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工作總結

關於完善班級管理制度的班主任工作總結

本文已影響 2.95W人 

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繁忙的,然而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個好教師的標誌,也能從中體驗到做教師的快樂,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曾這樣説過:“班級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着、幫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顧着,一起長大了、成熟了,便離開這個家庭,走向了社會。”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細緻的工作。

關於完善班級管理制度的班主任工作總結

在新時期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學會用“法治”來取代“人治”,通過“班級法律”即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來規範學生和自己。在接任新班之初,首要的是先為班級制定好各項規章制度。如此之舉,是為以後更好地實現班級目標,也是實現班級管理達到預期效果的保證。但班主任在制定班級規章制度時,應當注意下面幾點:第一,所制定的規章制度要明確、具體,寬嚴恰當,便於記憶,利於執行。使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第二、所制定的規章制度要多從積極方面鼓勵,避免以消極方面限制、防範,不應當簡單地與“禁令”、“處罰”劃等號;第三、規章制度一經制定,就要堅決執行,不能隨意放鬆要求。憑藉曾經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我首先在學生入學軍訓時,就兵貴神速地制定了《班級檔案管理條例》,《條例》分《懲罰條例》和《獎勵條例》兩個部分。在兩個條例中,我都制訂了12到20多條細化細則,讓學生明白怎樣做不是一個合格的附中學生,怎樣才是一個合格的好學生,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約束他們的行為和激勵其學習,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什麼行為是違紀的,一旦違紀了將要受到何種處理,而且身為班主任,在學生有違紀行為發生以後,處理起來也可有章可依。到現在,我們班無一次重大違紀行為發生,即使偶有個別學生在自修課有看課外書或交頭接耳講話等違紀行為發生,且被班幹部提醒過,哪怕只有一次,他們課後也都會自覺到我這兒接受處理。幾個學期實踐下來,基本上這些條例都已在大家心目中形成了一種墨已成規的約定。所以,我們班的違紀行為也日趨減少。具體地説,就是班主任對學生既要堅持正面的引導、耐心教育,又要憑藉必要的規章制度要求學生,約束其行為,實行嚴格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教育的實際效果。

當前班主任管理中普遍的做法是典型的“人治”管理法。在這種管理中,班主任集權於一身,事無鉅細必親躬,對學生的要求都由班主任苦口婆心地日強調月重複,上至班會總結,下至中間操整隊。這種方法明顯缺陷在於班級管理嚴重依賴於班主任一人,隨意性極大,無章可循,導致管理效果極低。比如對學生的養成教育,班主任日日講、週週講、月月講,可班裏學生儀表有不整、坐姿不正、書桌凌亂、紙團遍地、髒活連篇現象仍是不絕於眼。

與此類“人治”法同列還有一種“形制治、實人治”的方法。不少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也制定了不少的班規班約等制度,但在實踐中也出現兩種偏頗.。一是“不可行性”,所訂製度要麼太籠統,照搬學校的有關規定,多是原則性要求,沒有或少有具體、可行的細化規定,或者制度內容太過理想化、要求過高,學生難於做到,成為空架子。二是“無權威性”,在執行中班主任時常以自己的言行在破壞自己定的制度,比如學生操行評分的加扣分,班主任一高興,學生做件普通的小好事,就加個5分、10分;學生犯錯違紀,班主任一火起也扣個5分、10分甚至更高。可見班級發生的很多事不依制度辦事,而取決於班主任一時喜怒,從而極大地破壞了制度的權威性,使之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就如有些學生戲稱的説班主任定的班規班約是騙人和嚇人的“紙老虎”。

完善班級管理方法,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應該是班主任積極探索的共同課題。而要解決問題首先要擺正和更新思想認識,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在育人時與教書時也一樣要擺正位置,也應站在“主導”位置上,而不是“主體”的位置上,指導和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而這之初要有一個“他律”,才能達到自律,這個“他律”不應該是班主任,做班主任的不可能二十四小時關注學生的一舉一行,發現不軌便站出來制止,而應該是規則、是制度。使學生達到自律的突破口就是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使之照章辦事,遵制而行。

從這個角度説,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主導作用主要是體現在努力營造一個制度環境、規則環境,讓學生在這一環境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地把自己的思想與言行統一到制度的軌道上來,形成強烈的規則意識。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具有很強的複雜性、多樣化、易變性,我們鼓勵學生髮揚個性,但我們同時不應該放棄要求學生遵循人皆有之的共性,這種共性的表現形式就是制度,就是規則。

班主任在立班之初把學生思想、言行的標準、班級有關事務之處理準則等班級管理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的要求,細化為一條條明確而具體的規定,綜合、彙集成一整套的成文的制度體系,使之成為學生真正的行事規則、行動指南,通過一定時間磨合,進入學生的頭腦中,成為他們的意識,並讓這種規則意識去支配他們的行為,把思想意識轉化為行為上的習慣,成為他們在校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東西。

達到了這樣的效果,那麼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任務就減去一大半,甚至更多,平時千叮囑萬説明的東西已經不用重複了,班務工作該怎麼幹,不會再學生嘰嘰喳喳一窩蜂跑來請示了,做了哪些不該做的事如何處罰,做好了哪些應該做的事如何獎勵不用取決於班主任的心表了。由班主任承擔的角色已經轉到制度這位新的無形的“小老師”身上去了,班主任放棄了很多權力,也減輕了很多繁瑣的任務,“按制度辦”應當成為班主任的一句口頭禪。由此理清了班級管理的脈絡,把班主任從事務堆裏解放出來,去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抓好班級學習、個別學生的針對性管理,從而完全改變班級管理工作的原有局面,極大地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真正體現了班主任在班級中的主導地位;同時也以此為突破口推進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逐漸成為自律、獨立的個體。

建立一套體系化的班級管理制度,走依制治班之路,這種管理方法在於依託制度這一有效裁體來改變班級管理的具體模式,把班級管理從“人治”為主轉變為“制治”為主,從形變達到質變,把班主任從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轉化為主導地位,轉換角色,提高管理效率;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規則教育”,為以後做“依法治國”社會中的好公民提供了意識基礎。作為一種不成熟的方法還需在以後的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與創新,更好地發揮其功能。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