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四年級作文

精選四年級中秋作文錦集6篇

本文已影響 1.44W人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中秋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四年級中秋作文錦集6篇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1

中秋節,人們都會紛紛回家團聚,然後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那天,我們一家子吃完晚飯,我興沖沖地拿着月餅跑到陽台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吃月餅,一邊等着月亮姐姐出場。

不久天色漸暗,月亮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慢慢鑽出了雲層。看着看着,我彷彿看見了嫦娥抱着玉兔在月宮泣,在思念親人;還看見了吳剛在使勁地砍桂樹。我不禁又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詩《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月亮在雲層中穿梭,像個調皮的小姑娘。媽媽看着月亮若有所思地説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啊!”我想想,是啊,有多少叔叔阿姨們因為工作等原因回不了家呢,真希望中秋佳節全天下的人都能團圓。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2

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歡聚一堂,品嚐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今天就是農曆八月十五,我和家人一起度過了這甜蜜的一天。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着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關於中秋節的傳説也有很多,非常豐富,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傳説廣為流傳。

賞月的時候到了。開始,月光朦朧,漸漸地,越來越亮,最後,整個月亮呈現在眼前,一輪明月掛在天空,發出淒涼的光,給我無盡的遐想 ……我忽然想起了一首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睡覺的時間到了,我戀戀不捨得離開了窗户,躺在牀上,像這種情節那明亮的月亮……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3

中秋節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到爺爺家過節。 哇,茶几上擺滿了好吃的:有香噴噴的月餅,有各種新鮮的水果,還有味美的烤雞…… 爺爺笑呵呵地説“我們快吃吧。” “停!我有個節目,誰能説一個關於月亮的古詩句,才能吃月餅。”我歪着頭説。 爺爺樂了,説:“猴子撈月亮。” “錯。這是個故事名字,不是古詩句。” 奶奶笑着説:“月亮像月餅。” “這也不是古詩句。” 媽媽搖頭晃腦地説:“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錯。這是歌名。” 該到爸爸了,他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突然,我發現爸爸拿着一本《唐詩三百首》。我説:“爸爸賴皮。這個不算。” 我要大顯身手了。“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我像小鯉魚吐泡泡一樣地説。 譁—聲大家的手拍了起來。 我吃了一個月餅。看着他們流口水的樣子,就一人給了一個。 爺爺還誇我是個有文化的小學生。 在快樂的笑聲中,我們一家過了一個美好的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4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提起這句詩,我就會想起每年中秋節做月餅的快樂。月餅的香甜和自己親手製作的那份愉悦,難道就是嫦娥贈與我們的禮物嗎?今年,又到了做月餅的時候了。

今年我們做的月餅與往年不同。往年我們做的月餅都需要烘烤一下,今年的不需要啦!因為今年我們要做的是——冰皮月餅!聽起來就很好吃,冰爽、絲滑、香甜可口。

中午,我們迫不及待地來到教室,着手準備月餅材料。我們先領取了帽子,防止調皮的頭髮掉進香噴噴的月餅中。然後,戴上乾淨的手套。最後,每人領取兩個冰皮、兩種不同口味的餡、兩份預拌粉和摁壓器。

所有的'材料準備好後,我們開始做月餅了。我們首先把預拌粉灑在冰皮上,使冰皮變得光滑。然後把冰皮放在手心,用另一隻手摁壓,壓成餃子皮的形狀。最後把餡輕輕的放在冰皮中間,像媽媽包包子那樣,小心翼翼地把冰皮一點一點拾起來,整體拾起來後揉成一個球形的形狀。如果拾不起來邊,就直接揉成球的形狀,在慢慢轉的過程中,冰皮就會把餡包裹住。最後,把做好的球放進摁壓器中,印上漂亮的花紋。如果第一次沒摁好、第二次也沒摁好、第三次還是沒摁好,那你就得把你的耐心拿出來,繼續重複包裹。最終,總會做出一個漂亮的冰皮月餅。

怎麼樣,你們想做嗎?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5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也是我國閤家團聚的日子,故又稱團圓節。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温暖的家裏,親朋好友們聚在一齊,家家户户都在吃着團圓飯,這是多麼令人温馨的節日。

今年的中秋節是我們家的大聚會,正因爺爺要在這期間過八十大壽。在這喜慶的日子裏,在外地的親人們都回家了,這天我們家處處洋溢着歡聲笑語。八十高齡的爺爺看着膝下子孫滿堂,滿臉充滿幸福的笑容。望着忙忙碌碌、來來往往的大人們,我不僅僅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節倍思親!”是啊,在這月圓中秋之時,更是思念親人之際,不知有多少客居他鄉的遊子因常年在外,才有了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詩人們用他們特有的筆墨訴説着千百年來人類的思念之情。

隨着社會的發展,便捷的交通和發達的通訊雖然把我們生活的空間縮小了,但人們心中的那一份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卻是不減分量的,祝願他們早日團聚!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6

一年一度萬家團圓的日子——中秋節到了,隆林新州鎮民生社區西河橋街民在家門口舉辦第六屆“百家宴·中秋聯歡會”真是熱鬧非凡。

上午八點剛過,街坊鄰居開始忙碌着:有的擺桌子,有的幫忙做菜,有的幫忙掛彩旗……無論是七十多歲的老人,還是兩三歲的孩童,都參與其中,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下午過後,四十多張桌子連行排。忽然,香氣撲鼻而來,原來婦女兒童們開始上色香味俱全的菜餚了,真讓人垂涎欲滴。上完菜,大家圍坐在一起,品着一道道可口的佳餚,有的閒話家常,有的談論着68年來新中國、隆林的發展變化,有的給孩子們講述着中秋節的由來……整條街道洋溢着歡樂的氣氛。我奶奶忍不住笑着説:“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今天真好,這樣的活動最好年年辦,我們全家都參加。”

晚飯後,隨着鞭炮聲響起,禮花在空中綻放,我期盼已久的中秋聯歡會開始了,有節目的街民們化上粧、穿上演出服,開始為大家表演節目。街坊鄰居們一邊品嚐着月餅、水果,一邊坐在下邊欣賞着大家自編自演的節目。首先是奶奶老人隊的《歡聚一堂》開場,大家都為奶奶們的出色表演喝彩,都隨着音樂節奏拍起手來。最受小朋友歡迎的《新生力量》街舞上台了,我都不由自主地跟着節拍動起來,接着是街民們最喜歡的原生態壯族山歌……掌聲、喝彩聲、歡笑聲響徹整條街道。

西河橋八月十五活動,又一次讓廣大街坊鄰居共同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增進了鄰里之間感情。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