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重陽節作文(優秀15篇)

本文已影響 1.99W人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重陽節作文(優秀15篇)

重陽節作文1

十月25日,陰曆9月9日,是傳統的重陽佳節。因爺爺説要買一雙運動鞋,父親就攜帶我和小弟弟陪他來到大潤發超市。

父親在停車點停好車,大家一塊走進了超市。一進超市,就遇見了前所未有些困難,買鞋子的在三樓,到三樓去要坐電梯,爺爺因中風,所以走路困難,還要拄着枴杖,這到底如何解決啊?

在來這裏以前,我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可我想象爺爺只須走上去再走下來就沒事了,可事實不是如此,爺爺的腳一踏上去就全身發抖。小弟弟雖然只有五歲,但他根據父親的命令,攜帶爺爺的枴杖和其他東西先乘電梯上去,在電梯口旁邊看好東西等大家。

爺爺等在電梯口,父親扶着他,我站在電梯上等爺爺。從大家身旁走過的人,都轉過頭來看看大家。父親看了看電梯口沒人了,就籌備讓爺爺上去。爺爺的右腳抬了起來,踏到電梯的板上,因為電梯是往前運動的,所以剛剛站上去,整個人就被拉上去了。這個時候,爺爺的右手不停地發抖,我扶住爺爺。過了一會兒,電梯到頭了,爺爺的腳根本沒動的跡象,整個人滑了上去,右手又不停地發抖,這個時候爺爺緊緊地抓着旁邊的靠手,不願往前走,後面推着長長一串購物車的員工使勁往左拐,才沒碰到爺爺。

沒想到下面還有一層上三樓的電梯,這下可如何解決啊?沒方法,大家只能在堅持一下。還是老樣子,大家讓小弟弟先上去,然後在扶着爺爺上電梯,可剛出電梯就遇見了愈加艱鉅的`困難,爺爺手拉着扶手不願鬆,我如何那爺爺的手他都不拿掉,後面上來的人擠成了一堆,父親立即把爺爺一把拉了過去,電梯終於通暢了。

這次重陽節,大家幾個小的可是幫爺爺幫得夠辛苦了,但我想爺爺肯定十分高興。這是大家小輩應該做的,由於重陽節本來就是老大家的節日。

重陽節作文2

重陽節到了。每年的重陽節,都是人們去拜祭先祖,敬重老人的日子。

轉眼時光匆匆,今年的重陽節又來了。只是今年我們的重陽節跟往常的不一樣。學校組織了一次活動。讓我們去看福利院的老人。

我們帶着慰問品來到了福利院。只見這裏的環境真優美,一幢幢樓房撥地而起,綠樹成蔭,花草遍地,不亞於上海的居民樓。我們先是慰問表演,同學們個個生龍活虎,極為賣力,把老人引得哈哈大笑。就在這時,我突然發現在窗簾後面藏着一個老爺爺的臉。我想:其他老人都出來了,為什麼這位老爺爺不出來呢“下面是問候交談,請同學們和老人們拉拉家常。”主持人的話打斷了我的思緒。好奇心促使我去那個老爺爺的房間。我輕輕推開門,老爺爺一看是我們來了便熱情地招待我們。我看了看老爺爺,只見他的頭髮全白了,眼睛深陷在眼窩裏。我們替他捶背的時候,他雙手緊緊握住我們的手説:“好孩子,你們有這份心就夠了,你們這些孩子都不嫌棄我們,真好!”我們又為老爺爺整理了房間,老爺爺連聲説謝謝。他小心翼翼地從一個隱蔽的地方拿出幾塊糖説:“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們拿着吃吧。”我好奇地問:“老爺爺,您為什麼剛才不出去呢”老爺爺苦笑着説:“我發燒38℃,不能出去。”“噢,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我們又問了老人許多問題,知道了他姓樊,今年78歲。直到老師叫集合時,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以往的重陽節,我都只知道是敬老的日子,但是卻不懂得其中的'含義。現在的我,終於,明白了這其中的深刻含義。更明白了作為一個21世紀的小學生,更應該尊重老人,關心老人不嫌棄老人。

今年的重陽節,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重陽節!

重陽節作文3

秋高氣爽,豔陽高照,每逢每年這時,便是又到重陽了。重陽節,又名“老人節”。古人在重陽節登高望遠之時,總會賦詩一首:“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人逢佳節倍思親,團圓,敬老,便也是重陽節的習俗。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昔日風華正茂的青年人也成為了年過半百的老人。爺爺奶奶年輕時的模樣,也都已經過去了,今天這個難得的機會,總要為他們做些什麼。我還沒能力給爺爺奶奶添置大件,沒能力做頂天立地的大事。但總要盡我所能的為他們在這秋風瑟瑟的季節添一件暖衣,做一頓飯,陪他們説説話,聊聊天。

一場秋雨一場寒,今天上午卻出現了難得的`好天氣,日光照耀在身上暖暖的,我陪爺爺奶奶坐在家門口的石桌上喝茶,聊天。爺爺奶奶給我講爸爸小時候的事,説爸爸像我這麼大的時候,喜歡踢足球,喜歡到處跑,喜歡和同學打來打去,還問我記不記得自己小時候的事,記不記得爺爺帶我去爬山,滿山上轉悠的事;記不記得爺爺養過的陪我長大的那條小狗;記不記得山上桃樹開了的時候。我喜歡讓爺爺揹着我摘桃花枝!是啊,那時候,爺爺還沒有生病,爺爺還背的動我。過了這麼久,我長大了,再也不能在爺爺的背上看漫山遍野的花花草草了。

晚飯過後,爺爺來問我智能手機的問題。他説在許多地方要用健康碼,他還是不懂不會,説小孩子,擺弄起手機來,也靈活。姑姑已經教過爺爺許多次了,爺爺只能搖頭苦笑:“哎,我歲數大了,也記不住”!爺爺奶奶他們好像跟不上這個世界的腳步了,可是他們當年也是一個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也有自己的青葱歲月!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他們想要融入我們很困難,那何不,讓爺爺奶奶在關心的日常問候和笑臉裏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愛呢?我想着,也是這樣做着!願我們的父輩們兒孫繞膝坐!幸福滿堂彩!

重陽節作文4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啦。重陽節這天人們通常會登高祈壽、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等。每年的重陽節我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今年的重陽節可是和以前大不相同哦。

今天就是重陽節了,我和媽媽吃完早飯就去了山陽灣小區參加班級組織的進社區活動。活動內容是給爺爺奶奶宣傳人口普查,我拿着老師發的材料就高興地朝小區廣場走去,那兒人多,這樣可以發得快一點。我看到一個爺爺就鼓起勇氣走上去説:“爺爺您好,今天我們班開展了進社區活動,想讓您瞭解一下人口普查。今年的人口普查時間點是11月1日開始,請你們關注一下。”,接下來我不斷重複這句話直到資料發完為止,任務很快完成了。在社區門口我還看到了志願者在給爺爺奶奶免費剃頭,媽媽告訴我,重陽節要敬老愛老,是老年人的節日。

我最期待的是下午的活動,去邵老師家做重陽糕。我們到了邵老師家先洗手,接下來就開始動手做重陽糕了。首先把面倒在盆裏,接着把水倒進去,攪拌,然後用手把面捏的碎碎,放進模具裏再在上面放上葡萄乾,紅棗乾等材料。蒸好後我們幾個嚐了一下,真是很好吃。重陽糕做完,寫上祝福語,我們就下樓去給爺爺奶奶發重陽糕,爺爺奶奶很高興,還誇我們是好孩子。

活動結束老師讓我們每人帶了一塊重陽糕回來,我非常開心,因為我想送給我的奶奶嘗一嘗。奶奶平時照顧我們非常辛苦,我想感謝她對我們的照顧。我還在重陽糕上放上提子和柚子,很漂亮,奶奶説:“這個還是留給你們吃吧。”,奶奶總是這樣,把好的'全部留給我們,妹妹不懂事,還在一旁吵着要吃,我趕緊掰一塊放到奶奶嘴巴里,奶奶説真好吃。

媽媽説,愛老敬老不是非要等到重陽節這一天,我們平時都要愛老敬老,我決定以後不對奶奶耍小性子,每週末幫奶奶捶捶背,捶捶腿,幫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明年的重陽節,我要在家多做點重陽糕,送給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祝他們健康長壽!

重陽節作文5

東籬把酒黃昏後,正是重陽九月九,秋高氣爽好天氣,正好賞菊來郊遊,又是一年重陽佳節的來臨。

在這天人們都會陪伴老人一起去賞菊、登山。而我要做一件讓外婆開心、難忘的事。我從冰箱裏拿出一隻紅通通的大蘋果洗乾淨,又拿出水果刀準備照着媽媽的樣子削蘋果。但是,從哪裏開始削就把我難住了,我只好隨便找了一個地方,插進小刀開始削蘋果,我小心地削了幾圈蘋果後,發現我削下來的蘋果皮厚厚的,有許多果肉,蘋果也“瘦”,了一大圈,而媽媽削下來的蘋果皮卻是薄薄的,削好的蘋果大大的。我在削蘋果下半部分時,非常仔細、小心,速度也很慢,可沒想到,差點兒削到手指,我大約用了8分鐘才把蘋果好,我端詳了一會兒,發現蘋果上面小,下面大,活像一隻小鴨梨。我把削好的蘋果再削成的小片,裝在盤子裏,拿到外婆的面前,笑着對外婆説:“外婆,重陽節快樂!”外婆高興地像個小孩子一樣。外婆摸摸我的臉,一邊笑眯眯地吃完蘋果,一邊不停地點頭。等外婆吃完蘋果後,我又拉着外婆的.手,到小公園賞菊花、桂花。菊花真美、真豔啊!一盆盆形狀不同、顏色各異,粉的若霞,白的如雪,黃的似金,“龍爪菊”像小姑娘的捲髮,“絨球菊”像節日盛開的禮花。桂花像一個個有生命的小精靈,躲在綠葉間捉迷藏,輕輕一吸,香味入鼻,沁人心脾。

不知不覺,已經到8點了,美麗的景色讓我倆流連忘返。回到家,媽媽也已經回到家了,桌子上放着一盤菊花糕,真是錦上添花啊!我們一家坐在桌邊,品嚐着糕點,外婆笑了,好像年輕了幾歲……

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緻,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詩酒情懷。

重陽節作文6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作文7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便會迎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以前,我對重陽節確實不怎麼了解,認為只不過每到這一天人們吃上幾塊重陽糕,大夥再聊聊天也就過去了。後來,等自己漸漸懂事了,並從父母那裏瞭解到了一些關於重陽節的來歷和特殊的含義。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或老人節,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這一天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説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日。

轉眼間,今年的重陽節又來到了,我的心裏有了個小算盤。 這天上午,我走到奶奶旁邊,想考考奶奶的記性,就問:“奶奶,今天是什麼日子?”奶奶疑惑的`説:“今天,今天什麼日子?”我神祕地説:“想想,好好想想。”“今天是***媽的生日?”“不對,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生日?我的生日要到十二月啊!”“呵呵,不是那個生日。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老年人的節日啊。所以我帶你出去走走。”説着,我便拉着奶奶的衣角向前走。奶奶臉上的笑容今天很燦爛,一旁清澈的湖水倒影着岸邊樹木的身影,幾條小魚無憂無慮的在水裏遊弋,有時互相嬉戲,有時吐吐水泡。耳邊還不時傳來奶奶小時候的故事,奶奶陶醉在這美麗的詩畫裏了。是啊,經常聽大人們説,要讓老人老有所樂,安享晚年。或許説的就是這幅美麗畫面吧。

這時,天色已晚,我和奶奶意猶未盡的回到了家,而媽媽也早早在餐桌上放上了重陽糕。我連忙遞了一塊給奶奶,又抓起一塊塞進了媽媽的嘴裏,當然我不會忘了自己。咦?今天的重陽糕怎麼比以前的更甜了呢......

重陽節作文8

金黃的樹葉離開樹梢,在空中如蝴蝶樣飛舞,最後以柔美的弧度悄無聲息地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黃,為冷寂的街道作最美的點綴,漸漸的,秋天的韻味濃起來。秋天又來。

“每逢佳節倍思親”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到。我踏上家鄉的路。往日泥濘的小路。如今還十分親切,路旁的景物依舊。只是覺得更添一份愁緒。因為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是的,重陽節,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過往的事,過往的一切。更難免讓人觸景傷人,不經意間,我又想起我那已故的、親愛的外公。往日外公的歡聲笑語,又在我腦海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在秋風中更加強烈。

幾年前的一個重陽節。那時外公還在我們身邊。他是一個很活潑很可愛的“老小孩”,因為他有一顆常青的心,又有寬廣的胸懷。他的笑。是那麼爽朗、清澈又慈祥,他的一切,都感染着身邊的人。

可生老病死-這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終究讓外公從此成為過去,只給我們留下似楓葉般的回憶,徐徐的落下,沉甸甸地壓在心頭。那爽朗的笑容從此定格。那一刻,我似乎長大,明白人世的悲歡離合,明白何謂親情,明白在世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一切。

如今重陽節,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習習秋風,夾雜着思念,吹亂我的思緒,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悲秋。又值重陽,我終於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時此刻,我反覆咀嚼着這句詩的韻味,嚐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我於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一幕幕珍貴的畫面,不知不覺,太陽已滑到山間,像一隻泛黃的大石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心裏默唸着,踏向歸途……

重陽節作文9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一年一度秋風勁"的重陽節。關於重陽節的名稱,據魏文帝曹丕説,我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故稱之為“重陽”,也叫做“重九”。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以求長壽。重陽節民間還重陽節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這個節日和歷史上許多有名的文學家有關。唐朝詩人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看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一首最為膾炙人口的重陽詩。其他詩人,凡寫重陽,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這兩件事。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本草綱目》説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温熱,可以治寒驅毒。重陽插茱萸,目的在於除蟲防蛀。因為過了重陽節,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秋雨潮濕,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黴變,這時必須防蟲。茱萸有小毒,有除蟲作用。

至於登高,重陽節期間秋高氣爽,適宜於登高望遠,這大概也是後來重陽登高發展為以遊覽活動為主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民間恐怕還有生產上的原因。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比較空閒,這時山野裏的野果、藥材之類,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農民管這種採集叫“小秋收”。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這上面來的。

因為“登高”除了避禍消災之外,也有步步高昇的含意。這就是舊時人們非常重視重陽節登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登高”受人重視,特別是受老年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有高壽的意思,因此人們認為“登高”可以長壽。今天我們在重陽節開展敬老活動,把重陽節稱為“老人節”或“敬老節”,多少也有這個意思。但除了祝願之外,還注入了許多敬老尊老的實質內涵。

每逢重陽,母親都會囑咐我去市場買重陽糕説吃了糕節就算過了。是的,重陽接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當中秋節,端午節進入法定節假日時,蟲陽節還在頂點次頂點次受深秋冷。

重陽節作文10

“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做陌生人,過節的時候會為親人三思。”在這個秋高氣爽的季節,今年10月21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是中國傳統的老人節。這一天,是讓老人登高休閒,也是讓人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我奶奶是退休教師。學校在這一天給她過生日,不僅安排了精彩的節目和慶祝禮儀,還送了她一個漂亮的大蛋糕。晚上奶奶邀請全家人去老家吃團圓飯,還順便過了重陽節。18點左右,二叔,二姨,我哥,我家都到了,開飯了。奶奶做了一桌她拿手的菜,有紅燒雞、糖醋昌魚、陽澄湖大閘蟹等等.

餐桌色香味俱全,讓我眼花繚亂,垂涎欲滴。忍不住先吃了。在品嚐美味佳餚的同時,大家説説來自五湖四海的.三海經,有説有笑,多麼深情和諧啊!然後我們舉杯慶祝奶奶的生日。

大家吃完飯後,我們在大廳裏看了關於重陽節的電視節目。我和哥哥不能閒着。為了讓爺爺奶奶有一個快樂的假期,我們負責打他們的背。過了一會兒,奶奶又召集大家吃飯,猜猜我們要幹什麼。吃蛋糕!我先把蠟燭放在蛋糕上,哥哥關了燈,然後卜兒在中間點了一根蓮花蠟燭,“啪!”那朵蓮花開得奇妙,所有人都吃了一驚,但隨後美妙的生日歌響起,全家人都跟着音樂一起笑着唱。奶奶露出興奮的表情,蠟燭吹滅,二姨把大蛋糕切成小份給大家吃。奶油厚的甜蛋糕真誘人!

哥哥一口氣吃了三次,成了真正的“大花貓”。當然,我看不多。最後,媽媽給爺爺奶奶做了一碗長壽麪,我給了他們第一句祝福:“祝爺爺奶奶幸福長壽”。他們笑了,笑得那麼心滿意足,那麼親切,那麼開心。

重陽節作文11

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是一個愛老、敬老、孝順老人的節日,所以又名“老人節”。

偉大的毛澤東主席曾經題詞,“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闊江天萬里霜。”

老人是偉大的,是值得尊敬的,是在戰爭年代度過孩童時期的。如今,我們出生在新時代,比他們幸福多了。他們吃過的苦我們沒有吃過。他們那時要用自己辛勞的.汗水解決温飽問題,而我們現在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豐衣足食用不着我們自己,彷彿過着王公貴族的生活。相比之下,他們又何不比我們辛苦呢?

老人是最有經驗的。他們見過很多世面,他們懂的我們不懂,甚至連很有學問的人不懂的他們也懂。他們懂的,我們可能都不懂。

老人是偉大的。他們在戰火之中熬過了童年,他們生養了我們,他們一代又一代地培養了我們。他們的偉大,我們並不擁有。

對了!我們與他們之間還發生過許多有趣的事情。記得是我小時候,我跟奶奶“打架”,我信心滿滿地以為我能大獲全勝呢!一開始我勝券在握,可漸漸地我就支持不住了,心中默默地“叫苦不迭”:“天哪!奶奶力氣怎麼這麼大?莫非她吃了‘大力丸’?!”終於,我敗下陣來:我一個不經意間滑倒在地上,正好碰到旁邊的一把小椅子。我疼得哇哇大哭,奶奶卻在一旁哈哈地笑個不停……

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我們所有人都要敬老、愛老。讓他們在這一天,不,是在他們的整個晚年裏,多一點快樂,這,就是我們該做的。

重陽節作文12

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名“老人節”。今年的重陽節過得個性有好處,因為我們學校組織了三,四,五年級的中隊長和五(1)班的全體同學到東成敬老院送温暖,獻愛心,陪老人們度過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來到敬老院我們按照輔導員的吩付在敬老院門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後提着抱者花花綠綠的營養品和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們。公公婆婆看了我們後,心花怒放,然後立刻排成兩隊隊伍歡迎我們。好象當我們是他們的孫子了。

之後,紅十字會的一位阿姨和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姐姐們還有我們學校的校長輪流上台演講。最受人歡迎的要數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了!他沖沖忙忙地上台説了幾句祝福的'話,然後就説“拜拜”了。逗地大家哈哈大笑。演説就暫告一段落

我們十分醒目,立刻把禮物交給了公公婆婆,而且我還對我前面的一位老公公説了一段祝福的話:“祝老公公老當益壯,身體健康”呢!老公公聽了樂呵呵的好象十分開心。為了哄公公婆婆開心,我們幾個同學找到一位走路不便的老婆婆,和她聊天,給她按摩,聽她講故事。雖然講的是那些老掉大牙的故事,可是仔細一聽,故事裏藴含着老婆婆的熱情和好客,使我百聽不厭。

快樂的時光過得真快啊!我們要回去了。一路上,我沒有了像剛才來老人院時的興奮,心裏好像有什麼想不通似的:我看見東城敬老院裏的孤寡老人,觸景生情,擔心我老了之後也會在那裏安家,沒有親人來看望,每一天孤孤單單,生不如死。可是,經過一會兒思考我那個想不通的事情已想通了。此刻老人院的工作人員已經改變了很多,然後對公公婆婆像對自我的父母一樣好,所以,我又恢復來時的情緒,和朋友聊天、歌唱……

重陽節作文13

農曆九月初九,太陽和太陽都很重,所以叫“重陽節”,重陽節也是“老人節”。這一天,老人要麼賞菊花陶冶情操,要麼登高鍛鍊體質,為桑榆的夜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節,人們賞菊,佩戴山茱萸,飲酒爬山,暢遊暢飲。九月,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所以登高成為重陽節的一個重要習俗。生活在江南平原的人們,苦於無山可攀,無高處可攀,就防着米粉餅,然後在餅面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以示登高避災之意。

重陽節還有插吳茱萸、喝菊花酒、吃重陽糕的習俗。山茱萸,又名月角,是一種重要的植物,具有強烈的氣味,可以防止臭味。重陽花糕是由粳米制成的時令食品。

一個安靜的'傍晚,我獨自站在大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編織着,穿過一片片散落的樹葉,在我的眼中投射出斑駁的火花。但是我根本無法從光裏得到温暖,我卻覺得有一種從骨髓裏出來的冰冷。看那枯黃的葉子。即使在這温暖的風中,他們也會冷得發抖。如果堅持不下去了,就會倒下,就像蝴蝶翩翩起舞,然後就孤獨了。裹着衣服離開了,我覺得自己像那些被拋棄被遺忘的葉子,遠離親人朋友,在這個遙遠的城市裏呼吸着陌生的空氣,咀嚼着思念的苦果。

窗外,一陣秋風吹來,我又抬頭看着空中飛舞的枯葉。突然覺得他們就像天生的信頭,關懷是萬能的郵票。枯葉用盡最後的生命,燃燒成一縷縷純淨的陽光,傳遞給無數異地親友的温暖和祝福,讓世界不再孤獨。原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遠擋不住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永存,世界就在身邊。

“一個人在異鄉是陌生人,每到過節都會想家。我知道哥哥們往哪裏爬,少了一個人。”穿越歷史的雲層,又是重陽的一年,然後歌頌經典,就像心一樣.

重陽節作文14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一種“登高”習俗。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佳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佳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恆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後來人們就把重陽佳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佳節便被做為老人節。

“老人節”當然要給老人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咯!比如看看老人,陪陪老人,與老人一起玩一玩兒;為老人洗腳,使老人感到快樂;對老人講講故事,讓他們心中感到快樂,不再孤獨……

“老人節”就是為了老人,在以後,我們要多陪陪老人,多看看老人,幫助老人做一些事情,使老人們不再孤獨,不再寂寞吧!這就我想要的重陽佳節!

重陽節作文15

重陽節過去了,但是與此有關的一條新聞卻發人深省。重陽當日,解放日報記者進行了一次隨機性的街頭調查。結果顯示,多數被訪的年輕人不知道當天是重陽節,有的雖然知道重陽節,但是卻並不曉得重陽節與尊長敬老之間的關係。

重陽節在當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傳統文化對年輕一代影響的.日漸式微。年輕人可以用學習壓力大、工作競爭激烈等客觀因素來解釋自己的這種忘卻,但無法迴避的另一個事實是,在傳統節日被淡忘的同時,西方節日卻在不少年輕人中風光無限。如今許多年輕人熱衷於西方的情人節,卻對中國傳統“七夕”節不屑一顧,就是一例。

事實上大多數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積澱形式,都是傳統倫理觀、價值觀的特定反映形態。然而我們不少的年輕人卻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重陽節登高、賞菊,更是無法體會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倫理內涵。在此次調查中,百分之九十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當然這種弱化需要辯證地看待。對於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東西,這種弱化無疑有益。但是對於那些類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類優秀的東西,這種弱化就不應該了。因為,恰恰是孕育於後者之中的倫理規範與價值觀念,成為構築現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陽節被一些年輕人逐漸淡忘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傳統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這種淡漠已經引起社會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學把誦讀四書五經的部分內容列入課程表。在全國估計已有100萬孩子開始把誦讀古詩文作為日常學習的必修課。

我想重要的並不是孩子們背了多少古詩,而是讓他們多瞭解一下自己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並在這種優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為“知書達理、尚禮重義”的棟樑之才。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