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九年級作文

我讀安徒生九年級作文示例

本文已影響 1.41W人 

似乎每一個年代都不乏屬於它的歷史,不乏只為它抒懷抑或憤慨的筆者。譬如巴爾扎克,用自己凌厲的筆觸導演了19世紀西歐的人間喜劇;譬如魯迅,他吶喊的餘音迴盪近一個世紀;譬如曹禺,一陣雷雨表達的是太多的憤懣與警醒。

我讀安徒生九年級作文

於是在這樣的思緒下,不知怎的,想起安徒生。

提到這個名字,當今世界自然不會有誰陌生,好幾代不同的人或懷念或自豪地回憶:“我就是讀安徒生長大的!”

我最早接觸安徒生的作品,是在四歲左右,或者是那之前更年幼的歲月,在搖籃裏聽母親輕讀那些童話,只是那些片段大多都模糊了。我記得自己第一次看的是《海的女兒》,結尾處小人魚在夕陽中化作泡沫的場景讓我至今都唏噓不已。我也至今不明白,為什麼人們提到安徒生,總是冠以他“童話大師”的稱號,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已越來越無法理解大多數人的想法。

我讀安徒生,早已不再滿足於“故事”的本身,我看到的是—個看盡人間聚散離合的作者,在無數次心靈的撞擊之後寫下的冷峻讚歌。《賣火柴的小女孩》展現給我們的是人們對光明的追求,是那個時代人性的冷漠;《海的女兒》放在現在,結局早已被改為艾麗兒和亞力克最終得以結合,而它的原文則是忍受巨大痛苦的人魚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成了愛情的殉葬品;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夜鶯》,夜鶯一生不倦地為皇帝唱着歌,卻在失去知己後死去,它的胸脯上,刺着一朵可愛的玫瑰花……

賣火柴的小女孩死在對光明的嚮往裏,她別無選擇;海的女兒死在自己的愛情裏,她不願有多餘的選擇;夜鶯則成了“熱愛”的殉葬品,就像張愛玲筆下“屏風上的鳥,死也死在屏風上”。

所有的這一切,都太過凌厲。安徒生不應該被粗淺地冠上“童話大師”的頭銜,他的偉大不能被當作“童話”而被人們隨着年齡增長而拋棄。兒童正是花一般的年紀,他們的心靈不應該被現實的悲哀太多地侵蝕,“很久很久以前”、“最後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諸如此類的字眼是最適合他們的,光明、美好、幸福、和樂,諸如此類的主題才是他們應該讀到的.。

所以,我讀安徒生,遠離童年好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讀那本貌似“幼稚”的童話集。安徒生,在我看來,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羣中應該有他的一席之地。他的筆,悽美而尖鋭,委婉而凌厲,真正做到了以小見大,以他獨有的睿智和機敏發泄着對現實的不滿和對下層人民的悲憫。

有時候會不自覺地把魯迅和安徒生放在一起作比較,這樣的説法也許在大多數人看來是無稽之談,甚至是我一時興起做的無聊拼接,也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吧。不同時代、不同國籍、不同種族的兩個人,用不同的角度卻表現着類似的思考。安徒生是丹麥的象徵與驕傲,而在中國人眼裏,魯迅何嘗不是中國的脊樑?他們面對的是不同民族在不同時期的黑暗與絕望,抒發的卻是同一個夢想:光明、安寧。

一個人與一個社會相比,力量顯得太過渺小,一個文人若是敢於與黑暗相對抗,敢於不懈地戰鬥、默默地忍受,那樣的力量又怎麼計量?在我看來,安徒生的文字裏就隱含着這樣奇異的力量,隱藏在看似温柔美好的文字背後,隱藏在安靜寧好的氛圍之中,但又有幾個人能真正明白他的憤怒與壓抑、他的顧慮與無奈……

生在21世紀,我無法與安徒生對話,無法知道他的意願與想法。但是,一代大師的作品被定性為“童話”,這到底是對安徒生的褻瀆,還是對諷刺藝術的美化?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