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地方高校生態學實驗教學探析的作文

本文已影響 2.36W人 

生態學是研究地球生命系統與環境系統相互關係及其作用機制的一門學科,具有交叉性、強應用、重實踐等特點,且日益發展成為一門綜合性基礎學科[1-2]。目前,國內高校生物生態及地學與環境類專業普遍開設了生態學課程及相關實驗課。筆者多年來一直從事生態學及其實驗教學,對其課程特徵和實驗教學自身特點較為熟悉,經近年來的系統思考與實踐,現就生物環境類專業生態學實驗教學存在的現實問題及其成因進行探討,旨在與廣大同行交流,以共促生態學實驗教學發展。

地方高校生態學實驗教學探析的作文

1問題的提出

眾所周知,生態學學科分支眾多、知識體系龐雜,是當前最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同時,其實踐性強,應用面廣,尤其與農林牧漁生產實踐和環境污染修復治理結合緊密。此外,近些年新技術、新方法的廣泛應用,也使得生態學學科研究着眼於當前人類所面臨的很多重大問題,如全球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因此,生態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其實驗課程對加深學生對生態學理論的理解和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具有重要的意義。生態學作為一門典型的實驗性學科,其實驗教學一直廣受關注,但國內大學尤其是地方高校長期以來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與相對陳舊的教學內容,這與目前生態學蓬勃發展的現狀和應用型人才培養不相適應。因此,筆者深感生態學實驗教學,僅停留在教材層面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堅持深入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尤其應面對全球及區域生態環境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索。此外,由於歷史原因,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師資隊伍、儀器設備條件以及學科專業體系構建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由於長時間以來區域化、單一化發展模式的束縛,導致教育教學理念、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等存在諸多不足,進而對具體課程的實驗教學也產生較為嚴重的不利影響。

2態學實驗教學面臨的現實困境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生態學已日益發展成為一門應用性強、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基礎學科。而生態學實驗教學則是生態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國內高校生態學實驗教學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考核評價等方面尚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學生在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科研創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筆者結合多年來的生態學實驗教學實踐及教學反思,對高校生態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歸納,總體可概括為如下5個方面:

2.1實驗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師主導功能和學生主體作用難以得到充分體現

傳統教學理念中一直認為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輔助與補充,但隨着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國內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應用性人才需求愈發強烈。因此,實驗教學對於當今高校專業人才培養髮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對生態學這樣一門實踐性強、綜合性強的課程而言,加大實驗教學改革力度更是迫在眉睫。但當前生態學實驗教學存在較為突出的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問題,更由此導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功能和學生主體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發揮的情況出現。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對實驗教學的重視不足,實驗課程處於從屬地位,且其不健全的實驗內容體系難以突顯一個明確的主線和培養目標,因此由目標定位不明確和思想不重視共同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性得不到充分體現。

2.2實驗內容繁雜,課內教學時數嚴重不足

生態學課程內容繁雜,涉及多尺度、多層次的生態現象、生態過程和生態機制問題。而相對於理論教學,生態學實驗同樣包含分子生態學、生理生態學、種羣生態學、羣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直至景觀生態學、區域生態學和全球生態學等若干方面的內容,若再以實驗對象和作用方式來分,則其包括的內容更為繁雜[3]。由於當前各高校在專業教學計劃調整和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過程中,總學分和學時數有較為嚴格的上限要求,因此生態學實驗教學同樣存在課內學時數嚴重不足的問題[4]。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講授足夠多的內容,開展足夠的實驗項目,使學生能夠接受生態學基本科研技術和方法的訓練,鍛鍊和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與初步的科研實踐技能,這顯然是一項極為艱鉅的任務。換言之,僅靠課內實驗教學是難以實現的。基於上述情況,國內一些高校開展了“第二課堂”,即由專業教師作指導,學生開展課外科技創新訓練,或教師吸納學生參與有關科研課題。毋庸置疑,“第二課堂”的開闢與運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課內教學時數的不足,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即教學和科研實驗室對學生的完全開放後的安全管理與維護問題。

2.3實驗項目設置隨意,內容體系不完善

如前所述,生態學實驗內容繁雜,而面臨的第一困境便是課內教學時數不足這一現實問題。因此,很多高校在生態學實驗教學方面,為符合課時數要求,在實驗項目設置方面常有隨意化的現象出現。而實驗項目的機械疊加和堆砌,常導致實驗教學內容體系的不完善,甚至培養目標的錯位和主旨的缺失。雖然,近年來很多高校將生態學實驗獨立設課,並在實驗項目中分出基礎性實驗、設計性實驗以及綜合性實驗等類目,但劃分標準和依據模糊。另外,由於地方本科院校實驗儀器設備等基礎條件先天不足,在生態學實驗教學中,還常出現一種現象:實驗項目列出多、開設少,實驗類目層次多、效果差。基於上面問題,筆者認為需要大力加強生態學實驗教學改革,尤其對其內容體系和實驗項目構成進行改革與完善。

2.4實驗教學過程管理不到位,實驗報告欠規範

顯而易見,由於上述問題的存在,加之實驗保障條件有限以及任課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投入的不足,自然導致實驗教學從課程設計到項目執行直至最後考核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如在實驗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對組織教學重視不夠,通常以完成形式上的課程教學為主要目標,同時對於分組進行的某些實驗項目管理不到位,導致很多學生在實驗開展過程中處於身份遊離或角色缺失狀態。另外,也存在學生實驗報告撰寫不規範,實驗結果缺乏必要的統計學方法的應用和數據統計分析,最終導致生態學實驗教學效果不理想。

2.5考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評價不全面

現有的生態學實驗課程考核,多采用筆試形式進行,而學生為完成考核,則只需簡單複習相關實驗項目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即可。而即使設置實踐操作能力測試環節,期考核內容也多以已在課上做過的實驗項目為主。這仍屬傳統考核形式,無法通過考核進一步鞏固強化生態學理論基礎和拓寬學生實踐能力範圍。換言之,缺乏一種對學生實驗課程學習情況的過程考評機制,以及最後對學生結課考核的綜合測評。綜上,現有生態學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考評方法等各方面均存在不足,與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間存在偏差。

3現實問題的主要成因

3.1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不完善,課程功能屬性和目標定位不明確

課程是構成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要素,是實現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的基本載體。而在具體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並非單一孤立的存在,而是作為有機體系要素而發揮作用。因此,對於課程教學目標進行準確定位當是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和完善的首要任務。但目前對於新建地方院校來講,恰恰缺乏培養方案制定前的充分調研與論證,甚至照搬照抄其他高層次本科院校相關專業教學計劃、課程體系,導致目標不清、定位不明。

3.2重理論、輕實踐,課程內容缺乏設計論證,實驗保障不力

由於生態學具有綜合性、應用性和多學科交叉性等特點,因此在實驗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有很大的空間和餘地。怎樣科學設計課程內容,優化完善實驗項目體系便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但國內高校中長期以來形成的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的風氣,致使在實驗課程教學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均不足。尤其對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前身多是高專類院校(以高等師範專科學校為主),無論在師資隊伍,還是儀器設備、專業結構、學科水平等方面均較薄弱;同時,因多地處欠發達地區,升本後後續發展優勢不突出、特色不鮮明,加之經費緊張,致使實驗教學平台體系建設滯後。對於生態學實驗等需要大量測試分析儀器的課程而言,更是難以保證其教學質量。因此,在實驗項目設置上、內容體系的構成上,均處於為開課而開設、重數量輕質量的狀態。

3.3專業教師隊伍薄弱,實驗課程組織教學不力

對於高校課程教學,應該既注重教學過程,又重視教學效果。對於生態學實驗教學來講也是一樣,不僅要求學生把握好學習過程,也應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但對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師資隊伍人員構成複雜,學歷水平、業務能力參差不齊。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系由3所高專類學校及3所中專類學校合併組建而成,原單位教師按相應學科專業併入有關院系。在實驗課程的開設過程中,大量無專業背景的教師充當實驗管理、實驗教學教師進行實驗課程講授,因此,實驗教學質量難以保證。此外,雖然近年來新引進大批碩士、博士等青年教師,但很多青年教師無教學經驗或師範教育背景,在授課過程中不注重教學設計、組織教學等環節,常導致實驗課堂上學生不注意聽講、紀律渙散、秩序混亂等狀況出現。另外,很多實驗指導教師不熟悉實驗設計與數理統計分析等技術方法,因此導致在學生實驗報告撰寫和數據分析指導中存在數理統計方面的缺失。

4結語

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關鍵問題之一是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實踐性教學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關鍵環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通常以培養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廣適應的應用性人才為主,因此以實驗教學為重要組成的實踐教學在其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地方高校因先天基礎薄弱及後續發展相對遲緩,導致在相關課程實驗教學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僅就生態學實驗教學存在的現實問題及其成因提出個人淺見,要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生態學實驗教學現狀,還需要廣大生態學教學工作者共同努力和實踐。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