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四和十教案推薦

本文已影響 2.93W人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四和十教案推薦,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四和十教案推薦

幼兒園四和十教案推薦1

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產生興趣。

2、利用2/4拍的音樂用肢體動作和鄉土器械進行表達表現。

活動準備:

1、若干音樂鄉土器材如:串鈴、碰鈴、響筒、雙響筒、毛竹琴、三角鐵響簾等。

2、熟悉《新年好》這首音樂旋律以及《新年好》大節奏圖。

3、會響的音樂請帖若干、節奏卡片|x x |x x|;|xx x|xx x|以及各種樂器的簡單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節奏《我的身體會動》

老師:我們的身體很靈活,讓我們來介紹一下。

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用節奏語言表達。(我的脖子轉轉、我的小手拍拍、我的小腰扭扭、我的小腳跺跺……)

二、用肢體動作進行節奏遊戲(嘗試運用肢體動作鞏固2/4拍音樂節奏,使其節奏合拍到位)

師:要過新年了,我們一起去參加新年聯歡會,好不好!

探索節奏請帖的祕密。

看請帖:新年聯歡會發了一張請帖,特別有趣,是一種節奏請帖,只要小朋友拍對了節奏請帖,請帖就會發出美妙的節奏音樂,我們就可以去參加新年聯歡會了。

引導幼兒發現節奏請帖上的祕密,並用小手等肢體來拍打2/4拍節奏。

三、用鄉土器械進行節奏遊戲(嘗試運用鄉土器械進行大膽表達表現,萌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1、選擇一種器械進行演奏。

師:爺爺奶奶知道我們要參加新年聯歡會,他們特意為我們送來了許多農村特有的音樂器具寶寶,你們猜猜這是為什麼?

教師依次出示介紹鄉土音樂器具,並示範演奏。

2、請若干幼兒分別示範敲打各種民間音樂器具,讓幼兒們初步熟悉各種音樂器具的演奏。

3、出示|x x |x x|;|xx x|xx x|節奏卡,讓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民間音樂器具敲打。

4、出示《新年好》大節奏圖,幼兒集體演奏。

四、敲敲打打真快樂

放《新年好》音樂,幼兒用各種民間音樂器具集體演奏,體驗敲敲打打的快樂。

幼兒園四和十教案推薦2

扭傷了怎樣辦

活動目標:

1、瞭解扭傷腳後正確的處理方法。

2、仔細觀察看圖片,能在圖片中找到自我需要的信息。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本事。

活動準備:

1、製作3種標誌,分別表示3種處理方法:用手揉、冷敷、熱敷。

2、娃娃、毛巾每人一份。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活動,向幼兒提出問題。

(1)旁白:浩浩在家裏玩的時候,一不細心把腳扭了,這可怎樣辦呢?

妞妞説:快,用手揉一揉,揉揉就好了!

兵兵説:不對,不能用手揉,要用冰毛巾敷。

樂樂説:什麼啊,明明是用熱毛巾敷。

(2)教師:他們的意見都不一樣,到底誰説的對呢?教師那裏有三個標誌,你同意哪一種方法就站到哪一個標誌的後面。請你説一説為什麼選擇這種方法。

2、請幼兒閲讀幼兒用書,瞭解腳扭傷後正確的處理方法。

教師:

(1)腳扭傷了以後到底應當怎樣辦呢?請小朋友先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2)此刻看過書了,有小朋友要改變自我的選擇嗎?

3、團體看掛圖,瞭解扭傷後的處理方法。

(1)教師:記住哦,扭傷後用手揉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揉搓會使受傷部位的傷加重的。

正確的做法是立刻停止活動,躺下,把腳墊高,把毛巾浸過冷水後,冷敷受傷的部位,這樣能夠減輕扭傷處的腫脹,有止痛的效果。受傷一天後,再把熱毛巾敷在受傷處,這樣做能夠幫忙受傷的地方很快好起來。

(教師邊指掛圖,邊向幼兒解釋説明。)

(2)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説扭傷後的'處理,一邊用準備好的毛巾做相應的動作,進行練習。

4、玩扮演遊戲,細心扭傷後的急救方法。

教師:娃娃家的寶寶扭傷腳了,小朋友們,請你幫忙寶寶治療一下扭傷的腳吧!

幼兒園四和十教案推薦3

活動目標:

1、用畫、剪、粘貼等方式裝飾紙盤。

2、發揮想象,運用自己的經驗進行裝飾設計。

3、合理運用材料,保持作品的整潔乾淨。

活動準備:

1、紙盤畫範例若干。

2、紙盤、各色圓形紙、長條形紙、剪刀、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欣賞範例上的紙盤作品,發現製作方法。

1、這裏的盤子漂亮嗎?盤子上有什麼漂亮的花紋?

2、你知道它是用什麼方法做出來的嗎?

3、這些盤子上有各種各樣漂亮的花紋,有小動物、娃娃的、還有植物的,有的是畫出來的,有的是用油泥貼畫的,還有的是用剪貼和撕貼的方法制作成的。

二、啟發幼兒討論製作方法。

1、介紹材料:小朋友看,你的桌子上有什麼材料?

2、你想用什麼材料來製作什麼?

三、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1、交代要求:請小朋友們想好做什麼樣子的盤子,怎麼做,再選擇材料做自己喜歡的圖案。

2、使用材料時,用多少拿多少,多了放回去,少了再拿。將用剩下的材料放回去,可以給別的小朋友用。

3、幼兒製作,老師指導幼兒完成作品。

(1)老師指導能力弱的幼兒説出自己想製作什麼樣的盤子,用什麼材料,給幼兒具體指導。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將自己的作品進行豐富,使之更漂亮。

四、用幼兒的作品佈置教室,教師引導幼兒交流。

幼兒園四和十教案推薦4

活動目標:

1、在高10——20釐米的斜坡上練習間隔走、雙腳行進跳,注意動作的靈敏協調。

2、積極愉快、大膽勇敢地參加體育活動。

3、團結合作,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活動準備:

1、竹梯四把、輪胎若干。

2、裝水的塑料瓶子和大塑料筐若干。

3、音樂磁帶。

重點與難點:

在高10——20釐米的斜坡上練習間隔走、雙腳行進跳,注意動作的靈敏協調。

活動過程:

1、幼兒在雄壯的音樂聲中進行隊列隊形的練習,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

2、幼兒自由結伴玩竹梯活動。

(1) 利用梯子的橫檔和空格,我們可以怎麼玩?教師觀察幼兒活動,並提醒幼兒走橫檔或跳空格時候要遵守秩序,不搶先,要注意安全。

(2) 建議幼兒用一個或兩個輪胎墊高竹梯一頭成斜坡,鼓勵幼兒再次進行活動,提醒幼兒想一想:在斜坡上走橫檔應注意什麼?

3、遊戲:“送水”

(1) 教師:這裏有大小不同的裝滿水的瓶子,路上要經過不同的高度的斜坡,還要跳過小溝,將水運到運動場的水箱裏,並且要把水瓶擺放整齊,送完以後回到隊伍中,繼續再送,看哪一隊先把水送完。

(2) 幼兒進行“送水”遊戲。教師注意保護幼兒的安全。

活動結束:

幼兒聽到特定的音樂後,迅速將竹梯擺好,然後做放鬆動作。

幼兒園四和十教案推薦5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走在馬路上要注意安全,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培養幼兒清晰的口語表達能力及辨別能力。

3、幼兒能認識簡單的交通標記並瞭解安全通過馬路應遵守的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掛圖四幅,紅綠燈標牌各一個。錄像片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幼兒觀看錄像片,交通安全引起孩子們的關注。

提問:發生了什麼事?怎麼發生的?

(二)展開:

1、出示掛圖認識簡單的交通標誌:人行橫道線、信號燈、停車線等。

2、通過遊戲《猜猜看》,來鞏固對交通標誌的認識。

3、提問:如何過馬路?安全過馬路有什麼好處?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三)結束:進行體育遊戲《紅綠燈》,通過遊戲,進一步教育幼兒過馬路要注意安。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綠色,瞭解基本的交通規則,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2、通過參與情境遊戲活動,理解紅綠燈的作用。

3、樹立遵守社會公共規則的好品質,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佈置情境化場景,紅綠信號燈。

活動過程:

一、觀看兒歌《紅綠燈》

二、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瞭解紅綠燈的作用。

(1)教師:馬路上有什麼?有哪些顏色?紅綠燈有什麼用處。

小朋友們,兒歌看完啦,老師現在有幾個問題想問你們,在剛才的那段視頻裏呀你們看到的馬路上都有什麼?有那些顏色?你們覺得紅綠燈都有什麼用處呢?

(2)教師:汽車在中間的快車道上行使,馬路上的汽車是怎樣過馬路的?

那你們看到剛才那些小汽車都是在哪兒行駛的麼?小汽車又是怎樣過馬路的?發生了些什麼?

三、啟發幼兒探討馬路上的交通規則。

(1)教師:自行車應該在什麼道上行使?自行車應該怎樣過馬路?自行車該遵守哪些交通規則呢?

小朋友們剛才觀察的都很仔細,説的也很對。那老師還想問一問,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自行車應該在什麼道上行駛?自行車應該怎樣過馬路?自行車又應該遵守哪些交通規則?那行人呢?

四、帶幼兒到佈置好的遊戲情景中,配班教師裝扮成交通警察,並做指揮交通狀。

教師:這是誰?他在做什麼?他是在怎麼站的?他是怎麼指揮交通的?

小朋友們,現在我們來看一看,站在馬路中間的他是誰?他站在了哪裏?他是怎麼指揮交通的?

好啦,小朋友們説的特別好,那老師就要獎勵一下小朋友啦,老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做個遊戲。老師現在説一下游戲的玩法,我們先要穿過馬路去停車場(走人行橫道線,看紅綠燈),到了停車場,每位小司機開一輛車。然後將你們的小汽車開回來。(開出停車場時提醒幼兒要看一看,聽一聽有沒有其他車輛開過來。提醒幼兒開車時要注意紅綠信號燈,並根據信號動作。)

幼兒園四和十教案推薦6

活動目標

1.跟着音樂有節奏地扭動肢體,感受舞蹈律動的快樂。

2.逐步積累幼兒洗澡的經驗,養成愛洗澡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洗澡

2.音樂:喜唰唰、我愛洗澡

3.洗澡用品若干、每人一塊沐浴花。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洗澡興趣。

1.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段非常好聽的音樂,你們想聽嗎?

2.播放音樂

教師:讓我們隨音樂來跳一跳。

3.教師:好熱呀?你們熱嗎?怎樣才會舒服?

二、觀看動畫片:洗澡

1.交流洗澡的方法,積累洗澡的經驗。

教師:寶寶洗澡時,洗了哪兒呀?

引導寶寶充分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

2.出示魔術盒

幼兒猜猜裏面藏着什麼東西?

3.教師:洗澡用的東西可真多,這些東西都可以讓我們的身體變乾淨和舒服,成為乾淨的寶寶。

現在每人拿一個喜歡的,讓我們隨音樂來洗澡吧。

三、大家來洗澡,體驗舞蹈律動的快樂。

1.享受洗澡後的快感。

教師:洗乾淨了嗎?好,輕輕的放回沐浴花。我們用浴巾擦擦身體。

2.教師:洗完澡我們抹點什麼呢?抹上點寶寶潤膚露,聞聞香嗎?

教師聞一聞幼兒,欣喜地告訴幼兒"香極了"。

四、結束部分

教師:回家以後要勤洗澡,做一個健康、講衞生的好寶寶。

幼兒園四和十教案推薦7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故事,理解內容,説出故事的主要情節。

2、能發準字音“李”、“梨”,理解“多少、大小、長短”。

3、培養幼兒積極動腦,善於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大書、積木、帽子和方巾、長和短的物體。

2、幼兒操作材料。

3、幼兒對數與量之間有一定的瞭解。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書,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本大書,哪這是什麼書呢?

問:封面上有什麼?你們想想他們會發生什麼事呢?

二、觀察大書,理解故事

1、閲讀書2—4頁

(1)師:一天天氣很好,阿比到西山去,阿吉到東山去,你們看一看他們採來了什麼?(認識“梨”和“李”)

(2)師:他們要來進行比較,誰來幫他們比一比?(幼兒用積木進行比較)

2、閲讀書7—15頁

(1)過渡:小朋友,你們觀察一下,是帽子大還是方巾大?(幼兒進行比較)

(2)師:好,哪讓我們看一看阿比和阿吉是怎樣進行比較的。

(3)問:他們是怎樣進行比較的?

(4):小朋友,方形和圓形能不能比?原來圖形不一樣是不能進行比較的。

3、閲讀16—23頁

(1)師:接下來他們又要比什麼?讓我們接着往下看。

(2)問:接下來他們又比什麼啦?又是怎樣進行比較的?誰來比一比?

4、完整閲讀大書

師:讓我們再來看一看這本大書。

三、幼兒觀察,比較物體

幼兒操作,比一比。

活動評析 活動開始,我通過觀察大書封面,猜測故事內容,引起幼兒興趣。在理解故事的過程中,我分段讓幼兒欣賞,並在分段欣賞時發準相近字音、理解相應詞彙。在理解每段內容的時候我還讓幼兒進行簡單的“比一比”,感受故事中的情境。幼兒在“比一比”的過程中情緒很高漲,很快就理解了詞彙“多少、大小、長短”。

幼兒園四和十教案推薦8

活動名稱:

大牀和小牀

活動目標:

1、欣賞並理解兒歌《大牀和小牀》、故事《熊大大和熊小小》。

2、區分物體的大小、顏色,嘗試根據大小和顏色進行配對。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重點:

區分物體的大小、顏色。

活動難點:

根據大小和顏色進行配對。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配一配》《熊大大和熊小小》。

2、若干有明顯區別的大、小物品或玩具,如大碗和小碗、大鞋和小鞋、大球和小球等

活動過程:

一、學念兒歌《大牀和小牀》

1、教師:小朋友,你自己睡的房間裏都有些什麼?誰能來説一説?家裏有幾張牀?你房間裏的牀和爸爸媽媽房間的牀一樣嗎?哪個大?哪個小?

2、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熊寶寶家裏的牀有幾張,是不是都一樣的?師朗誦兒歌《大牀和小牀》,幼兒學念兒歌。

3、教師:你們都很能幹,學會念兒歌了,接下來我們來玩個遊戲,老師今天準備了很多不一樣又好玩的玩具,你們想玩嗎?

4、師出示有明顯區別的大、小物品或玩具,請幼兒辨別大小。(在玩遊戲之前老師把遊戲的規則跟小朋友説清楚)

二、欣賞故事《熊大大和熊小小》

1、師:我們的遊戲時間到了,下面我們來聽一個有趣的故事。

2、教師朗誦故事《熊大大和熊小小》

3、教師:故事裏説的是誰和誰?(熊大大和熊小小)熊大大和熊小小長的有什麼不一樣?熊大大喜歡做什麼?熊小小喜歡做什麼?熊大大喜歡的帽子是什麼顏色的?熊小小喜歡的帽子又是什麼顏色的?睡覺的時候,熊大大是怎麼睡的?熊小小又是怎麼睡的?

三、玩一玩

1、教師:小朋友聽完這個故事,我們都應該知道每個人喜歡的東西是不一樣的,而我們喜歡的這些東西也是各式各樣,有大的也有小的,顏色也是不相同的,現在我們來玩一個"配一配"的遊戲:為這些小動物找合適他們自己的的東西。

2、師先示範,再請幼兒翻看幼兒用書《配一配》,進行大小配對。如大兔子用大的碗,小兔子用小的碗,大貓吃大魚,小貓吃小魚。並進行顏色匹配,如紅碗給紅衣服的寶寶。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説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着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後,孩子們不由的發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説説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言,用語言表達着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後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