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與社會學同遊》讀後感(通用5篇)

本文已影響 3.77W人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與社會學同遊》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與社會學同遊》讀後感(通用5篇)

  《與社會學同遊》讀後感 篇1

社會學是什麼?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作為高中生的我們很少去思考的問題。實話説,社會學對於我們來説,也許真的有些高深了,但對於社會學具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在我看來也是十分必要的。《與社會學同遊》就是這樣的一本書。這本書並不像教科書一樣,面面俱到的將社會學全部呈現在我們眼前,而是選擇從社會學的人文關懷角度,是那種可以發現人類行為的無比豐富性,能夠在人們習以為常的行為之中展現專業思考的學問。

首先説什麼社會學。其實整本書都沒有明確給社會學下定義,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有許多相關的句子可以給我們提供線索。比如社會學嘗試的是理解社會;社會學價值無涉的;社會學是論述進步的學説,是神學的世俗繼承者,是統馭各門學科的學問;社會學問題永遠是去理解社會交往中正在發生的事情。作為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社會活動並非人類社會某一個隔絕的領域……我們可以利用這些零散的信息拼湊出一個我理解的社會學定義:社會學是以社會活動為研究對象,中立地揭示社會真相的學問。

本書的第四章,就人與社會的關係這個問題進行了説明。第四章提出了社會決定論:社會如同監獄,人如同囚徒。社會對人的囚禁主要通過社會控制和社會分層兩個方面。社會控制包含但不僅限於暴力,羞辱、嘲諷、規勸和議論都是控制機制。關於社會控制,可以用這樣一個比喻來説明,想象自己是一組同心圓的圓心,每一個圓圈代表一個社會控制體系。最外層的圈可以理解為政治和法律,內層的圈就是職場,朋友,家庭。由此可以比較地理解,一個人置於社會中意味着處於許多力量的拘束和控制之下。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時常會產生置於的念頭:好像全社會都壓在我頭上。另一方面,社會分層把社會塑造出一個等級體系分明的金字塔。階級是其中一種分層類型,階級社會中,人的社會地位基本上由經濟標準決定。在這樣的社會裏,人的地位並非固定不變,許多人一生的社會地位是有變化的,好壞起落的變化都有。階級地位生產出某些可能性或機遇,甚至是個人能夠預期到的在社會中的命運。

既然人與社會的關係就是監獄和囚徒的關係,那麼我們到底有沒有可能逃脱這一關係,成功越獄呢?

書中告訴我們:能。

本書的第六章,介紹了抵制社會控制系統的三種手段:變革、超然和巧妙利用。

所謂變革,説白了就是革命,一個人不承認當前社會的的權利界定,並且有一羣人追隨,就是革命。

所謂超然,就是成為隱士,像陶淵明、釋加牟尼那樣,逃離當下社會體制。

顯然,以上兩種方法,對普通人並不適用。

真正實用的,只有巧妙利用:在當前條件下,積極看待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與社會學同遊》讀後感 篇2

社會學,一個有點冷門的學科,卻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因為社會學中,有着奴役與自由的本質。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社會對個人的全面控制。有人把社會比作一座大監獄,它利用人渴望被羣體接受的心理,來操控人的思想和行為,讓再桀驁不馴的人也得迴歸軌道。

伯格是在社會學學科內外的廣闊背景中引導着我們開始這趟旅程的。首先進入眼簾的風景是社會學學科的主要理論圖景和社會學的視野,而這些可以啟發並且豐富我們對日常平凡瑣事的理解。伯格從人文視角出發,指出了這一學科與歷史學和哲學的密切關係。

然後,這趟旅程向我們展現了社會學的追求——"社會學的視野是放眼於人類生活的廣博、開放的視野,是擺脱了束縛的視野"。

第三站我們進入了社會的微觀層面,去看一看每個人是如何形成自我形象和世界觀的,在這裏我們發現我們的"自畫像"不斷在變化,因為"我們回憶過去的經歷時往往反覆進行新的解釋。所以我們説,一個人有多少觀點,他就有多少不同的人生經歷"。

接下來的幾章"人在社會"、"社會在人"、"社會如戲" 聯繫甚為緊密,彷彿一串連環炮彈,一波又一波的衝擊並重建着我們的三觀。一番狂轟亂炸之後,心靈的世界彷彿清靜了許多,社會原來這般摸樣。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想想在你每次面臨人生"轉折點"之際,身邊的人,尤其家長老師還有各種關心你的長輩,總會囑咐一句,要學會適應新環境。當你畢業面臨就業,走向社會那天,他們更是語重心長告誡你,一定一定要適應社會。所謂的適應就是,別管社會給你事先設定了什麼跑道,你只管跟着大家跑就是。千萬別脱軌,千萬別偏離跑道,千萬別掉隊。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我們想做的事、想要的東西,真是完全自發、來源於內心嗎?還是説承受着法律、家庭、職業、身份帶來的重重壓力,只是盡力表現出人們所期望的樣子?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種控制無處不在。而意識到這一點,正是脱離控制、走向自由的第一步。

這本書讓我們時刻保持懷疑,反思“常識”,然後才能構建自己的世界。

  《與社會學同遊》讀後感 篇3

生活和工作中的最大快樂在於成為別人,成為你最初不是的那個人。

作為社會學研究最重要的對象——社會,這個客觀的存在之“物”,對我們每個人都做了些什麼?在彼得.伯格的著作《與社會學同遊--人文主義的視角》一書中,他將社會描述成一個大型的囚籠,其中每個人都被賦予了角色,在一個木偶劇場的舞台上,為滿足社會期待而表演欺騙。從社會這個大型組織成立的那一刻起,人就活在了特定社會力量的交叉點上。圍繞這一觀點,本章選取了五個主題進行了闡述:社會定位、社會控制、社會分層、社會情景以及社會制度。

他寫道,基於社會控制與社會分層,制度(經濟、法律、階級、婚姻、宗教、道德、習俗等)影響人的一生。“人置身於社會中意味着處於許多力量的拘束和控制之下。一個人可以想象一下他不得不一個接一個取悦的人……他可能得到這樣的印象:全社會都壓在他的頭上”。

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便被賦予了期待。在對未來的預期中,一個正常家庭的孩子應該好好學習、結婚生子、頤養天年,一個貴族家庭、或一個貧窮家庭的孩子可能又不一樣,每一種期待決定一種人生的走向。具體例子中,一段婚姻裏,人們總是遵循心動、戀愛、求婚、訂婚、結婚的步驟。無法想象,一妻多夫、同性結婚、只生不養是一種道德的行為,因為社會從出生開始就在影響我們的性格養成。換一種思路:不同婚姻制度,在不同社會裏都屬正常。

任何社會的存在都離不開社會控制。社會通過各種手段對社會成員進行約束,使之在既定的軌道上穩定運行。國家有國家的手段,學校、村落也各有相應的章法。對於組織機構等正式羣體,可以採用政治、法律以及經濟的手段對成員進行控制,道德、風俗、禮儀也是控制的常規“武器”;一些初級羣體,則通過規勸、議論、羞辱等辦法對成員施加壓力,使之就範。而終極的控制手段,莫過於暴力了,它和人類歷史一樣悠久,也極為的有效。當然,出於“經濟”的考慮,能用假話、套話威懾成員,使其循規蹈矩、不越雷池更是個不錯的選擇,不戰而屈人之兵嘛。

最後一個主題關於社會制度,它決定了社會結構的運轉形式,為社會成員提供一整套的程序,使之行為模式化。換句話説,就是這個事我不那麼幹,自己都覺得怪怪的。何況,制度的設定還有強制性,並不是由着性子來隨意選擇。那麼問題來了,人真的是別無選擇了嗎?當然不是,人們合作來可以改變制度,換個新式“監獄”待着唄。

“社會走在我們身前,存在於我們身後。我們出生之前,社會已然存在,我們去世之後它將繼續存在。我們的生命只不過是漫長歲月里社會宏偉征途中短暫的插曲而已。”

人這一渺小的生命體,在社會重重壓制下生存,真心不易。有人具有與生俱來的樂觀情懷,相信即便是真在“監獄”中,戴着鐐銬起舞,也能真切體驗到發自靈魂深處的喜悦。當然,理性的人們還可以通過反思:自己因何為自己,如何成為別樣的自己?以此為動力突破社會對自己的限制,活出更多彩的人生,那會不會更好呢?

  《與社會學同遊》讀後感 篇4

不得不説,這本書讓人看了昏昏欲睡。我靠它在地鐵上,靠在牀上睡了好幾覺,質量都很好,很不錯。

就這麼斷斷續續的讀着,直到第三章,這本書才發揮了自己的威力,展現出毀人三觀的力量。從第三章開始,與社會學同遊從一本細緻而耐心的講述社會學本身與社會學理論的催眠神書搖身一變,變成了一本恐怖小説。所有故事都是根據真實生活提煉,所有人都是書裏的逃不掉的小角色。毫不誇張的説,簡直比貞子傳遞到你面前的電視機還嚇人!

原來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的囚徒,它如此嚴密的控制着你,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穿衣打扮、能力智商…….你會愛上誰,你會相信什麼,你度過什麼樣的人生…….簡而言之,你沒有自由,你只是一個被社會控制的可憐蟲。你不光被囚禁其中,還不得不應對層出不窮的狀況,如同川劇變臉一樣的變換角色,小心再小心的不被劇情丟到後面。你所有相信的,都是假的,是你周圍的社會想要你相信。你所有以為自己努力改變的,都是假的,是你周圍的情境讓你改變。你生活得一隻弱不禁風,沒有五官,只懂把周圍的東西扒拉到嘴裏再拉出來的單細胞生物,一旦陽光照射便拼命的往黑暗潮濕的地方蠕動而去,苟且偷生。

如果你想逃出這可怕的,完全禁錮着你的一切呢?

其中有一段小説似的描寫,嚇得我難以入眠。一個男人從半夜驚醒,他恍然間脱離了這個光怪陸離的社會牢籠,擺脱了社會給予他的所有面具。他真實的看到了自己,他什麼也不是,他清晰的聞到死亡緩慢靠近的臭味。是的,我們都是不自由的,那也是因為我們同樣無法面對真實到殘酷的自由——我們在一個個,孤獨的,不可逆轉的走虛無的死亡,那是永恆的黑暗。當你看到了人生的真相,你只想逃回社會這個牢籠,扮演好你的角色,不管不問。

好在與社會學同遊的作者是個有良心的作者,清楚自己總結出來的理論是多麼的恐怖,後兩章開始他講述了個體的人並非手無寸鐵,我們的手中依然是有着選擇的權利。打破了人們面前不得不去做的社會謊言,提供了一個遊離於塵世的視角可以看清楚人們所面對的一切。好在我們並不是蠕蟲,尚有機會看清楚這隻操縱着人們命運的巨手——一隻由過去與現在共同塑造的,充滿了謊言與真實的手——我們也是造就它的一員。

社會學家的工作和物理學家真的是有相似性的,社會學理論如同原子彈,研究它的人只管把它做出來,但卻無法把握它落到誰手裏的命運。多懂得一點的人,便多了一份力量,不論是在面對牢籠,還是要做一點別的什麼。

  《與社會學同遊》讀後感 篇5

大學本科期間如果有一件後悔的事,那就是沒修社會學雙學位。即使不真的`從事這門學科的研究,或者並不愛跑數據,讀讀這門學科裏大家們的精妙想法,也是種享受呀。

今年小艾正式"走入社會",初來乍到遇見了很多問題,很多困惑,很多都是關於"我究竟是誰""我如何和周圍的環境相處""人與人的關係竟然這麼複雜"相關的。這,讓我想起了書櫃裏這本《與社會學同遊》。在過年期間讀了這本小書,作者彼得?伯格的文筆特別好,這位著名社會學家深入淺出地講解着"社會學是什麼"這個巨大話題,一路上播種下好多金句,而我跟在後面默默折角。

書中有很多社會學家的照片,其中一些,我也是被其皇皇鉅著的讀書筆記任務"折磨"過的,但我仍然特別感謝他們,這些富有洞察力而嚴謹的社會學家提供給我們不同的稜鏡去觀察這習以為常的生活,看出一些令人驚訝或細心的不同。

這也是伯格先生提到的"社會學的首要智慧":事物並非表面看上去的樣子。我們每去到一個新的環境,就像是人類學家到了一座有食人傳統的島上一樣,總或多或少會遇到"culture shock(文化衝擊)"。

而我反而有點喜歡這種衝擊,因為它能使我的反應和思考都特別新鮮。當用一雙新鮮的眼睛看,問題自然浮現。而不讓新鮮的眼睛消失,則需要我們常常跳出慣常的思考迴路,變為旁觀者。

社會呢,其實是大量而複雜的人際關係的總和。在各種關係中,有一種我覺得很有趣:非正式的關係。"它是正式的組織上的一個不那麼顯著的羣體網絡,這些羣體有其忠誠、偏見、厭惡和行為準則。"這樣的觀察出了作者舉出的教會生活和經濟生活中的例子外,其實我們每天都看得見:某羣同事一定會一起吃飯一起聚會,大家默契地説一些政治正確的話,在開放的工作空間中因為非正式的關係而產生了隱形的牆壁,把大家分成一個一個小羣體,不打擾不(正面)互動。這種"非正式的關係"有時更強力更難以衝破。

社會學對一個人自我成熟的理解是:"心態平和、安於現狀、放棄冒險和成就的狂想。"成熟有什麼好處嗎?這種"成熟"的心理讓人們放低身段、目光下移去制定諸如"五年內做到高級經理"這樣更現實合理的目標,而非"一定要讓孩子們獲得更平等的教育權利"這樣比較"仰望星空"式的理想。

而這種成熟其實就是我爸媽那輩人口中的"成熟",從"愛國關天下"到"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一種成熟,這樣的心態下,可以想像,人會少很多焦慮,多很多現實的驅動力和踏實感。

令人沮喪的是,社會總會去控制、教化人,用各種各樣的的方式讓桀驁不馴的人回到既定的軌道上。各色暴力是最常見的手段,另一種更隱形和有趣的是:譏諷和閒話。那種對"被人置於滑稽可笑的境地時脊背發涼的體會"的恐懼,控制驅使着人們,規範他們的行為。而跟有意思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在熟練地使用或參與這種控制手段當中,無一例外。

"社會制度塑造我們的行為,甚至塑造我們的期望",有着無數獎勵機制的同時,也有無窮無盡的控制和壓制手段。"社會就像是一座龐大的監獄","任何一種生活方式都不是我們自己發明的","在我們之前就存在,在我們之後也將繼續存在,我們只是社會宏偉征途中的短暫插曲而已。"

説得如此嚴重,但我們每天的生活中,似乎並未感覺到那種被監視或被控制的恐懼。實際上,作為木偶本身,我們大多時候自覺自願想要符合社會的期待,想要得到社會分配的身份和角色。這就是"角色理論"。顧名思義,這理論提出,人在社會角色中的表現,就像是在戲劇中的角色一般,這些角色的形成和塑造都是自然的,你會逐漸成為你扮演的角色,家庭角色也好,職業角色也好,因為裝腔作勢實際上是一件困難的事。學會扮演不同角色正是人們社會化的開始,小孩子在過家家中扮演不同角色,就像是我們在辦公室裏的表演,一模一樣。

社會學也試圖給人們展示一條從這控制中"逃生的隧道。實際上,人可以對社會説"不",只是説了"不"之後,我們會脱離"理所應當"的境地,進入一個未曾想象過的身份。

對社會説"不"方式既可以很激烈,比如破壞式革命式的;也可以是在內心深處採取退讓的姿勢。超然的態度就是一種抵抗社會控制的方式,始於老子。我們也可以形容這種處世態度為"出世"。出世者把社會的平常期待忘得一乾二淨,建築了自己決定的精神氣質的城堡,和外界社會的外交關係降到最低。生活中不乏這樣的個體,還有就是一些亞文化(世界)羣體的產生,比如"二次元"世界。這些羣體像是汪洋大海中的孤島,有着自己獨特的世界。

另一個幫助我們擺脱社會控制的概念是"角色距離",也就是演得不是很認真,並沒當真,重在參與。有一個詞很好地形容這種狀態:"遊離",也就是個人從一個世界跳往另一個世界時的感覺,這種交替感讓我們和世界拉開距離,採取"超然"的態度。當你並未內心投入地表演一個角色,而是刻意和假裝地扮演,你就進入了"遊離"狀態。"遊離"在都市環境實現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社會給我們提供的是一個安然的温暖舒服的洞穴,而"遊離"者正是因為不想蜷縮在內,而鼓起勇氣、走出洞穴、獨自面對黑暗的。

小艾沒有什麼學術基礎,總結的片段也是夾雜着伯格先生那些特別值得抄下來的金句。但這本書真的很值得分享給每一個普通的社會新鮮人,因為這是我們一生都會面臨的問題和選擇。

"清晰的見識有利於獲得主動權"。有段話寫在書快結束的位置,很有啟示性並鼓舞人心,我也決定用它結束本篇推送:

"在人生的遊戲場裏,我們可以以悲憫的情懷、適度的承諾和一定程度的喜劇意識結合起來。這就會產生一種與社會相對的態度,其基礎是覺得社會根本就是一場喜劇。

如果你把社會當作喜劇,你騙人的時候就不會猶豫;如果欺騙能減輕生活的痛苦或使之顯得更光明,你更不會猶豫不決。除非遊戲規則保護活生生的人,除非遊戲規則培育真正的人的價值,否則你就會拒絕認真對待遊戲規則。"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