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彙總7篇

本文已影響 3.29W人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彙總7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練運用折、畫、貼的方法制作滑稽小丑。

2、能大膽想象,積極動手參與活動。

3、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丑圖片。

2、作品範例一個。

3、礦泉水瓶人手一個,彩色長條、圓形、圓錐形等各種形狀的卡紙(根據幼兒能力不同三個層次:剪好的圖形、畫好未剪的、沒畫的卡紙)、彩筆、剪刀、雙面膠、膠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圖片請幼兒欣賞,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A、欣賞圖片,總結作品特點。

1、談話: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些很有趣、很特別的朋友,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

2、討論:引導幼兒觀察小丑圖片並說出小丑的主要特點。

提問:看到小丑的模樣,你感覺怎麼樣?為什麼覺得好笑?他的臉與我們的臉有什麼不同?(請小朋友們討論回答)

3、教師小結:小丑都有一個紅紅的鼻子,大大的嘴巴,有趣的眼睛,看上去很可笑,很滑稽。

B、欣賞範例,討論製作方法。

1、請幼兒觀察並討論:製作小丑需要哪些材料?

2、教師講解小丑的製作順序。

①先在臉的中間位置畫一個紅鼻子,下面畫一個大大的嘴巴,讓人一看就覺得很好笑。

②鼻子上面再畫上特別的眼睛,然後戴上一頂漂亮的帽子。

③將彩色長條紙一前一後折成樓梯狀,分別貼在瓶子的上下部分,做成小丑的胳膊和腿3。教師為幼兒重點示範講解小丑四肢的製作方法。

C、介紹材料,自由創作。

1、出示介紹操作材料,請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創作。

(1)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隨意製作自己喜歡的小丑。

(2)鼓勵幼兒畫出各種各樣的小丑的臉。

2、鼓勵幼兒大膽創新,製作與眾不同的小丑。

3、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隨時指導與幫助。

【活動延伸】

請幼兒互相欣賞作品,並評選出最有創意的小丑。哪個小丑最滑稽?你喜歡哪個小丑?為什麼。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通過小丑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小丑的外形。並讓幼兒嘗試描繪自己喜歡的小丑。引起幼兒的興趣。感受小丑誇張的外形,讓幼兒作畫,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誇張、滑稽的小丑。幼兒都能順利完成所要求的滑稽小丑的製作。並且有大部分孩子的作品可稱得上很完美,漂亮。幼兒在瞭解了小丑的形象特點後,開始大膽想象,積極製作滑稽的小丑,在實施過程中,幼兒完成的較好,作品對於大班孩子來說,難度不大,易於操作。 活動中,儘量規避以前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方式。大多采取,擺出困難,讓孩子在操作中自己探討,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百科:小丑是喜劇演員之一,常見於舞臺、馬戲團、綜藝節目、嘉年華、兒童節目及生日會等。他們表演時,多穿著特大鞋子及奇裝異服,其臉部也經塗裝,尤以鼻子部分較為突出。這些古怪、搞笑的裝束給觀眾帶來歡笑。通常小丑都會以自身出糗來娛樂觀眾。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進入大班後,更多方面是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人,讓他們瞭解社會,關心社會,尤其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比如:環保中廢物的利用,讓孩子在瞭解環保的過程中,也體會著一種關心社會的責任,並把這種責任心的培養作為大班教育目標。結合這兩方面,我選擇了這個題材,通過與孩子們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無用的瓶子,並加以設計裝飾來美化環境,這就是我設計的意圖。

活動目標

1.學會用簡單的線條花紋進行構圖裝飾瓶子。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畫出各種花紋,會利用各種裝飾材料對瓶子進行裝飾,體驗創造帶來的無窮樂趣。

3.引導幼兒認識廢棄瓶子可以回收再利用,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能充分利用各種材料對瓶子進行繪畫和裝飾,想象力豐富,有一定的創造力。

2.利用瓶子的各種形狀來設計成裝飾物。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廢棄的瓶子並洗淨晒乾。

2.各色顏料,毛線,碎布,卡紙,即時貼,皺紋紙,印花,毛筆,剪刀,雙面膠,紙簍,擦手毛巾,錄音機,音樂磁帶。

3.場景佈置

美術創作室

張貼各種瓶子的創意作品,擺設各種瓶子製作的裝飾品及玩具。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活動

1.帶幼兒到美術創作室參觀、欣賞各種作品。(播放輕音樂)

2.教師向幼兒介紹生活中各種形狀的瓶子。(出示教師帶來的各種瓶子)

二、引導構思,聯想組合

1.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對瓶子的形狀進行想象造型構思。

2.幼兒說說自己對裝飾作品所需要的各種材料。

三、提要求

1.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或別人。

2. 我們的瓶子有的是玻璃的,容易打碎,不要碰倒或摔倒。

3.顏料不要弄髒自己或別人的衣服。

4.廢紙、廢品要扔到紙盒裡,保持環境清潔。

四、幼兒操作,教師適當予以指導或幫助。(播放音樂)

五、展示幼兒作品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名稱,使用材料。

2.拓展活動內容: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舊瓶子以外,還有很多廢舊物品也可以收集起來做成許多好玩有趣的東西,那麼小朋友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廢舊材料製作環保玩具。

六、結束

讓幼兒帶自己的作品與周圍的老師分享,帶到班上給其它幼兒欣賞。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大班的美術活動《創意瓶子》。瓶子對於孩子們來說是十分常見,十分熟悉的,所有幼兒興趣較濃,在活動中都體驗到了對瓶子進行創作的樂趣。大多數孩子有自己的創新之處,並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輔助材料,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本次活動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原則:

(一)活動性原則

首先,為幼兒提供了適宜的材料:各種廢舊瓶子及手工製作必備的輔助材料和充分的活動時間,激發幼兒的興趣;其次,在活動中,充分放手,讓幼兒自由創作,探索設計瓶子,讓幼兒自己動手、動口、動腦,製作出不同的瓶子;再次,及時肯定幼兒的創作,不斷激發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活動真正成為幼兒發展的手段。

(二)相互滲透的原則

新《綱要》中指出:“在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中,各領域的內容有機聯絡,相互滲透。”

在本次活動中就滲透了體、智、德、美等方面的內容。如:讓幼兒大膽動手,發展小肌肉的靈活性,滲透了健康領域的內容;讓幼兒用語言交流,如有什麼材料,你想用什麼材料來裝飾瓶子?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讓幼兒裝飾製作不同的瓶子,體現了幼兒的創造力;讓幼兒蒐集各種瓶子等廢舊材料,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這是科學方面的知識。

另外,運用循序漸進的原則,先讓幼兒觀察討論,突破重難點,再製作交流,一步步展開,讓幼兒玩中學習,玩中發展。

總之,本次活動力求在貫徹新《綱要》精神上有所創新,尤其是在藝術教育領域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教材來源於幼兒,活動的實施過程立足於幼兒的需求以及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其次是整個活動環境非常寬鬆,讓幼兒在看、說、做中,自由充分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第三是音美結合,力求發揮藝術手段的綜合作用。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家鄉青花瓷盤,觀察紋飾,感受蘊含在作品中的平衡美。

2、瞭解青花瓷盤有很多不同的造型,青花瓷盤在生活中的用途

3、在觀察和交流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線條和圖案來設計和裝飾青花瓷盤。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1、播放歌曲《青花瓷》,幼兒隨著音樂一起進入活動室。

教師:咦,這是什麼聲音。(唱歌) 誰在唱歌啊,(周杰倫)這首歌真好聽叫什麼名字啊?(叫青花瓷)你們見過青花瓷沒?那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青花瓷市場參觀?

二、看ppt,認識什麼是青花瓷

1、播放ppt第一張,各式各樣的青花瓷。

a)教師:哇,好漂亮啊。邊指著實物邊提問幼兒:你看到了什麼?(茶杯、碗、瓶子、盤子等等)

b)教師提問幼兒:小朋友它們都是什麼顏色的啊?(藍色也叫做青色)我們把這些白色的底青色的花叫做青花瓷。、

c) 最後參觀的是青花瓷盤教師提問:這是什麼?(盤子)引導幼兒說出有各種各樣的圖案.而且也都是白色的底青色的花叫做青花瓷。提問:幼兒你們家裡有沒有盤子啊?都是有什麼顏色的圖案呢?(請幼兒回答)

d)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塊盤子,我們一起來看看?:

播放圖片請幼兒觀察並說出盤子圖案及顏色,並引導幼兒瞭解這些不同顏色的圖案的盤子不是青花磁碟。

教師總結: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盤子,顏色都不一樣,所以不是青花瓷盤。

二、播放圖片,認識青花瓷盤。

1、教師:這個盤子和剛才那些盤子是一樣的嗎?請幼兒說出哪不一樣。

2、教師:播放圖片一,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個青花磁碟。

3、提問:看看這個青花瓷盤最裡面是什麼圖案啊,圍繞著的旁邊一圈又有一圈圖案,上面畫有什麼?最外面還有一圈圖案,上面畫有什麼呢?

4、提問:小朋友有沒發現有個什麼規律,都是圍繞著最裡面的一圈圖案來畫來點綴的,一個圖案中間隔著一朵花,一一排著隊。我們把這種圍繞著中間來繪畫的?這種方法叫做中心對稱法。

5、教師:今天我們去了青花瓷市場,認識了青花瓷盤,老師有個建議我們一起來設計個青花瓷盤,然後把它拿到剛剛我們去的那個青花磁的市場去賣,看看你們誰的盤子買的人做多好不好?

四、教師示範並帶領幼兒繪畫青花磁碟。

1、 教師向幼兒介紹繪畫工具(盤子和筆)。

2、教師邊講邊試畫,並引導幼兒先繪製青花瓷的底部。隨後再在外圍用不同的線條進行裝飾。

3、提醒幼兒在設計青花瓷的時候要掌握規律。

4、 鼓勵幼兒選取多種圖案進行繪畫。

五、幼兒繪畫青花磁碟

發放筆、蛋糕盤子播放音樂幼兒開始繪畫。

六、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把繪畫好的盤子貼上在牆面上,拿到青花瓷市場去賣,請小朋友去買並說出自己喜歡哪一個盤子,為什麼?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瞭解蜻蜓的特徵以及它們的習性。

2、學會利用洋蔥皮製作蜻蜓。

活動準備 洋蔥皮,木工膠

活動過程

[匯入]

1、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蜻蜓。

- 我是在秋天裡飛翔的一種昆蟲。

- 我有一雙翅膀,大大的眼睛和長長的尾巴。

- 人們喜歡採集我做成標本,我是誰呢?

[展開]

1、談一談蜻蜓。

- 你見過蜻蜓嗎?

- 你在哪兒見過蜻蜓,它正在幹什麼?

- 見過蜻蜓後你有什麼感想?

2、看看蜻蜓的照片,說說蜻蜓的特徵。

- 蜻蜓長什麼樣子?

- 蜻蜓的翅膀長什麼樣子? 摸起來感覺怎麼樣?

- 蜻蜓的身子和尾巴長什麼樣?

- 蜻蜓的眼睛長什麼樣?蜻蜓的眼睛為什麼長得這麼大?

(由於蜻蜓要一邊飛一邊覓食,所以它長了一雙大大的鼓鼓的眼睛可以看清楚許多地方。)

3、談談蜻蜓的習性。

- 蜻蜓是怎樣出生長大的?

(蜻蜓在水裡產卵,然後在水裡長成幼蟲,最後再長成蜻蜓飛出水面。 )

- 蜻蜓以什麼為食?

(蜻蜓只要吃對我們有害的昆蟲,像蚊子或蒼蠅。所以蜻蜓是益蟲。)

- 蜻蜓是怎樣飛的?

(蜻蜓雖然長得小,但是它可以飛得又快又遠。)

4、製作蜻蜓的翅膀並研究自然產物。

- 如果要是製作蜻蜓的翅膀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洋蔥皮怎樣製作蜻蜓翅膀呢?

5、用自然產物製作蜻蜓的翅膀。

① 掰開洋蔥皮準備好。

② 把洋蔥皮剪成蜻蜓翅膀的樣子,或是用手撕出自然的效果。

③ 把完成的洋蔥皮粘在蜻蜓身體的兩側,做出蜻蜓的翅膀。

[結尾]

1、讓孩子們把完成的蜻蜓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美麗的樹葉,感知樹葉色彩和線條的美。

2、瞭解各種裝飾樹葉的手法,進一步學習用簡潔的線條和花紋裝飾樹葉。

3、在彩色葉面上細心地裝飾,注意不畫到葉片的外面。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梧桐、銀杏、楓葉、枇杷樹葉

2.這些形狀的彩色樹葉30張

3.這4種樹葉形(大的)裝飾過的各一張

4.風聲一段

5.大樹一棵

教學過程:

啟發談話師:小朋友,大家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你們喜歡不喜歡秋天呀?老師也非常喜歡秋天。因為秋天到了,樹上的葉子變得更美了,綠的、黃的、紅的,色彩好豐富呀。

看這裡的葉子有什麼顏色?

你們誰認識這些葉子嗎?

有誰知道這片綠的是什麼葉子?是什麼形狀?

(總結)師:大家都說得很好,這些葉子呀,不但顏色很漂亮,形狀也很好看,看不但有橢圓的、扇形的,甚至還有像銷售已有的形狀呢。

師:秋天來了,天氣變涼了,風葉越刮越大了!

聽!……這是什麼聲音啊!……風這麼大。看!

拉開布簾,師指著地上的落葉師:地上有這麼多的落葉,我們一起來撿落葉吧。

師:請小朋友來觀察一下自己手中的葉子,它是什麼形狀的?

師:秋天的樹葉真美,可是昨晚秋風姐姐告訴了我一個方法,能讓樹葉變得更漂亮,大家想不想看呀?

出示泛畫,你覺得那片樹葉裝飾的最漂亮?為什麼?

還有誰來說說你最喜歡哪一片?為什麼?

師:大家想不想把自己的書也變得和老師這的一樣漂亮?好,那老師就和大家一起把樹葉變漂亮。

師:我們呀,想一想,畫一畫,想一想,畫一畫。

在畫小圓點的時候,有些可以畫的緊一點多一點,有些呢就畫得分開一點少一點點和點之間的距離畫的大一點,在畫這個方格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方格可以一個隔著一個塗色也可以呀一個的格子斜對面的格子塗色師:秋風姐姐呀真聰明,能把樹葉裝飾的真漂亮,你能把你的樹葉裝飾的和這些一樣漂亮嗎?你想把你的樹葉裝飾的和這些一樣漂亮嗎?你想怎麼裝飾?請你拿了你的樹葉端著小椅子到後面的桌上去畫畫,四人一組。注意不要把黑線畫到葉子的外面。

等幼兒畫完後貼到樹上看!我們幫這個樹打扮成了個五彩樹,多漂亮啊。我們一起把這個樹拿回去給教師的小朋友看好不好呀!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根據樹葉原有的形狀組合,拼貼圖案。

2.發展剪、貼、添畫的美工技能。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收集多種形狀顏色的樹葉,並進行壓制處理(葉子壓平整不要完全脫水)剪刀、膠水、雙面膠、畫紙。

2.貼上畫範例。

3.《小樹葉》音樂、課件。

活動過程:

一、遊戲匯入,觀察樹葉。

1.引導師:"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風把樹葉吹進了我們的教室裡,小朋友們撿起樹葉放在手上的手上。"(教師活動前邊說邊把樹葉撒到到教室的角落,聽《小樹葉》音樂)"請小朋友揀起來一片樹葉,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的葉子和小朋友的葉子有什麼地方相同,有什麼地方不同?"(新穎的匯入讓孩子們欣喜不已,氣氛變得輕鬆活躍)

2.觀察樹葉"誰能向大家介紹介紹你的樹葉是什麼樣子的`?(提示:形狀、顏色、和大小)它像什麼?"(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二、出示範畫,請幼兒觀察,並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貼上畫製作過程。

小樹葉真神奇,形狀不同,可以像那麼多東西!看看我們把幾個樹葉拼擺在一起會變成什麼?

1.出示範畫(金魚)這幅畫是用什麼做成的?貼上的是什麼?是有哪幾種樹葉貼上成的?

請幼兒仔細觀察並回答。

2.教師現場做貼上畫一幅師:(拿銀杏樹葉)小朋友們看老師手裡有一片什麼葉子,它像什麼?可以做什麼?

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自由的說。(有小朋友說像孔雀,像花裙子,像扇子)"這麼漂亮的樹葉,老師想用它做一幅畫,小朋友們幫老師一起做吧!"引導並示範孩子怎樣用剪刀、膠水、雙面膠等貼上添畫。和孩子們一起做一幅秋天的圖畫。

(讓孩子觀察樹葉畫製作步驟,對過程有整體系統的印象)

三、製作貼上畫

1.幼兒自由選擇樹葉,初步嘗試拼擺。

師:"小朋友,你最喜歡哪種樹葉,你想用樹葉貼上什麼呢?"請幼兒自由的選擇樹葉,構思自己的樹葉貼上畫,在畫紙上拼擺,調整。

2.請幼兒跟同伴說說自己拼擺的是什麼,是怎麼做的?相互啟發更好的創意。

3.讓幼兒貼上,製作作品。

請幼兒適當調整或重新組合好的作品,貼上,添畫,美化自己的作品。注意用剪刀要注意安全,膠水塗抹在葉子的反面,並塗抹均勻。樹葉要輕壓,防止碎裂。

教師對不同水平的幼兒分層指導。

四、欣賞作品。

將幼兒作品貼在主題牆上,讓幼兒之間互相評價欣賞貼上畫作品,獲得美感與經驗。放音樂《小樹葉》舞動身體學習小樹葉舞動,離開教室。

活動延伸將幼兒的作品辦成"會變的樹葉"作品展,讓大家欣賞。

舞蹈:小樹葉老師和幼兒隨著音樂共同跳舞。

活動反思:

隨著氣候一天天的轉涼,大樹的葉子漸漸的的變黃,小朋友蹲在地上撿著自己喜歡的葉子,有的玩著樹葉遊戲,有的把葉子組合在一起拼擺成圖。多美的秋天,那我們為了留住秋天讓小朋友在這個秋天裡有個美好的回憶呢?

根據幼兒的喜好,為了留住秋天,我們開展了樹葉貼上畫活動。小朋友及家長們都積極的收集著各種各樣的葉子,為活動做準備。

在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通過觀察、創造、想象,再及時地提問開放性的問題:這片葉子的形狀像什麼?有的說像鴨蛋;有的說像太陽,想法各不相同。此時幼兒的思維已經被開發出來。隨後我把範例一一展示出來,幼兒看著這些美麗的圖案,再看看這神奇的葉子,小朋友們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製作這迷人的樹葉畫。最後幼兒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用自己的方式去把葉子貼上成各具特色的畫。幼兒的創作五花八門,有小獅子、小松鼠、長頸鹿、小鳥、金魚、船等等。可以看出幼兒真的動腦了,真的用心了。

從整節活動的效果看,幼兒對樹葉畫的貼上活動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因為是小班的第一學期,孩子對想想拼貼的能力還比較弱,個別幼兒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很好地觀察過樹葉,所以在教育教學的開始部分教師有些吃力。從孩子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對這節課程是有興趣的,但好像因為自己不認識或是沒有認真觀察過所以孩子也有些吃力。我會在區域活動增添一些類似的物品,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自己的五官特徵。

2、用白描的方法畫出鏡子裡自己的樣子。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鏡子裡我的樣子

2、畫紙-我的臉,畫筆。

活動過程

一、照鏡子,說五官

1.幼兒每人一面小鏡子,照照自己的臉,和同伴說說自己長什麼樣?

什麼地方像媽媽?什麼地方像爸爸?

2.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五官。

3.請個別幼兒到前面,在打紙上畫畫自己的五官。

二、觀察自畫像

1.教師和幼兒邊觀察邊總結人的五官。

(1)臉:長臉、圓臉。

(2)眼睛:大眼睛、小眼睛。

(3)嘴:大嘴、小嘴。

(4)耳朵:大耳朵、小耳朵。

(5)鼻子:高鼻子、塌鼻子。

2.幼兒相互看看同伴的五官。

三、幼兒作畫

提醒幼兒邊照鏡子邊畫畫。

教師巡迴指導幼兒繪畫。

四、幼兒相互欣賞各自的自畫像。

大班美術活動:我設計的花車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進一步感受上海旅遊界的氣氛。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收集旅遊節花車巡遊的資料、圖片。

活動過程:

一、討論:

1、旅遊節的花車巡遊時的花車是怎樣的?

2、與我們平時看見的車輛有什麼不同?

二、我們來做個花車設計師,設計一輛美麗的花車。

三、討論:可以設計怎樣的花車?

四、幼兒設計草圖

1、提示幼兒花車的設計不一定像我們平時見到的車輛。

2、鼓勵幼兒發揮想象設計不同的花車。

五、講評

我們是小小設計師:介紹自己設計的“花車”。

美工活動“牙齒切碎機”活動後感

本週進行了美工活動“牙齒切碎機”,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思維活躍。當我向幼兒展示自己製作的“大嘴怪”時,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紛紛議論“大嘴怪”怎麼吃東西。活動開始我引導孩子們對牙齒模型進行認真地觀察、並互相討論,讓孩子們知道前面的牙齒是門牙,門牙旁邊的是犬牙,犬牙旁邊的是磨牙,並說出它們各自的分工及合作過程。接下來我先請大家討論怎樣製作牙齒切碎機,在親手製作“大嘴怪”時,孩子們顯得更為積極主動,他們根據牙齒的各部分關係用鉛筆在紙上畫好一排牙齒,然後根據畫好的牙齒剪下來,再把它們貼上到剪開的紙盒裡。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孩子都做得比較成功,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因為沒有事先設計好就動手剪,結果牙齒的構造沒剪對,被旁邊的小朋友一說,他們只好重新剪過,耽誤了些時間。粘牙齒是本活動的難點,有些孩子一下子就粘好了,有些孩子因為小手指不夠靈活粘起來很費勁。不久大家都把牙齒粘好了,接下來就是打份自己的牙齒切碎機:給它畫上眼睛,頭髮,耳朵等。這一過程都難不倒孩子,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牙齒切碎機按自己的意願打扮好。最後我請幼兒給牙齒切碎機餵食,大家用一些廢舊的報紙等給牙齒切碎機做食物,“嗷,咕咚”,牙齒切碎機一口一口吃東西了,哦,大家玩得真開心啊!我把幼兒做好的作品放在區角中,讓孩子可以隨時玩一玩。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在設計,製作,體驗中進一步對自己牙齒更加了解,並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大班刮畫:家鄉的夜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