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經典】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

本文已影響 2.9W人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典】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願意玩遊戲。

2.瞭解辣椒的各種特徵。

3.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分辨能力和思考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深入瞭解辣椒,能明確的分辨顏色。

2.能正確分辨辣椒的味道及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遊戲音樂辣椒實物圖片

活動過程

1.律動《太陽升起來了》

2.讓幼兒簡單的説一説各種蔬菜

3.通過實物辣椒讓幼兒自由討論

深入瞭解紅辣椒和青辣椒的顏色,外形特徵,味道,使用方法。

通過圖片讓幼兒更加深入瞭解辣椒的名稱和顏色。

4.遊戲《找自己的.家》

給部分幼兒發紅辣椒的卡片,給部分幼兒發青辣椒的卡片,讓幼兒跟着律動跳舞,一旦停音樂,找回跟卡片顏色相應的小房子。

5.結束

小百科:辣椒生育初為發芽期,催芽播種後一般5-8天左右出土,15天左右出現第一片真葉,到花蕾顯露為幼苗期。第一花穗到門椒坐主為開花期。坐果後到拔秧為結果期。辣椒適宜的温度在15-34度之間。種子發芽適宜温度25-30度,發芽需要5-7天,低於15度或高於35度時種子不發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學習用身體的各個器官去感受樹木的特徵,提高幼兒觀察的興趣。

2、知道樹木有平衡生態、淨化空氣、阻隔噪音的作用。

3、從小就懂得愛護樹木的環保意識。

4、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中班音樂《愛護小樹苗》、活動前一天,請家長協助做好豐富幼兒有關樹的知識經驗,聞一聞,聽一聽,摸一摸;大樹外形不同的圖片、PPT展示,紙和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PPT互動遊戲:親親小樹

1.看一看,認一認,你看到了哪些樹?

2.幼兒遊戲:邊看PPT,老師邊説:“你認識這些樹嗎?請寶貝們取出相同的圖片,親親吧。”學説: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親楊樹跑回來;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親桃樹蹲下來……

二、回憶已有經驗,組織幼兒交流感受。

1、聞一聞

寶貝們,昨天,你們和爸爸媽媽聞過樹的氣味嗎,感受怎麼樣?(清新的空氣)。

2、聽一聽

一陣風吹過,聽到樹上葉子怎麼樣?

3、摸一摸

你們摸一摸大樹的.表皮,有什麼感覺?

4、看一看:(出示不同形狀的樹木圖片)

請幼兒看一看樹木的樹幹、樹枝、樹葉,讓幼兒知道各部分的名稱,並請幼兒想一想大樹像什麼?每種樹木都有自己的特徵,和小朋友一樣,每個人長得都不一樣。幼兒用自己的身體模仿樹的形態,看看誰學得最像。請幼兒記住大樹好朋友的樣子,以後還能找到它。

三、討論。

你喜歡你的樹木好朋友嗎?為什麼?(樹的好處真多,我們都喜歡樹)

那我們應該怎樣愛護樹呢?

四、小結。

樹木有平衡生態、淨化空氣、阻隔噪音的作用我們要經常為樹施肥,不在樹身上亂花,做樹的好朋友。

五、繪畫你喜歡的樹 音樂欣賞:愛護小樹苗。

活動延伸:

幼兒作品欣賞

小百科:樹木是一種高大的木本組織植物, 由“枝”和“杆”還有“葉”呈現,可存活幾十年。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雨天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2.學會使用雨傘並進行雨傘遊戲。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掛圖 錄有下雨聲音的磁帶 雨傘人手一把

活動過程

一.説説雨天

1.聽,這是什麼聲音?

2.小朋友你們喜歡下雨嗎?

請你們來説説看,為什麼你喜歡下雨天,為什麼你不喜歡下雨天?

二.聽聽故事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裏有一個和你們一樣大的寶寶,他叫多多。你們猜猜看多多喜不喜歡下雨天。

到底多多喜歡還是不喜歡下雨天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故事。

1.聽故事錄音

2.提問

⑴這個故事叫什麼? ⑵多多喜歡下雨嗎? ⑶ 多多的小夥伴們喜歡下雨天嗎?

⑷多多和小夥伴們想了什麼辦法使自己淋不到雨又可以玩遊戲/

3.結合圖片生動講述故事第2遍

⑴你們小朋友知道多多和小夥伴們想的辦法了嗎?

⑵你們喜歡傘樹嗎?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種傘樹

三.雨傘遊戲

1教師為幼兒準備好雨傘,帶他們到室外空地

2和教師一起嘗試打開雨傘,教師及時給予幫助,提醒幼兒不要將傘尖對準同伴

我們小朋友手裏都有一把漂亮的小傘,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把傘寶寶打開

3進行遊戲

⑴小朋友都把傘打開了嗎?我們把傘放地上當傘樹,我們小朋友老當小老鼠,把自己躲在傘樹裏面,傘樹是我們小老鼠的家

⑵小老鼠們我們去樹林裏面玩去了,去小老虎家作客

⑶小老鼠們下雨了,快回家,快躲到傘樹下去

⑷雨越下於大了,傘樹越長越高了,看誰的傘樹長得最高

⑸我們把傘樹疊起來變成一棵大傘樹

4共同慶祝傘樹誕生

小老鼠們,我們的傘樹誕生了,大家一起來慶祝吧。

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感受雨天給自己帶來的樂趣,然後學會使用雨傘,在雨中進行遊戲。本次活動下來,發現小朋友很喜歡這節課,喜歡説在雨天裏幹什麼,説的也很好,思維很活躍,喜歡用雨傘做遊戲。

課上當孩子們興趣高漲的時候,我馬上讓小朋友帶着自己的雨傘到外面進行遊戲,把小傘一把一把的疊起來當成一棵大樹,那樣孩子們感覺到遊戲的逼真性,有的小朋友鑽在雨傘下開心的進行着遊戲。

下雨天對孩子來説在外面活動受到一定的.侷限,但是下雨的日子也會帶給孩子無窮的樂趣,作為教師要多鼓勵孩子發現雨天的樂趣,培養他們樂觀積極的態度,課上幼兒帶的雨具有限制,以後在上這樣的活動時,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們多帶點雨傘,雨鞋,那樣玩起來可能效果會更好些。

小百科:雨天指下雨的天,下雨是一種自然現象,主要指: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後,就變成水蒸氣被蒸發到空氣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氣便凝聚成小水滴,被空氣中的上升氣流託在空中,在空中聚成了雲。這些小水滴從雲層落下便變成雨滴降到地面。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理解兒歌內容、欣賞兒歌。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活動準備:

1.大樹、搖籃、小鳥若干。

2.音樂:搖籃曲、風聲、雨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剛才小朋友在樓下玩得有點累了,讓我們一起到大樹底下休息休息一會兒吧。

2.師:你覺得我們小五班的這棵樹高嗎?想和它比比看嗎?

3.幼兒和大樹比高矮。

二、理解兒歌。

(1)播放搖籃曲。

師:聽,大樹在唱歌,仔細聽聽它在唱什麼呢?誰睡着了?

(2)播放風聲和雨聲。

師:什麼聲音?風來了,雨來了,小鳥要被淋濕了,怎麼辦呢?

三、欣賞兒歌。

1.結合教具,教師完整朗誦兒歌。

2.幼兒在大樹下欣賞兒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每人一本圖書《寶貝動動——刷一刷》。

(二)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認識刷這個字。

二、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己閲讀圖書。

教師告訴幼兒書的名字,讓幼兒自己閲讀一遍。指導幼兒正確地翻閲圖書。(重在閲讀畫面)

 (二)教師與幼兒一起閲讀。

教師與幼兒一起看書,並提出一些問題,以幫助幼兒觀察和討論畫面的內容,讓幼兒串連前後畫面,從而對“刷一刷”充滿興趣。

1.幫助幼兒感受故事所表達的意思:皮鞋用什麼刷,為什麼?鍋子用什麼刷?黑板用什麼刷?……引導幼兒看圖,激發孩子興趣,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

2.太陽、大白鵝、煙囱、秋風都刷出了什麼?你還發現別的東西也會“刷”嗎?幼兒可根據自己的經驗展開想像。

3.請幼兒想出更多會“刷”的“粉刷匠——雪花也有潔白的刷子,小草也有碧綠的刷子……

 (三)請幼兒繼續看書,一步步地讓幼兒根據問題來翻看每幅畫面。

1.咦,皮鞋怎麼變亮了?呀,奶奶用什麼刷鍋子?……。

2.讓幼兒來表演每個情節,感受表現的動作與情感。

 三教案:認知目標

1.引導幼兒注意畫面之間的.關係。

2.啟發幼兒根據畫面展開想像,引發獨創性思維和豐富的想像。

(2)情感目標

培養幼兒樂於發現與創新的情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練習手膝着地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嘗試倒退爬,提高動 作的靈活性。

二、讓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材料準備:小螞蟻頭飾;沙包製成的紅、綠糧食若干;紅、綠筐各一個; 墊子搭乘的小橋一個;背景音樂。

二、經驗準備:瞭解有關螞蟻生活的相關知識。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聽音樂做動作聽音樂,幼兒和教師一起做熱身運動:頭、肩、腰、腿、膝、腳教師扮螞蟻媽媽,幼兒扮螞蟻寶寶,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熱身運動讓幼兒充分活動各個關節,防止在活動中受傷。

二、基本活動

(一)、練習各種不同方式的爬行動作1、自由爬教師邊念兒歌便帶領幼兒自由爬,為後面的遊戲爬做好準備。並提醒幼兒不要相互碰撞,注意安全。

自編兒歌:今天天氣好晴朗,跟着媽媽去散步。

螞蟻螞蟻爬呀爬,螞蟻螞蟻爬呀爬。

2、有序爬鼓勵幼兒一個接一個有序地爬過墊子連接而成的小橋。

3、尋聲爬通過玩"捉迷藏"的遊戲,請寶寶們拉下頭飾蒙上眼睛,傾聽媽媽的互換,手膝着地爬着找媽媽。

4、嘗試倒退爬(播放"獅王進行曲")寶寶聽什麼聲音?前面發生什麼事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引導幼兒向前爬)哎呀!是一隻正在找食物的老虎,快向後退。(引導幼兒向後倒爬)聽,沒聲音了,讓我們再次向前爬。(引導幼兒再次向前爬)三、遊戲:螞蟻背豆豆引導幼兒尋找場地一頭用沙包製成的小糧袋。

請幼兒將紅、綠兩色的小糧袋安顏色標記運回相應的糧倉。(師友共同檢查遊戲結果)小結:啟發幼兒總結出爬的時候背部要保持平穩。

螞蟻媽媽:糧食不夠怎麼辦?

引導幼兒在場地中發現"大豆"鼓勵幼兒一起合作把"大豆"抬回去。

四、放鬆練習,結束活動。

(時間2分鐘,運動量小)律動《一隻小螞蟻》鼓勵幼兒先拍拍手臂、膝蓋、再互相拍拍手臂、膝蓋。

注意事項:

1、在遊戲過程中,引導幼兒爬時眼睛要向前看,避免與其他幼兒相撞,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關注幼兒的衞生,教育幼兒手爬髒了不要亂摸,特別不能揉眼睛、吃手等。

【活動評析】:

根據《綱要》中健康領域的目標,運用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練習手膝着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還嘗試了倒退爬,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活性,讓幼兒感受到參加 體育活動的樂趣。本次活動的特點:

首先,趣味性方面:幼兒喜歡小螞蟻,扮演聰明可愛的小螞蟻會讓他們覺得很有趣。過"小橋""尋聲爬""躲避大老虎"等,整個活動以遊戲 的方式貫穿始終,孩子們和教師一起遊戲玩耍。自然輕鬆而富有親情的遊戲氛圍讓孩子們感受到集體活動的無窮樂趣。

再次,層次性方面: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自由爬、一個接着一個爬、嘗試後退爬、揹着物體爬等一系列遊戲活動,不斷提高練習要求,逐步發展孩子們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最後,綜合性方面:幼兒園的教育是為所有在園幼兒的健康成長服務的,各領域的目標是統一的,差別僅僅在於側重點不同。因此,活動設計時整合了科學、社會領域的相關的知識,力求做到與其他領域的融合,注意多層次的整合。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量,並説出總數。

2.學習按數量的多少排序,並匹配相應數量的物體。

3.學習正確使甩單位量詞“匹”。

4.會用印章製作實物卡。

5.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動物卡片5張(數量分別為1~5),標記圖,教育掛圖5。

學具第一、二組:人手】套點卡(5張,數量分別為1~5。),每人1個實物印章、計算盒,印泥2盒,制卡紙若干張,操作卡片1l;第三組:人手l套動物卡片(5張,數量分別為1~5。),每人1個圓點印章、計算盒,印泥2盒,制卡若干紙張,操作卡片12;第四組:人手1張塗色材料紙,彩色筆若干支,操作卡片14;第五組:人手1套動物卡片和飼料卡片(各4張),標記圖每人1張,操作卡片7、8。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感知5以內的數量。

逐一出示五張動物卡片,“請小朋友和小動物一起做拍手數數的遊戲,"看看卡片上有幾隻小動物,給一隻動物拍手一下,邊拍邊數。數完以後兩手合攏,説説:幾隻動物我拍手幾下。”集體進行拍手數數,最後出示五匹馬,學習使用單位量詞“匹”。指絨板上的動物,“誰來説説每張卡片上的動物有多少?”

(2)學習1~5的排序。

出示標記圖,“誰來在紅線的上面按照數量的多少給動物卡片排隊。動物數日最少的卡片排在最前面,最多的排在最後面,邊排邊説:幾隻什麼請你排在最前面,幾隻什麼請你跟在幾隻什麼的後面,……”(如1只大象,……5匹馬。)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點卡排隊,做實物卡。

“把點卡按點數的`多少排隊,最少的排在最前面,最多的排在最後面。再從前到後地説説點卡是怎樣排的,然後給每張點卡做一張實物卡。”出示實物印章,“一個圓點印一個實物。做實物卡時,要把印章上面的紅旗放正,蘸一下印泥,在紙上豎直的印下去。注意不要印得太擠,印好以後説説:幾的點卡,送你幾個什麼……”

第三組,動物排隊,做點卡。

“把動物卡片按動物數目的多少有順序地排好隊,再給每張動物卡片做一張點卡,最後説説:幾隻動物給你幾的點卡。”

第四組,按點數塗顏色。

“誰來説説這組遊戲的名字?記住最後説説:幾個圓點,給幾個物體塗顏色。”

第五組,動物排隊吃點心。“看看卡片上的動物有什麼不同,想想怎樣排才有順序,排整齊,一邊排一邊説:什麼樣的動物排在什麼位置。排好後,再看看點心有什麼不同,一邊餵動物一邊告訴它:什麼樣的動物吃什麼樣的點心。”

3.活動評價。

(1)展示部分幼兒製作的實物卡片,從印製圖象的倒與正及清晰完整的程度指導幼兒印製的技能。(2)展示第五活動小組個別幼兒的活動材料,請幼兒説説小動物是怎樣排隊吃點心的。(體驗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組織幼兒學習完整大膽朗誦兒歌。

2、鼓勵幼兒能有節奏地念兒歌,正確發音guā。

活動準備

布娃娃一個,各種瓜的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1、出示布娃娃問:你們看,這是誰呀?(娃娃)

2、娃娃今天要去買東西,你猜去買什麼呢?

(幼兒進行猜測,教師儘量讓更多的幼兒參與)

3、出示圖片:冬瓜,西瓜,甜瓜,南瓜,小黃瓜,苦瓜,木瓜,哈密瓜。哦,原來娃娃要買的是這些東西,一起告訴我是什麼呢?

二、幼兒感受理解,並完整欣賞兒歌

1、娃娃去買瓜,想買什麼瓜?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

2、教師邊操作教具,邊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三、幼兒學念兒歌,並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1、教師按兒歌韻律有節奏,有順序地與幼兒一起説出各種瓜的名稱。

2、教師告訴幼兒兒歌的名稱,並且示範朗誦第二遍。

3、鼓勵幼兒邊念兒歌邊拍手錶示兒歌的節奏,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4、師:朗誦這首兒歌,小朋友發現了什麼特別的地方了嗎?(唸到了許許多多的瓜)

5、教師和幼兒一起念2-3遍。

6、請幼兒分組拍手再次朗誦兒歌。教師指着瓜的圖片引導幼兒念兒歌。

四、激發幼兒改變兒歌的最後一句。

1、如果你是那個小娃娃,你買了那麼多瓜後,會怎麼做?你想送給誰?

(教師儘量給幼兒時間讓他們去想,去説)

2、鼓勵幼兒大膽地改變兒歌的最後一句,如:“買回家,送給好媽媽”等。

五、結束遊戲:跟着小娃娃走。

師:今天我們和小娃娃買了這麼多瓜,好開心啊。讓我們和小娃娃一起拍手排隊出去做遊戲吧。老師和小朋友們念“買了冬瓜和西瓜,甜瓜南瓜小黃瓜,苦瓜木瓜哈密瓜”,教師出示瓜的完整圖片,最後幼兒一起排隊出去活動。

附兒歌:《瓜娃娃》

小娃娃,去買瓜。

買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黃瓜,

苦瓜木瓜哈密瓜。

買回家,裝滿一籮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願意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嘗試大膽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提前瞭解爺爺奶奶的喜好。

課件準備:《我愛爺爺奶奶》情景插圖三張。

活動過程

與幼兒談論爺爺奶奶,活躍課堂氛圍。

——你的爺爺(奶奶)平時最喜歡做什麼事呢?

——他(她)是怎麼關心、照顧你的?

出示情景圖片,引導幼兒理解關心老人是一種好品德。

——奶奶要抱小朋友時,他是怎麼做的,他做得對嗎?

——小朋友為什麼要幫爺爺端水?

——小朋友把書包給奶奶背是對的嗎?為什麼呢?

小結:爺爺奶奶非常愛我們,照顧我們的生活。但是他們年齡漸漸大了,行動會越來越不方便。我們要尊重爺爺奶奶,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組織幼兒討論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樣關心爺爺奶奶的,互相學習更多關愛老人的`行為。

——哪位小朋友能來説説你有什麼關心爺爺奶奶的事呀?

——你有好吃的東西,願意跟爺爺奶奶分享嗎?

——如果爺爺奶奶生病了,你可以怎樣關心他們?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鼓勵幼兒擁抱爺爺奶奶,説一句爺爺奶奶愛聽的話,或幫助爺爺奶奶做一件事,並回來和老師同學們分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設計思路

幼兒的情感體驗是需要具體的形象材料的。通過直接感知才能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怎樣做?最後才能主動地去做。本活動的設計旨在利用幼兒所熟悉的生活內容,從正面引導幼兒積極地感知怎樣做客?激發幼兒説話的興趣,並學會在使用禮貌用語的過程中,感受同伴友好相處的快樂,實現德育過程和情境的最優化,以提高體驗理解的效果。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動物的`食性,喜歡聽故事。

2、引導幼兒感受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

重難點分析

重點:瞭解幾種動物的食性,喜歡聽故事。

難點:瞭解幾句常用的禮貌用語並學會運用。

活動準備

1、小熊、小貓、小狗、小兔頭飾和圖片;小熊玩具一個2、瞭解有關動物習性。

3、創設小熊請客的場景:一張桌子,上面擺放用盤子盛好的食物(小魚、肉骨頭、蘿蔔圖片)4、小雞、小鴨、小羊等動物圖片及相應的食物圖片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小熊圖片及各種食物圖片。激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師:小朋友,看,誰來了?

幼兒:小熊師:今天小熊請客,他準備了這麼多好吃的,請你們猜猜他要請誰呢?

幼兒自由猜測讓我們一起聽聽故事,看看到底請的誰?

(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本環節採用直接導入的方法,直接出示小熊玩具。並引導幼兒猜一猜,激發他們聽故事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看掛圖、聽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1、教師利用動物玩具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故事的名字?故事中有誰?

2、教師利用掛圖邊講故事邊根據故事情節提問。

(1)小貓來了,小貓怎樣對小熊説呢?小熊要請他吃什麼?

引導幼兒邊學説“小貓,請你吃魚”邊把小魚圖片貼在小貓圖片的下面。

(2)小狗來了,小狗怎樣説?小熊要請他吃什麼?

引導幼兒邊學説“小狗,請你吃肉骨頭”邊把肉骨頭圖片貼在小狗圖片的下面。

(3)小兔來了,小熊怎樣説?小熊要請他吃什麼?

引導幼兒邊學説“小兔,請你吃胡蘿蔔”邊把胡蘿蔔圖片貼在小兔圖片的下面。

(4)三個小動物最後對小熊説什麼?為什麼要這樣説?

3.分別出示小雞、小鴨、小羊等動物及食物圖片,試着續編故事內容。

它們三個謝過小熊以後,聽,誰又來了“嘰嘰嘰”……1、幼兒積極發言討論這三種動物喜歡吃什麼?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食物圖片2、引導幼兒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及角色對話。

(本環節通過講邊故事,邊操作使幼兒更加形象的瞭解到不同動物的食性;小雞、小鴨、小羊等動物的出現更增加了幼兒的興趣,同時拓展了幼兒的知識).

三、分角色表演,學説禮貌用語。

發散幼兒思維(3分鐘)1、教師分別扮演小貓、小狗、小兔……等動物,幼兒集體扮演小熊進行表演2、教師扮演熊,分別讓幼兒當小貓、小狗、小兔表演故事,引導幼兒主動使用禮貌用語“你好”、“謝謝”

(本環節通過對扮演各種角色,多方位的使幼兒複習鞏固角色對話內容)

四、聽音樂學小動物走路活動結束。(1分鐘)活動延伸

1、在角色區組織幼兒玩“娃娃請客”的遊戲。

2、回家請爸爸媽媽幫助瞭解更多小動物的食性。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