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通用8篇)

本文已影響 2.8W人 

故事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通用8篇)

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篇1

春秋時期,晉國君主晉獻公的寵妃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害死了太子,又害得太子的兩個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國外,各奔東西。

重耳逃亡到楚國時,得到了楚成王的厚待,重耳非常感激。

有一天,楚王又設宴招待重耳。酒過三巡,楚王問重耳:“日後公子若返回晉國做了國君,如何報答寡人?”

重耳一時不知該怎樣回答,說:“楚國富饒,什麼都不缺,我實在不知該如何報答。假如真的有那一天,我希望與楚國永遠和睦相處。”

楚王已有幾分醉意,說:“列國爭霸,也說不定有一天楚國會與晉國交兵,公子你怎麼辦?”

重耳老老實實地回答:“倘若真是不得已交兵,我願命令部隊退讓三舍(九十里)。”意思是說不想與楚國發生戰爭。

後來,秦國出兵平定了晉國內亂,殺滅群奸,重耳得以回國做了國君,稱晉文公。他整頓朝綱,發展生產,逐漸使國家變得強盛起來。

楚王早有稱霸中原的野心,第一步想先消滅宋國。宋襄公便派人向晉國求援。

晉文公與群臣商量。狐偃、趙衰等大將主張不要直接與楚軍交鋒,而去討伐歸附楚國的衛、曹兩個小國。

晉文公於是派先軫為大將,順利地攻克了衛、曹兩國,並俘獲了這兩國的君主。

楚國大將成得臣得到訊息,只好暫緩攻打宋國,派使者見晉文公,表示願意不再伐宋,希望晉軍能退出衛、曹領地。

晉文公接受條件,讓衛成公和曹共公復國,但要求他們從此臣服晉國。

成得臣得知訊息之後暴跳如雷,決意要與晉文公決一死戰。他指揮大軍,向晉國發起進攻。

晉文公想起當年對楚王的承諾,便命令部隊向後撤退。眾將都不解,說:“主公難道怕成得臣嗎?”晉文公說:“不,成得臣有勇無謀,我怎麼會怕他呢?只是我當初與楚王有諾:一旦交兵,我當退避三舍,不可失信。”

於是,晉軍一口氣退了九十里,在一個名叫城濮的地方駐紮下來。

楚軍中有的將領主張不必追了,此時收兵也算不戰而勝,面子掙回來了。可是成得臣卻絲毫聽不進去,說:“他知道不敵我軍,於是膽氣盡喪,你們都給我追,不要停下!”

楚軍追到城濮,與晉軍相遇。一場惡戰已不可避免了。在此之前,晉軍大將先軫已巧妙佈陣,在許多險要地段設下埋伏,將楚軍切為幾段,首尾不能相顧,終於大敗,損失慘重。成得臣只得拔劍自刎而死。

晉文公因城濮之戰聲名大振,終成一代霸主。

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篇2

晉文公即位以後,整頓內政,發展生產,把晉國治理得漸漸強盛起來。他也想能像齊桓公那樣,做箇中原的霸主。

這時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來討救兵。周襄王有個異母兄弟叫太叔帶,聯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國借兵,奪了王位。周襄王帶著幾十個隨從逃到鄭國。他發出命令,要求各國諸侯護送他回洛邑去。列國諸侯有派人去慰問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沒有人願意發兵打狄人。

有人對周襄王說:“現在諸侯當中,只有秦、晉兩國有力量打退狄人,別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發使者去請晉文公護送他回朝。

晉文公馬上發兵往東打過去,把狄人打敗,又殺了太叔帶和他那一幫人,護送天子回到京城。

過了兩年,又有宋襄公的兒子宋成公來討救兵,說楚國派大將成得臣率領楚、陳、蔡、鄭、許五國兵馬攻打宋國。大臣們都說:“楚國老是欺負中原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難的國家,建立霸業,這可是時候啦。”

晉文公早就看出,要當上中原霸主,就得打敗楚國。他就擴充隊伍,建立了三個軍,浩浩蕩蕩去救宋國。

公元前632年,晉軍打下了歸附楚國的兩個小國——曹國和衛國,把兩國國君都俘虜了。

楚成王本來並不想同晉文公交戰,聽到晉國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為宋國遲早可以拿下來,不肯半途而廢。他派部將去對楚成王說:“我雖然不敢說一定打勝仗,也要拼一個死活。”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歸成得臣指揮。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晉軍,要他們釋放衛、曹兩國國君。晉文公卻暗地通知這兩國國君,答應恢復他們的君位,但是要他們先跟楚國斷交。曹、衛兩國真的按晉文公的意思辦了。

成得臣本想救這兩個國家,不料他們倒先來跟楚國絕交。這一來,真氣得他雙腳直跳。他嚷著說:“這分明是重耳這個老賊逼他們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動全軍趕到晉軍駐紮的地方去。

楚軍一進軍,晉文公立刻命令往後撤。晉軍中有些將士可想不開啦,說:“我們的統帥是國君,對方帶兵的是臣子,哪有國君讓臣子的理兒?”

狐偃解釋說:“打仗先要憑個理,理直氣就壯。當初楚王曾經幫助過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應過:要是兩國交戰,晉國情願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為了實現這個諾言啊。要是我們對楚國失了信,那麼我們就理虧了。我們退了兵,如果他們還不罷休,步步進逼,那就是他們輸了理,我們再跟他們交手還不遲。”

晉軍一口氣後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才停下來,佈置好了陣勢。

楚國有些將軍見晉軍後撤,想停止進攻。可是成得臣卻不答應,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晉軍遙遙相對。

成得臣還派人向晉文公下戰書,措詞十分傲慢。晉文公也派人回答說:“貴國的恩惠,我們從來都不敢忘記,所以退讓到這兒。現在既然你們不肯諒解,那末只好在戰場上比個高低啦。”

大戰展開了。才一交手,晉國的將軍用兩面大旗,指揮軍隊向後敗退。他們還在戰車後面拖著伐下的樹枝,戰車後退時,地下揚起一陣陣的塵土,顯出十分慌亂的模樣。

成得臣一向驕傲自大,不把晉人放在眼裡。他不顧前後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晉軍的埋伏。晉軍的中軍精銳,猛衝過來,把成得臣的軍隊攔腰切斷。原來假裝敗退的晉軍又回過頭來,前後夾擊,把楚軍殺得七零八落。

晉文公連忙下令,吩咐將士們只要把楚軍趕跑就是了,不再追殺。成得臣帶了敗兵殘將回到半路上,自己覺得沒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殺了。

晉軍佔領了楚國營地。把楚軍遺棄下來的糧食吃了三天,才凱旋迴國。

晉國打敗楚國的訊息傳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認為晉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還親自到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踐音jiàn)慰勞晉軍。晉文公趁此機會,在踐土給天子造了一座新宮,還約了各國諸侯開個大會,訂立盟約。這樣,晉文公就當上了中原的霸主。

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篇3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幾年。 經過千辛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

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這就是成語退避三舍的由來。

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篇4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酒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篇5

春秋之際,諸侯紛爭。晉獻公年老體弱,無力過問國事,他的寵妃驪姬便擅自廢除長子重耳,把自己親主的兒子立為太子,並千方百計謀害重耳。

重耳被逼得走投無路,只好逃到異國他鄉去躲災避難。

重耳在外一直流浪了十多年,最後來到楚國。楚成王把他當作貴賓,用很高的禮節來招待他,使他很受感動。重耳對楚成王也很敬重,兩人常常談到深夜,成了要好的朋友。

在一次宴會上,楚成王醉醺醺地問重耳:

“將來,公子要是回到晉國,拿什麼來報答我呀?”

重耳謙恭而又微笑著說:“楚國金銀財寶堆積如山,叫我拿什麼東西來報答呢?”

楚成王搖頭晃腦地又問:“這麼說,你就不想報答我羅?”

重耳想了一會兒,說:“倘若我能回到自己的國家,願與楚國交好,世世代代永不打仗,想方設法讓兩國的百姓都能過上太平日子。”楚成王連連點頭:“好,說的好!”一懷酒下肚之後,又問:“萬一兩國發生戰爭怎麼辦?”

重耳鄭重其事地搖了搖頭說:“不會的。”

“萬一呢!”

“萬一發生了戰爭,在兩軍相遇時,我就退避三舍。”古時行軍,每30裡為“一舍”,退避三舍,就是自動撤退90 裡的意思。

楚成王聽了,高興得又喝了幾大懷。

坐在楚成王旁邊的楚國大將成得臣一直陰沉著臉,冷眼盯著重耳。他心裡罵道:這個無家可歸的野狗,盡在這兒講好聽的。等宴會一結束,他便去拜見楚成王,說:“國君,我看得出,重耳是個忘恩負義的傢伙,我看把他宰了,免得後患無窮!”

楚成王雖然醉了,但心裡卻很明白。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將來,有重耳在普國,他就多了一份力量;那麼,將來攻打宋國,稱霸天下就不成問題了。宋國也是個大國,離楚國不遠,一直是楚成王的眼中釘,肉中刺。楚成王早下了決心,非拔掉這個釘子不可。

就在那年冬天,重耳在其它國家的援助下終於回到了晉國,當上了國君。

他就是晉文公。晉文公即位後,整頓內政,發展生產,使晉國逐漸恢復了元氣。

不久,宋國國君宋襄公派他的兒子來求見晉文公。晉文公使召見了他,宋公子淚流滿面地向他訴說,楚國又派成得臣帶領人馬欺負他們了,懇求晉文公發兵,幫助他們打退楚國的進攻。

晉文公想起當年在楚國受到的厚遇,如今,怎麼好意思出兵呢!

宋公子又氣憤地說:“他們太不像話了,老是欺負中原的諸侯國。主公你不是常說要扶助弱小的國家嗎?現在正是時候啦!”

他見晉文公還在猶豫,又道:“楚國那個成得臣,驕橫自大,連你也不放在眼裡,他說..”

“說什麼?”

“說你是個口蜜腹劍的小人,你要是敢出兵,他非叫你死無葬身之地!”

一番話,把晉文公激得心裡火冒冒的,他問道:“是真的嗎?”

“有半句假話,五雷劈頂!”

晉文公猛地抽出寶劍,當空一揮,叫道:“發兵,馬上發兵!”

晉文公抓緊時間擴充人馬,整頓軍隊;不出三個月,便親自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去解救宋國。楚國旁邊還有兩個小國——曹國和衛國,晉文公路過那裡,順手牽羊,把兩國的國君俘虜了。這就等於扳掉了楚國的兩顆門牙。

楚成王根本不相信晉文公會出兵,會與他為敵,直到成得臣第三次來報信時,他還說:“不可能,當年我對重耳那麼好,他怎麼會忘恩負義呢!”

成得臣馬上說道:“國君,當初我勸你把他殺了,根除後患,可你不聽,現在怎麼樣..”

楚成王揹著手,在屋裡直轉,口中喃喃自語:“這個重耳,怎麼能這樣呢!怎麼能這樣呢!”

成得臣勸楚王不要著急,只要撥給他三萬人馬,他一定把重耳的首級拎回來。楚成王把手直襬:“別這樣,別這樣,等幾天看看。我相信重耳下會和我過不去的。”

成得臣雙手打拱道:“國君,讓我去吧,我要是敗下降來,就一頭撞x,不回來見你了!”

成得臣是個性格暴虐、自以為是的人。他訓練軍隊時經常用鞭打,小箭穿耳等方法去析磨士兵,由此而遭到許多文巨武將的激烈反對。他們紛紛向楚成王告狀,楚成王對成得臣也很不滿意,但楚成王又想利用他的勇猛,來阻擋晉國獨自稱霸的野心;所以當時他也沒堅決制止成得臣,只給了他一些人馬,希望他能僥倖取勝。

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篇6

春秋時期,晉國發生了內亂,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了十幾年。這期間,重耳有一段時間住在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賓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酒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會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你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你的福,果真能回國當國君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後退九十里。如果這樣還是得不到你的原諒,我再與你交戰。”與他們一同飲酒的楚國大將子玉聽了重耳的話,知道他將來必成大器,於是建議楚王殺死重耳,以除後患,卻被楚王拒絕了。

幾年過後,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終於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戰場上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眾將士們紛紛表示反對,晉文公則說:“行軍打仗理直氣壯方能獲勝,如今我們主動後退,楚國便輸了理。他們再主動進攻,我們的士兵反擊時,必定心中有氣,士氣高漲,何愁打不贏這一仗呢!”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篇7

晉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間曾經沿街乞討,飽受流離之苦。他在楚國滯留期間,楚成王十分仗義,以招待諸侯的禮節招待他,兩人很要好。一次宴會上,楚成王開玩笑似的對重耳說:“如果將來公子您回到晉國做了國君,會怎樣報答我呢?”重耳想了想,答道:“要是託大王的福,我能回國執政的話,我願意跟貴國友好,讓兩國老百姓都過上太平日子。萬一將來晉、楚兩國非交戰不可,兩軍對陣時,我一定命令晉軍退避三舍,以報答您的大恩。”不久,重耳拜別了楚成王,應秦穆公的邀請去了秦國。在秦軍的護送下,他終於回到晉國執掌了政權,後人稱他為晉文公。

晉國在文公的治理下,很有起色。這時楚國也很強大,經常攻打別國。公元前633年,楚將成得臣率領四國聯軍攻打宋國,團團圍住了宋國都城。宋國向晉文公求援,晉文公決定派兵救宋。

晉、楚兩軍相遇後,晉文公果然信守當年的諾言,下令晉軍向後撤退。將士們想不通,說:“我們的國君哪能向別國的臣子讓路呢!”晉大夫狐偃說:“這是向楚成王表示謝意。怎麼可以看成是向成得臣讓路呢?出兵作戰,貴在理直氣壯。如果我們不信守主公當年許下的諾言,就是我軍理虧。相反,如果我們退了,他們還不罷休,那就是他們理虧了。”

眾將士覺得很有道理,一口氣退了三十里,楚軍則逼進了三十里。晉軍再退,楚軍再逼,總共退了九十里。

成得臣以為晉軍不敢交戰,更加驕橫輕敵,結果中了晉軍的埋伏,被打得潰不成軍,但晉文公沒有下令揮師追擊,他讓楚國的敗兵活著逃了回去。

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篇8

春秋時,晉獻公偏愛寵妃驪姬。驪姬想把她自己所生的兒子奚齊立為太子,以便將來繼任為國君,於是設下陰諜,陷害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獻公聽信驪姬的讒言,先逼死了申生,又要逮捕重耳和夷吾,兩人就先後逃奔出國。

重耳在國外流亡了十九年之後,才回到晉國,取得了政權,成為春秋五簕之一的晉文公。

重耳出奔國外時,跟隨他的有他舅舅狐偃,還有趙衰、顛頡等人。他們先到晉國北方的狄國。在狄國,重耳娶了季隗,生了兩個孩子伯鯈和叔劉;趙衰娶了叔隗,生了趙盾。他們在那裡住了十二年。這時晉獻公死了,奚齊也被臣子殺了。逃在樑國的夷吾,回國繼位為國君,即晉惠公。晉惠公恐怕重耳回來奪他的君位,便派人去狄國進行謀剌,重耳便又逃往齊國。臨行,他向季隗告別,說道:“等我二十五年,那時我如果還不回來,你就改嫁吧。”季隗答道:“我二十五歲了,再過二十五年,還嫁什麼人,該進棺材了。請容許我始終等您。”

重耳等經過衛國,到了齊國,又到曹國。曹共公對他們很不禮貌。曹國大夫僖負羈的妻子對丈夫說:“我看,重耳的隨從都是可以擔任相國的人才,這位公子將來一定能回國,回國以fi—定能在諸侯中稱霸。那時,曾對他無禮的,必然要倒黴,我們曹國恐怕要首先遭殃,你何不趁早向他表明自己的態度呢?”僖負羈於是派人送了一餐精美的飯食去,在飯裡暗藏了一塊玉璧。重耳對此很感激C

後來重耳他們又經過宋國、鄭國,而到了楚國。楚成王隆重地設宴招待,同時問道:“公子如能回到晉國,將怎麼樣報答我呢?”重耳說:“玉帛珍寶,你們楚國有的是,還叫我用什麼報答您呢?”成王說:“雖然如此,總也可以說說怎樣報答吧?”重耳於是答道:“倘使託您的福,我回到了晉國,將來萬-晉、楚之間發生戰爭,雙方軍隊相遇下中原,我一定指揮我的部隊,避君三舍,以報答您今天的盛情;那時,如果您還不肯諒解,那麼,我只好拿起弓箭,以與君周旋。”

後來,重耳從楚國到了秦國,秦穆公為了想扶植一個親秦的晉國國君,對重耳非常優待,把五個女兒都嫁給他,並且派軍隊護送他回國。那時晉國的國君是重耳的侄子晉懷公。重耳在秦國的支援下,奪取了晉國的政權,並且派人把懷公刺死,自任為國君。隔了三年,晉、楚兩軍發生戰事於城濮,晉文公重耳果然遵守諾言,主動後撤了九十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