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高二作文

關於鄉情的作文

本文已影響 3.96W人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人身在外,但我們的心卻與家鄉相連,我們對我們的家鄉總會有一種思念,有一種叫做鄉情的情懷。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關於鄉情的作文,歡迎大家一起來閲讀!

關於鄉情的作文

  篇一:關於鄉情的作文

望江,其實是個很美麗的名字,只是在平庸陳舊的日子裏,顯得有些普通庸俗,抬頭望星的一剎那,突然驚異了,那是我故鄉的名字啊!

望江,是一個落後而又相對有點現代化的小縣城,街上還是前世的塵土飛揚,夾雜着一些廢棄的袋子,新店老店摻雜着列在街道上,縣城的最高點就是一座七八層樓高的鐘。

有時有點看不起這小縣城,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沒什麼名頭,儘管它是我的故鄉,但是在我眼中,它不像是讓余光中老人牽掛了一輩子的美麗字眼,不像是蘇武牧羊十九年的最高信仰,也不像是李白低頭一剎那想起的地方,只是一個小縣城,風幾千次吹起一樣的塵,它只是一個小縣城,

小縣城真的沒有什麼特別嗎?隱約想起了,那是小時候,爸爸媽媽一人騎一輛自行車帶着我去踏青,就在護城河的旁邊,有一座卧冰亭,據説卧冰求鯉的故事就發生在那。也許是時間,讓它在回憶中顯得格外美好。陽光像輕盈的舞者,卻碎滿了整個河面,周圍是蘆葦,或是荒草。亭子很久沒有人修飾了,蒙上時間的塵,立了幾百年的碑仍重複着碑上蒼老的字跡,也許有時也會有大霧,因為望江經常會有霧,感謝時間,讓如此真實的東西在回憶中顯得飄渺悠遠。

卧冰、望江,我突然愛上這兩個詞了,是因為時間、回憶,亦或是心底潛藏的一份感情?

鴉灘的香茗山,之前沒有聽過,也沒有爬過,只因一次無聊的時候跟媽媽聊天,就知道了香茗山。

“山崖殷竇簇硃砂,香茗叢生蓓蕾芽。採藥道人何處去,洞雲深鎖碧桃花。”何等秀雅如仙境的勝地,增添一份美好的情思,詩人情不自禁留下的一首詩,韻味悠長,飄然于山中,一如死後的魂,是否還留戀于山中。

王佩山雖不如香茗山聞名,但它有一個傳説,據説很久以前,王佩山不停地長,一天比一天高,王母娘娘怕它把天捅破了,一腳踏了下去,並用鐵釘把它釘住了,爸爸從村子裏到縣裏上學,就要繞過這座山。山上很多松樹,也有蛇,並且山頂上真的有一個鐵釘狀的東西,在爸爸的回憶中,那座山,屹立在低矮的房子中,顯得很高,後來,人們開採這座山的石頭來做房子,山就這樣變得很矮很矮了,山魂隨風而去,王母也再不用擔心這座山會捅破天了。我為這山感到惋惜,幾千年的土啊、石啊、傳説啊、擔心啊,煙消雲散。

試問自己,離開故鄉,真的沒有一絲眷戀嗎?重回故鄉,真的沒有欣喜和激動嗎?對故鄉的愛,是因故鄉的名而起的嗎?

誰説我沒有眷戀,我在幾千年的塵與魂中沐浴了十年啊!故鄉的天空,看着我哭,看着我笑,看着我長大,看着故鄉的天空,心中怎能沒有波動?其實我一直愛着故鄉,在故鄉中,心裏潛藏着依賴,在外地,依賴變成了思念,直到想起別人的故鄉情,自己的故鄉月,思念悄然昇華成為了愛。

這次對故鄉的瞭解讓我徹悟,我愛我的故鄉,不是因為卧冰亭、香茗山、王佩山,而是因為它是我的故鄉,而它們是我故鄉的一部分,它讓我感動覺醒,它們讓我更加自豪。

望江,第一次看到它,想起的是那個塵土飛揚的落後的小縣城,第二次分析它,想起的是古色古香的卧冰亭中一個人看着起霧的江面,第三次説出它,它,就是我永遠愛着的天空。

  篇二:關於鄉情的作文

小時候,吟詠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還不能理解詩中所帶有的濃濃的鄉情;長大後,歌詠着“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已能體會詩人的內心情感及詩中的感情;現在啊,望着月亮,輕聲朗誦着“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內心情不自禁地湧上一股思鄉的暖流。

在《元修菜》中,蘇軾鍾情於巢菜,在上面寄予了他的思鄉之情。試想,詩人離家已有十五年,而今又遭貶謫,被羈管於他鄉異地,連小孩子説出的話都是“楚音“,他怎能不想家呢?而家鄉的親人多已逝世,最能勾起他回憶的便是自小食用的巢菜了。於是,他在巢菜上寄予了他全部的鄉情。而從詩中看,其思鄉之情深意切,有時竟達到了不能自己的地步。

余光中的《鄉愁》中,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濃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台灣和大陸人的長期隔絕,漂泊在孤島上的千千萬萬人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我想,這也是余光中內心一種對故鄉的強烈思念之情。

《回鄉偶書》是唐代詩人賀知章老先生寫的一首詩,可謂是唐詩中的極品。賀知章一生仕途順利,告老還鄉時,可以説是“衣錦榮歸”,但詩人沒有描寫那些為世俗所羨的情態,只是刻畫一個久客回鄉的普通人的真情實感。全詩抒發了山河依舊,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滄桑的感慨,詩人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故鄉,心情難於平靜。詩的感情自然、逼真,內容雖平淡,卻由表及裏透着詩人濃濃的鄉情。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鄉情,雖然不如蘇軾情深意切,不如余光中令人深思,不及賀知章自然逼真……但我們的鄉情都是獨一無二的,讓我們把鄉情放入一隻只紙船裏,讓他們隨着河流飄到故鄉去……

  篇三:關於鄉情的作文

我幼小的時候,因為家裏需要用錢,爸媽就去外地打工,把我送到了奶奶家。奶奶家住在一個山村裏,那裏的人們個個熱情好客。

山村的春天是可愛的,活躍的,當春天的温暖取代了冬天的寒冷時,田野裏的土變得鬆軟無比。奶奶牽着我的小手,漫步在田野上,聞着清香的泥土的氣息,哪種融化在大自然裏感覺,是在城裏永遠也體會不到的。這時候,要是有鄉親經過,就會聽到親切的呼喚:“小丫頭,這裏是你的老家,你要好好地看個夠,別回城裏就忘了呀”。是呀,這就是我祖祖輩輩生活的家鄉,此刻,我不僅僅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賜,更重要的是,我在家鄉的懷抱裏,感受到濃濃的鄉情。

“一日之計在於晨。”隨着聲聲雞鳴,每家每户陸續開門,幹起一天的農活,男的下田耕地,女的便挽着一籃衣服相邀來到小河邊。這裏的搓衣聲,説笑聲,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歡樂。

在奶奶家的後面,有一塊空地,奶奶便動手開墾出來,我也幫忙,種上各種花草和蔬菜,成了我家的小園,奶奶洗菜的時候,我便蹲在奶奶的腳旁邊,用稚氣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勞。奶奶到小河邊洗菜,我便在旁邊摘野花,撿小石子,玩累了,奶奶把我放在木桶裏挑着走這時候,一邊是我一邊是菜。奶奶的臉上露出慈愛的笑容。路上遇到鄉親們,我常常會

得到一些小動物。如小青蛙、小蚱蜢、小蝦子、小泥鰍,或是叫我不出名的小魚,最常有的

是得到一些野花或是一些菜花。小手捏着,小鼻子聞着,真舒服!

有時奶奶要去山坡上割草,就把我交給大嬸照顧,走出大嬸家,他便塞給我一個剛煮熟的紅署和自家做的粑粑,因為人小個頭矮,小狗、小貓、小雞經常會跟我搶東西吃,我東躲西藏,急得哇哇叫,這時大嬸吆喝着給我解圍,趕走了小狗、小貓、小雞,我舒心地笑了,捧着熱騰騰的紅薯,吃着香噴噴的粑粑,心裏更是暖和無比。

上小學三我離開小村莊,我的心卻似乎遺落在小村裏,我忘不了在家鄉的美好時光,忘不了我的家鄉,更忘不了那份濃濃的鄉情。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