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錦4篇

本文已影響 2.81W人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錦4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故事背景圖一張,錄音磁帶一盒,動物的貼絨教具若干,動物頭飾若干。

(二)知識經驗準備

事先豐富有關動物尾巴的知識。

二、活動方法 探索法、類比法、變異法。

三、活動過程

活動一 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大背景圖,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麼地方,(大森林)圖上有誰。(松鼠媽媽和小松鼠)

2.它們看見了小魚,小魚是怎樣在水裡游來游去呢? (引出故事題目)

3.藉助貼絨教具,完整講述故事。提問:

①故事裡出現了哪些動物?

②馬大哥的尾巴為什麼甩個不停呢?

③蜜蜂的尾巴為什麼像把尖刀?

④小松鼠的尾巴又有什麼用呢?

4.引導幼兒再次欣賞配樂故事。提問:你覺得小魚、大馬、蜜蜂、猴哥、松鼠的尾巴都有什麼用途呢?為什麼?(啟發幼兒討論,學會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二 表演故事

1.兩位教師扮演松鼠媽媽和小松鼠。

2.幼兒扮演小動物表演,注意表現角色的動作及神態。

活動三 續編故事

1.啟發幼兒思考:還有哪些動物是有尾巴的呢?它們的尾巴又有哪些功能呢?(如:壁虎的尾巴可逃生用,孔雀的尾巴能開啟,可吸引異性等)

2.請幼兒把自己想像、創編的情節續編到故事中去。

3.請幼兒自由組合,把續編的故事隨著音樂講給大家聽。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動物尾巴的功能。

健康: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五、生活中滲透 抓住良好的契機,向幼兒隨機進行教育。

六、環境中滲透 在大背景圖上每種動物的尾巴處提問:“我的尾巴有什麼用?”進一步刺激幼兒思考、解答。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帶孩子到動物園觀察動物。

八、活動評價

九、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在對各種動物尾巴認識的基礎上,運用連貫、流暢的語言描述。

2.結合已有的經驗續編故事,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

(二)情感目標 培養幼兒的好奇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學會跳小精靈的律動。

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欣賞過動畫《糖果仙子之舞》。

2、材料準備:音樂CD《小精靈》、律動VCD《小精靈》、頭飾小鴨、節奏卡(×-×-|××××|);自制魔法棒。

活動過程:

一、 體態預備。

1、教師出示魔法棒,講故事《小精靈之舞》匯入。

教師:“在遙遠的地方,有一個非常美麗的仙女王國。仙女王國裡住著許多漂亮的`小精靈。小精靈們每天都會快樂的舞蹈。有一天,仙女王國裡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美麗的仙女用一根神奇的魔法棒一點,小精靈就會變出許多漂亮有趣的動作。”

2、教師引導幼兒隨音樂自由律動做有趣的造型動作熱身。

二、 聽辨旋律。

1、教師播放音樂CD《小精靈》,幼兒傾聽音樂,想象並說說小精靈花園裡的美麗景象。

教師:“花園裡可能有什麼?”

2、教師出示節奏卡,引導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感知節奏。(用拍手、跺腳等多種方法感知。)

三、肢體體驗。

1、教師扮演仙女,用“魔法棒”將幼兒全部變成“鴨精靈”,並請幼兒隨音樂表現小鴨的動作。

教師用照相機捕捉幼兒有創意的動作。

2、教師播放律動VCD《小精靈》,幼兒模仿律動動作。(牽手轉圈,小鴨走、互撓癢等等。)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表現動作。

四、配樂表現。

教師播放音樂,並引導幼兒完整跳律動《小精靈》。

五、音樂遊戲。

1、教師播放音樂,請幼兒戴上頭飾進行表演,也可以讓幼兒分組進行不同形式的表演。

2、全班幼兒做“小鴨精靈”的動作走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小班音樂律動《小精靈》是一個非常生動有趣的活動。根據小班幼兒好動、好玩、好模仿,注意力易轉移的特點。我在教學活動中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這樣他們就不會覺得活動很枯燥。活動中,首先以一首歡快的曲子吸引幼兒,開始的匯入部分很成功,一下子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為後面的活動做了成功的鋪墊。在活動過程中,小朋友們能大膽嘗試模仿動作,樂意用身體擺出各種造型動作。

我覺得本次活動還是比較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中我嘗試把遊戲化、情景化融入教學過程中,讓孩子自主表達和表現。活動中幼兒興趣很濃,參與積極性也很高,通過律動遊戲,體驗到了韻律活動的樂趣。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僅感受到了音樂的旋律和節奏,而且獲得了活動的快樂。

但是活動中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在創編動作時,雖然孩子們能創編出老師想要的動作,但有個別孩子還是比較茫然,想象力很有限,分析原因,我想這應該跟平時的經驗積累有關,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盡可能多給孩子創造學習機會,給於孩子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獲得學習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願意隨樂表演動作。

2、樂意模仿小熊可愛的樣子,學會合作表演。

3、在交換舞伴的過程中,初步感受集體舞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音樂《三隻熊》。

2、每位幼兒右手上戴一個腕花。

【活動過程】

一、匯入話題。

1、誰來了?

2、小熊長什麼樣?誰來學一學?

3、一起模仿小熊的樣子。(耳朵)

二、兒歌遊戲。

1、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幼兒模仿。(待熟練,配音樂)

小熊小熊在哪裡?在這裡,在這裡,在這裡。

2、這個遊戲好玩嗎?現在我們都是小熊了。

3、教師念兒歌與小朋友互動。

小熊你好握握頭,小熊你好扭一扭。

4、剛才老師是怎麼和小熊問好的?請小熊們一起跟我問個好。

5、原來小熊們這麼相親相愛。現在請寶貝找個好朋友,面對面站好。我們跟著音樂把小熊問好的動作玩一玩。

三、小熊舞會。

1、剛才遊戲好玩嗎?今天我們有這麼多小熊,要一起去參加一個舞會,想不想去?

2、我們來到了森林王國,裡面有個圓圓的舞臺。請小朋友們找個位置站成兩個圓圈。然後裡圈和外圈的小朋友面對面站好。

3、舞會就要開始了,你找到你的舞伴了嗎?聽好音樂。

4、今天來了這麼多小熊,想不想找找其他的好朋友?今天我們手上都帶了花,有花的那一邊就是你下一個好朋友,請寶貝們指一指你下一個好朋友。然後請裡面的寶貝走過去。

5、都知道了下一個好朋友是誰,一會拍手音樂的時候就請裡面的寶貝走到下一個好朋友對面。

6、舞會真好玩,小熊們都累了,讓我們回去休息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喜歡自己的小手,瞭解小手的用處。

2、願意說說、唱唱、大膽的在集體面前進行表演。

環境與材料:

遊戲——小手哪裡去了多媒體課件音樂的準備

觀察與指導:

(一)引起興趣

1、(出示玩具手)小朋友,我是誰呀,今天我要找朋友了,你們可要躲躲好呀?

(遊戲小手哪裡去了)?

2、數數看,有幾位寶寶的手被找到了?

3、剛才你們那麼多的小手都躲到哪裡去啦,怎麼找不到呀?(幼兒說出簡單的方位詞)

(二)說說小手用處,引出大拇指和小拇指

1、師:你們的小手本領真大,都躲的很好的。你們喜歡自己的小手嗎?你們的小手有哪些本領呢?關於生活方面(洗臉、穿衣等)的教師可以讓幼兒再現一些技能上的動作練習。

2、教師伸出大拇指進行表揚

3、你們都那麼棒,我們大家真喜歡它,來伸出小拇指,誰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勾一勾。來!你是我的好朋友,(引出小拇指)也和你的好朋友勾一勾

4、大拇指和小拇指,我們還會念他們的兒歌呢?(回憶兒歌——大拇指,小拇指)

(三)學習歌表演——大拇指和小拇指

1、大拇指、小拇指還可以唱歌表演呢?我來唱給你們聽好嗎?

2、觀看錄象,激發幼兒學習表演的願望。

3、跟著老師、錄象學習表演,教師關注幼兒的表情和動作。

4、還有什麼和好朋友要好的動作。

5、幼兒自己大膽的表演。

6、大拇指誇誇好朋友,小拇指找到許多好朋友!來和好朋友作個要好的動作,我來給你們拍張照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