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一樹桐花的情感日誌

本文已影響 2.64W人 

四月天,微風和麪,綠意盎然,百花竟開,處處瀰漫着清怡的嫩綠和花香的氣息,把一個寒冷灰暗的冬天遮掩的無影無蹤,一個温暖明媚的春天裝扮得花枝招展。

一樹桐花的情感日誌

一季的春,一季的乍暖,一季的花開,一顆心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緊貼在春風裏,吹過了桃花的嬌豔,吹過了油菜花的金黃,吹過了梨花的聖白,一不留神已與滿樹鬱鬱葱葱的桐花撞了個滿懷。

還是前幾日小假兒子遠歸小憩,便忙中偷閒地與家人去郊外小遊,漫步在清新愜意的林間小道,忽然一陣撲面而來的濃香似曾相識,逆襲心扉,一瞬間喚醒激活了我腦海裏最原始而古老的記憶,不由得尋香仰望,桐花,是久違的桐花,我高興極了,我用歲月的雙眼仔細地打量起來,好像從來沒有這樣認真過,因為是先花後葉,所以這宛如喇叭的桐花一個個一層層密集地集結在枝頭的頂端,在半空中大大咧咧地招搖着,一團團一堆堆一坨坨,密密匝匝,滿樹的繁華,滿樹的紫紅,層林盡染。

或許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個不同的春色情懷吧,我的情懷便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這極具普通的一樹桐花上。桐樹花,一個土裏土氣的名字,根植於黃河上下,大江南北,它擁有一身的粉紫色,又不是那種高貴的紫,它擁有撲面濃郁的香,卻又不是綿延清雅的香,它應該不會與帝王豪院有緣,但卻擁有着最廣袤的土地和胸懷。如果用梨花喻作少女的素潔,以桃花喻作少婦的妖豔,則桐花就如那端重沉穩的知性熟女了,當然還要冠以知趣來形容,也就是勤勞善良的傳統美德。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或許這種淳樸才是我所偏愛和承受的。

桐樹花的隨性自然讓它缺少了婉約斯文和那種文人墨客眼中繾綣的美,從文字裏也能窺見一斑,無論是“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粉面桃花,還是以梨花為託“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絕美詩句,抑或寡聞,鮮有桐花的半詩片語,但都不會攪擾我內心的執着。

單説旅遊與旅行的區別,若旅遊只具有觀光的目標性時間性,則我更喜歡旅行的隨緣隨性了,也許是同樣的風景,用不同的心情和角度去旅行一樣能探詢感悟出許多新的東西。這桐花便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年年如此也從不覺得生厭,總能懷揣別樣的心情。就像這文字的美妙與奇異,不斷地進行排列組合,如萬花筒一般總能生出層出不窮的靈魂與情感。

在我生長的鄉下時日,每逢春天到處都是這桐花的香,無論庭院學校還是田間地頭,所以在童年的腦海裏便也塞滿了一樹桐花的記憶。是的,這就是我生長的地方,一個埋得很深很深但又靜謐恬淡的村莊,黃河之濱大堤一側,一派北國田園風光,恍若世外桃源。小時候校園裏就有一顆偌大的桐樹矗立在老師的辦公室前,那時沒有電也就無所謂電鈴了,每當上下課的時候,值班老師就會用力搖動吊在桐樹上連着鈴鐺的一根長長的繩子,這其中就有我父親的身影,此時此刻綿延悠揚的鈴聲便會蕩滿整個校園甚至村子,似乎總能帶給我以無限的力量和遐想,一直延伸着我理想的執念...我時常仰望那高高的鈴鐺,時至今日仍記憶猶新恍若眼前,無意識裏也把桐樹的高大印刻在了腦海裏。

那個年代沒有什麼玩具,我們時常聚在桐樹下拾撿一些掉落的桐花,然後把上面的`喇叭花朵稍稍用力取下,就會剩下花托了,上面連着一個細細長長的花蕊,把它掐斷一些用手捻動,就會在地上不停地旋轉起來,我們叫它捻捻轉兒,然後開始比賽看誰轉的時間更長,玩的廢寢忘食不亦樂乎。這許是最為原始也最為環保的玩具了。

可能很多人還有所不知的是,泡桐花不但無毒,還可食用或煲湯或煎餅,吃法頗多,有人把它形象地稱作開在樹上的美麗佳餚呢,幹桐花還是一味上好的中藥,它疏風散熱,清熱解毒,清肝明目,可謂藥食同源。

説起我們的傳統樂器古箏,就不得不説這桐木了,製作古箏的上好板材正是此木,尤以地處中原黃河岸邊蘭考盛產的泡桐木為上上品,蘭考的沙質土壤和氣候成就了泡桐的快生長,板材紋理均勻,共振特好,製成的古箏音質也就特別的鬆透幽綿。當然還有諸如琵琶,揚琴,板胡等等都是以桐木為共振板材。

這個春天,滿樹的桐花,洇染了我太多的情感,讓我無法抗拒這一樹桐花的情感誘惑,就如同無法抗拒一年四季的變遷更迭和滄海桑田的歲月流轉一樣。

一樹桐花分外香,馨香了多少流年。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