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月夜憶舍弟》古詩原文及賞析

本文已影響 3.75W人 

【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月夜憶舍弟》古詩原文及賞析

【出處】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譯註1】露水從今夜變白,月亮雖很明亮,但總覺得沒有往日在故鄉時那樣明亮。露從今夜白:適逢白露節,故覺 露水變白。白露,二十四節氣之一。

此聯的意思是:白露節的夜晚清露滿地,使人頓生寒意, 孤身在外的遊子愈加感到故鄉的月是最亮的。後用來表達在異鄉 的遊子月夜懷鄉、思親之情。

  【譯註2】

從白露這一夜起,清露就變成寒 涼的白露了; 在異鄉望明月,覺 得還是故鄉的月兒明亮啊。語出 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 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用以表達月夜遊子 懷鄉思親之情,或單用 “月是故 鄉明” 表達遊子對家鄉的思念和 讚頌。◇多年沒回家鄉了,看着那 圓圓的月亮,真有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之感。(諶容《真真 假假》)

  【譯註3】

寫作者在離亂中懷念故鄉的兄弟。“露從今夜白”,既是寫景,也點明時令,時為白露節。“月是故鄉明”,也是寫景,但感情色彩比上句強烈。本來普天之下共享一輪明月,無明暗不同之差別,而作者卻説“故鄉明”,深刻表現了思鄉之情。

【鑑賞】今晚是白露節,月亮卻是故鄉的最亮。“露從今夜白”一句 中,“白露”原為節令,卻被詩人拆開講,情致頓顯。“月是故鄉明”一句中, 詩人將自己的主觀感情融入所寫之景中:普天之下共有一輪明月,本無差 別,詩人卻説故鄉的月亮最明。這種寫作手法突出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 之情。兩句詩歌正常語序應為“今夜露白”,“故鄉月明”。詩人將詞序調 換,使得詩歌意趣橫生。後人常引此句表達思鄉之情。

  【用法例釋】

一、用以形容故鄉的月 夜清涼宜人,月光明亮。[例]“露是今 夜白,月是故鄉明。”當故鄉的“涼月子” 照着東海邊的漁村農家,照着我家竹籬 邊那棵桂花樹時,在淡淡的桂子香氣 裏,母親的那輛紡車,也許又在“嚶嚶 嚶”地吟唱,搖出一圈又一圈白花花的 海浪吧。(秦文玉《西海情》)

二、用以形 容月夜的思鄉之情。[例]特別是中秋 節,素來稱為團圓節,這是最易引起人 們思鄉之情的一天。他和妻子王承書, 總要默默地在月下坐到夜半,望着天宇 上,雲紗籠罩着銀盤般的皎月,“露從今 夜白,月是故鄉明”的詩句油然註上心 頭。(韓靜霆《祖國呵,在你的懷抱裏》)

  【全詩】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賞析】

這首詩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在秦州所作。是年,史思明殺安慶緒,引兵還范陽,九月復率兵攻陷洛陽,山東、河南一帶處在戰亂中。當時杜甫因關中饑荒,棄官攜家小西進,正住在秦州。舍弟:對人稱自己的'弟弟。杜甫居長,有四個弟弟,名穎、觀、豐、佔。寫詩時只有杜佔在身邊,其餘分散在河南、山東一帶。

全詩信手寫來,卻層次井然,其中以一個“憶”字貫徹全詩,可謂“句句不離‘憶’字”(清人章燮語)。後四句內涵豐富,如近人俞陛雲所析:“有弟而分散,一也;諸弟而皆分散,二也;分散而皆無家,三也;生死皆不可聞,四也;欲探消息,唯有寄書,五也;奈書長不達,六也。”(《詩境汪説》甲編)

這首短詩的核心是一個“憶”字,憶的時間是秋天的“月夜”,憶的對象是“舍弟”。詩的前四句,寫的是時間,通過“戍鼓”、“雁聲”兩種聲音和“露”“白”“月”“明”兩種色彩勾勒出一幅邊塞秋夜圖。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是乾元二年(759)秋天作者流寓秦州的時候。秦州的邊地風光,作者淒涼的心境,也都流溢於字裏行間。流寓邊地的作者思鄉之情切,由思鄉到思念他的幾位弟弟。月光普照大地,本來是一樣的;由於作者思鄉之情深切,所以認為是“月是故鄉明”,從而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

詩的下半段介紹“憶”弟的情形與原由。據《通鑑·唐紀37》》載,這年九月,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洛陽,齊、汝、鄭、滑等州都在戰亂之中。作者的三位弟弟杜穎、杜觀、杜豐都遠在東部地區,彼此不通信息,所以説“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作者寄書去常無下落,而且又是“未休兵”之時,生死茫茫更難預料。“況乃”二字,寄託着作者對弟弟的手足之情和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其深意正在於此。

全詩的意境悽楚感人。詩人將個人的家庭遭際與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來描寫,語言樸實自然,辭淺而情深,尤其“月夜”與“憶弟”聯繫緊密,做到了情與景交融,哀感動人。王嗣奭《杜臆》解雲: “對明月而憶弟,覺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鄉之明,憶在故鄉兄弟也無故也;蓋情異而景為之變也。”這首短詩,每一句都藴蓄着豐富的內涵,句句寫景言事,句句抒感含情,飽和着濃郁的詩情,耐人吟味。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