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生命生命》讀後感模板通用三篇

本文已影響 2.24W人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命生命》讀後感模板通用三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生命生命》讀後感模板通用三篇

《生命生命》讀後感模板通用三篇1

作者杏林子曾寫過一篇題為《生命、生命》的文章。她寫到:生命是自己的,你可以使它有意義,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都是你自己掌握……的確,生命是短暫的、有限的,但是,我們可以用有限的生命來發揮出無限的價值,這樣才會使人生更為光輝燦爛。

人生又彷彿是一次沒有返程的旅遊,我們可以好好利用它,也可以任它流逝;我們可以讓人生過得更有意義,也可以任它荒廢,庸碌一生。這一切都只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我們必須對生命負責。

在漫漫人生路中,困難與挫折是必不可少的,就像登山,它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不是平坦的大道,而是蜿蜒崎嶇的山路。我們要攜帶着勇氣與一顆勇於戰勝困難的心跨出第一步。擋在前面的是山,我們要做一列翻山越嶺的火車。

即使失敗了,我們也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壓跨,我們要打起精神,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光輝的生命的河流上航行。只有經歷過黑暗,才會知曉陽光的美好。我們不能還沉浸在失利的挫折中,還掙扎在爬坡的艱難裏,相信逆境的錘鍊也一定會打造出一個更加卓越的'自己!

我們也知道:生活,是一道有着無限解法的方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生活,是一個千變萬化的魔方,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圖形。生命是珍貴的,縱使有金山銀山也挽回了生命,我們要讓它放射出無限耀眼的光芒。

讓我們一起為生命的騰飛而努力,讓我們共同享受生命中一點一滴。

《生命生命》讀後感模板通用三篇2

這學期,我學了《生命,生命》的課文,被裏面“飛蛾”、“香瓜子”和“靜聽心跳”的故事深深打動。生命,擁有多麼頑強的力量啊!但生命的力量不僅僅是衝破阻礙、活下去,更是要活出光彩、活出意義,帶給世界歡樂、思考和希望。斯蒂芬·威廉·霍金就是這樣的人。

霍金是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霍金的生平非常富有傳奇性,因為患有盧伽雷氏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從21歲起,他被禁錮在一張輪椅上達40年之久,到後期,全身只有右眼下的一小塊肌肉可以活動。但他身殘志不殘,克服了種種困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級新星。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融匯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儘管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遊到廣袤的時空,探索宇宙之謎。

他的代表作《時間簡史》,撰寫於1988年。這是一篇優秀的天文科普小説。作者想象豐富,構思奇妙,語言優美,字字珠璣。書中描寫的世界之外、未來之變,是那麼神奇美妙。這本書至今累計發行量已達2500萬冊,被譯成近40種語言。

霍金的魅力不僅在於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知道他的人。

他興趣盎然地參與了各種有趣的活動。1992年,霍金在電影《星際迷航:下一代》中獻上自己的熒屏“處女秀”,之後又在美國美劇《生活大爆炸》第5季第21集中客串;20xx年,他乘坐熱氣球旅行,度過自己的六十歲生日;20xx年4月26日傍晚,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空間物理學家霍金在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乘坐一架民用飛機體驗了夢寐以求的太空失重;20××年為英國BBc錄製紀錄片《探索新地球》。

霍金經常出現在大學校園,和年輕人交流。大膽地追求美好的愛情,也會陪妻子和孩子去聽歌劇。雖然不能説話,但他用電腦打出的每一句話,都讓人意外,充滿智慧的幽默。

身體的殘疾沒有困住他,反而給他隱形的翅膀去飽覽人世間有趣的風景。不難推斷,他的有趣來自於常年與病痛作鬥爭。對抗病痛是他活着的意義,而在戰鬥中探尋宇宙是他生命的價值。也許,對於大眾而言,霍金研究的那些科學太過高深,而他樂觀可愛的心態,卻是任誰都可以學習的。

20xx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歲。全人類以他一貫的態度來悼念他,各種幽默又深情的文字成為了互聯網上最美的風景。一個生命即使在消失時,帶給世界的仍是希望而非沉重,這就是生命能展現出的最神奇的力量吧!

《生命生命》讀後感模板通用三篇3

生命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以前,我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今天,課文《生命生命》裏,脆弱的飛蛾告訴了我,磚縫裏的香瓜子告訴了我。它們是多麼珍愛生命,熱愛生命啊!

小飛蛾在生命受到威脅時,極力鼓動着雙翅,表達對自己生命的渴望。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它們短暫的一生就是不懈奮鬥的一生。杏林子身患嚴重疾病,但她在殘酷的挑戰面前沒有沮喪和沉淪,而是以頑強的毅力成為了一位出色的作家。

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像杏林子這樣身殘志堅,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人。

如“當代保爾”——張海迪。五歲就高位截癱,沒有進過學校,但她卻以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自學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專業課程。她以自身的勇氣證實着對生命的珍愛,是中國青年一代的驕傲,也是殘疾人的傑出代表。

又如二十世紀美國著名的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出生後十九個月就雙目失明,並伴有聾啞之疾,但她憑藉堅強的意志學完了小學到大學的全部課程,並通曉五種語言。晚年被選為“世界十大女性”之一。張海迪、海倫都以對生命的熱愛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傳奇。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正常人受不了一點風吹雨打,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放棄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甚至有的還放棄自己寶貴的生命,這些人與張海迪、海倫比較,該是多麼的慚愧啊!

生命是自己的,我們可以讓它有價值,也可以讓它暗淡無色。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説只有一次,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裏好好的去使用它,熱愛它,感受它,珍惜它,而不是去白白地糟蹋它,這樣,生命之花才能盛放出永不凋謝的花朵!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