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語言修辭題型總結歸納

本文已影響 1.73W人 

描繪類:

語言修辭題型總結歸納

提問方式: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或:文章的某個句子説成另一個句子好不好?為什麼?

答題模式: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具體(形象、準確)地寫出了+對象+效果,換了後就變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為該詞比另一詞的感情更強烈(或該詞比另一詞更切合對象的性格特徵)。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説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答題示例:山間林密,泉隱其中,有時,泉水在林木疏朗處閃過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尋,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遠的嬌態,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時,常常繞我膝下的愛女。每見我伸手欲攬其近前,她必遠遠地跑開,仰起笑臉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顧,她卻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間。好一個調皮的孩子!(節選自謝大光《鼎湖山聽泉》)

問:好一個調皮的孩子,為什麼不説成真是可愛的孩子?

答:因為好一個比真是感情更強烈,調皮比可愛更切合愛女的.性格特徵。

結構類:

提問方式:某兩個或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答題模式: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入裏、由現象到本質)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表達了

答題示例:記住: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父親指着碗裏的荷包蛋告誡兒子記住,想佔便宜的人,可能要吃虧!父親指着蛋教訓兒子説不想佔便宜的人,生活也不會讓他吃虧!父親意味深長的對兒子説。(節選自《荷包蛋》)

問:文中的告誡教訓意味深長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答:不能。因為文中這三個詞語是遞進關係,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

修辭類:

提問方式: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麼好處?

答題模式:確認修辭手法+修辭本身的作用+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比擬: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

4.誇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對偶:便於吟誦,易於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排比:節奏鮮明,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敍事透闢,條分縷析;長於抒情。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7.反覆: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8.對比:使所表現的事物特徵或所闡述的道理觀點更鮮明、更突出。答題格式:強調了突出了

9.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思考。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10.反問:強調語氣,語氣強烈,強化情感。答題格式:強調,加強語氣等;

答題示例1:兩千多年前的這個關於知音的傳説,已經深深地珍藏在無數華夏子孫的心坎裏,有時發出細微的聲響,讓人們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時卻又像颶風似地咆哮,催促人們趕快付諸行動。神往和渴求充滿了崇高友誼的知音,是一種多麼純潔而神聖的情操。(節選自2002年全國卷《話説知音》)

問:怎樣理解這一段中有時發出細微的聲響,讓人們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時卻又像颶風似地咆哮,催促人們趕快付諸行動的表達作用?答:此處運用了比喻、比擬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表達了知音的傳説帶給人們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答題示例2:(2004年高考題)文章最後一段關於喝酒的描述和議論,運用了什麼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運用了類比(比喻)的手法,將參加社會活動類比(比喻)為喝酒,將過分熱衷社會活動而不再創作類比(比喻)為酗酒。少喝有眼健康(有益創作),多喝則無益,酗酒則造成快樂的死亡(沒有作品發表)。通俗易懂,極富諷刺意味,起到生動形象的批評作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