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熱門】《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 3.95W人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

俗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孝”這個字,“老”在上,“子”在下,這一個結構,就説明了“孝”的內涵。

在十位最美孝心少年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隻有十一歲的高雨欣,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她跟着母親一起生活,母親的右手被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打傷,落下了殘疾,為此失去了工作,在一所學校門口擺了燒烤攤來維持生計。

當我們放學回家在飯桌前吃着媽媽做的可口的飯菜時,高雨欣卻在燒烤攤忙碌着,晚上回家,她還要照顧自己年邁的姥姥,看到這裏,我早已淚流滿面,這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女孩,我心裏除了同情更多的是慚愧。

在家裏,我就像一位公主,爸爸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外公外婆的疼愛……,可是,在這十一年裏,我從來未真心的對這些疼我愛我的親人,給以一絲回報,哪怕是一聲謝謝。

永遠忘不了,我第一次盛飯的時候,當我把兩碗白花花的米飯端到爸爸媽媽的面前時,媽媽撫摸着我的頭,笑着説:“我的女兒長大了,真是長大了。”爸爸則裝作驚訝地説:“太陽從西邊升起來了,女兒長大了,今天吃到女兒盛的飯了。”就只是這一點點的勞動,卻得到父母這般的讚揚。

我慚愧,慚愧我在這麼多年來,沒有真正懂父母的愛。從現在開始,我要孝敬父母,在生命裏,把這個“孝”字寫的更加優美,更加精彩。

“百善孝為先”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去“書寫”這個孝字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2

今天早上起來,看着鏡子裏的自己,眼睛依然十分紅腫,要知道,因為在昨天,我看了有史以來最令人感動的電視節目:《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禮。

節目剛開始,我印象最深的是主持人的一句話:“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你看這個孝字的結構啊,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今天我們要認識XX位最美孝心少年和XX位特別關注少年。”在主持人的話語中,節目拉開了帷幕,一場感動之旅開始了。首先是“為父千里尋醫”的XX,在6歲時,她的父親高位截癱,瘦小的XX便一直照顧着父親,不離不棄,直到12歲那年,XX下定決心,帶父親去上海求醫,一個12歲的女孩就這樣,將板牀上的父親推到了上海。到了上海後,又照顧了父親四年。除此之外,還有“為母捐髓”的少年XX。當外出打工的母親患上了白血病,12歲的XX毅然決定:將自己的骨髓捐給母親,陪伴母親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像這樣令人催淚的事例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中數不勝數。

而看看這些少年,再看看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的父母都還健在,陪伴着我們,想方設法的想要逗我們開心,我們卻還對父母發脾氣。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中許多少年都過早地承擔了家裏的重擔,而大部分孩子甚至連洗衣、做飯、梳頭樣樣不行,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或小皇帝,自理能力相當差。還有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問父母要錢,父母不給,便大鬧天宮,根本不知道掙錢的不易,在“最美孝心少年”中大多數孩子甚至為家中的生計想辦法掙錢,每一分,每一角都是血汗錢……

所以我們應該有所改變,哪怕一點一滴,都會讓父母感到無比温暖。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3

今天,我觀看了最新或20xx(歷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這裏每一位少年都有一個感人的孝心故事,深深地打動着我的心,使我久久不能平靜。

這些感動的人物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五歲的小樑蓉。小樑蓉3歲起照顧自己生病的媽媽,媽媽每天要喝藥,可是她的記性不好,小樑蓉就用a,o,e來分別代表上午,中午,晚上的藥。她非常的用心和聰明。小樑蓉承擔起家裏的全部工作:洗衣,做飯,打掃衞生等等,她每樣都做得很好,對生病的媽媽不離不棄。

在我們還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的生活的時候,5歲的小樑蓉確獨自支撐起了整個家,讓我非常的佩服。我要向小樑蓉學習,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尊敬長輩,熱愛生活!

今天晚上,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節目,深受教育。

上面的十位孝心少年,都是十幾歲的哥哥、姐姐。

他們有照顧生病的媽媽的;有幫助爸爸做農活、做家務的;有捐骨髓救母的;還有一個叫高雨欣的姐姐,每天放學都要幫媽媽賣烤肉串,考試竟然考了四科滿分全縣第一的好成績;……她他是那麼善良、孝順、懂事。他們用弱小的身軀擔當起家庭的重任。他們的孝心感動了我,為我們少年兒童樹立了好的榜樣。

我也要孝順父母,多幫媽媽做家務。不要再任性自私了。不跟爸爸媽媽頂嘴了,不亂花錢,有事要和爸爸媽媽商量,不自做主張。改掉不良習慣。聽爸爸媽媽的話好好學習。做個懂事的孩子,不要讓他們失望。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4

清代王永彬曾説過:“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對於我們現代人説,孝敬父母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要去孝敬父母;十二三歲的孩子,這正是在父母身邊撒嬌、睡懶覺的時候,然而,有一些孩子,他們早已養成早起牀,幹家務,孝敬父母的責任……

央視在前天播出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在這個頒獎典禮上評出了10個孝心少年。在這10個孝心少年的背後,都有一段讓人辛酸的經歷。在這其中,讓我感動的是邵帥。

在邵帥一歲時,他的父母離異,在他11歲時,他得知遠在800多千里外的北京,邵帥的媽媽患上了急性骨髓白血病。於是他來到北京照顧媽媽。他的骨髓跟他媽媽配型成功,於是他捐出骨髓。邵帥的姥姥説,他從小怕黑。在他香山的暫住的與醫院之間有一片樹林,他每天晚上送飯,都必須穿過樹林。邵帥為了壯膽編了一首詩“為了我的媽媽,我什麼都不怕,原來獨自在家都害怕,現在走夜路過香山,我都不怕不怕了……”他是一個多麼勇敢的人啊。經過邵帥的細心呵護和醫院的精心治療,現在邵帥媽媽的病好多了。

看完這個節目後,我明白了許多。我認為,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我們現在的同學應該珍惜現在父母對我們的愛。為父母幹一些家務活,陪父母聊聊天。我想這就是現在的父母們想要的。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5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詩表達了孟郊對母親濃濃的愛。今天,我看了一部關於愛的幾個故事,讓我對他們肅然起敬。

有一位小姑娘叫拉姆,是西藏人。因為爸爸英年早逝,所以和媽媽相依為命。不幸的事繼續發生,媽媽的腿患上了風濕,走路困難,小拉姆從小就開始承擔家務。9月的深秋,她隨媽媽到村旁的小河旁洗被單,由於媽媽患病,所以11歲的她獨自下河,媽媽在旁邊看着。記者問小拉姆水涼不涼時,她説:“我已經習慣,因為我喜歡為媽媽幹活”。在媽媽的鼓勵下,拉姆的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因為學校有規定,拉姆不得不離家前去住校。臨走時,她依依不捨的和媽媽親吻、擁抱,並囑咐媽媽不要多走路,從她眼裏,我看到了拉姆對媽媽深深的愛意。

還有一位9歲的小男孩也讓我頗受感動。小時候,媽媽到遠方打工掙錢,他和爸爸相依為命。但不幸的是,整日為家操勞的爸爸患上了重病,這種病非常罕見,他爸爸經常高燒不退。醫生對這種病也束手無策,病痛折磨着爸爸。年幼的他只好經常給爸爸按摩,暫時緩解爸爸的痛苦。這些年來,他承擔了家裏大部分勞務,給爸爸喂藥、捶背、聊天、做飯……。如今,在兒子的精心照料下,爸爸的病情得到了好轉。為了爸爸,兒子還請求媽媽趕緊回家,現在,一家三口終於團聚了!

從這兩個孝心少年的故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孝”字的內涵,出門回家給父母問好,時刻關心父母健康,記住父母的生日,節假日給父母問候,點點小事,都是“孝”的體現。希望“孝”永遠在我們身邊,更淌漾在每個人心中。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6

因為我們十一月份要培養的好習慣是有孝心,所以老師讓我們觀看了孝心少年頒獎儀式,看後,我的感受頗深。

節目中,我最喜歡一位叫劉倩的姐姐,她十一歲,也上五年級,可是她的孝心事蹟確實很感人!

她是土家人,生長在湖北恩施的一個小村莊裏。因為她媽媽生她時難產,雖然她健康的出生了,可是媽媽卻永遠的離開了。只剩爸爸和奶奶來陪她,他們一家以賣廢品來維持生計。因為爸爸長年有病,奶奶也已經年邁,年幼的劉倩姐姐便承擔了很多家務事。她每天都上山砍柴,可是因為下雨天,山路太滑,她只能光着腳上山,揹着柴下山。在路上,她的.手被刮破了,記者問她:“倩倩,你回家後會不會告訴爸爸,你把手刮破了?”倩倩搖搖頭説:“沒關係,這是經常的事,再説我也不想讓爸爸擔心了。”看到這兒,我已淚眼曚曨。回想起來,我為爸爸媽媽做的事情太少了。劉倩在屋裏跑來跑去,因為她在為爸爸煎藥,藥出來後,她先嚐嘗説:“啊,好苦,好苦!”她又調了一杯白糖水,給爸爸拿去,看完爸爸喝下後,她才安心的去做別的事。

看完這個節目後,我覺得我實在太幸福了,她們幾乎都是和我同齡的孩子,可是她們幼小的肩膀卻承受起了家庭的重擔。我在敬佩她們的同時也暗下決心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孝心精神,努力用一點一滴去回報父母,孝敬長輩!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7

今天早上起來,看着鏡子裏的自己,眼睛依然十分紅腫,要知道,因為在昨天,我看了有史以來最令人感動的電視節目:《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禮。

節目剛開始,我印象最深的是主持人的一句話:“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你看這個孝字的結構啊,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今天我們要認識xxx位最美孝心少年和xxx位特別關注少年。”在主持人的話語中,節目拉開了帷幕,一場感動之旅開始了。首先是“為父千里尋醫”的xxx,在6歲時,她的父親高位截癱,瘦小的xxx便一直照顧着父親,不離不棄,直到12歲那年,xxx下定決心,帶父親去上海求醫,一個12歲的女孩就這樣,將板牀上的父親推到了上海。到了上海後,又照顧了父親四年。除此之外,還有“為母捐髓”的少年xxx。當外出打工的母親患上了白血病,12歲的xxx毅然決定:將自己的骨髓捐給母親,陪伴母親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像這樣令人催淚的事例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中數不勝數。

而看看這些少年,再看看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的父母都還健在,陪伴着我們,想方設法的想要逗我們開心,我們卻還對父母發脾氣。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中許多少年都過早地承擔了家裏的重擔,而大部分孩子甚至連洗衣、做飯、梳頭樣樣不行,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或小皇帝,自理能力相當差。還有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問父母要錢,父母不給,便大鬧天宮,根本不知道掙錢的不易,在“最美孝心少年”中大多數孩子甚至為家中的生計想辦法掙錢,每一分,每一角都是血汗錢。

所以我們應該有所改變,哪怕一點一滴,都會讓父母感到無比温暖。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8

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部影片,令我非常感動。影片裏提到了一個小男孩,他的母親不會説話,他卻能日夜操勞,不分晝夜的教他媽媽説“我要喝水”這句話。一直教了上千遍,他的媽媽才學會了説這句話。使我感動的不僅是他的堅持,還有他的樂觀。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也是一個小男孩,有一個生病的父親住在醫院裏。他為了讓爸爸的病儘快好起來,每天都幫他爸爸按摩穴位。看看我自己,也是一個孝敬長輩的孩子,每天爸爸媽媽回到家,我都會為他們倒上一杯熱水。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百善孝為先”。

覃耀緯:

孝心是什麼?我看完《最美孝心少年》後解開了這個謎團。孝心就是關愛父母,父母很勞累,要多關心他們的身體;孝心就是吃苦,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你誠心誠意的去做,就是孝心的體現。

看了《最美孝心少年》,我不禁想起了羊羔跪乳這個故事,講述的是羊羔小時候常常被媽媽照顧,長大後為報恩而跪着吃奶。還有烏鴉反哺的故事,講的是烏鴉小時候媽媽餵它吃蟲,長大後小烏鴉捕蟲喂媽媽。從這兩個故事中我們都能深深體會到“孝”的含義。

我不禁有些自愧,看着電視上的那些跟我同齡的孩子,他們小小年紀,卻去林中砍樹、在街上賣報紙掙錢,為父母洗腳、穿衣,而我身在福中卻想不到這些,一有空閒只顧和小夥伴們玩耍。

孔子説:“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孝是中華美德,更是品德高尚的標誌,所以讓我們一起孝敬父母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9

在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錄製後,記者採訪了入圍20xx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吳鍾。當被問及獲獎感受時,吳鐘錶示,孝敬爸爸是自己的分內之事,很感謝社會各界對他的關注、鼓舞和祝福,他覺得十分榮幸。在得知兒子獲獎時,吳爸爸也告訴記者,“他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平時不管是在家裏還是在學校中,他都是一個特別真誠的孩子,也希望他能夠繼續發揚孝的精神,傳遞更多正能量。”“作為兒子,理應承擔照顧爸爸的責任,我會一直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吳鐘錶示,以後要繼續照顧爸爸,繼續弘揚“成都孝”精神,同時也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記者同時也採訪到另外一位入選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成都少年黃鵬軒。這名成都少年表示,他從不少人身上學到了很多難能可貴的精神品質,當得知自己的骨髓和爸爸匹配,他一開始還有些害怕,但一想到爸爸辛苦撫養自己長大,他馬上鼓起了勇氣。“我的骨髓能夠救爸爸,我覺得非常慶幸。”懂事的黃鵬軒告訴記者。

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崇文尚禮之城。兩千多年來,天府文化中的友善與優雅,持續浸潤着一代代成都人,各種“成都孝”故事不斷湧現,孝心少年們善良勇敢,身體力行傳播着中華傳統美德,令人感動不已。近年來,成都市文明辦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堅持立德樹人,廣泛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力推進天府文化進校園活動,着力建設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進一步推動形成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格局,大力培養愛黨愛國、文明友善、孝老愛親、勤勞善學、樂觀健康的天府好少年。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0

今天晚上家人陪同我觀看了中央電視台舉辦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

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感動的我淚流滿面,但是最令我感動的還是那個八歲少年付志行,那是本該在爸爸媽媽懷裏撒嬌的年齡,卻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付志行的爸爸是三級智障,媽媽是四級智障,家裏只有爺爺勉強可以幹活,因為要維持家裏的生計,爺爺照顧不了小志行的爸爸媽媽,所以每天小志行一回家,就要為一家人做飯,還要喂媽媽吃飯。別人都説他的爸爸媽媽是傻子,他並不嫌棄他的爸爸媽媽,一直照顧着患有智障的爸爸媽媽,每天任勞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幫助爺爺幹活,看到累了一天的爺爺回家了,忙給爺爺捶背洗腳。他那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指引着他不斷向前行,也深深地感動了我,感動了我們每個人。我要向八歲的小志行學習,學習他那任勞任怨,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相比小志行的條件,我們幸福多了,小志行能做的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呢?我一定好好學習,在學習之餘幫媽媽掃掃地,洗洗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當爸爸每天下班回家了,給爸爸端一盆洗臉水,每天晚上給奶奶洗洗腳、捶捶背,有好吃的讓奶奶、爸爸媽媽先吃。

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孝親敬老,只要我們的心盡到了,什麼都能使家人感動。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1

今天晚上8點,我打開電視,調到少兒頻道,準備看一會兒動畫片,可奇怪的是每天按時播放的“銀河劇場”卻沒有開始,取而代之的是《尋找最美孝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這是評比最美的少年的嗎?我有點不明白,於是開始聚精會神盯着電視。

“咚?咚?咚?咚?”,我聽到鐘聲敲了十幾下,我吃驚的看了一下表:“哇,現在已經10點了,看了兩個小時”,我情不自禁的叫了起來。

我看得真是太入迷了!直到結束才意識到已經10點了,不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年僅13歲的吳林香小姐姐。

她有個5歲的弟弟和一個原來非常美好的家庭。然而,甜蜜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一次,吳林看的媽媽在醫院中突然查出得了肺癌晚期,這讓一個原本十分美滿的家庭身陷泥潭。

吳林香原本並不是一個愛笑的女孩,但在母親查出了肺癌晚期以後,她每次面對家人,總是帶着那會心的微笑,因為,她在書中讀到:微笑能夠使人感到愉悦、放心和安慰,於是,她就用這微笑讓媽媽放心和安慰?。

每次晚上媽媽的病發作時,她就對媽媽説:“你一定要堅強!”然而,無論林香怎麼努力,媽媽還是慘忍的離開了人世?看完了這部公益片,我突然覺得我是幸福的,家裏有着温柔嫻慧

的媽媽,還有身強力壯的爸爸,慈祥的奶奶,風趣的爺爺?以及所有愛着我們的人,他們都很健康。我現在,應該的教敬他們,不要讓“那一天”到來時感到後悔,感到遺憾,到那一天再去孝順他們,那就太晚了!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2

今天,中央電視台播出了《最美孝心少年》。雖然一個個孩子都開心地走上台領取獎盃,但是他們的背後卻有着一個個讓人熱淚盈眶的動人故事。

下課了,當其它孩子聚在一起嬉戲玩耍的時候,305班的10歲少年徐煜岑卻仍在自己的座位上寫作業。“我必須快點寫完作業,回家還要照顧我的媽媽”。20xx年7月30日早上,徐煜岑的媽媽姚建虹和她的丈夫出門準備去上班,但意想不到的禍事卻迅雷般地落到了他們頭上。姚建虹在下樓梯時一腳踏空,從二樓滾了下來,後腦勺磕在了地板上,當場不省人事。在醫院的搶救下,姚建虹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仍昏迷不醒,處於危險階段。為了喚醒媽媽,10歲的徐煜岑用錄音機錄了一句話,一天24小時在她耳邊播放,經過兒子不停地呼喚,在第21天的早晨,姚建虹終於睜開了眼睛,但醫生的話又讓他們如墜冰窟:“她的腦袋受到了創傷,語言功能被破壞了,可能永遠也説不了話了”。徐煜岑不相信,他每天回家教媽媽認字,光一個“我”字就教了一年多,每天的算術題100道。經過長期的努力,媽媽姚建虹終於説出了一句完整的話“錦錦,你真棒!媽媽愛你。”母子倆抱在一起淚如泉湧。

孝心,每一個人都應該對父母、對自己的長輩孝順。出門在外,常給家人打電話是孝順;在家裏跟老人下下棋是孝順;一句温暖的問候也是孝順。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充滿愛的心,做最美孝心少年!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3

在10月29日晚上,央視播出的“眾裏尋你—— 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上,王薺悦説,“爸爸媽媽看不見,我就是爸爸媽媽的眼睛”,這一番話讓不少觀眾落淚。

記者瞭解到,薺悦爸爸的視力只有0。1,媽媽以前有一隻眼睛能看見,但因為急性青光眼耽誤了治療也導致失明。父母雖然看不見,但是性格非常樂觀,他們也把小薺悦培養成了樂觀陽光的性格。被評為全國最美孝心少年,王薺悦認識了一幫好朋友,而且被他們的故事深深感動,“我印象最深的是蒲曉燕姐姐,她家裏確實很貧困,腳上的鞋子都磨爛了,甚至只能光着腳在山上走。我一想,那得多疼啊!”王薺悦看到許多家庭貧困的孝心少年,心裏非常難過,就想盡自己所能地幫助他們。

“薺悦太懂事了,在北京錄節目的空餘,我帶她買了些零食,她自己不捨得吃,當看到有些來自山區的小朋友都沒見過這些零食,她趕緊拿出來一起分享。回到青島之後,就跟我説,想為一些貧困的孝心少年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韓妮妮老師説,王薺悦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學校的支持。

瞬間覺得她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人!我們都要好好地向她學習!要以最美孝心少年為榜樣,樹立勵志成長、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仁愛謙和之心,身體力行將孝道踐行到底。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4

“百善孝為先”,今天我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晚會。每看到一個孝心少年的故事,我的心中都特別難受,但更多的是對他們的敬佩。這一個個少年,大部分都是我的同齡人,當我們還在父母身邊撒嬌時,他們卻早早的挑起了生活的擔子,成為家庭的“頂樑柱”。

李依桐和李易軒是一對10歲的孿生姐弟,就在幾年前,爸爸離家出走,媽媽又身患重病。常言説“窮人的兒女早當家”,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再適合不過了。因為母親沒有工作,僅靠擺地攤、打短工維持生活,收入非常微薄。他們連租一套像樣房子的錢都沒有,只能與他人合租居住。為了使房租的支出更少點,他們不得不經常搬家,過着居無定所的日子。

為了能讓媽媽少一點辛苦,他們放棄了玩耍,承擔家裏的大部分家務,忘記了自己還是個孩子,幼小的肩頭過早的壓下了生活重擔。他們經常在節假日和婚禮上演出,每次演出結束後,姐弟倆才可以飽餐一頓,然後帶一些好吃的給母親。

看到這些,我心裏很不是滋味。想想自己,我總是以學習任務繁重為由,家務事從未做過,可真的是這樣嗎?我只是為自己的懶惰找理由罷了。相比較這對姐弟,我真是太自私了,我的心裏只有我自己。今後,我要想他們一樣,多為家裏出一份力,儘自己的力量多做一些事情。

都説“苦難使人成長”,而幸運的我們,更應該珍惜幸福的生活,從點滴小事做起。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5

作為“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的重頭戲,本屆頒獎典禮請到的頒獎嘉賓涉及各個領域,既有航天英雄楊利偉、藍圖公益基金會創辦人龍永圖、著名錶演藝術家呂中、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著名詞作家任衞新,也有奧運冠軍楊揚,本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形象大使、主持人於嘉和“月亮姐姐”等廣大觀眾熟悉的知名人士。節目組特意邀請到了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風濕免疫學組組長、首都兒科研究所風濕免疫科主任吳鳳岐教授來到現場,後期她還將為“最美孝心少年”楊峻熙提

供切實醫療幫助。歷屆頒獎典禮吸引了全國數億觀眾的目光,無數觀眾被孝心少年的事蹟和精神所深深感動,在全社會掀起了倡導孝親善行、致敬道德楷模、弘揚社

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輿論正能量。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頒獎典禮在頒獎環節設計上更具儀式感,每位孝心少年的出場由6位小演員簇擁而來,同時20位“特別關注孝心少年”也將一同走上舞台,展現他們的風采;文藝呈現方面編排更加流暢、精心,觀眾們不僅能看到由總枱央視少兒頻道主持人小鹿姐姐和月亮姐姐帶來

的主題曲《眾裏尋你》,而且曾在視頻網站頗受關注的原創手勢舞《聽我説聲謝謝你》的歌曲原唱者李昕融,也將來到現場重新演繹這個作品。除此之外,今年頒獎典禮舞台還進行了創新式設計,別具心裁地使用了環繞式大屏幕,營造出了更加温馨的現場氛圍,讓觀眾在觀看典禮時沉浸其中,更真切地感受到孝心少年以及嘉賓們的真情實感。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