生由有趣——樂趣——志趣,是我最開心的事情。在基礎教育新的課程體系的推行中,使我獲得了一個任何時候也無法相比,充分發揮的空間。老師對每個學生應充分了解,成為很好的朋友。在藝術課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想象力,創造力,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是多學習素質教育理論,鑽研課程改革的內容,讓學生都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讓我們的課堂真正的動起來。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大膽探索洗衣板的多種玩法,培養幼兒樂於嘗試探究。

2、發展跑跳、爬、平衡等基本技能,訓練協調性和靈活性。

3、培養幼兒勇敢沉着、自信等心理素質及友好合作的優良品質

二、活動準備:

1、(塑料洗衣板)人手一塊,易拉罐若干(單層、多層、單個、多個等);

2、多媒體,錄音機,音樂磁帶;

3、掛着禮物的聖誕樹。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將洗衣板當馬騎進場;

2、做洗衣板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幼兒第一次嘗試玩洗衣板

①自由玩洗衣板,教師觀察幼兒的玩法,鼓勵幼兒想出與別人不一樣的玩法,並及時表揚;

②集中演示:請幼兒演示自己的玩法

2、幼兒結合輔助材料再次嘗試玩洗衣板。

①幼兒自由選擇器械(易拉罐)與洗衣板結合玩,教師參與活動,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大膽嘗試探索。

②集中演示:請幼兒展示各種玩法並請教師指導動作要領。

(三)遊戲:比一比遊戲玩法:將幼兒嘗試出的玩法,組合成由三條難易不同的遊戲路線,幼兒根據不同能力,自由選擇遊戲路線進行遊戲,遊戲次數隨機。

三、結束部分:聽音樂跳“快樂舞”;四、活動延伸:教師新的材料,鼓勵幼兒探索玩法。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大腦的重要性,形成對大腦的初步認識。

2、初步瞭解科學用腦,保護大腦的基本方法。

3、豐富人體形態結構的認知,提高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大腦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大腦

1、教師:小朋友知道圖片上是什麼嗎?(大腦)

幫助幼兒形成對大腦的初步認識。

2、教師:大腦在我們身體裏可是總司令呢,

你們知道為什麼説大腦是我們的總司令嗎?

3、小結:我們寫字、畫畫、作遊戲、走路、跑步等等,都是由大腦來指揮的,

所以大腦是我們的總司令。

4、觀察圖片

教師向幼兒介紹簡單的大腦知識。

大腦有左右腦,有腦神經,有腦幹。大腦負責智力活動,小腦負責運動。

大腦中不同的神經負責不同的活動,有的負責吃飯,有的負責睡覺,有的負責唱歌等等。

二、瞭解保護大腦的基本方法

1、教師:請小朋友摸摸自己的頭,有什麼感覺?

小結:我們摸到的是頭骨,它可以保護我們的大腦。

2、保護我們的大腦還要注意什麼?

(讓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

(1)要勤於用腦。

(2)不要用腦過度。

(3)保證大腦的合理營養。

(4)保持樂觀的情緒。

三、拓展想象--趣味練習

1、當你生氣的時候大腦的內部是什麼樣子的呢?

想一想用圖畫畫出來。

2、當你幸福的時候,大腦的內部是什麼樣子的呢?

想一想用圖畫畫出來。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9

活動背景: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為孩子提供的飲食也越來越富有營養,但依然有許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能好好吃飯,孩子的健康不能得到保證,原因是許多幼兒有一些不良的飲食衞生習慣,如:不吃早飯、大量喝飲料、吃冷飲、不定時大便等。為了使孩子們明白食物在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衞生習慣,學習保護自己的健康,我創編了《小豆子的旅行》教材並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體內消化吸收過程

2、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

3、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和衞生習慣活動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5、初步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活動準備:

(1)電腦製作《小豆子的旅行》(或圖片及小豆子旅行的故事錄音)

(2)健康知識卡片、消化圖、自制健康行為棋

活動過程:

一、觀看"小豆子的旅行",瞭解各器官的功能今天,有顆小豆子要到淘淘的消化器官中去旅行,它會看到些什麼,裏面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小豆子來告訴我們。

(1)放第一段食物從口腔到食管的動畫。

提問:小豆子從哪裏進去?看到了什麼?

(2)放第二段,瞭解胃的功能。

提問:胃有什麼作用?

小豆子在胃裏還看見了什麼?

我們怎樣來保護我們的胃呢?

小結:以後我們要注意,少吃冷、硬的東西,少吃零食,不吃不乾淨的東西,不能吃得太飽,也不能餓壞了胃,要吃飽早飯少喝冷飲。

(這一部分的目標是讓幼兒在瞭解胃的功能的基礎上知道不良的飲食習慣會使胃生病。)

(3)放第三段,提問:小豆子到哪裏去?(小腸)小腸有什麼用呢?

小豆子在小腸裏看到些什麼呢?

小豆子為什麼沒有從小門裏出去呢?

(這一部分的目標是讓幼兒知道食物沒有被磨碎就不能被身體吸收利用。)

(4)第四段錄音。

提問:小豆子又到了哪裏呢?

大腸裏都是些什麼呢?什麼叫殘渣?能不能讓殘渣長時間在體內呢?

小結:我們小朋友要定時大便。

二、分組找順序排圖我們知道了每個消化器官的用處,現在,老師為每組小朋友準備了一套圖片分別表示每個消化器官的工作情況,請各組小朋友合作,按照剛才小豆子旅行的順序排列出來。然後,講一講為什麼這樣排?

在觀察圖片基礎上討論如何保護各消化器官例:

(1)如何保護牙齒,保持牙齒的鋒利。

(2)食管旁邊有一把小鎖,平時是關閉。如邊吃飯邊講,就會把食物嗆入氣管。

(3)大腸裏的殘渣都是些髒的東西,所以大便以後要洗手。

(這一部分的目標是通過形象的圖片進一步瞭解各器官的功能及消化的順序。)

三、進行健康知識有獎搶答活動,把幼兒分成四隊。

準備些圖片,上面有的行為是對的,有的是錯的,當教師出示圖片時馬上搶答對還是錯?為什麼?回答得又多又對者為優勝。

內容有:小攤下吃東西、喝酒。運動後馬上喝水,飯後劇烈運動,吃湯飽飯等。

延伸活動:

玩健康行為棋,(棋譜上都是一些生活習慣方面的內容)

1、老師講一下下棋的規劃。

2、幫助幼兒理解棋盤上圖的意思。

3、自由結合下棋。

活動反思:

本活動選取內容接近幼兒生活受到孩子們的歡迎。活動的第一部分,通過一顆沒有被嚼碎的小豆子去淘淘體內旅行時的所見所聞,形象地表述了食物旅行的經過和不良生活習慣對消化器官的損壞,知識容量較大,但通過動畫這種形式使孩子們非常投入,並在不知知覺中接受,第二、第三部分通過動手給消化圖排序,使幼兒進一步明白了食物旅行的順序和各消化器官的功能,並通過細緻觀察圖片發現進食時應注意的問題,活動第四部分意在讓幼兒知道消化系統的功能和作用的基礎上引發開去,使幼兒關注平時的生活衞生和飲食習慣,這部分的內容起到鞏固和延伸的功能。為了使幼兒掌握的知識能落實到日常的行為中,並形成習慣,我設計了延伸活動――玩健康行為棋。整個活動運用了多種形式做到動靜交替,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幼兒主動性強、同時也體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使活動傳遞給幼兒的信息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趣味性。

附故事:小豆子的旅行

我是小豆子,我可願意為小朋友服務了。今天,我要到淘淘的身體裏去旅行一次。瞧,嘴巴已經打開了,哇,淘淘的牙齒可真鋒利。我的朋友們一下子都變成了碎片。瞧,他們都往下走了,一會兒,我也會變成碎片往下走。哎!我怎麼整個就被擠下去了;我現在被擠到一根細細長長的管子裏,這就是食管。食管壁很薄,要是遇到魚刺就可能被刺破,在食管中我被一點一點地往下送。

我現在來到了一個大口袋裏,這個口袋就是胃。它象一個磨子不停地動。我的朋友在這裏不停地轉呀轉,磨呀磨,變得象漿糊一樣。"哎喲!是誰,身體硬梆梆的?""是的,胃大哥。""你怎麼整個兒就下來了?""是呀,你的小主人吃飯太快,沒把我嚼碎,就讓我下來了。""咦,胃大哥,你身上怎麼有傷口呀?你的傷口疼不疼?""那就要怪我的小主人,平時吃東西不注意,愛吃的就吃得很多,把我撐得很難受,他一會兒吃冰冷的冷飲,一會兒又喝滾燙的開水把我搞得夠嗆。有時我很想休息一會兒,可是我的小主人又要吃零食,把東西硬塞進來,讓我不停地工作。我實在是累壞了。所以,就成了現在這樣,我生病時可難受了。"我又來到了小腸妹妹家,小腸妹妹的家彎彎曲曲的就像一個迷宮。邊上有許絨毛,還有一扇扇小門。"我是小腸妹妹,歡迎你食物朋友。從我的小門出去就可到達淘淘的全身,使小淘淘長高,長胖,給淘淘力量。""我也要出去,為淘淘做點事。哎,怎麼出不去?""喂,小豆子,到我這裏來。""好吧,你是誰?""我是大腸姐姐。""我身邊怎麼都是髒東西,他們是誰?要到哪裏去。""他們是殘渣,他們將被排出體外。""那我呢?""你也會被排出體外。""那我還疫有為淘淘做事。""那沒辦法,因為你沒被嚼碎,不能變成營養,被身體吸收。"我出去以後,一定要把看到的告訴小朋友,讓他們養成好的飲食習慣,使他們更健康。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