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高中語文必修五《物種起源緒論》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3.39W人 

本書是科學寫作的經典範本。達爾文構思之巧妙、立論之縝密、舉證之充分、爭辯之有力、治學之嚴謹、行文之流暢、用詞之精確,令人稱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必修五《物種起源緒論》教案設計,歡迎大家閲讀!

高中語文必修五《物種起源緒論》教案設計

  【《物種起源緒論》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要求: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的內容,深刻領會一些詞句在文章中的表達作用。

2、能力目標:通過對本課內容的學習,訓練學生篩選各種信息的能力,使篩選信息迅速、準確的要求落到實處。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目標:學習達爾文為科學而不懈努力,嚴謹求實的精神。

教學重點:通過對本課內容的學習,訓練學生篩選各種信息的能力,使篩選信息迅速、準確的要求落到實處。

教學難點: 深刻領會一些詞句在文章中的表達作用。

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主要教會學生對信息的篩選能力的培養,教師指導,學生當堂進行操練之。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

物種,即生物的種,指具有一定形態和生理特徵以及一定的自然分佈區的生物類羣。起源,即生物怎樣產生的。緒論,一種文體,一般用來説明著作的編寫經過,出版意圖,編寫體例,資料來源和作者情況

二、介紹達爾文和他的《物種起源》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乘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 年的環球航行, 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出版《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説,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及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是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 – 1882)論述生物進化的重要著作,出版於1859年11月24日。該書大概是19世紀最具爭議的著作,其中的觀點大多數為當今的科學界普遍接受。在該書中,達爾文首次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他使用自己在1830年代環球科學考察中積累的資料,達爾文試圖證明物種的演化是通過自然選擇(天擇)和人工選擇(人擇)的方式實現的。

三、明確學習重點,指導學生完成下列工作:

1.用“跳讀法”初讀課文,本文共9段。每一段寫了哪些內容?可大致分為幾個部分?請畫出每段的關鍵句。(所謂關鍵句,主要是指能夠揭示段落的主要內容、表達觀點的句子以及一些重要的過渡性、提示性的句子)並用一句話概括每一段的內容。

明確:第1段 :“我希望讀者能夠原諒我講這些私事,我之所以説明這些事情,是為了要表明我並沒有輕率地下結論。”(寫作經過)

第2段:“因為要完成它還需要許多年月,又因為我的健康很壞,所以被催促來發表這個‘摘要’”。“特別誘使我這樣做的原因……(提早發表的原因)

第3段:“我現在刊印的這個‘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和“沒有人比我更感覺到有把結論所依據的一切事實和參考資料在這裏詳細刊印出來的必要,我希望在將來的一部著作中做到這一點。”(摘要的性質)

第4段:“我極抱歉的是……我仍想利用這個機會,對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謝。” (表達對提供過幫助的學者的謝意)

第5段:“物種不是被獨立創造出來的,而是像變種一樣,是從其他物種傳下來的。” (物種由演變而來)

第6段:覺得細心研究家養動物和栽培動物,會給瞭解這個難解的問題提供最良好的機會。(介紹研究的方法)

第7段:“由於這種理由,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來專門討論‘在家養狀況下的變異’。”“次一章將考察全世界整個生物界中的‘生存鬥爭’,那是依照集合級數高度繁生的不可避免的結果。(前一二章的主要內容)

第8段:“‘自然選擇’的基本問題,將在第四章裏由若干論述”,“以後的五章中將論述在承認此學説時所遇到的最顯著和最嚴重的困難”。 (其他章節的內容)

第9段:“我充分相信物種不是不變的……而且,我相信‘自然選擇’是物種變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獨一無二的手段。”(堅信觀點的正確)

全文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交代了《物種起源》的寫作經過,提早發表的原因,説明了本書“摘要”的性質,表達了對提供過幫助的學者的謝意;第二部分(5—9),介紹了《物種起源》的主要內容、研究方法,闡明瞭進化論的基本觀點等。

四、師生共同討論解決下列問題。

1、 請學生分別讀1、2、9段。

問題一:第1段交代了《物種起源》的寫作經過,第9段總結性地介紹這本書的幾個主要觀點,除此以外,我們還讀到了什麼?

明確:寫第1段,從作者1831年底登上英國海軍比格爾號環繞世界的科學考察航行開始,到“現在(1859年)我的工作已將近結束”,前後經過了近27年的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裏,他“專心思索這個問題”“不間斷地專心於同一事物的研究”,現在即將發表的就是這一研究成果。作者寫這一段的目的,就是“表明我並沒有輕率地下結論”。

這個“結論”就是達爾文在關於物種起源問題上的基本觀點,概括地説就是進化論,具體地説就有兩點:第一,生物的種不是不變的;第二,自然選擇在物種變異中起主導作用。

那麼作者是不是始終都持這樣的觀點呢?

明確:不是。這在第9段中説得很明白:“我毫不懷疑地主張,許多自然學者直到最近還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觀點——每一物種都是被獨立創造的觀點——是錯誤的。”這裏的“以前”,應當指1831年環球考察之前,也就是説在這之前達爾文是信奉神創論的,是踏上考察之路後所見到的一些事實“打動”了它,從而引發了他幾十年如一日的思考和研究。

在這幾十年之中,作者蒐集、整理、分析、比較了大量的資料,寫出研究心得,他觀察家養動物,栽培植物,不斷進行科學實驗,吸收前人有益的東西,終於建立了自己的學説,成為推動世界歷史的重要人物之一。

科學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大膽懷疑,小心求證”(胡適之語)的結果。達爾文的偉大就在於他“大膽懷疑”,他敢於懷疑當時甚囂塵上的“神創論”“物種不變”的傳統觀點,這需要何等的勇氣!達爾文的偉大還在於他在研究探索過程中的堅韌執着的精神,審慎嚴謹、重視實踐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

2.提問:作者認為“物種”是怎樣產生的?

明確:物種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的,而不是分別創造出來的,自然選擇是物種產生

的最重要的條件。(此題其實就是課後練習一的變換,訓練對作者觀點的把握)

3.選擇題訓練:

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鳥、槲寄生為例是想證明以下哪一種看法?

A.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的,而不是分別創造出來的。

B. 一般的博物學家,常以外部環境……作為唯一可能引起變異原因是不合理的。

C.要想了解“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單憑一方面的條件。

明確:選C。因為作者對這兩個例子的分析有明顯區別。對於前者的例子,作者説“僅僅歸因於外界的條件是不合理的”。對於後者的例子,作者説“僅僅以外部環境或植物習性的影響,或植物本身的傾向來解釋……是不合理的”。而植物習性的影響,植物本身的傾向不屬於外界條件(外部環境),因此可排除B,對於A,只要抓住作者舉兩例主要想否定不正確的作法即可排除。

4、科學論著的特點在於科學性,表述極其準確,遣詞造句無不嚴謹周密。對這些詞句的準確理解,有助於我們準確把握文章信息,也有助於我們養成嚴密周到的思維習慣。所以對這些詞句我們要多加揣摩品味。

(1)、歸國以後,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蒐集和思索可能與這個問題有任何關聯的各種事實,也許能夠對於這個問題得到一些瞭解。

明確:“蒐集”“思索”是研究必不可少的過程,兩個詞不能顛倒;“耐心地”“各種”透露出工作的艱鉅、材料的浩繁。沒有“蒐集”,就喪失了思考的基礎,事實不全,思考不周,當然難於取得成果。所以“耐心地”“搜索”“思考”和“各種”四者缺一不可。即便如此,也可能只對所研究的問題得到“一些”瞭解。

(2)、1844年,我把這些簡短筆記擴大為結論的綱要,這些結論我當時認為是正確的。

明確:“當時”一詞不可忽視。由此可見達爾文的思想史在不斷髮展、不斷完善的,他總是不斷地超越自我,一旦有了新的發現,就修正自己的觀點。

這些詞語不僅表達準確、嚴謹、周密,而且充分表現出作為科學家的達爾文的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的精神和品格。

5.第六段開頭,“由於這種理由”具體指什麼理由?

明確:家養變異的意義,即為處理“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的問題和其他一

切複雜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線索。

五、 關於長句及長句的分析:

長句:容量大,信息豐富,顯得莊重的句子,有時是單句,有時是複句。適用於詳盡地

敍述事物或嚴密地闡述道理,多用於書面語,特別是科技文和政論文。

長句的分析:首先要注意尋找主幹(主、謂、賓),剔除枝葉(定、狀、補)或分清各分句間的層次關係(偏正、並列、轉折等),以達到對句子大意的把握;其次要注意“枝葉”在句中的作用,它們往往在程序、時間、範圍、條件、數量、位置等方面對句子主幹進行限制,從而使長句嚴密而周到,很多時候,“枝葉”在句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去掉它們會使句意大變。

六、 從文中選出幾個長句,分別運用找主幹法和劃分層次法進行分析:

1.我曾以博物學者的資格參加貝格爾號巡洋艦的環球遠航,在南美洲看到的關於生物的

地理分佈和現在生物與古生物在地質上的關係,給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明確:一二句並列關係,二句是個單句,主語“關係”。

2.如果把像啄木鳥的構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適應於捉取樹皮裏面的昆

蟲,僅僅歸因於外界的條件是不合理的。

明確:一個長單句,主語從開頭到條件,是一個句子來充當一個成分。

3.這個結論,即使很有根據,但是如果不能説明地球上的無數生物,怎樣經歷變異而達

到它們的極其完善的構造和相互適應,仍然是難以令人滿意。

明確:一個複句,第一層在“根據”後邊,轉折關係;第二層在“仍然”前面,假設關係。

教師歸納:用這兩種方法,主要是從主體上把握句意,而對句中細微之處的分析則必須

注意句中關鍵詞語的表意功能。

七、 從信息篩選、挖掘的角度對下列長句進行討論分析:

1.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蒐集與這問題有關的各種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許

可以得到一些結果。

明確:引導學生篩選出相應的詞語:寫作前三個必不可少的過程:蒐集、整理、研究;

蒐集過程中的關鍵:耐心、全面(各種)

説明估計的謹慎:也許、一些

2.我雖然力求審慎,使一切能根據正確的證據,但是錯誤的竄入,還是不可避免的。

提問:作者既然使一切能根據正確的證據,為什麼還會有錯誤出現?

明確:“力求”二字不可忽視,它對後文起了限制作用,是“極力追求”的意思,它在句中一直修飾到“使一切能根據正確的證據”,所以會有錯誤出現。

3.又如槲寄生,它生長在某幾種樹木上以吸取養料,需要鳥類傳佈它的種子,更因為它

是雌雄異化,必須依賴昆蟲才能完成傳粉作用;如果我們僅僅以外部環境,或植物習性的影響,或植物本身的傾向,來解釋這種寄生植物的構造以及它與其他幾種生物的關係,必然也同樣是不合理的。

(投影)對本句的四種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以槲為例,説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構造和相互之間的關係都是十分複雜而又難以理解的。

B. 我們想正確解釋生物的構造、生物之間的關係,就不能歸因於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個例證。

C.若只以外部環境,植物習性的影響以及它本身的傾向來解釋植物的槲寄生的構造和相互關係,必然是不合理的。

D. 在研究槲寄生時,往往同研究其他生物一樣,對它的結構以及它和其他生物的關係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釋。

明確:B正確。A中“又難以解釋的”在原句中找不到對應點,原句主要是“僅僅以……來解釋……,必然也是不合理的。”C與原文的不同是把原文中的“或”變成了頓號,使原有的選擇關係變為並列關係。D的錯誤與A同,程度還甚於A,故不對。

4.我們處理一個問題,必須把兩方面的事實和證據,加以詳細敍述和比較,然後才能得

到完善的結果,但是這裏所不能辦到的。

提問:句中“事實”與“證據”兩詞能否去掉一個?

明確:不能。因為事實是指一般的感性材料,而“證據”是指材料中足以反映事物本質的例子,兩個詞聯用,體現了作者的周密。

提問;“敍述”和“比較”兩個詞能否去掉一個?

明確:不能。前者能使人瞭解得比較全面、具體,但還不能表現本質;後者能使人鑑別感性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裏,以掌握事物的本質,體現了作者的嚴謹。

5.我經常獲得動物因由家養而變異的知識,雖然還不夠完備,但總可以為處理這個問題

和其他一切複雜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線索。

提問:把本句中的“線索”換成“證據”會有什麼不同效果?

明確:因為本句中有“還不夠完備”的話,所以作者只説“提供線索”,説明作者是實事求是地估價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換成“證據”,句意就變成了可以提供帶規律性、能反映事物本質的結論。這句話也鮮明體現了作者的嚴謹、周密。“一切”、“最”兩詞表現了對自己研究成果的自信。

  【教學總結】

反思今天的課堂,我基本上滿意,因為這篇課文的內容是我自己動腦思考挖掘出來的,按照我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的。我讀懂了課文,理出了思路,把握了課文的重點,教起來心中有數,環節自然,也遵循漸進的原則。從學生的表現看,學生投入始終積極,不論個人解決問題,還是同位討論,都能以較佳的狀態進行。形式上有自學自讀,有討論回答糾錯。我想學生的思維得到一定的訓練。

這節課我自己有所得,學生有所得。

怎麼上好一節課?標準很多。從自己的課堂我深刻認識到,教師自己必須鑽研文本,讀懂文本,讀透文本,從自己的閲讀感受中,體會學生的閲讀體驗,制定出學生能夠跳一跳就能實現的教學目標。這是我以前沒有經歷過的。以前沒有這麼深入地閲讀文本,往往是粗糙地讀一遍課文,然後複製粘貼別人的東西,走進課堂,自己都沒有自信。這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教師必須要有自己的能力,這種能力應該是多方面的。而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是一項基本功,一種基本能力。走過這麼多年,我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深刻地認識到,解讀文本是何等重要。沒有深厚的解讀文本的涵養,沒有點石成金的功夫,成不了一個名優秀的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上有突破,有自己的教學思想,有自己的教學特色,就得把時間和功夫放在在鑽研教材上,從中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支撐點和突破口。

挑戰自我,需要勇氣,當別人把時間放在了業餘愛好上,放在了休閒上,放在放鬆上,自己還在一絲不苟而執着地鑽研上,能堅挺得住嗎?為了自己更好更快地發展,為了心中的夢想,為了前輩期待的目光,我會努力,我會堅守,我會一如既往,因為我找到了打開教學大門的一把鑰匙,找到了鑰匙,我還愁找不到出路嗎?抬頭見天,周身有陽,心中存方,腳下是路。

這是這一節反思帶給我的動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