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皮影戲作文600字

本文已影響 2.44W人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皮影戲作文600字,歡迎大家分享。

皮影戲作文600字

皮影戲作文600字1

“三尺生絹做戲台,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皮影戲”,又叫“燈影戲”,是一種用動物皮做的剪影表演。

這次,我在西安就看到了“皮影”——這種古時候的“電影”。

到了看“皮影戲”的地方,只見屋子正前方的牆上安着一塊白色的幕布,布後有些許亮光,我屏氣凝神,期待着這從未看過的表演。突然,一陣敲打聲響了起來,鑼鼓齊鳴,一堆“白骨”隨之浮現在了幕布上。接着,唐僧、豬八戒、孫悟空、沙和尚、白龍馬、樹木山水也接連浮現在了白色幕布上。這部戲的名字叫“三打白骨精”。

這些人物都是彩色的,看上去就像半透明的剪紙在幕布前動來動去:他們一會兒趕路,一會兒休息,一會兒説話,一會兒打鬥,栩栩如生。他們説的是陝西方言,我有些聽不太懂,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還是挺熟悉的,我覺得既好看又新奇。只是熱熱鬧鬧的演出一會兒就結束了,意猶未盡。

看完演出,我們來到賣“皮影”的小賣部,原來“皮影”都是染成五顏六色,半透明的皮做的,有豬皮,有驢皮,摸上去很硬。但我很好奇這些放在櫥窗裏不能動的“皮影”是怎麼動起來的?這時候,來了一個售貨員阿姨,她説:“小朋友你看,每個關節上都有一根細線連接着,只要牽着線的棍子一動,關節就跟着動,人就好像動起來了。所以只要會控制這些棍子,就能讓人“動”起來。”

我恍然大悟,這真是件神奇的事情,古人可真聰明啊!我試了一下,其實讓它做動作還是很難的,於是我也買了一個“皮影”,準備回去好好練習,試試也演一出“皮影戲”。

皮影戲作文600字2

人生猶如一趟旅程,乘着喜怒哀樂的翅膀,我劃過天際,橫越崇山峻嶺,每次經驗的累積,都是蜕變的扉頁,一粒晶瑩滑過臉頰,都是歲月的浪跡直到那天,真的累了,拖着沈重的步伐、憔悴的身軀,回到那屬於我永恆的心靈故鄉,我看見光,看見希望,看見那並不陌生,使我夜夜想念的背影。

回到家鄉,我穿過大街小巷,來到我曾經熟悉的地方──土地公廟前的大廣場放眼望去,人潮如鯽,廟宇前駐立着簡單的舞台,我興奮跑到後台去他專注的眼神使我敬畏三分,那鏗鏘有力的配音使我動容而沉醉其中,他是這場皮影戲的幕後主角,他是在鄉里帶給大家歡樂的使者,他是我最愛的爺爺我在一旁陶醉地看着爺爺工作,等他結束這次的演出台下的掌聲如雷貫耳,舞台上的戰爭戲打得如火如荼,直到最後終於精采落幕,我牽着爺爺的手,因為爺爺使我感到無比的光榮。

夜深了,月亮緩緩攀上夜空,躺在草蓆上,突然聽見客廳傳來聲響,我悄悄走向聲音發出的地方黑暗中,我看見了一盞燈光,原來是爺爺在整理他最好的夥伴皮影們的身體,我坐到爺爺身邊,爺爺告訴了我有關他們的故事在台面上,皮影是用影子帶給大家歡樂,沒有觀眾看得見他們的繽紛,他們“真正”的可愛,他們躲在光的背後,陪爺爺一起戰鬥,一起哭一起笑,在爺爺心中,他們是有生命的,如此快樂而光芒四射,儘管他們只能在光背後爺爺在他的崗位上執行着這份悔人不倦的工作,即使生活有困難、出差錯,爺爺也都只説“生命或有段落,風骨留明天”來期許自己,期許子孫舞台後的那道光芒,只映照在爺爺和皮影身上,還有身為孫子的我,我很驕傲。

爺爺在舞台後的生涯,酸甜苦辣多少哀傷,我們駐足在爺爺的歲月跟前,沾嚐了幾分感慨沒有爺爺,就沒有活力的皮影,沒有光,就沒有精采的皮影戲,光是希望,光是美,光是所有幸福的源頭陪着爺爺,陪着皮影,我看見光,温暖舒暢,在鄉人們滿足的臉上,爺爺證明了一切。

我看見光,文化的傳承和歷史的履印,那永恆、無限延伸的幸福。

皮影戲作文600字3

星期五下午,老師告訴我們會有皮影戲看,班裏就炸開了鍋。我也高興得不得了。

皮影戲開始了,同學們立刻安靜下來,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頻幕看。首先有一位老師上台講話,皮影戲表演的是東郭先生和一隻豺狼的故事。故事講的是從前有個讀書人叫東郭先生,他和他的驢子在大山裏走着,停下來休息、看書。這時一隻豺狼急匆匆地跑了過來,對東郭先生哀求道:“先生,請您救救我吧。今天早上,有位武士來到村裏,打死了我的好幾個同伴,我僥倖逃脱,可那武士已經追來,請您救救我吧。”東郭先生看他那可憐的樣子,説道:“好,我就救你一命吧,你鑽進這個口袋裏,我叫你再出來。”“好。”豺狼趕緊鑽進了口袋,這時,武士追過來了,問他説:“先生,您可看見一隻豺狼從這兒過?”“沒有,沒有,我一個讀書人,從沒見過什麼狼不狼的。”東郭先生答道。“那這袋子裏裝的是什麼?”武士又問,“是,是書呀。”東郭先生結結巴巴地答道。

“那我怎麼看到這袋子動了一下呢?”武士開始懷疑了,東郭先生急忙説:“我這麼愛書,怎麼能在裏面裝其他的東西呢?”武士這才放下心中的懷疑,提醒東郭先生説:“豺狼個個都非常狡猾,你可要多加小心呀。”武士走了以後,東郭先生把豺狼放了出來,豺狼説:“我餓了,我要吃東西。”東郭先生拿出一塊燒餅給豺狼吃,豺狼説:“沒味道,我要吃肉。”“這荒山野嶺的地方,去哪給你找肉吃啊?”東郭先生很奇怪。豺狼壞笑着説:“你身上不就是肉嗎?”“啊?”東郭先生大吃一驚,“難道你要吃我?”“是呀,你救了我,就把好事做到底吧。”“慢着,我得先問問別人你該不該吃我。”“好,你問吧。”東郭先生問了梨樹和奶牛,他們都説吃吧,吃吧,就當豺狼要撲上前去吃掉東郭先生的時候,一位見義勇為的農夫走過來用鋤頭把豺狼砸死了,救了東郭先生一命。

看完後,同學們鼓起掌來,連連叫好,真希望下次還有這樣的機會觀看皮影戲!

皮影戲作文600字4

晚上,我們一家人到湖南大劇院看皮影戲《猩猩與天鵝》,它描寫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一次洪水沖毀了小猩猩的家,失去了媽媽的小猩猩爬上一棵快要斷的樹上喊救命,這時天鵝姐姐飛來了,她救了小猩猩,並且用魔法變了房子和食物給小猩猩,還送給小猩猩一支仙笛,她説:“你如果遇到了困難,只要吹三聲笛子,我就會趕過來,現在我還要去幫助別人。”天鵝姐姐飛走了,小猩猩在房子裏睡着了。

這時一隻飢餓的大灰狼敲門説:“快開門,我是大灰羊。” 小猩猩開門一看原來是大灰狼嚇得説不出話來,大灰狼猛撲上去,小猩猩可憐地哀求:“狼大哥別吃我,我給你好吃的!”邊説邊把天鵝姐姐留給他的食物端出來。大灰狼奇怪地問:“你哪來這麼多好東西?” 小猩猩説:“是天鵝姐姐送的,她還送給我一支仙笛,只要我吹三聲它就會來。”大灰狼一邊流口水一邊説:“吃了天鵝肉就可以長生不老,你趕快吹三聲叫她來,否則我就吃了你!” 小猩猩只好拿出仙笛吹了三聲,善良的天鵝姐姐馬上飛回來。

狡猾的大灰狼連忙説:“謝謝你的幫助,我們要送給你一件禮物。”他把天鵝姐姐騙了下來並狠狠地咬住她的腳,小猩猩很慚愧,趕過來扯住大灰狼。上當的天鵝姐姐憤怒地用力甩開了他們説:“你們忘恩負義再也別想得到我的幫助!”天鵝姐姐飛走了,收走了房屋和食物,大灰狼氣急敗壞,轉身撲向小小猩猩把它給吃了。

皮影戲結束了,我喜歡天鵝姐姐,它很善良、樂於助人;小猩猩可憐,但是它不該輕信別人、忘恩負義;大灰狼最壞,真希望天鵝姐姐把它趕出森林。

皮影戲作文600字5

在眾多戲曲種類中,皮影可能是非常不起眼的一個,但他卻有着悠久的文化歷史和傳承。

濟南皮影的特色有三類:製作特點、道具特點、戲曲特點。

先説製作特點

濟南皮影製作的最後一步是“連綴”,皮影綴的一定要恰到好處,如果綴的不好,那麼極有可能影響人物的美觀,可能挺着脖子,可能胳膊太僵,可能……

總而言之,連綴決定了整個皮影的成敗。

再説道具特點

有的地方皮影額頭像一刀切的,有的地方的皮影是尖額頭尖下巴,櫻桃小口現現眼。咱濟南皮影的造型是圓額頭圓下巴,還有就是咱濟南皮影造型粗獷,因為濟南皮影是用來表演的,而不是用來觀賞的,如果做的太細,那麼可能就不會很結實,胳膊啊腿啊掉了什麼的,現場就沒辦法表演了,所以結實耐用是很有必要的。還有就是皮影的尺寸。最大的有幾米的皮影,還有50釐米的,之前還有幾寸的呢!之前有句話叫“皮影不過尺”,為什麼呢?原來,那時候的皮影以説唱為主,皮影只是提示性的表演而已。之後,隨着皮影的發展,有的增高到了50釐米,還有的甚至能達到幾米高。

最後再説説戲曲特點

戲曲中有濟南的當地方言,其實在之前還有“摩調”。摩調是李興時的爺爺李克鰲的師傅張盛旺唸經時的調子,張盛旺是個還俗的和尚,摩調的調子平平淡淡,沒有一點起伏。到李克鰲那一時代,出現了一點小小的變化,聲音變得鏗鏘有力多了。李興時曾問過爺爺為什麼要變化,爺爺回答説咱們要符合一個時代人想要聽的東西。還有濟南皮影的伴奏,濟南皮影的伴奏與別的地方唯一不同的就是:只有打擊樂。打擊樂通常只有三件:鑔、鼓和梆子。這就是濟南皮影的特點。

擁有諸多特點的濟南皮影,在濟南悠久的歷史文化長河中留下了它獨特的足跡。

皮影戲作文600字6

皮影戲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我從小就愛看,它不僅繼承了幾千年的文化,而且是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深受人們愛戴。

那地方叫爽口村,是以個被山包圍的地方,但又不偏僻的小村莊,在我的印象中只有10户人家,都種田。雜貨店在離那不遠的集市上。但在我是樂土:因為這住着我外公和外婆,也有許多與我同年的小朋友,每逢春節才能回到那。

由於我是從城裏來的,許多朋友都喜歡和我玩,我告訴他們城裏的故事,他們教我掘蚯蚓,去魚塘裏摸魚,樂呵呵的。我們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摸魚蝦和喂鳥,蝦對其他人來説是好魚餌,而對我們卻是食物與比賽的動力。

我們平常到河裏比賽捉蝦,10分鐘誰捉得最多誰就獲勝,贏了的可以吃自己捉來的蝦,輸了當然不能吃還要把成果讓給別人,不過話是這麼説可不論勝負每個人都可以吃到,可是這個遊戲玩個倆三次就不行了,因為他們的實力都太強,一下可以捉幾十條,所以“成本”不夠了,看不到幾隻蝦了。

不過我在那裏所第一期盼的,卻是去村外看皮影戲。皮影戲的聞名我早聽説了,可父母都忙着為過年做準備。村外有個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的戲棚。每天中午會開演,但不幸的我,在前一天被紅螞蟻咬了好幾個大包,父親就帶我去看醫生了。不久,我沒事了,我聽朋友説他們看戲的經歷,越聽我越想去啊,終於我還是按耐不住了。

我打聽到這戲,由於現在是春節,所以不用錢,而且還加了個夜場,我一聽高興極了,不用等到下週了啊。雖然他們中午去了次,但由於我,他們也和我一起去了,可我們想去就去,是萬萬不可的,但告訴大人,大人一定吧答應,可二蛋卻拍着胸脯説:“我打包票!路上有燈,路又寬;我們向來不亂跑;我們又識會來的路!”,大人們也都信。

不久我們打着燈來到了戲棚處。路旁儘管有美麗的花朵;天上儘管有許多繁星;路上儘管有小巧的鵝卵石;儘管有多美的風景,我也沒在乎一心想着皮影戲。

皮影戲作文600字7

人生猶如一趟旅程,乘着喜怒哀樂的翅膀,我劃過天際,橫越崇山峻嶺,每次經驗的累積,都是蜕變的扉頁,一粒晶瑩滑過臉頰,都是歲月的浪跡直到那天,真的累了,拖着沉重的步伐、憔悴的身軀,回到那屬於我永恆的心靈故鄉,我看見光,看見希望,看見那並不陌生,使我夜夜想念的背影。

回到家鄉,我穿過大街小巷,來到我曾經熟悉的地方──土地公廟前的大廣場放眼望去,人潮如鯽,廟宇前駐立着簡單的舞台,我興奮跑到後台去他專注的眼神使我敬畏三分,那鏗鏘有力的配音使我動容而沉醉其中,他是這場皮影戲的幕後主角,他是在鄉里帶給大家歡樂的使者,他是我最愛的爺爺我在一旁陶醉地看着爺爺工作,等他結束這次的演出台下的掌聲如雷貫耳,舞台上的戰爭戲打得如火如荼,直到最後終於精采落幕,我牽着爺爺的手,因為爺爺使我感到無比的光榮。

夜深了,月亮緩緩攀上夜空,躺在草蓆上,突然聽見客廳傳來聲響,我悄悄走向聲音發出的地方黑暗中,我看見了一盞燈光,原來是爺爺在整理他最好的夥伴皮影們的身體,我坐到爺爺身邊,爺爺告訴了我有關他們的故事在台面上,皮影是用影子帶給大家歡樂,沒有觀眾看得見他們的繽紛,他們“真正”的可愛,他們躲在光的背後,陪爺爺一起戰鬥,一起哭一起笑,在爺爺心中,他們是有生命的,如此快樂而光芒四射,儘管他們只能在光背後爺爺在他的崗位上執行着這份悔人不倦的工作,即使生活有困難、出差錯,爺爺也都只説“生命或有段落,風骨留明天”來期許自己,期許子孫舞台後的那道光芒,只映照在爺爺和皮影身上,還有身為孫子的我,我很驕傲。

爺爺在舞台後的生涯,酸甜苦辣多少哀傷,我們駐足在爺爺的歲月跟前,沾嚐了幾分感慨沒有爺爺,就沒有活力的皮影,沒有光,就沒有精采的皮影戲,光是希望,光是美,光是所有幸福的源頭陪着爺爺,陪着皮影,我看見光,温暖舒暢,在人們滿足的臉上,爺爺證明了一切。

我看見光,文化的傳承和歷史的履印,那永恆、無限延伸的幸福。

皮影戲作文600字8

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傳來,“老虎猛然躍起,氣勢洶洶地向武松撲去······”看到這兒,你一定會認為我在看電視吧?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我是在看皮影戲呢!

皮影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已經傳承了幾百年。表演皮影戲所需的道具並不多,一個射燈,一塊白色幕布和幾個皮影小人就足夠了。操縱皮影的人只需要在幕布後操控小人做出各種動作。你瞧!皮影戲這會兒正演得熱鬧,快去看看吧!

“老虎”撲向“武松”,武松臨危不亂,向後輕輕一躍,老虎撲了個空,居然還在地上打了個滾兒。能使皮影做出這種高難度動作,操縱皮影的人技術該有多高呀!我不禁在心裏敬佩起操縱皮影的人來。這場大戰愈演愈烈,觀眾們都屏息凝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幕布。武松此時飛身躍起,跳到了老虎背上,對着老虎拳打腳踢,老虎漸漸支持不住,終於倒了下來。操縱者是如何做出“打”的動作,卻不傷到皮影分豪呢?我好奇起來。這時,擴音喇叭適時地響起,通知我們可以繼續參觀幕布後面的戲房。我聽了這個消息,激動地一蹦三尺高,一馬當先地衝進戲房,想一探究竟。後面的皮影可真多呀!

架子上,櫃枱上到處都是,琳琅滿目,數不勝數,我驚得下巴都要掉了下來。操縱皮影的人是兩位鬍子花白的老爺爺,根本沒注意到我的到來,仍在專心演戲,我湊近一看,恍然大悟。原來,武松打虎時,老虎靠幕布近一些,武松離幕布遠一些,武松根本沒有騎在老虎身上,而是懸空着,他的拳頭也沒有打在老虎身上,只是視覺效果而已。這時,擴音喇叭響了起來,通知我們該離開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戲房。雖然這次皮影戲只有短短得三十分鐘,皮影卻在我內心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皮影,它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有着無窮無盡的魅力。

皮影戲作文600字9

小時候,我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在農村。那裏沒有高大的樓房、繁華的街道,但那裏的生活閒適而又充滿情趣。

逢年過節,村子裏總會有些藝人來表演。有一次表演的是皮影戲,全村的小孩子都湧過來看。有的小孩擠到前排,有的小孩則是騎在大人的肩上。我也一樣擠到了前排。

幾個表演的藝人搬來一個台子,台子上有一層白幕布。接着藝人又拿來了幾個皮影小人,小人做工十分精緻,用獸皮做的,手肘和膝蓋之間都有一個圓環相接,使動作更加靈活。

“哐——”一聲鑼響,台下原本議論紛紛的人們立馬安靜下來,坐等皮影戲的開始。白幕布後的人一亮嗓,皮影小人就在白幕布後露出了形態。定睛一看,這個皮影小人一身黑衣,頭頂還戴着個帽子。這不就是武松嗎?

“哐——”又是鑼聲一響,只見武松一棒打下,剛才還張牙舞爪的老虎便癱倒在地上。“啪啪啪……”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這次皮影戲表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幕幕畫面讓我回味無窮,難以忘懷。

去年暑假,我來到了皮影戲之都——陝西。在這裏,皮影種類豐富多樣,讓我大開眼界。我特意去了西安的皮影博物館。走進這博物館,我就被滿牆的皮影震驚了,真是美不勝收,讓人眼花繚亂。這裏不僅有皮影小人,還有皮影小車、皮影燈籠這一類物品,不僅有陝西本地特色的皮影,還有許多外地皮影。最讓我歎為觀止的是,那一幅由皮影技法做成的清明上河圖,圖中街邊的人、橋上的人,來來往往,惟妙惟肖,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

古老而煥發青春的皮影戲,承載着我兒時的歡樂,寄託着我未來的希望。皮影戲,你好!

皮影戲作文600字10

幾位老人,手持樂器,吹拉彈唱;幾位老人,佇立在白布後,手指似蝴蝶般翩躚,他們傳承着中國的經典。

我對古代藝術原先並不“感冒”,偶然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了皮影戲,便被它那古樸的氣質深深吸引。

那是《包公案》中的一個片段:“左右有急急趲路啊”一聲京劇腔的叫喊,演出開始了。鑼聲叮叮噹噹,有節奏地敲打起來,時促時緩,不禁使人浮想聯翩。主人公也就在這時騎着快馬,奔馳而來。一位年近半百的老藝術家矗立在白布後,手提幾根木棒,跟隨者鑼鼓的節拍,演繹着人物的每個動作,聚精會神。只見他繃緊了胳膊,神態莊重,將人物的每個動作都演繹得恰如其分,彷彿融入人物身體一般。他將主人公的手臂抬起,將手中攢着那一根鞭子,抽打着駿馬。動作活靈活現,人物的每個細節都被觀眾的眼睛所捕捉,無不折服他們的技術天宮巧奪。

京劇的音樂再度響起,另一位老人捏着嗓子以唱的形式來表達主人公所要説的話:“辭別王駕早離京何歎陳州眾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中雨水失調遭荒旱……”戲中人物凝視遠方,雙手抬起,慢慢放下,我們便感到人物內心的無奈與悲涼。皮影戲表演很快就結束了,可我卻久久沉浸在我國古典的藝術裏,難以自拔。

直到如今,還有多少人熱愛着這一種古典的藝術?那些老藝術家用精湛的技術,用心向我們詮釋傳承和經典,精益求精,守護着祖輩們的工匠精神,無限敬業和對藝術發自內心的熱愛。但如今,不少文化遺產卻面臨着失傳的威脅,而那些已經失傳的藝術又有多少還可以“再生”?少之又少,可是惋惜。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了解並且喜愛這些傳統藝術,繼承和發揚中國民族的優秀藝術瑰寶。這不僅能夠陶冶藝術情操,更重要的是能讓更多的中國人感受傳承經典。

皮影戲是我國藝術的一代藝術珍寶,古韻飄香,讓我們一起守護經典。

皮影戲作文600字11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燈光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皮影戲是中國民間的一門古老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

深藍色的夜幕拉滿整個小鎮的上空,唯有一輪明月掛在東南枝頭。深冬的夜是冷清的,可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小鎮中心的那座精緻的木質小樓。

精細的鏤空和雕花在深棕色的木質紋理下更具韻味,兩盞大紅色的燈籠掛在大門口,門口停着許多馬車還不斷有人匆匆進入。室內已座無虛席,甚至有人搓着手站在或蹲在過道上。仔細看,大多是大人帶着孩子的,便有些賣瓜果糖子的小販穿梭在其中。

“噹噹噹”三聲鑼響之後,原本熙攘嘈雜的環境像是被抽空了一般,頓時變得鴉雀無聲,屋內的蠟燭都已熄滅,在黑乎乎的幾秒鐘內連每個人的呼吸聲彷彿都能聽到。突然,台中央的白幕後亮起了光,一個個手掌大小的人物形象躍然幕上,雖然只有巴掌大小但刻畫都極為精妙,連婦人的.朱脣睫毛,頭上的玳瑁和腰間的珠光都極為生動。在一方小小的白幕上可以有千軍萬馬,可以是十萬八千里,全憑幕後“操控者”的意念,一個形象五個關節卻能被演繹的如此生動不僅靠手上功夫,還講究“唱唸”本領,再和着“樂隊”的伴奏,無論怎樣的天地,怎樣的故事傳奇都能被展現在白幕上。

影是光的魂,光下又有着“操控者”的精神。或喜或悲,亦憂亦怨,浩蕩萬馬千軍或二人含情脈脈,熱鬧或蕭寂,觀眾也沉浸,“操控者”本身也沉浸。一曲終落,萬籟俱寂,無論上一秒上演了什麼下一秒都不會停留在幕上。室內驟亮,觀眾不願離場,我知道這是皮影人的驕傲。

皮影戲作文600字12

皮影戲也叫影子戲,是我國一門古老的傳統文化藝術。隨着時間的流逝,這門藝術早已被人們遺忘在生活的角落裏。然而,在我們海寧的南關廂、皮革城,就有着幾支皮影戲的隊伍,堅持給大家的生活增加古色古香的味道,讓我們這一代人還能瞭解皮影戲的文化。

記得夏天的一個晚上,我們正在錦霞館吃飯,爺爺指着東北角説:“等會兒,那邊有一場皮影戲表演。吃完飯。我帶你去看看,怎麼樣?”“皮影戲是什麼啊?好看嗎?”我睜大雙眼,好奇地問。爺爺神祕一笑,説:“等會兒,你就知道嘍。”我匆匆把飯扒完,催爺爺趕緊帶我去看演出。

我們剛來到廣場上,就聽見鑼鼓聲、笑聲、喝彩聲交織成一片。演皮影戲的場地已經被觀眾圍得裏三層外三層,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了進去。只見戲台中央用一塊半透明的驢皮擋起來,驢皮上孫悟空把妖精打倒在地,揮動金箍棒來了一個高空翻鬥使勁打去。妖精也毫不示弱,奮力反擊,從地面打到空中,又從空中打回地面,兩人打得難解難分。一陣較量後,妖精大叫起來,從空中墜落下來,變成了一隻老虎。此時,鑼聲、鼓聲、加油聲、喝彩聲更響了。接着又表演了《哪吒鬧海》、《武松打虎》等精彩的節目。

爺爺告訴我,這些道具都要先在牛皮上畫好,並根據不同的人物和服裝塗上不同的色彩,由於皮影人物的製作是肢解完成的,因此最後須將身體各部位用線縫接,並在背後裝上翎管,套進竹籤棒。一個節目至少要2人以上在幕後操作才能完成。哇,皮影的製作這麼複雜!製作和表演的人真是太厲害了!

我愛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我更愛我們海寧的皮影戲!

皮影戲作文600字13

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傳來,老虎猛然躍起,氣勢洶洶地向武松撲去......看到這兒,你一定會認為我在看電視吧?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我是在看皮影戲呢!

皮影戲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已經傳承了兩千年。表演皮影戲所需的道具並不多,一個射燈,一塊白色幕布和幾個皮影小人就足夠了。操縱皮影的人只需要在幕布後面操縱小人做出各種動作就可以。你瞧,皮影戲這會兒正得熱鬧,快去看看吧!

老虎撲向武松,武松臨危不亂,向後輕輕一躍,老虎撲了個空,居然還在地上打了個滾二。能使皮影做出這種高難度動作,操縱皮影的人技術該有多高呀!我不禁在心裏敬佩起操縱皮影的人來。

這場大戰愈演愈烈,觀眾們都屏息凝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幕布。武松此時飛身躍起,騎到了虎背上,對着老虎拳打腳踢,老虎漸漸支持不住了,終於倒了下來。操縱者是如何做出打的動作,卻不傷到皮影一分一毫呢?我好奇起來。這時,擴音喇叭適時地響起,通知我們可以去參觀幕布後面的戲房。

我聽到這個消息,激動得一蹦三尺高,一馬當先地衝進戲房,想一探究竟。

後面的皮影真多呀!架子上、櫃枱上到處都是,琳琅滿目,數不勝數,我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操縱皮影的兩位鬍子花白的老爺爺,根本沒有注意到我的到來,仍然在專心演戲,我湊近一看,恍然大悟。原來,武松打虎時,老虎靠幕布近一些,武松離幕布遠一些,武松根本沒有騎在老虎身上,而是懸空着,他的拳頭也沒有打在老虎身上,只是視覺效果而已。

這時,擴音喇叭響了起來,通知我們該離開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戲房。

雖然這次觀看皮影戲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鐘,卻在我內心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皮影戲,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有着無窮無盡的魅力。

皮影戲作文600字14

寒假裏,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一場皮影戲——哪吒鬧海!

這可是我第一次看皮影戲。趁着演出前的空檔,媽媽給我普及了一下皮影戲的知識: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是用獸皮或者紙板做的人物剪影來表演的民間戲劇。它興起於唐朝,是一門傳統藝術。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用線操縱這皮影人物,讓它們也可以像人一樣,走路,坐下,甚至是打鬥。不過,聲音卻是藝人們在操縱皮影們時同期配聲的,所以很考驗藝人們的水平。聽了這一番介紹,我便緊緊地盯着面前的白幕,期待着奇蹟的誕生。

一陣鑼鼓聲響後,哪吒登場了。這個小小的皮影人兒,小小的身體,靈巧又可愛。他脖戴乾坤圈,身穿小戰袍,腳踩風火輪,一副威風凜凜的模樣。故事的情節挺簡單:哪吒為人們打抱不平,棒殺了禍害人間的龍王三太子。龍王率領蝦兵蟹將前來找哪吒報仇,哪曉得哪吒雖然年紀小,本領卻很大。兩人在海邊你來我往地打鬥了一番,龍王一點便宜也沒佔到,還被逼着現了龍身。表演的最後,老龍王一邊瘸着腿走路,一邊歎息:“小娃娃!”

我倒很喜歡這個小娃娃。他從小勤奮練功,本領超羣,而且在面對強敵時非常勇敢,從不退縮。我更喜歡皮影戲表演,簡簡單單的幾個人物剪影,居然可以在藝人們的操縱下,又是跳又是打,活靈活現。媽媽還告訴我,在科技不夠發達的古代,皮影戲很受大家的歡迎。遇上有錢人家舉辦各類宴會活動,還會將皮影戲師傅請到家裏來表演。現在科技發達,娛樂活動豐富多彩,皮影戲就慢慢地沒落了。

真希望皮影戲這門古老的技藝能夠繼續在我們國家發揚光大,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藝術享受!

皮影戲作文600字15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20xx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藝術。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在我國起源很早,傳説漢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後,武帝時常想念,有個叫少翁的人,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燈光照射到布帳上,武帝看到布帳上的人影很像李夫人,非常高興。

皮影的製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經過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合成等八道工序,是一個極其複雜而又奇妙的過程。在我看來,最講究的一步是敷彩。老藝人用色十分講究,大都用紫銅、銀硃、普蘭等礦植物炮製出大紅、大綠、杏黃等顏色着色。

而關鍵的一步是綴結合成。為了讓皮影動作靈活,一個完整皮影人物的形體,從頭到腳通常有頭顱、胸、腹、雙腿、雙臂、雙肘、雙手等,共計十一個部件。皮影人物各個關節部分都要刻出輪盤式的樞紐,以避免肢體疊合處出現過多重影。骨眼的選定關係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選擇恰當會有精神抖擻之相,反之則顯得萎靡不振。

在這一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製作一個皮影的費時費力。皮影戲,讓我愛上傳統文化。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