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薦)中秋節日記

本文已影響 3.34W人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日記,歡迎閲讀與收藏。

(薦)中秋節日記

中秋節日記1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幾百年前一代梟雄面對蒼涼廣闊的江流曾這樣感慨;“楓葉荻花秋瑟瑟”布衣司馬潯陽江頭也這樣用筆觸描繪秋色;“晴空一鶴排雲上”劉禹錫詩性大作頌吟秋的奔放……秋有着亙古不變的丰韻,貫穿古金的魅力折服人與時間。而秋,於我們而言,確有她的獨到之處。 即使萬花凋落,草木枯黃,秋只是默默結實,矜持本性。莊子曾在逍遙遊中指出,萬物應悠悠自得,適心任性。秋亦是刻守其本性,春華秋實,古往今來都是如此。花落了,香山紅葉依舊;柳謝了,還有菊花滿台。秋沒有委靡,也不曾黯然。她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容、淡定的氣質是匆忙過活的我們所缺乏的。忙忙碌碌的節奏,矇蔽了看心的空間。往往看外界太多,把外物盲目地擴大化,扭曲了心靈的價值取向。名利用新多了,生活也就索然無味了。物質飛速發展的今天,也許我們更應該向緘默的秋請問求教了。 時間的巨輪碾過重重的烙痕,秋帶着累累的碩果感激勞動的恩賜。一年的汗水換來果實的微笑,這是秋對耕耘和付出的回報。秋是大自然感恩的使節。學會感恩,是人的本初。可是卻有很多人忘記了感恩。多少人打着80後的招牌,舉着張揚個性的口號,與父母大吵者有之,離家出走者有之,更有甚者眾叛親離。受不了建言,沉不住氣。殊不知自己離開原點已經很遠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完善社會建設的現在,學會感恩是每個公民的必修課。04年感動中國人物裏有一個小夥,毅然將腎捐給了病危的母親,為此多少人不禁潸然。就是這樣一個年輕的生命讓我們重温了失落的感恩,體味到了心靈觸動的力量。秋是感恩的季節,秋是報答的.交響,希望人人都能沐浴着送爽的秋風,建行感恩的風尚。 秋風起的時候,雁回南樓。秋,是團圓的季節。葉落歸根的信念,一直流淌在千年來中國人骨子裏。逢秋來臨,遙隔千里的親人盼着團聚。一種家的歸屬感像風箏綿長的線,在秋調劑下愈發深刻。東坡居士起舞弄清秋,猶盼千里共嬋娟;哀哀的秋夕是杜牧銀燭秋光的黯然神傷;王維遍插茱萸之時倍思遠親,其中的牽絆又有幾個人能説得清;張籍臨發又開封的躊躇暗含了多少他的眷戀,恐匆匆説不盡。而我們,在這樣的季節,多少忙碌的身影還在外頭奔波。家裏的父母要等着孩子回家,家裏的孩子在盼着爸媽歸來。忙碌的人兒啊,回去吧,快回家吧,回到那個可以卸下一身的壓抑,悠然品茗,安逸祥和的心靈花園,讓心靈回家,給精神一記叫家的暖湯。秋的召喚亦是家的期盼,團圓的分秒比任何東西都珍貴。

金色的秋天,過了還會來。像陳年的佳釀,越是久遠,越是甘醇。秋是本翻不完的經典而我們,永遠都是她虔誠的信徒。

喜歡秋的和緩,喜歡秋的沉穩,愛慕這樣的秋天,有着無法流失的魅力。就像餘秋雨筆下的秋天,永遠都鮮活着別樣的韻味

中秋節日記2

時間飛逝,轉眼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看吧,大街上,超市裏到處都是月餅,琳琅滿目,而且家家户户也在做月餅。

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我就起來梳粧打扮,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奶奶家過中秋節,奶奶忙着做餅,爺爺擺放果盤,我趕緊給爺爺幫忙,果盤裏擺滿了紫的發黑的葡萄,又大又黃的柚子、紅通通的蘋果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黃橙橙的鴨梨、菱角花生等等。大家忙的不亦樂乎,一派團圓的景象。“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這句詩是唐代詩人李嶠在中秋之時作的,來讚美中秋圓月的美,我好希望夜晚快點到來。終於到了晚上,月亮出來了,圓圓的月亮像一個晶瑩剔透的大圓盤,掛在夜空中。月空像水一樣傾瀉下來,每個人身上都籠罩了一層明亮的光。我們大家各自搬了把椅子,來到外面坐下。我望着皎潔的月亮想:啊,月亮,你引起了多少豐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藥,從此待在廣寒宮裏;吳剛被罰砍永遠砍不斷的桂花權,小玉兔兒在廣寒宮內為嫦娥換藥……。這時,媽媽吟起了蘇軾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吃着香甜的水果和月餅,聽爸爸講關於月亮的傳説……

古人説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自古以來在中秋之時,有誰不思念遠方的親人呢?我也情不自禁的思念起遠方的親人呢,我也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我在遠方的親人。

看着月亮,在看看爸爸媽媽,覺得我們一家三口能夠在月圓之夜坐在一起賞月真幸福啊。

這次的中秋節過的'真快樂呀!

月已圓,人歡聚,同舉杯,共歡慶!家鄉明月愛無限,他鄉皓月也多情!齊歡唱,同頌今宵明月!歌傳萬里,祝福彼此頻傳!”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

今天是中秋節,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俗話説: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所以我和媽媽一起到陽台上去看月亮,

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它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

後來,媽媽讓我們進屋,一進門,哇!桌子上擺滿了豐盛了飯菜。我迫不及待地對媽媽説:“媽媽,今天的菜看上去就好吃,我先嚐嘗哦!”“是嗎?”媽媽笑眯眯地説,“好吃就多吃點,不過得等你大伯和小董阿姨回來一起吃。”

等來等去,大伯還是不回來。媽媽已經打過三、四個電話了,可他總是説“過一會就回來”、“馬上就到”……七點了,大伯和小董阿姨終於來了,我大喊一聲:“吃飯了!”便狼吞虎嚥起來。不一會,紅燒螃蟹、豬蹄子、木耳炒肉片、水煮魚……就都不見了。

晚飯後不久,我們全家就坐到了陽台上。吃着月餅,聽媽媽唸叨着:“不知你爸爸出差在外有沒有吃月餅?”看着那圓圓的皎潔的月亮,我不由得想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日記3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在“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的優美意境中,一家人賞月、品茗、吃月餅,其樂融融,真的是人間最温馨的一景。團圓之日親人不能相見,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福中多少流露出一絲傷感。中秋節因有了很多美麗的傳説、動人的詩詞帶給人們更多心靈的共鳴。中秋節是所有中國人心靈憩息的家園,總能帶給人難以忘懷的回憶。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小時家裏並不寬裕,我盼望着過中秋節其實最大的成份是盼着能吃到月餅。那時的月餅製作也不夠精美,主要原料也就是麪粉,再加上少許的糖、冰糖、花生、青紅絲等輔料製成,基本上每年的月餅都是一個味道。現在那種老式月餅已經沒有了,口味獨到、包裝精美的新式月餅早已佔據了所有的市場。但是小時那種老式月餅卻是我們的最愛,我最愛吃甜食,尤其是月餅裏的冰糖。但是一個月餅裏的冰糖很少,媽媽總説她不能吃冰糖,一吃冰糖牙齒就疼得厲害,把冰糖都讓給我吃,我也心安理得地享用着這難得的美味。現在想來,媽媽哪裏是不能吃,而是捨不得吃啊。

每年的中秋節,總是和秋收聯繫在一起。因為每年的八月十五,都趕在秋收正忙的`時節。農民一年兩季,麥季能餬口,花錢主要依靠秋季作物,秋季的收成直接關係到一家人一年的經濟狀況。秋天不光要忙着收,更要忙着種,“麥季忙不算忙,就怕豆葉黃一黃”,因此,在過去的農村,特意過中秋節的幾乎沒有。家家户户都忙着收種,哪有時間和精力去過在城裏人眼裏非常隆重的節日呢?但是拜月祈福的儀式必不可少,媽媽在八月十五那天,會在院子裏擺上香案,放上供品,有月餅、蘋果、香蕉等,很多時候我們直接就把供桌擺在小山一樣的玉米堆上。簡單的儀式過後,還要趕緊把玉米剝皮、編串並懸掛在架子上便於晾曬。

我最難忘的就是1991年的中秋節。那年媽媽因過度勞累,在中秋節的前兩個月,患上了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疼得不能下牀。後服用一個老中醫的藥酒,病情才有好轉,醫生吩咐媽媽不能再幹重活。但是農忙一來,媽媽哪裏顧得上那麼多,她拿着藥酒,堅持下地勞作,連飯都是我和哥哥送到地裏。中秋節那天,我們一家人忙了很晚才回家,當我們把簡單的拜月儀式舉行完,媽媽就伏在玉米堆上睡着了。每當想起爸爸媽媽這一生所付出的苦累,一股辛酸都會襲上心頭。

後來,我們的生活慢慢好了,我又調到了城裏工作,爸媽也隨我到城裏生活,我們一家人終於能從從容容地過中秋節啦。但是我總忘不了兒時的中秋節,忘不了月餅裏的冰糖,忘不了掛在爸媽臉上如月光一樣晶瑩的汗珠!

中秋節日記4

這次的活動是一定要記錄一下的,因為活動本身就具備了可記錄性,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

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話癆和顯擺派。出於可以理解的原因,我省略了參加人員的具體姓名,以增加讀者的趣味性。

這個活動的最初設想是來自於我這個長年刻意保持單身生活者的冒險想象,繼而獲得了個別文藝青年的認可,並在最初的時刻就擬訂了大致的活動內容,同時,還在尚未喪失對其信任感的靠譜青年的陪同下,就活動地點提前踩點預演過。但如同任何一個進行項目管理的項目一樣,看上去事事順利的項目,在進行到最後一分鐘的時候,會出現了一些難以預料到的情況,而這次的.情況比較嚴重一點-天氣因素。

這個活動其實很簡單,就是約好了一羣有潛在變化基因的青年男女在8點以後,從邊門偷偷潛入中山公園,在他們的大草坪上啃雞翅,吃毛豆和芋頭,並且講故事賞月。我最初的想象其實比較接近於《西遊記》某一集的情形。

但是,一整天大小不定的下雨改變了最初的安排。結果,大家一致都同意到我的陋室來與月亮共舞。活動內容不變,等大家坐定下來才發現,果然是在室內其實更可靠一點,主要是因為如小山一樣的糟毛豆和因為分為兩盤而其實分量超大的雞翅-當然事後有人也有低聲嘀咕,糟雞翅不如炸雞翅來得可口,為了月亮,只好請他多多諒解了哦-光把這些吃得東西偷運進中山公園估計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以至於某青年觀之,曰:難不成我們都是吃貨才如此準備嗎?哦,那當然不是。上海人過中秋節,雞翅,毛豆,芋艿,月餅都是必備的。

好吧,不管怎麼説,聚會終於開始了,當然,彼時跟月亮其實關係也不大,它還在一大片厚厚的積雨雲後面呢。最初的俏皮話是從“肚子裏的蝴蝶”開始的,某人稱其緊張時,胃裏如同有一千隻振動翅膀的蝴蝶一樣,這個是如何解釋呢?呵呵,GOOGLE德國諺語即可。動手啃雞翅之際,大家開始公佈自己的謎語了,從被猜出的順序開始,這些謎語分別如下,我們能夠都猜出來只能證明我們當時吃得還算不多:

1、星期天早上站崗(打一品牌名)

2、森林裏有一片草地,來了一羣羊(打一水果名)接着來一羣狼(打一水果名),接着來了一個獵人(打一水果名),後來,又來了一羣羊(打一水果名),又來一羣狼(打一水果名)。注1

3、二月空中貫長虹(打一個字)

4、星星有多重(腦筋急轉彎打一個美國品牌)

5、三隻小鳥在樹上唱HIPHOP(趣味猜謎打一個字)

6、你的月亮星座是什麼?(請直接回答)

7、我回答任何問題。

中秋節日記5

中秋節習俗有賞月、吃月餅、祭月、觀潮等。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也叫祭月節、月光誕、仲秋節、秋夕、團圓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一、起源

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在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在傳統文化中,月亮和太陽一樣,這兩個交替出現的天體成了先民崇拜的對象。中秋節起源自古人對月亮的祭祀,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祭月,在中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時代中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於這天在夏曆八月裏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二、節名

古時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故稱“月夕”或“祭月節”。根據中國的歷法,夏曆(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為“中秋”。中秋節還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中秋節月亮圓滿,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

三、發展演變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祭月,歷史久遠,是古代中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二十四節氣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節”。

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淵源。在古代農耕社會,古人認為月亮的運行同農業生產和季節變化有很大關係,因此祭月就成了一項重要祭祀活動。中秋節在中國北方地區流行是在唐代之後。在唐代時,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普遍的民俗節日,並正式定陰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文學作品中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

到了明清時,中秋已成為中國民間的主要節日之一。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功利性的拜祭、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

中秋節自古就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發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日記6

日本中秋節

在日本,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這一天同樣有賞月的習俗,在日語裏稱為“月見”。日本的賞月習俗來源於中國,在1000多年前傳到日本後,當地開始出現邊賞月邊舉行宴會的風俗習慣,被稱為“觀月宴”。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糰子,稱為“月見糰子”(嗯,就是咱們大廣東的“糖不甩”)。

越南中秋節

隨着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臨近,商家之間展開的“月餅大戰”、“玩具大戰”使越南各地的節日氣氛尤顯濃烈。與中國的中秋節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節是兒童唱主角。市場上口味各異的各式月餅、千姿百態的花燈、五顏六色的兒童玩具等節日食品、玩具應有盡有,孩子們的臉上溢滿了對節日渴望。(買一盒月餅估計都要幾十上百萬)

新加坡中秋節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對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向來十分重視。對新加坡的華人來説,中秋佳節是聯絡感情,表示謝意的天賜良機。親朋好友、商業夥伴之間相互饋贈月餅,藉此表示問候與祝願。同時新加坡是一個旅遊國家,中秋佳節無疑是一個吸引遊客的絕好機會。每年中秋臨近時,當地的烏節路、新加坡河畔、牛車水及裕華園等地裝飾一新。入夜時分,華燈初上,整個大街小巷一片紅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動。(順帶一提,新加坡的月餅是五顏六色的,而且榴蓮餡月餅也被他們做得風生水起)

馬來西亞中秋節

吃月餅、賞月、提燈籠*是馬來西亞華人世代相傳的中秋習俗。中秋臨近,馬來西亞各地的'老字號商家紛紛推出各式月餅。首都吉隆坡市內各大商場都設有月餅專櫃,報紙、電視台的月餅廣告鋪天蓋地,為喜迎中秋營造了節日氣氛。(除了普通月餅,馬來西亞還有一種特色的“窮人月餅”,稱為“豬籠餅”。還有一點就是大馬的中秋不是公共假日)

中秋節是生活在菲律賓的華僑華人非常重視的傳統佳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唐人街熱鬧非凡,當地華僑華人舉行為期兩天的活動,歡度中秋節。華僑華人聚居區的主要商業街道張燈結綵,主要路口和進入唐人街的小橋上都掛上了彩幅,許多商店出售自制的或從中國進口的各式月餅。

韓國中秋節

韓國人稱中秋節為“秋夕”。向親朋戚友送禮亦是韓國人過中秋節的習俗,所以他們亦叫中秋節做“感恩節”,其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寫為“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中秋在韓國是一個大節日,會一連放3天假。民眾都會利用這段日子回鄉探親,所以每逢中秋之前一個月,韓國各大公司都會大減價,以吸引民眾購物互相贈送。最後,韓國人在中秋節會吃鬆餅。

中秋節日記7

中秋之夜是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歡聚一堂,品嚐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每逢佳節陪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節那天能夠得以全家團結,這時人之長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願。我爸爸因為忙於工作,就有好幾個中秋節呢不能和我們一起度過想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今天農曆8月18,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晚上我和媽媽回奶奶家過節。吃完團圓飯,我就和弟弟姐姐一起賞月。

天漸漸暗了下來,四周靜靜的,只有小河的水在不停地留着,發出陣陣歡笑聲:月亮快出來把,我們在等你呢!”路邊的小樹也一動不動,跟我們一樣,在安靜的.等待着月出。

“瞧!月亮出來了!”我高興地叫了起來。只見一輪明月真正冉冉升起。“哦,以來怕羞了,臉還紅這呢!”姐姐笑眯眯地説道。媽媽忙接過話説:“可不是月亮是姑娘嘛,現在大庭廣眾面前能不怕羞嗎?看,這不她又躲到雲層裏去打扮了。”我們邊吃月餅變賞月。

我抬頭仰望,深藍色的天空裏沒有一絲遊雲,只見稀稀疏疏的墜着幾顆半明班昧的星星。中秋的月亮是那樣圓是那樣晶瑩剔透,純潔無暇,月亮蓋着層層面紗,過了好久,才輕輕掀起她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她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抬頭仰望,心裏對遙遠的陽光充滿了無限遐想……

看,那一圈一圈帶着金環的月兒終於從山後升起來了!她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的穿過一縷一縷青煙似的白雲向上升着升着。突然,就在剎那間,月亮的顏色變淺了,淺了;變白了,白了,她傲然地高高地生氣了,她圓的那樣可愛,就想一隻銀色的玉盤反射出道道白光!我高興地對奶奶説:“您看,今年的月亮特別亮,兩邊的星星好想睡着了,閃也不山,亮也不亮。一縷就想橙黃橙黃的大玉盤,高高地掛在空中。怪不得人家説15月亮分外明。”

弟弟看着這一輪高空中的明月,側過臉俏皮問:“姐姐,這是白銀盤嗎?”我聽了又好氣又好笑,他一定是想起了我教他的[古朗月行],故意在賣弄呢!於是我衝着月亮大聲朗誦起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在這中秋之夜,想我們一樣,有一個美好而幸福的家庭,望着這輪明月,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不知道李白爺爺那時候怎麼樣?是不是和我們一樣在品嚐月餅享受着呢!

我們一家人又説又笑,吃着甜甜的月餅,欣賞着白玉似的明月。歡聲笑語迴盪在小院上空。院裏飄溢着月餅的香味,我忘不了這個夜晚!

中秋節日記8

又到中秋,又見明月。金桂飄香的夜晚,縷縷清輝灑滿大地,温馨的月光下,賞月、品餅、舉杯邀月寄相思。神祕的月宮世界裏披上了一層濃郁的色彩,圓圓的月亮裏隱藏着許多美麗的傳説。中秋月下,有纏纏綿綿的愛情絮語,那是吳剛捧酒宴嫦娥;有擺滿水果和月餅的餐桌,和餐桌周圍頻頻舉杯的笑臉;也有一盞孤獨昏暗的燈,和燈下望眼欲穿的雙眼,輕輕撫摸着還在疼痛的傷口。

月兒悄悄的爬上來,無數的星兒靜靜的亮起來。風兒吹過,葉兒婆娑,清輝灑下,樹影雜錯。夜的涼氣微帶着潮濕的思念在空氣中輕輕瀰漫,有些憂傷,有些淒涼。遠處如瀑的燈光洗濯泛黃的温情,大地一片寂靜。一個温馨祥和的傳統節日,觸碰着我脆弱的心,寂寞的靈魂抒發着不能言表的凝重,孤獨的心已經沒有方向。一個人,一杯酒,與星為伴,與月對飲。一滴淚的悄悄滑落,證明那份愛還在,心,註定在今夜飄零。

月光柔和的`灑在我身上,愜意而飄逸的流進我心房,痴迷的雙眸仍在期盼,期盼與你的靈魂在今夜相逢。不知遙遠的你,今夜是否也在月光下期盼,深情的雙眸是否也在凝望?輕輕地為你點上心燭一支,酌上美酒一杯。今夜,我要收起淡淡的憂傷,在這皎潔的月光下,用我那淺淺的微笑、用我淡定的優雅,用我的温柔細語,與你再續一場愛情盛宴。我不知道,人生是否有如果,但我還是希望有如果,如果真有來生,我依然在初遇的那個路口等你。

仰望夜空,繁星點點,點綴着我的落寞,思緒如白雲般在空中悠悠盪盪。心,仍在無盡的期待中守望遙遠的憧憬。任憔悴的筆寫瘦了一彎明月,不能不説是性格的脆弱,倔強的我,如一隻悲傷的夜鶯,明知你已擦肩而去,卻還在表白咯血的心跡。想念,依舊還在,在這月圓之夜,你的影子若隱若現,我痴痴的捨不得遺忘。月光離我很近,你卻離我很遠,心無悔的向着有你的方向,一次次凝望,心中默唸你的名字。孤燈月影,與月相惜,與酒為伴,淚灑中秋。

愛走了,無人能倖免纏綿的疼痛。面對長夜無邊的悽清,心踏着朦朧的月色,仍在努力地尋找一份皎潔,才發現世間的無奈,自己的脆弱和不合時宜的相思。斬不斷的牽牽絆絆,揮不去的點點滴滴,愛到最後唯有寂寞。今夜,好想踏着月的柔光,隨着風的速度,穿越千山萬水,追夢到天涯,飛進你的夢中,飛進你的世界,解讀你的前世與今生,解讀你過去的温柔與纏綿。

今夜,遠方的愛點燃一輪思念的月亮,遠方的你牽引着我無邊的相思與幻想,孤獨的靈魂,滿目的憔悴,往事的蒼涼與楚痛,都將化成今夜的點點星光,在我眼前呈現出透明的遐想。儘管回憶是一種痛苦,但還是期盼心靈深處,那縷温馨的風兒驅散情感的迷茫,驅走昨日的憂傷,讓艱難跋涉的步履走進初遇時的美好與夢想。

遠方的親愛,你依然是我今生的祈禱與期盼,這一世,我註定要在痴念中老去。此時,我只想告訴你:遠方的路有多長,我的思念就有多長。

中秋節日記9

這次的活動是一定要記錄一下的,因為活動本身就具備了可記錄性,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

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話癆和顯擺派。出於可以理解的原因,我省略了參加人員的具體姓名,以增加

讀者的趣味性。

這個活動的最初設想是來自於我這個長年刻意保持單身生活者的冒險想象,繼而獲得了個別文藝青年的認可,並在最初的時刻就擬訂了大致的活動內容,同時,還在尚未喪失對其信任感的靠譜青年的陪同下,就活動地點提前踩點預演過。但如同任何一個進行項目管理的項目一樣,看上去事事順利的項目,在進行到最後一分鐘的時候,會出現了一些難以預料到的情況,而這次的情況比較嚴重一點-天氣因素。

這個活動其實很簡單,就是約好了一羣有潛在變化基因的青年男女在8點以後,從邊門偷偷潛入中山公園,在他們的大草坪上啃雞翅,吃毛豆和芋頭,並且講故事賞月。我最初的想象其實比較接近於《西遊記》某一集的情形。

但是,一整天大小不定的下雨改變了最初的安排。結果,大家一致都同意到我的陋室來與月亮共舞。活動內容不變,等大家坐定下來才發現,果然是在室內其實更可靠一點,主要是因為如小山一樣的`糟毛豆和因為分為兩盤而其實分量超大的雞翅-當然事後有人也有低聲嘀咕,糟雞翅不如炸雞翅來得可口,為了月亮,只好請他多多諒解了哦-光把這些吃得東西偷運進中山公園估計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以至於某青年觀之,曰:難不成我們都是吃貨才如此準備嗎?哦,那當然不是。上海人過中秋節,雞翅,毛豆,芋艿,月餅都是必備的。

好吧,不管怎麼説,聚會終於開始了,當然,彼時跟月亮其實關係也不大,它還在一大片厚厚的積雨雲後面呢。最初的俏皮話是從“肚子裏的蝴蝶”開始的,某人稱其緊張時,胃裏如同有一千隻振動翅膀的蝴蝶一樣,這個是如何解釋呢?呵呵,GOOGLE德國諺語即可。動手啃雞翅之際,大家開始公佈自己的謎語了,從被猜出的順序開始,這些謎語分別如下,我們能夠都猜出來只能證明我們當時吃得還算不多:

1。星期天早上站崗(打一品牌名)

2。森林裏有一片草地,來了一羣羊(打一水果名)接着來一羣狼(打一水果名),接着來了

一個獵人(打一水果名),後來,又來了一羣羊(打一水果名),又來一羣狼(打一水果名)。注1

3。二月空中貫長虹(打一個字)

4。星星有多重(腦筋急轉彎打一個美國品牌)

5。三隻小鳥在樹上唱HIPHOP(趣味猜謎打一個字)

6。你的月亮星座是什麼?(請直接回答)

7。我回答任何問題。

中秋節日記10

八月十五晚上,姥爺家的院子裏飄來了一陣陣濃濃的月餅的香氣。因為,我們一家人正在津津有味地吃月餅,賞月呢。

吃着美味的月餅,欣賞着像大玉盤一樣的月亮,我想,年年中秋節都如此過,也太沒有新意了。不甘如此的我眼珠一轉,想出了個好辦法——猜月餅。

我一説,姥姥不明白。於是我耐心地説出了遊戲規則:我要把所有的不同種類的月餅切成小塊混在一起,讓你們蒙着眼睛品嚐,如果猜對自己吃的月餅是什麼餡的就有獎勵,反之就得受處罰。

説完後,我靜靜地看大家的反應,老爸第一個贊成,接着老媽,姥爺,姥姥也不約而同地贊同。我拿出我的紅領巾,先給姥姥蒙上了眼睛,沒想到姥姥臨陣想脱逃,一個勁地説:“不幹了,我不幹了。”姥爺在旁邊笑呵呵地説:“不幹也得幹。”我趕緊拿出一塊月餅,塞進姥姥嘴裏,問姥姥:“什麼餡的'?”姥姥邊吃邊想,最後竟然説:“不知道。”我哈哈笑着取下紅領巾,把味極鮮和鹽倒進了杯子裏,説:“喝點可樂,再嘗一次。”姥姥不知是計,開心地喝了一大口,還吞了下去。姥爺在旁邊哈哈大笑,姥姥後知後覺地指着我,一臉的震驚。媽媽趕緊拿來白開水讓姥姥漱口。

“該您了,姥爺。”我笑眯眯地拿着紅領巾,對姥爺説。“來就來,誰怕誰。”姥爺乖乖地讓我矇住了眼睛,我拿了一塊五仁餡的月餅給姥爺,姥爺吃了幾口,不假思索地説:“五仁的。”旁邊的姥姥吃驚地望着姥爺,我説:“姥爺,你確定是五仁的,不改了?”姥爺毫不猶豫地回答:“不改。”我大聲喊道:“姥爺回答正確,獎勵。”説着,我塞給姥爺一包香煙,姥爺一看,樂呵呵地裝起來了。(要知道,平時姥姥限制姥爺吸煙的。)

現在,該輪到媽媽了,可爸爸偏要先來。沒辦法,我只好先給爸爸蒙上,我提前在爸爸的這塊月餅里加了鹽和胡椒麪,爸爸吃了幾口,突然拽下紅領巾,用手捂着嘴跑了出去。姥爺、姥姥和媽媽都驚奇地看着我,我笑得前仰後合,邊笑邊説:“我在爸爸的月餅里加了作料。”爸爸回來了,拿過媽媽手裏的水杯,咕嘟咕嘟喝了起來,喝完怒氣衝衝地説:“臭小子,你等着。”我躲在媽媽身後,説:“參加遊戲,不準耍賴。”

到媽媽了,我喜歡吃豆沙餡的,媽媽也喜歡吃豆沙餡的,所以我就給媽媽一塊豆沙月餅,媽媽吃了幾口,大聲説:“豆沙餡的。”“回答正確。”我把小姨送給我的巧克力塞進媽媽的嘴裏。

爸爸説:“你也得猜一次。”我邊躲着爸爸,邊説:“今天我是主持人,我不用猜。”大家都笑了起來,歡聲笑語在院子上空迴盪,抬頭再看那玉盤一樣的月亮,彷彿更圓,更亮了。

中秋節日記11

轉眼一過九月就悄悄來到我們身邊,九月的到來意味着秋天來了,也意味着中秋節就要來了。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一早就被一降聲音吵醒了,一起來就聽見雨聲,看見雨在天空舞蹈。我想了一會兒才記得今天是中秋節,我一起來就看見天空下着細雨,心裏有點着急,因為如果今天一直下雨的話晚上就不能賞月了。我懷着緊張的心情拿起平板查了一下今天的天氣情況是怎樣的,它説晚上七點到九點不會下雨,我聽到了這個好消息心裏才終於有些舒緩了,又有機會可以看到中秋的月亮了,心裏有些小激動。

我為了讓時間快些過完,我連續吃了兩三個月餅,那香甜的味道現在還記得。外婆從冰箱裏拿出早上外公買的餈粑對我説:“你公今天買的餈粑有點多,肯定吃不完。”我問好久吃:“婆,好想快點吃喲。”外婆要説等晚上吃,我覺得還是可以的,因為在晚上吃能邊賞月又能邊吃美味的食物還是挺舒服的,還挺有感覺。這時我又看了窗外,可還是在下雨,想雨快點停一下吧,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直到下午,天空還是下的小雨有些急,我的心也仍然也在怦怦直跳。下午只有跟着朋友玩或美美睡一覺才能很快地過完,可我下午又不想睡,朋友在家裏也不想活動,所以我只能一個人在家裏度過了。我一會兒看視頻和電視劇,一會兒吃點東西想着夜晚時的美麗景色,夜色一直浮現在我眼前:在每一家中,家人都團聚在一張餐桌中一起説説笑笑,吃喝玩樂;在天空宇宙月球上,玉兔們手中都端着一個盤子,盤子中都是月餅,準備要把這些月餅送到尊敬已久養育它們長大的玉兔爺爺和玉兔奶奶的`身邊。想着想着吃着東西看着電視,天漸漸地暗了。

傍晚我們一直在家裏等着媽媽回來一起吃晚飯,等到八點左右,天就開始黑了起來,媽媽這時也忙碌地回到家裏了。終於,開始做起了餈粑,先把它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放在盤中,然後放進鍋裏分別蒸熱和炸香,沒過多久餈粑就出鍋了,終於可以開吃了,夾起它放進了紅糖裏面沾,聞了聞味嘴中,那是多麼香甜,多麼美味呀!最可惜的是由於在一直下雨,所以天空沒有圓月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心裏想:希望明天能出現本來該今天出來的月亮。

一輪圓月,一個月餅,一句話都代表一家要團團圓圓,代表今天坐在一張桌子上的人們都能永遠都團圓,代表着我們中國人和祖國的心也是凝在一起的不會分開。

估記每個人心中都有着一個同樣的願望,那就是渴望一家人每天坐在一張桌子前,吃着同一個人做的飯菜,天天開開心心地,讓我們的回憶在腦子裏不會斷開,那是多麼美好啊。

中秋節日記12

“八月十五月兒明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呀,餅圓圓甜又香啊,一塊月餅一片情啊……”一到中秋時節,我的耳旁總會響起這首一年級學習的兒歌,眼前總會浮現小時候過中秋佳節的情景,一絲絲甜蜜還有不可名狀的傷感頃刻間會湧上心頭。

我出生於上世紀80年代北部灣雷州半島的農村,和很多同齡人一樣,兒時的記憶裏填滿了“飢腸轆轆”的感受,因此,幼小的我們兄弟姐妹幾個立秋一過,便眼巴巴的等待着中秋節的來臨,因為我們知道,在一年的貧窮而拮据的光景中,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隆重節日了。雖然家貧如洗的的我不能像其他家孩子那樣盡情的享受着節日的歡樂,但也算是孩提時一個好日子!因為我們家鄉流行一種賞月遊戲——浮針。在燦爛的月光下,用飯碗盛滿清水,等月亮升到正空時,把縫衣針輕放在水面,然後仔細看看倒影,如果像竹葉,意味着人生運程非常好;如果像蟲子,説明運氣不算太好。這是鄉親們過中秋最感興趣的一種活動。無論老少,都熱衷於浮針。特別是女孩子,最喜歡在浮針時看到縫衣針的倒影是竹葉,她們對未來的生活就有了美好的.憧憬。

夜幕悄悄降臨,一陣霧靄升起,給寧靜的鄉村披上一層朦朧的薄紗。因為有些霧氣,月光不算亮,但是大家的心情都很好。我們用水桶盛好半桶水,不能放在地裏,放在凳子上或者屋頂,擺好月餅飛,然後飛也似的出門去了。走過屋後,向西邊拐彎,有一片面積很大的空地,這是曾經承載着我們歡樂的地方。村裏那些性急的小夥伴們早就到了,空曠的穀場裏,月光如水,我們就在這兒奔跑,捉迷藏,那歡樂的笑聲,給僻靜的鄉村帶來點活力。

月色漸濃,一番的歡樂之後,我們小孩子就回家睡。時間也差不多快12點了,媽媽把我們叫醒,呼大家便拿起針碗,呼喚滿月之力。薑還是老的辣,媽媽不慌不慢地把針放入水中,針很悠然地浮了起來,在水面飄啊飄,就是不沉。眾人也紛紛拿起針出來玩,結果發現,怎麼放怎麼沉。小小的針在自己手上顯得是那麼沉……半個鐘頭過去了,還沒有成功浮起過第二根針。經過努力,姐姐終於浮起第二針。我心裏癢癢的,羨慕極了。最後還是在媽媽老江湖的帶領下,才成功浮起了第二根。若不是親身體驗,還真不曉得這裏面還有這麼大學問。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屋後那塊空地已建房子了,可月亮還是一如當年般圓潤晶亮,而月光下玩耍的孩子,卻在一茬茬的變化。望着眼前仍然在歡呼雀躍的兒子,我知道盡管自己童年已逝,往事不再,但是兒時的中秋節卻依然歷歷在目,永遠停留在記憶的最深處。

如水的夜空,澄澈明淨,雖然現在有的是月餅,但回想苦澀的童年中秋節還是那樣的歡樂,久久不能入睡!?

中秋節日記13

對於中秋節的認識,是三歲時從《嫦娥奔月》開始的。小時候的中秋節,我會無比虔誠地對着月亮拜着邀請:“月亮月亮,請吃月餅和芋艿!”然後偷偷摸摸躲到桌子底下,看月亮仙子有沒有飄下來吃!這段經歷真是開心!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每到中秋節,家家户户都要賞月,我家也不例外!吃好芋艿,我便和奶奶把方桌搬到院子裏,開始佈置賞月桌。我打開了一盒月餅,裏面有豆沙棗泥、蛋黃蓮蓉、菊花普洱、清香白蓮,還有經典百果五仁等等,真是豐富多彩,看著名字就甜蜜啊。我拿出一個白色的瓷盤,小心翼翼地在瓷盤裏壘上一個個月餅,壘得越高越好,奶奶説代表“步步高層層甜”!

然後我又拿出一個個玻璃水果盤,在裏面放上各種水果:紅彤彤的大蘋果,開口笑的石榴,金燦燦的柚子,脆嫩多汁的蓮藕,爽脆可口的紅菱,軟糯香甜的栗子,奶奶還拿出一個紅漆盤,裏面放上剛剛炒熟的南瓜籽還有開心果,然後再放上一碗芋艿圓子,這樣才算完美。突然想起了老舍爺爺寫的中秋節:“各種各樣的葡萄,各種各樣的梨,各種各樣的蘋果,已經叫人夠看夠聞夠吃的了。已經分辨不清哪種香味更好聞,哪種顏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我們江南賞月的東西因為比北京多了些水生植物,所以更顯靈動啊。秋天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歲歲豐收常熟田”,在春天播下的種子,在夏天辛勤耕耘,付出汗水和勞動,在秋天就可以收穫這麼多的果實,果真是春華秋實啊!空氣中還瀰漫着鄰居庭院中的桂花香,真是“桂子云中落,天香雲外飄”啊!

開始賞月了,奶奶拿出了一個填滿麥子的香斗。香斗就是香片粘成的香爐,四邊圍上了花花綠綠的彩紙,還寫上了“人壽年豐”四個字,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奶奶拿出一對紅燭,然後點燃香斗裏的三支香。點點燭光在風中跳躍着,和天空中皎潔的月光遙相呼應!今晚的月亮很大很圓,有時候優雅地穿過白蓮花般的雲朵,有時候又調皮地躍進魚鱗般的雲朵,她在問候我們地上的人兒吧!

在我的'故鄉洩水村,還有著名的虞山十八景:湖橋串月。1936年版的《虞山指南》中記載“每當中秋之夜,遊人僱舟泊此,迨月上時,蟾光倒映水中,累如貫珠,故又稱湖橋串月,洵佳境也。”天上的月亮和橋洞中月亮的倒影串成了一串月亮,真是有趣!媽媽告訴我600多年前的元代畫家黃公望也居住在我們村的白鴿峯附近,他應該也看過湖橋串月吧。

“一輪明月,撒下萬縷思念;一襲桂香,飄曳萬般濃情!”月圓人亦圓,也感謝在我們團圓的時候還堅守在崗位上的人,比如邊防官兵,值班的警察叔叔,環衞工人,醫院的醫生等,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放棄了團圓的機會,替我們在負重前行!

中秋節賞月,所有人的願望是一樣的:國泰民安,願得年年賞月慶團圓,一年更比一年好!

中秋節日記14

盼着,盼着,中秋節終於到了,今年的中秋過得真是豐富多彩,有看的、有玩的、有吃的……真開心啊。

大飽眼福

中秋節這天,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來到sm廣場,一進門,外面和裏面温度差太多了,簡直是從温暖的保温箱走進冰冷的冰箱,我們邊走邊邊看,那東西繁多,讓我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後來,我們上了三樓,啊。三樓的擺設實在不可預料,每個店門前都架着一個拱門,拱門各種各樣,有的`用絲綢編成的,五顏六色,有的用氣球紮成的,各色各樣,天花板上還掛着骰子,那骰子有順序地掛着,旁邊還有紮成小花形的氣球,中秋節的氣氛很濃烈。

樂在其中

接下來,我們來到二樓,參加搖骰子的活動,因為人太多,要排隊,那骰子真奇特,它是用泡沫做成的,然後,用卡紙剪成幾個小圓圈貼在泡沫上,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骰子呢。想着想着,就輪到我了,我興奮地走上台階,到台上,我迅速地推動起這六個大骰子,這一個個骰子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翻起了根鬥,最後,我搖出了“三紅”,我激動地到獎品區領取獎品——紙筒,雖然這個獎品我不是很喜歡,但來奏奏熱鬧也不錯,體驗中秋節的樂趣。

大飽口福

時間不早了,該吃飯了,我對爸爸説:“要不然直接到三樓去吃怎麼樣?”,爸爸同意了,於是我們來到了三樓,發現我愛吃的“豪客來餐廳”和“大豐收魚莊”都要排隊,而且都已排到了100多號,爸爸説:“要排那麼長的隊,乾脆到二樓去看看吧。”,爸爸和媽媽開開心心地下了樓,我卻嘟着嘴,心想:“沒有牛排,沒有嫩魚,真沒意思。”,我們最後來到了一家海鮮館,爸爸問我:“你要點什麼菜啊?”我説:“不吃”。爸爸只好點自己要吃的了,只給我點了一碗飯,過了一會兒就上菜了,我眼前一亮,是青椒抄牛肉、小娃娃菜、排骨……,我忍不住夾了一塊又一塊,放進嘴裏,大叫:“燙。”,好像被電到似的,爸爸看了哈哈大笑:“你不是不吃嗎?”我無話可説,因為看起來挺好吃的,後來,我吃得比爸爸媽媽還多,摸着鼓鼓的肚子,心想:“其實換換口味也不錯”。時間過得真快,已經8點了,我們才吃完。

滿載而歸

我們開始大購物,因為中秋節到處都在打折。媽媽帶我到“嗒滴噠”服裝店買衣服,我們挑了5件衣服,有牛仔褲、連衣裙,其中我最喜歡是那件粉紅色的小裙子。買完衣服,我們到四樓買隔斷玻璃,到了一家名叫“燦煌玻璃店”,一看到這個店名,覺得又熟悉又好笑,因為讓我想起了我們班的丁燦煌同學。我們走進店內,那些玻璃數不勝數,讓我看得眼花繚亂,看來看去,還是這塊不規則圖案的好看,就訂了下來。我們就這樣走了好多個店,腳都酸了,我們也逛累了,就開車回到了外婆家。

歡聚一堂

全家人來到四樓那寬敞的大陽台,坐在椅子上,吹着涼爽的風,吃着外婆家自已店裏做的月餅,看着天上圓圓的月亮,真舒服,真是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日記15

佳節之時思念您……

——記小雨瀟瀟的中秋節

中秋節是閤家歡樂、團團圓圓的日子。

一大早我和媽媽一起到書店看書,不經意間看到幸福的一家人熱熱鬧鬧地湊在一起,挑着自己喜歡的書,津津有味地閲讀着,每個人的臉上都盪漾着幸福。看到這些,我想起外出的爸爸。爸爸,您想我嗎?回家的路上,看見樓下的小妹妹和爸爸媽媽手拉手,走親訪友,温暖洋溢在她們臉上。此情此景,讓我更加思念親愛的爸爸。

去年中秋節,我們聚在一起吃月餅,講述中秋的傳説。今年爸爸外出,感受不到一家人坐在一起時的舒暢。“每逢佳節倍思親”,親愛的爸爸,中秋節勾起了我對您的思念,我的生活好似一個完美無缺的圓缺少了一點兒。

爸爸,您好嗎?想起您,我就看見了您那和藹可親的面孔,聽見了您幽默的話語。當我不聽話時,您就會故意板起面孔,盯着我,撅着嘴,像一個“老小孩”。繞口令是您的'弱項,但您樂意陪我練習。您分不清舌前音和舌後音,讀得一塌糊塗。每當這時,您都會不好意思的笑了,讓我為您示範,我就會使出渾身解數,很快就背得滾瓜爛熟。上午,媽媽陪我練習語言班的繞口令,我的耳邊就回蕩起您親切的聲音,好像您就站在我的身旁。爸爸,今年中秋,您吃月餅了嗎?

媽媽做菜很好吃,但是每次都是普通的家常菜。爸爸,您的樂趣就是在廚房裏摸索做菜的技巧。還記得您在家的時候,很熱衷於學習電視上五花八門的菜餚,一回家,您就會讓一盤盤美餐隆重上市。看着多樣的色彩,聞着撲鼻的香味,我突然嚐出了您深深的愛。您最拿手的菜是“紅燒排骨”,汁美肉嫩,每次都讓我胃口大開,您卻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狼吞虎嚥,滿臉幸福。當我吃飯時,總會想起香噴噴的紅燒排骨,我終於明白,那是充滿愛的美食,我多麼懷念我們一起用餐的快樂時光。今年中秋,你那邊天涼嗎?一定要注意身體。

有一年,您帶我去看煙花,我在心裏埋怨,為什麼媽媽不和我們一起去。一路上悶悶不樂,煙花在身旁展開燦爛的笑容,我也不管不問,只顧在心裏生悶氣。以前我認為,媽媽比您更重要。如今,當您外出的時候,我才真正明白,原來,父愛就是隱形的斗篷,平日,總是把自己隱藏起來,只有在您不在身邊的時候,它才會脱下斗篷,讓濃濃的思念充滿我的心……

仰望窗外,一盆盆植物上似乎畫着您的笑臉,隨風搖擺,和我一起思念您;一陣陣襲來的涼風中,似乎包含着您的鼓勵:你是最棒的,加油!清風拂過我的臉龐,是您在我的臉上留下了一個甜甜的吻;太陽把我摟入懷中,是您給我一個深深的擁抱!小雨洗滌一切,那是我思念您留下的眼淚;秋風吹淨一切,是我祝福您的話語……

想到這裏,淚珠無聲地滴落,晶瑩的淚花裏充滿着我對爸爸深情的思念……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