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薦】幼兒園藝術教案

本文已影響 3.49W人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藝術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薦】幼兒園藝術教案

幼兒園藝術教案1

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喜歡用繪畫的方式表現自己觀察到或想象到的事物,在石頭上畫畫是他們比較感興趣的一種美術形式。本次活動引導幼兒對事物進行從無意到有意的觀察,從對石頭外形的基本觀察開始,啟發幼兒想象每一塊石頭像什麼、可以創作成什麼…千姿百態的石頭為幼兒的想象和創造提供了空間,讓幼兒在感受石頭的自然之美和形態之美的同時,提高繪畫能力及想象力、創造力。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石頭的形狀進行想象,嘗試在石頭上作畫。

2、充分發揮想象,大膽嘗試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3、體驗用不同方式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的石頭,棉籤、彩筆、水粉或丙烯顏料、調色盤等,“《幼兒學習材我的想象》

活動建議:

1、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形狀的石頭,請幼兒根據石頭的形狀進行想象。

提問:這些石頭分別是什麼形狀的?圓形(橢圓形、三角形………)的石頭像什麼?

2、鼓勵幼兒自主選擇一塊自己喜歡的石頭,大膽說出自己的創意。

提問:怎樣把手中的石頭變成你想象的東西?你想怎樣裝飾自己的石頭?

3、教師重點演示用棉籤在石頭上作畫,引導幼兒觀察、掌握作畫的方法。

提出要求:可以自由選擇棉籤、彩筆等不同的作畫工具,用棉籤畫時蘸色要均勻,畫出的線條儘量清晰、流暢,顏色沒幹前不要塗抹。

3、鼓勵幼兒大膽繪畫、裝飾石頭。

4、教師巡迴觀察,分層指導幼兒,鼓勵想象力比較豐富的幼兒儘量根據石頭造型進行創作;提示想象力比較欠缺的幼兒,可在石頭上畫出自己喜歡的事物的形象也可以用花紋、圖案裝飾石頭。

5、作品展示,引導幼兒分享、交流作品。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重點說說作品的主題和作畫的方法。

(2)請幼兒相互欣賞,說說誰的石頭畫最有創意,引導幼兒重點從想象力、畫的內容、色彩等方面進行評價。

活動延伸:

請幼兒閱讀《我的想象》第19頁,說一說書上的石頭變成了什麼,進一步拓展思維。

幼兒園藝術教案2

活動目標

能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裝飾、製作紙袋動物,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各色卡紙、彩色即時貼、皺紋紙、畫筆、剪刀、雙面膠等。

2.利用紙袋製作的小動物表演的《動物狂歡節》視訊片段。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彩色紙袋,討論紙袋的用處

1.你們家裡有紙袋嗎?爸爸媽媽平時是怎麼處理紙袋的?

2.紙袋除了可以用來裝東西,還可以用來幹什麼?

二、播放視訊《動物狂歡節》,引起幼兒製作的興趣

1.你看到了什麼?這些小動物是用什麼製作的?

小結:原來紙袋還可以製作成各種小動物。今天,森林裡要舉行“動物狂歡節”,想請小朋友們製作各種小動物來參加,你想不想試一試?

三、幼兒討論製作紙袋小動物的順序

1.你想用紙袋做什麼小動物?需要哪些材料?

2.教師根據幼兒的想法進行總結:在製作紙袋小動物的時候可以根據紙袋的大小、形狀、顏色,選擇不同的輔助材料加工製作成各種小動物。

3.討論:做小動物的時候可以按照什麼順序來做?

教師小結:①先想好自己要做什麼小動物。②選擇紙袋和各種輔助材料。③用畫筆畫出小動物的五官及四肢。④進行組合,並對小動物的身體加以裝飾。

4.幼兒自主選擇材料製作紙袋小動物,教師觀察指導,引導幼兒對小動物的身體進行裝飾。

四、幼兒利用紙袋作品進行表演,感受制作帶來的樂趣,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幼兒園藝術教案3

大班藝術領域韻律活動《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節奏的基礎上,學會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明快的旋律。

2。嘗試自編舞蹈動作,學會跳圓圈舞,體驗創造的喜悅。

3。感受兒童節的歡樂。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佈置教室,張燈結綵,營造節日氣氛。

2。洋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共同聽音樂,做各種動作。

出示洋娃娃和小熊,向幼兒問好,讓幼兒感受節日的氣氛。

師:小朋友,你們的教室裝扮的這麼漂亮呀?我想和你們一齊來慶祝六一兒童節,好嗎?(聽音樂跳舞)二、引導自由創編動作,感受歌曲表達的情緒。

師:洋娃娃想請小朋友為這首歌編好看的動作,你們願意嗎?

教師帶領幼兒跟著音樂邊唱邊跳,把自我高興的心境表現出來。

三、結伴演唱,表現節日的歡樂氣氛。

幼兒自選動物頭飾,主動邀請朋友一齊跳舞,共同慶祝六一兒童節。

幼兒園藝術教案4

設計意圖:

家像一個寧靜的港灣,是一個人一生中魂牽夢縈的地方。濃濃的親

情,會使幼兒感到安全,得到溫暖。孩子渴望媽媽溫暖的懷抱,也期盼

和爸爸一起遊戲。在一個家庭中媽媽和爸爸是相輔相成的,為了強化爸

爸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積極影響,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選擇多種圖案來裝飾爸爸的領帶,選擇多種材料,運用繪畫、剪貼、拓印等方式設計領帶。

2.瞭解爸爸的服飾特點,喜歡爸爸,會主動關心爸爸。

3.體驗給爸爸製作禮物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能選擇多種作畫工具裝飾爸爸的領帶。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帶一條爸爸用過的領帶,佈置“領帶展覽會”。

2.水彩筆、油畫棒、彩紙、膠水、拓印工具、簡單的花紋圖案。

3.幻燈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對領帶的興趣。

1.出示領帶,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呀?(領帶)它是幹什麼用的呢?們來看一下這個戴領帶的叔叔精不精神,帥不帥啊?小朋友的家裡誰喜歡戴領帶啊?(爸爸)哦,爸爸喜歡戴領帶啊。戴領帶的爸爸看起來很精神,還很帥。

2.領帶有很多種,老師今天也收集了很多領帶,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領帶圖片,老師帶領幼兒逐條欣賞領帶,並向幼兒講解領帶的樣式。

3.看了這麼多的領帶,我們知道了領帶有很多種,每一條領帶的花紋和樣式都不同,那小朋友喜歡哪一條呢?想不想自己也動手設計一條漂亮的領帶送給自己的爸爸呢?

二、出示老師用不同材料製作的領帶,並告訴幼兒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引起幼兒自己製作領帶的慾望。

1.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材料,我們可以用水彩筆、油畫棒給爸爸畫一條領帶,還可以用好看的彩紙給爸爸黏貼出一條領帶,更可以用拓印的.方法給爸爸設計一條領帶。

2.幼兒自主選擇設計領帶的方法,老師平衡一下各組孩子的數量。

三、畫一畫,粘一粘,印一印,引導幼兒設計出自己的領帶,體驗自己動手的快樂。

幼兒自己動手設計領帶,老師巡迴指導提示。

四、教師、幼兒一起展示作品,並評價。

小結:小朋友設計的領帶都非常漂亮,馬上就要過父親節了,我們一起把領帶送給自己的爸爸,作為父親節的禮物好嗎?

提問小朋友,送給爸爸禮物時,準備對爸爸說些什麼呢?

活動延伸:

下午請幼兒將自己設計的領帶帶回家,親手送給自己的爸爸,並親手用雙面膠黏貼在爸爸的領口處,體驗成功的喜悅,表達對爸爸的愛意。(活動前告訴家長這項活動的目的是父子間的相互關心,更加親近,要求爸爸在收到禮物時表現由衷的欣喜和讚賞。)

幼兒園藝術教案5

活動目標:

1、練習畫圓形和長直線,線條頭尾相結。

2、感受雨中雨滴與水塘相映成趣的美麗畫面。

材料準備:

金色筆搭配彩色紙;銀色筆搭配16開黑色印泥紙活動過程:

一、探討引入師:下雨啦,雨點兒滴答滴答。下雨的時候你們都會看到什麼呀?幼兒積極探討。

教師總結:

下雨的景色真是很美麗啊,水塘泛起一圈圈圓暈,雨滴像珍珠連成了線。一起來把美麗的景色畫下來吧。

二、幼兒作畫

1、跟畫水塘的圓暈師:用圈畫圓暈,小門關關牢。先畫小圈,再畫大圈,一層層圈圈,不碰到。

2、畫雨師:用長長的線來畫出雨水。線條儘量畫得長。膽子大一點,把畫面都畫滿。

三、作品展示

幼兒一一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起來欣賞雨中的美景吧。

幼兒園藝術教案6

活動名稱:好朋友活動領域:藝術(大大班)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間奏,並能以各種方式把間奏表現出來。

2、學會唱《好朋友》這首歌。

3、體驗好朋友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掛圖兩幅 歌曲錄音 鈴鼓 啞鈴活動過程:

一、律動《我愛我的小動物》

二、談話匯入

1、你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嗎?你為你的好朋友做過什麼事情?你的好朋友有為你做過哪些事情呢?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出示掛圖。有兩個小朋友,他們也是好朋友,我們來看看他們在做什麼?談論掛圖內容,初步理解歌詞所表達的含義。

3、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新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好朋友》。

三、引導幼兒瞭解間奏1、幼兒聽一遍歌曲錄音,感受歌曲。

2、在這首歌裡藏有一個小祕密,它和我們以前學的歌有點不太一樣。是個什麼樣的小祕密呢?看看有沒有小朋友發現它?幼兒再次欣賞錄音。教師在間奏部分分拍手的方式表現出來。

3、幼兒交流自己的觀點後,教師總結:歌曲裡面有兩段音樂沒有歌詞,剛剛我拍手的那兩段音樂,它們就是這首歌曲裡的間奏。間奏沒有歌詞,不用唱,但要用一些樂器把它演奏出來。

4、引導幼兒用拍手的方式把間奏表現出來:

XXXX X (噠噠噠噠 噠)除了拍手,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表現間奏?引導幼兒用其它方式表現間奏。

四、學習歌曲《好朋友》

1、練聲 教師: 1 2 3 4 ∣5 -∣小 貓 怎 樣 叫幼兒: 5 4 3 2 ∣1 -∣喵 喵 喵 喵 喵2、教師清唱示範歌曲,並在間奏部分用一定方式表現出來。

3、教師彈電子琴,幼兒跟著音樂輕聲唱,並在間奏部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

4、教師彈琴,根據歌曲創編動作,並及時鼓勵幼兒積極表現。

5、幼兒表演五、活動延伸互相幫助是很快樂的事情,所以在生活中,和好朋友之間,我們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團結友愛,這樣我們會過得更快樂。鼓勵幼兒在生活中互相幫助,並大膽創編歌詞。

幼兒園藝術教案7

燈籠在各種節日中都非常的常見,本次美術活動圍繞著燈籠展開,希望通過活動讓幼兒大膽的進行作畫,在活動中正確的使用剪刀。剪出細條,製作簡單的平面燈籠,美術活動可以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增加手指的靈活度。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在一定範圍內大膽地進行作畫,並正確使用剪刀,剪出細長條,製作簡單的平面燈籠。

2、培養技巧和藝術氣質。

3、培養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6、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班級內架好相應的線,懸掛燈籠用、PPT課件。

(2)各種色彩的正方形和圓形紙若干。

(3)記號筆、雙面膠每人一份。

(4)各種形狀的小燈籠實物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我們有幾個小朋友帶來了小燈籠打扮教室,你們看看,這些燈籠夠了嗎?不夠我們該怎麼辦?

(二)講解示範:

(1)提問:你看到過什麼樣的燈籠?

(2)告訴幼兒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正方形和圓形的彩紙。

(3)請個別幼兒在紙上大膽作畫。畫前先請他說說準備畫什麼樣的燈籠,老師提醒幼兒要把圖案畫大,以便讓人清楚地知道這是什麼燈籠。

(4)老師示範剪流蘇。

先將一個小正方形紙折一個細長條,開啟後,用剪刀從下往上剪流蘇。直至剪到剛才的折線處。

(5)將剪下的流蘇和幼兒討論後,貼在剛才畫好的燈籠的下方中間處。

(三)幼兒操作:重點:老師提醒幼兒要將圖案畫在紙的中間,並且畫大。

難點:流蘇儘量剪細。

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幼兒將自己做的燈籠懸掛在事先準備好的線上。然後相互介紹,和欣賞。

活動反思:

活動中,請孩子在示範時,老師重點強調了燈籠的圖案要畫大,讓人一看就明白是什麼燈籠。因此,孩子的作品都顯得很大膽,每個幼兒都畫出了自己喜愛的燈籠圖案。還有,活動中,老師讓孩子自己懸掛燈籠,這更激發起了孩子的興趣和自豪感、成功感,他們的情趣又一次被激發了起來,好多孩子禁不住拍起了小手,拉著同伴來看自己的燈籠。離園時,還有好多孩子拉著自己家長的手,請他們來看自己的燈籠,不停地介紹著。

幼兒園藝術教案8

【活動過程】

一、出示盛有魚的魚缸匯入:

教師出示盛有一條魚的魚缸:你們看,魚缸裡有什麼?它是怎樣游泳的?請小朋友學一學小魚游泳的樣子。

二、學唱歌曲:

1、小魚找朋友

在這麼漂亮的魚缸裡住著一條小魚,雖然它住在這麼漂亮的房子裡,但是它一點也不快樂。(用緩慢的速度唱出:“一條魚,水裡遊,東遊西遊找朋友。”並伴隨孤獨,苦惱的表情。)

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它?(引導幼兒討論,理解第一段歌詞。)

2、和小魚做朋友

(1)我們去給小魚找朋友吧!有條小魚願意和它做朋友了,兩條小魚碰在一起,會做些什麼動作呢?(請幼兒大膽想像兩條魚在一起的情景,啟發幼兒用簡單的動作、表情來表現)。

教師和幼兒一起模仿魚遊的動作,一邊用中速唱出:“兩條魚,水裡遊,搖搖尾巴點點頭。”並伴隨高興的表情,理解第二段歌詞內容。

(2)出示另外一條魚。另一條小魚看到兩條小魚這麼快樂,也要來和它們做朋友了,三條小魚碰到一起會怎麼樣呢?(請幼兒想像三條魚在一起玩耍的情景,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合適的動作、表情來表現。)

教師和兩個幼兒一邊做魚遊的動作,一邊用較快的速度唱出:“三條魚,水裡遊,快快樂樂做朋友”,並伴隨愉快的表情,理解第三段歌詞內容。

三、表演歌曲:

1、播放音樂磁帶,帶領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感受共同遊戲的快樂。

2、為三名幼兒戴上頭飾,按照三段歌曲的內容幼兒依次出場,表演“魚兒好朋友”,提醒幼兒注意表情和動作,以此鞏固幼兒對歌曲的熟悉和理解。

四、教師小結:

教育幼兒在生活中多和好朋友一起玩。

三條小魚在一起玩耍多麼快樂,我們小朋友之間也要相互團結,相互幫助,這樣我們才會生活得很快樂。

【活動延伸】

讓幼兒分組戴頭飾表演歌曲。

幼兒園藝術教案9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製作KT板版畫的步驟。

2、嘗試用KT板創作一幅KT板版畫。

3、樂意體驗版畫獨特的作畫方法。

活動準備:

KT板、水粉顏料、鉛筆若干、水粉筆、夾子、A4紙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海底美工坊舉行畫展,邀請我們一起參加展出,讓我們出發吧!

2、出示各種版畫,激發幼兒興趣。

(1)引導幼兒觀察版畫。

(2)初步認識版畫的特點。

3、教師示範製作過程:畫稿——製版——印刷,引導幼兒瞭解版畫的作畫步驟。

(1)勾畫圖案:先用鉛筆在KT板上勾畫圖案、形成凹凸的圖案底板。(注意在刻畫的過程中不能太輕,太輕輪廓線不清晰,也不能太用力,太用力KT板會壞掉。

(2)固定畫紙:將準備好的A4紙與KT板對齊,再用夾子固定,以免錯位,然後翻開備用。

(3)塗色拓印:拿水粉筆蘸上顏料均勻的塗在已刻畫好的底版上,然後把紙覆蓋上,用手掌來回壓印,最後將紙輕輕揭開,一幅漂亮的版畫就做好了。

4、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鼓勵動兒大膽嘗試製作版畫。(提醒幼兒輪廓線要反覆描畫,對線條加深加粗;塗色要均勻,拓印時注意固定;並按教師的提示有序地進行操華活動。

(2)注意清潔衛生。

5、展覽作品,相互評價。

說說自己喜歡的版畫,為什麼?(圖案清晰)

活動延伸:

去海底美工坊佈置畫展!

幼兒園藝術教案10

藝術活動:《樹葉飄落》(欣賞)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優美連貫,能隨音樂想象並用肢體語言初步表現樹葉飄落的情景。

2、喜歡欣賞音樂,初步養成良好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帶幼兒觀察樹葉飄落的情景,增強幼兒的直觀感受。

2、物質準備:頭飾、教育掛圖《領域活動·樹葉飄落》。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掛圖,增強直觀感受。

·啟發幼兒回憶樹葉飄落的情景,用語言描述樹葉是怎樣飄落的。

2、教師演唱歌曲,幼兒欣賞。

·教師:小樹葉飄呀飄,飄到哪裡了?飄到空中像什麼?飄到地上做什麼?大家邊聽歌曲邊想想。

3、幼兒遊戲,感受秋天樹葉飄舞的動態。

(1)在地上放一個呼啦圈,引導幼兒圍著這個圈趴在地上。呼啦圈裡放一些樹葉,讓幼兒邊聽錄音邊模仿微風,輕輕地對這些樹葉吹氣,看樹葉如何在地上跳舞,觀察不同的氣息會給樹葉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2)引導幼兒邊欣賞音樂邊想象自己是一片小樹葉,隨音樂飄舞,用身體動作感受音樂的特點。

(3)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動作體驗:你覺得自己飄舞起來像什麼?落在地上又像什麼?

4、彈奏旋律,幼兒隨音樂自由朗誦或自由動作。

活動延伸:

1、音樂區:將歌曲的錄音放在音樂區,提供樹葉頭飾或黃色紗巾,供幼兒自由玩遊戲。

2、美工區:投放各種形狀的落葉,幼兒進行樹葉貼上活動。

3、請家長週末帶幼兒拾落葉,一起玩樹葉飄舞與飄落的遊戲。

幼兒園藝術教案11

目標:

1、進一步學唱歌曲,體驗旋律的優美,能有節奏的做出相應的動作。

2、對改編歌詞感興趣,產生邊唱邊表演的創作慾望、

3、在禮貌、友好的對話中享受愉快、親切的情感交流、

準備:

1、學唱過歌曲《我學小馬跑》

2、小鴨、小鳥、小兔頭飾、《春天》音樂,雙響筒、

3、課前請一位大班小朋友參加情境表演排練、

4、場地佈置:小鴨、小鳥、小兔的家,森林、

過程:

一、幼兒聽《春天》的音樂跟著老師做動作進活動室、“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森林裡遊玩吧、”

二、複習歌曲《我學小馬跑》

1、“聽!誰跑來了?(另一教師用雙響筒發出馬蹄聲)是小馬跑來了、”

2、“我們一起唱《我學小馬跑》這首歌來歡迎小馬、要用好聽的聲音唱、”

3、“小朋友唱得真好聽,這一次我們邊唱邊拍手為歌曲打節奏、”

4、“這次唱得更好聽了,小馬有跑得快和遠的本領,我們一起來學小馬跑,注意跟著音樂的節奏、”(鼓勵幼兒自由大膽的發揮、)

5、“這位小朋友的動作做的很漂亮,我們一起來學學、”“小朋友真棒,學會了小馬跑的動作、”

三、創編動作、

1、大森林裡還住著許多小動物,它們都有各自的本領,你們願意向它們一學本領嗎?(願意)

⑴師生一同來到小鴨的家門前,做輕輕敲門狀、教師鼓勵幼兒有禮貌的問話:“請問小鴨在家嗎?”(在)“你在幹什麼?”(我在練習走)

⑵你們願意跟小鴨學習走的本領嗎?(願意)

⑶在小鴨的帶領下,師生共同隨著音樂仿編“我學小鴨走、走、走、”的歌詞、

⑷講解動作:兩隻小手放在身體的兩側做翅膀,跟著音樂一搖一擺地向前走、同時自由創編、表演“小鴨走”的動作、

⑸“看,這制小鴨走得真漂亮,我們一起來學學、”

⑹唱唱、玩玩、演演1至2遍後,和小鴨再見、

2、“我們一邊學小鴨走,一邊再去找其它小動物學本領、”

3、“我們一邊學小鳥飛,一邊再去找其它小動物學本領、”

方法同1、

三、今天,我們學了那些本領?(小鴨走、小鳥飛、小兔跳、小馬跑)你最喜歡哪種本領?(幼兒自由說說)

四、“時間不早了,小朋友,學你最喜歡的小動物的本領回家吧!”

幼兒園藝術教案12

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理解能力和表徵能力都有所提高,已有初步的構圖意識,塗色時能夠注意色彩的搭配。本次活動藉助生活氣息濃厚的歌謠《晒被子》,再現幼兒非常熟悉的晒被子的生活場景,引導幼兒嘗試用圖畫的形式將對歌謠的理解表現岀來,鼓勵幼兒創造性地添畫,體驗繪畫創作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根據兒歌內容畫出大小、顏色、圖案不同的被子,用點、線、圓圈、小花、格子等圖案裝飾。

2.能較均勻地著色,大膽配色並創造性地添畫圖案。

3.體驗歌謠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幫助爸爸、媽媽晒被子。

2.學說兒歌《晒被子》。

3.水彩筆,“幼兒學習材料”——美術用紙第1頁。

活動建議:

一、創設“哂被子”遊戲情境,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的“被子”。

1.請幼兒觀察“被子”的花紋、顏色、大小。

提問:小朋友的被子和爸爸、媽媽的被子有什麼不同?

小結:寶寶的被子小,爸爸、媽媽的被子大,每床被子上的圖案、顏色是不一樣的。

2.請幼兒觀察範畫,進一步感知“被子”的不同。

提問:被子上有哪件花紋?是什麼顏色的?晒被子時你還看到什麼?

小結:每床被子圖案是不一樣的,有的是點點的,有的是條紋的,還有小花和格子的,被子顏色也不一樣,深淺不同,搭配得很漂亮。晒被子時除了有暖洋洋的太陽,還存大樹、小鳥、白雲等景物。

二、請幼兒根據兒歌自由創作,教師指導。

1.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繪畫,根據兒歌內容想象繪畫內容。

提出繪畫要求:根據兒歌內容畫出大小不同的被子,注意用點、線、圓圈、小花、格子等不同圖案裝飾。

2.幼兒繪畫,教師重點指導,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想象添畫晒被子時的其他景物,大膽運用深淺對比的方法給被子著色;鼓勵能力較弱的幼兒根據兒歌內容畫出大小不同的被子。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提問:猜猜畫面上是誰的被子?運用了哪些不同圖案裝飾?

活動延伸:

選擇太陽好的日子,帶領幼兒晒被褥,幫助幼兒瞭解晒被子有益身體健康。鼓勵幼兒在活動區中將自己見到的人們晾衣服的情景畫下來。

附:

晒被子

大太陽,晒被子,爸爸媽媽大被子,弟弟妹妹小被子,娃娃也要晒被子。

小班數學《開心果園(5以內的點數)》公開課視訊+有聲PPT課件+教案和反思大班健康《小豆子旅行記》公開課視訊PPT課件教案教具圖(瞭解食品消化過程)

幼兒園藝術教案13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畫、撕、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同伴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

2、樂意和同伴共同協商,分工裝飾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幼兒有參觀賽龍舟活動的相關經驗。賽龍舟的照片、未裝飾的龍舟、彩紙、筆、剪刀、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觀察端午節龍舟比賽的照片,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徵,激發裝飾龍舟的興趣。

★指導語:你看到的龍舟是什麼樣的?上面有什麼?

2、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合作裝飾的興趣。

★指導語:①龍舟上缺少什麼?怎樣才能把龍舟裝飾得漂亮呢?②你準備裝飾龍舟的哪一部分?用什麼方法?需要什麼材料?

3、分組協商、分工裝飾龍舟。(觀察幼兒合作情況,並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指導。)

4、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教學反思:

本次的活動內容"賽龍舟"選材教好。首先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有利於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同時,"賽龍舟"活動具有民族特點,與亞運會也有相關性。

幼兒園藝術教案14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欣賞、製作和放風箏活動,有濃厚的興趣。

2、在看一看、做一做、放一放的過程中,瞭解風箏的種類及結構,發展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

活動準備《小朋友的書、春天裡》;《小朋友的書、美工》;事先收集各種型別的風箏,並找好放風箏的場地;製作風箏的材料:皺紙、宣紙、A3列印紙、線、紗、塑料布、布、吸管、冰棍棒、皮筋、剪刀、膠水、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風箏: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幼兒欣賞風箏,探究風箏的祕密。看一看,風箏是什麼樣的?幼兒兩人一組,自選一隻喜歡的風箏,第一次觀察。集體交流:幼兒介紹自己的風箏。這些風箏有什麼不一樣?又有什麼是相同的?

2、不同點:造型不一樣,有動物類風箏、植物類風箏、人物類風箏、器物類風箏、圖形類風箏等;大小不一樣,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材料不一樣,風箏面有的是紙做的,有的是塑料做的等。

相同點:風箏都由骨架和麵、線組成,都是左右對稱的,可以讓風箏保持平衡,穩穩地飛到天上。

3、拓展視野,豐富經驗。除了這些風箏,你還見過別的風箏嗎?

二、製作風箏:幼兒討論風箏製作的方法和材料。幼兒設計並製作風箏。幼兒拿自制的風箏到空地或操場上玩一玩。

三、戶外放風箏 討論:怎樣放風箏?幼兒結伴2人一組,嘗試放風箏。教師根據幼兒的問題及時指導。

四、畫"放風箏":使用《小朋友的書、美工》第15頁"放風箏"。

幼兒園藝術教案15

目標:學唱歌曲,能用快樂的情緒演唱。

能按樂句敲擊樂器,進行初步的合作表演。

準備:幼兒分成四組,每組的“樂器”分別是勺子,瓶子、鍋、鏟子、碗、菜刀、菜板。

過程:

(一)廚房裡的聲音。幼兒感知第一遍音樂。

小朋友們,你們的家裡都有廚房吧,你們都見過爸爸媽媽在廚房裡做什麼?(洗菜、切菜,炒菜等)你媽媽在切菜的時候你能聽到什麼聲音?咱們一起用小嘴巴學一學。除了切菜,你爸爸媽媽還在廚房裡做什麼?(莎莎莎莎的取菜聲,咚咚咚咚的切菜聲,嘶嘶啦啦的炒菜聲,丁丁冬冬的瓶子聲等等)

(二)今天郭老師也來給小朋友們做菜菜吃,你們聽一聽郭老師在炒菜的時候都做了什麼?通唱一遍。我先幹什麼了?小朋友們咱們一起來學一學?(咚咚咚咚的切菜聲)除了切菜我還做什麼了?(嘶嘶啦啦的炒菜聲)還做什麼了?(丁丁冬冬的瓶子聲等等),你們猜郭老師做的是什麼菜?咱們一起來炒菜菜吃吧。可是這次郭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幫幫忙,用你們的小嘴巴來幫老師做菜菜,當郭老師切菜菜的時候就說:咚咚咚咚咚,當郭老師炒菜菜的時候時候就說:呲呲呲呲。當郭老師放醬油的時候,就說嘩嘩嘩嘩譁。嘗一嘗的時候你們就學:巴巴巴巴,咱們一起來做菜。

(三)小朋友們,咱們一起加油,做一個好吃的菜菜怎麼樣呀?想一想,咱們還能用身體的哪個地方來發出聲音?那我們就用小動作和小嘴巴來做菜菜。菜菜做的可香了,大家互相嘗一嘗。

(四)現在,請小朋友們到這邊來選一個你喜歡的用具來做飯,選完以後到相應的椅子底下坐好,這一組小朋友們切菜,這一組小朋友們炒菜,這一組小朋友們放醬油,這一組小朋友們嘗一嘗。咱們一起來做一個菜。

(五)咱們今天都很棒像小廚師一樣,今天晚上咱們也回家幫媽媽做個好吃的菜菜好不好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