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

本文已影響 2.17W人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2.能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3.樂意參與角色扮演活動。

教學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教學難點: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進行簡單的對話。

教學準備: 圖片、玻璃杯一個,PPT展示圖棒棒糖一個

教學過程:

開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

師:看看老師帶來了什麼?棒棒糖是什麼味道的呢?

2、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會發生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3、師:小熊和棒棒糖到底會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二、 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 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PPT。

問:(1)小熊碰到朋友時為什麼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來和朋友一起分享)(2)小熊先遇到了誰?(出示小魚圖片)遇到小魚後,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裡了?(背後)小魚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是怎麼說的?

(3)小魚遊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怎麼樣了?小螃蟹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是怎麼說的?(讓幼兒來學習說小螃蟹與小熊的對話)(4)小螃蟹遊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烏龜圖片)碰到小烏龜後,小熊又把棒棒糖怎麼樣了?這回,小烏龜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又是怎麼說的?

教師:水裡的朋友都遊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小熊心裡怎麼樣了?為什麼?(難過,朋友都走了,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都不和他玩了)3、小朋友們有好東西會和大家分享嗎?(會)那你們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錯了,可是,怎樣能讓河裡的朋友嚐嚐棒棒糖的甜味呢?誰來幫幫小熊。

三、(小朋友們想了怎麼多辦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裡,(1)棒棒糖放到水裡會怎樣呢?(融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變成什麼味道啦?)( 2 ) 用什麼辦法可以讓棒棒糖溶化得快一點呢?(攪拌)(河水變甜了,水裡的朋友都出來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們又成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師的故事講完了,誰想來扮演這些小動物,表演給大家呢?

2、大家都想來表演,那我就要來看看,誰表演的好我們就請誰來表演。

3、分角色:如一組扮演烏龜,二組扮演小魚,三組扮演螃蟹,四組扮演小熊。

4、教師講述,幼兒角色扮演對話。

5、師: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師準備了很多圖片,你想扮演哪個角色,就選哪張圖片和旁邊的小夥伴說一說。

6、幼兒自由選擇圖片講述。教師適時輔導。

7、請幼兒按自己選擇的角色坐下,分組集體表演一次。

六、教師小結: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會怎麼做?我們下節課再來表演!

附故事:《甜甜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獨自來到河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條小魚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魚問:"小熊,你在幹嘛?"小熊說:"沒幹嘛!沒幹嘛!"小魚遊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隻螃蟹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螃蟹問:"小熊,你在幹嘛?"小熊說:"沒幹嘛! 沒幹嘛!"小螃蟹遊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隻烏龜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烏龜問:"小熊,你在幹嘛?"小熊說:"沒幹嘛! 沒幹嘛!"小烏龜遊走了。水裡的朋友都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它覺得很孤單:"唔!要是大家一起吃,一定很熱鬧!"於是,它叫了起來:"小魚!小魚!"小魚沒有來。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沒有來。它最後叫:"小烏龜!小烏龜!"小烏龜也沒有來。小熊難過極了!怎樣能讓河裡的朋友嘗一嘗棒棒糖的甜味呢?(小熊自己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裡,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變甜了,水裡的.朋友都出來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它們又成為了好朋友。

課後反思:這次的內容選的是應彩雲老師的繪本《甜津津的河水》,應老師的課偏重的是延伸到科學領域,讓幼兒瞭解糖怎樣在水裡融化的快,糖放在水裡,水會怎樣?糖會怎樣?我側重的是語言表達,讓幼兒在傾聽與表達方面有進一步的提升。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在老師的範講中傾聽,在角色扮演中進行角色對話。整節課的優點:環節連貫,注重了幼兒的全體參與性。

不足之處:1、分組時顯得有些匆忙,幼兒分不清自己的角色。2、在集體表演時,有一些亂。3、在最後活動結束時留下的兩個問題

(1)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他會怎麼做?

(2)棒棒糖放到下午,會有什麼變化沒有得到實際的解決。

以後改進方面:

1、幼兒全體表演環節需要改進,可以將圖片貼身上,讓幼兒弄清楚自己角色再表演。

2、結束環節再新穎一些。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糖在水裡可以溶化,溶化的速度與攪拌的速度有關。

2、理解故事內容,體會分享的快樂,在此基礎上創編故事。

3、能創編棒棒糖跳舞的各種動作,嘗試用肢體語言表達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甜甜的小河水》製作的PPT。

2、音樂《我是一根棒棒糖》:我是一根棒棒糖,會跳舞的棒棒糖,咿呀咿呀喲。

3、大根的棒棒糖,水盆,一次性小杯,勺子。

【活動過程】

一、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

這是什麼?你們猜猜,它是什麼味道的`呢?

(反思:以幼兒熟悉、喜愛的棒棒糖匯入,將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活動之中。)

二、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小熊也有一根棒棒糖,小熊的棒棒糖還發生了一個故事呢!

2、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PPT。提問:

(1)小熊碰到朋友時為什麼藏起了棒棒糖?

(2)小熊後來為什麼很難過?

(3)我們該怎麼幫助小熊呢?

3、討論:有什麼辦法,可以使這根棒棒糖的甜味,也能讓河裡的朋友嚐到,讓小熊快樂起來?

(反思:聽故事、看PPT,自然把幼兒引入問題情境:用什麼辦法,可以使這根棒棒糖的甜味兒,也讓河裡的朋友嚐到,讓小熊快樂?這裡出現了一個知識點:糖放在水裡會溶化。)

三、實驗:把棒棒糖放到水裡。

提問:棒棒糖放到水裡會怎樣呢?用什麼辦法可以讓棒棒糖溶化得快一點呢?哦,攪拌棒棒糖,也許會溶化得快一點,我們來試試,像跳舞一樣地攪拌。

(反思:糖放在水裡會溶化,至於如何讓糖溶化得快一點,除了攪拌,當然還有許多其他辦法,比如用熱水等等。在這裡,只是為了讓孩子有一些感受,就選取了攪拌的方法。)

四、創編故事結尾。

1、小朋友們想的辦法真好,將我們的好辦法告訴小熊,並且編到故事裡。這樣,小熊就會非常快樂了。

2、幼兒創編故事結尾。

(反思:創編故事結尾,讓孩子們從小熊的情緒變化中感受分享的快樂,並且為後面的環節“棒棒糖快樂地舞蹈”作了鋪墊。)

3、小熊把棒棒糖放到小河裡,小魚、烏龜、螃蟹都游來啦。小熊高興了,棒棒糖也很開心。棒棒糖說:小朋友可以教我一些舞蹈動作,我會攪拌得更起勁的,溶化得更快一些。

五、教棒棒糖跳舞。

師:跳舞是需要音樂的,我們用什麼音樂來伴奏,教棒棒糖跳舞呢?

1、聽音樂,一起拍手。

教師唱:“我是一根棒棒糖,會跳舞的棒棒糖,咿呀咿呀喲。”

2、幼兒自由創編各種不同的棒棒糖跳舞動作,並邊唱邊表演。

(反思:幼兒所熟悉的歌曲《我是一根棒棒糖》,節奏感很強,幼兒很容易合著節拍邊唱邊跳。)

3、嚐嚐水變甜了沒有。

(1)我們創編了這麼多棒棒糖跳舞的動作,現在我們來嚐嚐水變甜了沒有。

(2)每人一小杯,嘗一嘗。

幼兒嘗的時候,老師提問:你們猜,這盆水會變得越來越怎麼樣呢?(越來越甜)棒棒糖會變得越來越怎麼樣呢?(越來越小)如果到放學的時候再來品嚐,水會怎麼樣呢?(更甜)那我們到放學的時候,再來看看嚐嚐,棒棒糖是不是越來越小了,水是不是更甜了。

附故事:甜甜的小河水

有一天,小熊有了一根棒棒糖,一根香香甜甜的棒棒糖。它獨自來到河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的正準備要吃,一條小魚游過來了。小熊趕緊藏起了棒棒糖。

小魚問:“小熊,小熊,你在幹嘛?”

小熊說:“沒幹嘛,沒幹嘛。”小魚遊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正要吃,一隻小烏龜游過來了,小熊趕緊藏起了棒棒糖。

小烏龜問:“小熊,小熊,你在幹嘛?”

小熊說:“沒幹嘛,沒幹嘛。”小烏龜遊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正要吃,一隻小螃蟹游來了,小熊趕緊藏起了棒棒糖。

小螃蟹問:“小熊,小熊,你在幹嘛?”

小熊說:“沒幹嘛,沒幹嘛。”小螃蟹也遊走了。

河裡的朋友都遊走了,小熊拿出了棒棒糖要吃,可是,周圍一個朋友也沒有,他覺得很孤單,他想:“要是身邊有朋友一起吃,大概會很熱鬧吧?”於是,他就喊了起來:“小魚,小魚。”小魚沒有來。他又叫:“小烏龜,小烏龜。”小烏龜沒有來。他最後喊:“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沒有聽見,他覺得很難過。

後來小熊把棒棒糖放到小河裡,小魚、烏龜、螃蟹都游來啦。小熊高興了,棒棒糖也很開心。棒棒糖說:小朋友可以教我一些舞蹈動作,我會攪拌得更起勁的,溶化得更快一些。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3

活動內容:

《甜甜的棒棒糖》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2、大膽想象,能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願意和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好東西,分享快樂。活動準備:

圖片、一次性塑料杯、棒棒糖實物活動過程:

一、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

師:這是什麼?你們吃過嗎?它是什麼味道的呢?(幼兒回答)

二、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教師講述故事《甜甜的棒棒糖》。

2、聽後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誰有甜甜的棒棒糖?(小熊)

(2)小熊碰到朋友時為什麼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來和朋友一起分享)

(3)小熊吃棒棒糖時都遇到了誰?(幼兒說出:小魚、小螃蟹、小烏龜後,出示圖片)

(4)小熊遇到小魚後,它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裡了?小魚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是怎麼說的.?

(3)小魚遊走了,誰又來了?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怎麼樣了?小螃蟹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是怎麼說的?

(4)小螃蟹遊走了,誰又來了?碰到小烏龜後,小熊又把棒棒糖怎麼樣了?這回,小烏龜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又是怎麼說的?

——教師:水裡的朋友都遊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小熊心裡怎麼樣了?為什麼?

3、引導幼兒想辦法:“怎樣能讓河裡的朋友嚐嚐棒棒糖的甜味呢”。師:小熊知道自己錯了,可是,怎樣能讓河裡的朋友嚐嚐棒棒糖的甜味呢?誰來幫幫小熊。

——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你們太厲害了,都幫小熊想到了那麼多的辦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到了水裡,結果甜甜的棒棒糖發生了變化,棒棒糖放到水裡會怎樣呢?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

三、實驗:把棒棒糖放到水裡

1、教師出示杯子、棒棒糖,教師邊操作邊講解:把棒棒糖放在水裡,輕輕攪拌一下,水會變得怎麼樣呢?甜甜的棒棒糖會怎樣呢?(讓幼兒觀察棒棒糖的變化)

——讓幼兒嘗一下水的味道。

2、問:用什麼辦法可以讓棒棒糖溶化得快一點呢?(幼兒回答)

四、教師小結:小朋友們想的辦法真好,小熊把棒棒糖放到小河裡,河水變甜了,水裡的朋友都出來了,它們都吃到甜甜的棒棒糖,成為了好朋友。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4

教學目的:

暖色調的認識與運用。

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教學要點:

以棒棒糖的形態讓孩子練習圓形的排列組合、互疊重複,同時認識、區分冷暖色彩,及掌握暖色的運用。

教學材料:

水粉顏料、水粉畫工具、8開水粉紙。

教學過程:

1、觀察與思考:觀察圖片中的樹,樹有哪些主要特點?(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樹的特點,樹幹與樹枝的關係)

2、認識暖色調:認識與發現暖色調的特點?暖色調有哪些顏色(紅、黃、橙等)

3、作畫提示:選擇暖色調進行繪畫,選用白色畫樹幹,暖色畫圓形練習,表現一顆很多棒棒糖的樹。提示兒童注意圓的大小、疏密變化。

4、作業評賞:對主題突出,構思飽滿,色彩對比強烈的作業給予表揚及鼓勵。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5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慾望,開拓幼兒的思維能力,並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糖在水裡可以溶化,溶化的速度與攪拌的速度有關

2、理解故事內容,體會分享的快樂,在此基礎上創編故事

3、能創編棒棒糖跳舞的各種動作,嘗試用肢體語言表達快樂的情緒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知道糖在水裡可以溶化,溶化的速度與攪拌的速度有關

教學難點:幼兒創編故事結尾,創編舞蹈動作

活動準備

1,、故事《甜甜的河水》掛圖

2、音樂《粉刷匠》旋律

3、棒棒糖若干,一次性水杯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

這是什麼?你們猜猜,它是什麼味道的呢?

二、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小熊也有一根棒棒糖,小熊的棒棒糖還發生了一個故事呢!

2、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掛圖

提問:

(1)小熊碰到朋友時為什麼藏起了棒棒糖?

(2)小熊後來為什麼很難過?

(3)我們該怎麼幫助小熊呢?

3、討論:有什麼辦法,可以使這根棒棒糖的甜味,也能讓河裡的朋友嚐到,讓小熊快樂起來?

三、實驗:把棒棒糖放到水裡

提問:棒棒糖放在水裡會怎麼樣呢?用什麼辦法可以讓棒棒糖溶化的更快一點呢?

哦,攪拌棒棒糖,也許會溶化的更快一點,我們來試試,像跳舞一樣的攪拌

四、創編故事結尾

1、小朋友們想的辦法真好,將我們的好辦法告訴小熊,並且編到故事裡,這樣,小熊就會非常快樂了。

2、幼兒創編故事結尾

(小熊把棒棒糖放到小河裡,小魚,小烏龜,螃蟹都游來了,小熊高興了,棒棒糖也很開心,棒棒糖說,小朋友可以教我一些舞蹈動作,我會攪拌的'更起勁的,溶化的更快一些。

五、教棒棒糖跳舞

跳舞是需要音樂的,我們用什麼音樂來伴奏,教棒棒糖跳舞呢?

1、幼兒聽音樂拍手,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各種不同的棒棒糖跳舞的動作,並邊唱邊表演“我是一根棒棒糖,啦啦啦啦啦,會跳舞的棒棒糖。啦啦啦啦啦,看我跳得都美麗,啦啦啦啦啦,小朋友們一起來,真呀真快樂!

2、嚐嚐水變甜了沒有

(1)我們創編了這麼多棒棒糖跳舞的動作,現在我們來嚐嚐水變甜了沒有

(2)每人一小杯,嘗一嘗

幼兒嘗的時候,老師提問:你們猜,這杯水會變得越來越怎麼樣呢?(越來越甜)

棒棒糖會變得怎麼樣呢(越來越小)

如果等到放學的時候我們再來品嚐,水會怎麼樣你?(更甜)

那我們放學的時候再來看看嚐嚐,棒棒糖是不是越來越小了,水是不是更甜了!

教學反思

首先這節課我以幼兒熟悉和喜愛的棒棒糖匯入,將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活動中去,然後我讓孩子看圖聽故事,自然地把幼兒引入問題情境:用什麼辦法可以使棒棒糖的甜味也讓河裡的朋友嚐到,讓小熊快樂?

然後再做實驗的時候,我用的是放在水裡攪拌的辦法,當然辦法還有很多種,在這裡,只是讓孩子有一些感受,再次,我在選擇音樂的時候,用了孩子們非常熟悉的《粉刷匠》,節奏感很強,幼兒很容易合著節拍邊唱邊跳。當然,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當我把棒棒糖發給孩子的時候,有些孩子開始偷偷地品嚐棒棒糖,還有在創編舞蹈動作的時候,我做的示範太多,以至於幼兒自由發揮的空間小了。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重點)

2、能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對話。(難點)

3、樂意參與角色扮演活動。

【活動準備】

圖片、玻璃杯一個,PPT展示圖棒棒糖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

師:看看老師帶來了什麼?棒棒糖是什麼味道的呢?

2、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會發生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3、師:小熊和棒棒糖到底會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二、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PPT。

(1)小熊碰到朋友時為什麼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來和朋友一起分享)

(2)小熊先遇到了誰?(出示小魚圖片)遇到小魚後,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裡了?(背後)小魚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是怎麼說的?

(3)小魚遊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怎麼樣了?小螃蟹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是怎麼說的?(讓幼兒來學習說小螃蟹與小熊的對話)

(4)小螃蟹遊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烏龜圖片)碰到小烏龜後,小熊又把棒棒糖怎麼樣了?這回,小烏龜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又是怎麼說的?

2、師:水裡的`朋友都遊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小熊心裡怎麼樣了?為什麼?(難過,朋友都走了,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都不和他玩了)

3、小朋友們有好東西會和大家分享嗎?(會)那你們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錯了,可是,怎樣能讓河裡的朋友嚐嚐棒棒糖的甜味呢?誰來幫幫小熊。

三、小朋友們想了怎麼多辦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裡。

(1)棒棒糖放到水裡會怎樣呢?(融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變成什麼味道啦?

(2)用什麼辦法可以讓棒棒糖溶化得快一點呢?(攪拌)(河水變甜了,水裡的朋友都出來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們又成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師的故事講完了,誰想來扮演這些小動物,表演給大家呢?

2、大家都想來表演,那我就要來看看,誰表演的好我們就請誰來表演。

3、分角色:如一組扮演烏龜,二組扮演小魚,三組扮演螃蟹,四組扮演小熊。

4、教師講述,幼兒角色扮演對話。

5、師: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師準備了很多圖片,你想扮演哪個角色,就選哪張圖片和旁邊的小夥伴說一說。

6、幼兒自由選擇圖片講述。教師適時輔導。

7、請幼兒按自己選擇的角色坐下,分組集體表演一次。

六、教師小結: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會怎麼做?我們下節課再來表演!

教學反思

針對幼兒的每節課,我都會結合網上的公開課以及相關知識,花大量時間準備教案和課教具,竭盡可能的讓每堂課都使幼兒學習和收穫的更多。當然給幼兒上的每節課我都會進行課後反思,今天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好,那些地方能做的更好。

《甜甜的棒棒糖》的語言活動的故事比較簡單,內容比較單一。為了充分調動幼兒情緒和學習樂趣,領悟課程主要思想是學會與他人分享。我課程上選用了PPT結合卡通人物來還原故事情節,使幼兒能很好的配合我學習課程,讓其在語言發展水平和知識能力的掌握上都有一定的進步。不過我在某些細節上還有些地方應該能做的更好:我應該更多的給予幼兒充分的表述時間,發揮幼兒的主觀性。而且課堂上不應該只有幼兒表演環節,應該再加入續編故事情節,使幼兒學說,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

與同事的交流中,我發現有些同事的一些方法和環節值得我學習。有個同事她首先用一個小遊戲調動幼兒的興趣,使課堂氛圍很好。並且在課堂上向幼兒展示了棒棒糖在水中融化的現象,使幼兒瞭解和學習了生活的常識。這些我都應該去吸取學習。

整體來說,《甜甜的棒棒糖》的語言活動教學我認為我還是很成功的,在課堂上讓幼兒參於表演故事,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以及學習的主動性,在故事的表演中,幼兒比較投入,並且能有語氣語調的表演。很好的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幫助幼兒更好的瞭解了這個故事的內容,領悟了這個活動課程的核心是要與他人分享。其中有些不足的地方以及同事的方法和環節,值得我吸取學習,爭取在以後的課程教學中做的更好,為祖國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幼兒園中班《棒棒糖》教案7

教學目的:暖色調的認識與運用。

教學要點:以棒棒糖的形態讓孩子練習圓形的排列組合、互疊重複,同時認識、區分冷暖色彩,及掌握暖色的運用。

教學材料:水粉顏料、水粉畫工具、8開水粉紙。

教學過程:

1、觀察與思考:觀察圖片中的樹,樹有哪些主要特點?(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樹的特點,樹幹與樹枝的關係)

2、認識暖色調:認識與發現暖色調的特點?暖色調有哪些顏色(紅、黃、橙等)

3、作畫提示:選擇暖色調進行繪畫,選用白色畫樹幹,暖色畫圓形練習,表現一顆很多棒棒糖的'樹。提示兒童注意圓的大小、疏密變化。

4、作業評賞:對主題突出,構思飽滿,色彩對比強烈的作業給予表揚及鼓勵。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