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典10篇】

本文已影響 1.87W人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典10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簡單講述圖片內容,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學習短句“自己穿衣服”等。

情感目標

1.培養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熱愛勞動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2.通過穿衣比賽,初步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

技能目標

1.學習自己穿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自己穿衣

教學難點: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能做的事,鼓勵幼兒自己做。

(二)環境準備:把活動室佈置成娃娃家。

(三)材料準備:圖片、帶扣的衣服三件。

活動過程

一、看圖匯入主題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中有誰,她在做什麼。(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師:今天,有一位朋友來我們小一班作客,大家一起用掌聲來歡迎她,好不好。

出示圖片,告知幼兒,她叫勤勤,老師,爸爸,媽媽,她周圍的朋友都很喜歡她,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她很能幹,小朋友們看看,她都會做些什麼?

(二)幼兒觀察圖片的內容,並說一說。

1.出示圖片:“勤勤在幹什麼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說些什麼,我們猜一猜。”(我會自己穿衣服)(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並勇敢地說出來)

(三)啟發幼兒用“我會自己……”的句子說說自己會做些什麼。

1.“勤勤小朋友這麼能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們會自己做什麼呀?”(我會自己洗手,我會自己吃飯,我會自己洗臉,我會自己穿鞋等)

2.請兩三名幼兒表演穿衣,師在旁指導。

3.遊戲“穿衣釦鈕釦比賽”。

“原來小班的小朋友也這麼能幹。好,現在我們來比賽穿衣釦鈕釦,看誰穿得又快又好。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是由圖片引入,讓幼兒進入愛勞動的情境,並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我會做什麼。並由說到做,學習自己穿衣服。讓幼兒通過觀察,說,動手,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我讓幼兒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自己說說圖片的內容,幼兒表現很積極,雖然說得不完整,但是經過教師的引導,很多幼兒都能把圖片內容說出來,真的讓我很高興。圖片內容都是與幼兒生活中的例項,所以幼兒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出圖意。在穿衣比賽中,雖然在之前進行過演示,但是還是有許多幼兒在扣扣子過程中出現了困難,有一些幼兒還讓老師幫忙,也有一些穿衣袖都無法做到。這在備課時,有過思考,但是通過演示,還是沒能避免。如果再教,我想,會找出幾位動手能力比較差的幼兒,先教他們如何穿衣及扣扣子,並鼓勵他們很棒,希望在比賽中可以做得更好。然後讓她們演示一遍。之後全班幼兒進行練習,師觀察及時指導那些不會的幼兒。再進行比賽,可能對幼兒的比賽參與熱情更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對生活中圓形和方形物體感興趣。

2.理解故事主要內容和情節,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

3.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是**形狀的。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能簡單複述故事。

教學準備:

課件。

重點難點:

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並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是**形狀的`。

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法、觀察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一、出示人物圖片,激發興趣。

1.出示長方形與老公公圖片。

師:這是什麼形狀呀?咦,誰來啦?誰來說說看這個老公公長得什麼樣子呀?我們一起來幫他取個名字吧。

2.出示圓形與老婆婆圖片。

提問:這個老婆婆長了張圓臉蛋,可以叫什麼名字呀?

二、引發思考,講述故事。

1.觀看圖片。

提問:你們覺得方臉公公喜歡什麼形狀的物體? 圓臉婆婆呢?

2.有一天,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進行了找圓形和方形物體比賽,到底誰贏呢?讓我們來聽故事吧!

3.教師放錄音,幼兒欣賞故事。

提問:

(1)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找到了哪些東西?

(2)比著比著,他們都笑了,一起說了一句什麼話呀?

三、完整講述故事,並對物體進行配對。

1.根據畫面,播放錄音,完整地欣賞故事。

提問: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2.出示圖片,進行配對。

師:誰能來幫這些物體找到自己好朋友,並用故事中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3.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它們合在一起就變出許多有用的東西,圓形和方形都是我們的好朋友。

四、活動結束。

師: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我們一起出去找找吧。

教學反思:

整個故事非常有趣味性,幼兒的注意力一直緊跟著老師沒有轉移過,而且在活動設計中,每個環節設計的問題都有循序漸進的效果:第一個環節中,教師的提問是為了啟發幼兒觀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徵——老公公挺瘦,長著長臉盤;老婆婆挺胖,長著圓臉盤。在第二個環節中,教師的提問更是讓幼兒懂得了圓有圓的用處,方有方的用處,就像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不能返家一樣,方和圓缺了哪一樣,就發揮不出它的作用。而最後一個環節,則是對整個活動的一個延伸。通過趣味性的故事更是讓幼兒區分開了圓形和方形,而且在尋找周圍環境中的物體形狀時,也瞭解到了其他幾個圖形,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老師的講解,幼兒在活動結束後在腦子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圖形概念。所以本次活動開展的非常成功。

小百科:臉初指兩頰上部,到唐宋時期開始指整個面部,另外又指表情,面子和物體的外部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知道兒歌名稱,學會念 兒歌。

會說出小動物的名稱和過橋的樣子。

樂意參與學習兒歌,培育孩子對語言活動的興起。

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說出小動物的名稱和過橋的樣子。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小動物教具:小兔、小鹿、小烏龜、小鴨、袋鼠媽媽和小袋鼠、一幅背景圖。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隨音樂《走路》進入活動室並找位置坐好。

2、學習兒歌

(1)引題:以小動物要去住在河對面的小熊一起過生日,引出兒歌題目《過橋》。

(2)演示小動物過橋的樣子,強調其名稱和過橋的樣子。

(3)引導幼兒用語言來表達小動物過橋的樣子。

3、音樂遊戲:按《走路》的曲子來仿編《過橋》,並讓幼兒進行歌表演來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小兔、小鴨等小動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動物,因此,活動中幼兒都能極參與學習,對動物過橋兒歌非常感興趣,很快學會念兒歌,同時,能正確地說出對動物的名稱和過橋的樣子,活動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標。

小百科:橋是一種用來跨越障礙的大型構造物。確切的說是用來將交通路線。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感知圖形的大小、形狀、顏色,初步嘗試在記錄紙上做標記。

2、通過“圖形分家”的操作活動,繼續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片的顏色或形狀或大小等特徵進行多次分類的方法。

3、 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積極思維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

用語言進行多維的命名。嘗試學習記錄標記

三、活動準備

教師:大轉盤一個,圖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兒:人手一份圖形操作材料。

四、活動過程

(一)複習圖形

1、今天有許多圖形寶寶也來做客了,我們來看看是些誰?帶領幼兒認讀圖形。

2、他們都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大小不一樣,可以用大標記,小標記來表示,顏色不一樣,可以用紅標記,綠標記來表示。形狀不一樣呢?可以用三角形標記和圓形標記來表示。

(二)初步嘗試遊戲大轉盤

師:小朋友想做遊戲嗎?請輕輕閉上眼睛,拿去標記,看少了什麼?標記到哪裡去了呢?出示大轉盤,跑到這兒了,

1、 師:老師要和你們玩大轉盤的遊戲,我們要和電視裡的叔叔阿姨一樣看標記拿獎品,轉盤上的針指向哪個圖形,就請你拿一個和它一樣的。我們先來試試:“快樂大轉盤,大家一起玩。”看看,請你拿什麼樣的圖形呀?(幼兒集體進行3-4次)

(三)再次嘗試遊戲“圖形寶寶分家”,並學習用標記記錄。

1、師:圖形寶寶累了,我們該送他回家,圖形的`家在哪裡呢?出示二個盤子,分成幾家?二家。

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分家家”的遊戲。

2、 交代遊戲名稱與規則:

師:分的時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寶寶放一家,分好了說說是誰的家?在紙上做個標記。

3、 幼兒操作“給圖形寶寶分家”。

4、 討論:你們是怎麼分的?

(請幾位幼兒走上來,師幫其操作結果貼出來)和他一樣的有沒有?

小結:分家家,可以根據圖形的顏色來分成兩家,可以根據形狀分成兩家,還可以根據大小分成兩家。你們還想再試一次嗎?

(四)提高嘗試:

1、 要求:等一會兒分家家的時候要求不一樣了。第一次怎麼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樣。分完後要說說是誰的家,在紙上做個標記。

2、 討論:第一次怎麼分的,第二次怎麼分的?(請1-2名幼兒)

請幼兒和旁邊的幼兒相互講講自己分的結果。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玩了圖形寶寶分家的遊戲和大轉盤的遊戲,你們還想玩嗎?(告訴幼兒以後再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練習跑、鑽的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反應能力。

2.體驗遊戲的樂趣,願意與同伴共同遊戲。

3.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4.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準備火車頭的頭飾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以“開火車”的形式進活動場地

(一)師:剛才小朋友火車開得真好啊,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玩“開火車鑽山洞”的遊戲。

(二)師:“請小朋友告訴老師火車怎麼開的”?火車都會經過哪裡?

二、介紹遊戲規則

(一)老師介紹遊戲規則

(二)選兩名小朋友搭起手當山洞,選一名幼兒當火車頭,其他幼兒跟在後面搭成火車,一邊念兒歌“小火車,嗚嗚嗚,過山洞,過鐵橋……”一邊鑽山洞。

(三)在地面上畫一條線,當成鐵路橋。兒歌唸完時,當山洞的人就將手放下捉住沒有通過的人,然後捉住的人當山洞,遊戲繼續進行。

(四)提出遊戲注意事項

三、師幼進行遊戲,教師進行引導

1.分組進行練習。

2.全體幼兒進行遊戲

四、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的火車不僅開得很好,而且安全過了山洞”

六、放鬆活動

聽有關火車的音樂做律動,遊戲結束。

活動反思:

今天,又到了給小二班上體育課的`時間,經過上次課後的反思,這次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早早的把戶外的場地選好,投放器材(拱形橋、障礙欄),然後等待小二班的小朋友們出來活動。

小二班的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踏著整齊的步伐朝我走來,到達場地後在老師的提示下快速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並站好。當我發出指令的時候他們積極的迴應,再也不像上次那樣,完全聽不懂我在說什麼了。這令我非常的欣喜,短短的幾天小二班的小朋友們規則意識增強了許多,這說明孩子的可塑性是有多麼的強。

做完熱身運動,我帶小朋友們來到活動場地,認真並親切地給小朋友們講解遊戲玩法(“我們從起點要輕輕的跨過障礙,然後彎腰鑽過拱形橋,開著自己的小火車駛向終點,並從兩側回來站到隊伍的最後面。”)、遊戲規則(“請小朋友們排好隊,不擁不擠,當一個小朋友開著火車行駛到終點回來後,下一個小朋友再開始”)、並蹲下來示範給孩子們看,小二班的小朋友們聽得特別認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澱粉遇碘會變顏色;

2、能按要求嘗試科學實驗;

3、體驗科學實驗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碘酒、水、噴壺若干、棉籤、漿糊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小朋友們看,我這有一張畫,你們看到了什麼?(什麼也沒有)

這裡有一種神奇的藥水,現在我把它噴上去,這次你們看到了嗎?(看到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幼兒自己猜)到底是怎麼回事?等一會我們就會找到答案了。

2、做一做

(1)你想成為魔術師嗎?我們每組都有神奇的魔術水,除了魔術水,還有什麼呢?(漿糊、棉籤)咦,這些漿糊和棉籤有什麼用呀?

(引導幼兒大膽探索:知道享用棉籤蘸漿糊在白紙上繪出自己喜歡的.線條或者圖案)

(2)讓幼兒用漿糊繪出圖畫,再用碘酒噴出來,請小朋友們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3)教師巡迴指導。

3、組織幼兒探索

實驗我們做完了,你們知道這幅畫中藏著什麼祕密嗎?

小結

漿糊裡有一種物質教澱粉,澱粉師白顏色的,所以用漿糊畫畫看不出來,而噴壺裡裝有碘酒魔術水,澱粉遇到碘酒後,就會變成其他的顏色,所以我們就能看到畫的內容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咕咚》是一個生動有趣的經典童話故事,內容生動,幽默動感十足。落入水中的東西發出的聲音,嚇壞了但小的小老鼠,他的奔逃引了了群體的慌張,頓時亂做一團,最終發現是自己嚇壞了自己!在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基礎了,讓不要驚慌,而要沉著,要先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猜測、觀察、動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引導幼兒感受故事中動物的情緒並學說:"快逃!快逃!咕咚來啦!"3、體驗師生共同表演故事的快樂。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動物的情緒,學會對話:"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活動難點:

體驗動物逃跑時的緊張情緒。

活動準備:

1、繪本ppt,故事中的動物形象大圖一套,小圖片與幼兒人數一樣。

2、情景表演(一隻小老鼠正在散步,聽到"咕咚"聲,嚇了一跳,逃跑了,邊跑邊喊"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匯入(一隻膽小的老鼠正在散步,忽然聽到"咕咚",嚇了一跳逃跑了,邊跑邊喊"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提問:

剛才的小老鼠怎樣了? (逃跑)它為什麼要逃跑呢? (害怕)它害怕什麼呢? (咕咚)"咕咚"會是誰呢? (幼兒猜測)二、幼兒觀看ppt,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小老鼠跑著跑著,會遇到誰呢?他們說了些什麼?

我們一一看。

觀看第一頁(兔子聽到老鼠叫喊聲一起逃跑)--小老鼠跑啊跑,它遇到了誰呢?

--它遇到小兔子說到什麼呢?

--小老鼠對小兔子說了什麼?

--小兔子聽到喊聲怎麼了?

觀看第二頁(狐狸逃跑)--這是誰呀?誰來學學狐狸的樣子?

觀看第三頁(狐狸被嚇的`和小老鼠、兔子、一起逃跑)--狐狸聽到了什麼聲音?

--他為什麼也要逃跑呀?

--他們逃跑時,又會遇到哪些動物呢?

觀看第三頁(小羊、小豬、斑馬都被嚇到一起逃跑)--他們見到小羊(小豬、斑馬)對他(們)說了什麼呢?

我們一起來說說。(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有誰發現了這群小動物?他會怎麼做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教師播放第四五頁,和幼兒一起觀察,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觀察大熊並學學他的動作。再模仿小動物們緊張的樣子。

--小動物們跟在大熊後面幹什麼呢?

--"咕咚"會是誰呢?(幼兒自由發言)三、討論並理解故事內容。

師:讓大熊帶著小動物去找"咕咚"我們來想想,小老鼠嚇得往前跑時,碰見了誰?說了些什麼?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動物形象圖片(大)鼓勵幼兒模仿繪本中動物的表情及語言:"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教師播放最後畫面(蘋果掉到水中)--咕咚到底是誰啊?

--"咕咚"可怕嗎?小動物們為什麼害怕呢?

四、幼兒選擇相應的角色表演故事。

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及時表揚聲音和表情到位的幼兒並提示幼兒:如果不記得自己何時出場,可以藉助線索圖。

根據實情況,可以再說幾次,讓幼兒體驗和同伴一起表演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學習畫圓,能用大圓小圓表現大臉和小臉。

喜歡參與繪畫活動,感受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大臉貼小臉”組圖。

材料準備: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大臉貼小臉”,引導幼兒描述畫面內容。

(教師也可讓幼兒自備親子合照)

照片上都有誰?他們在做什麼?

他們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他們的臉怎樣?(臉和臉貼在一起)

大臉是誰?小臉是誰?

出示繪畫材料,引導幼兒學習畫圓,知道用圓形表現大臉和小臉。

1.啟發幼兒思考。

怎樣把大臉貼小臉的樣子畫下來?

臉可以用什麼形狀表示?

兩張臉要畫幾個圓?

怎樣用兩個圓表示臉和臉貼在一起?

2.教師示範畫。

大圓表示大臉,小圓表示小臉。兩個圓靠在一起就可以表示臉貼臉。我們還可

以用簡單的線條給臉畫上頭髮、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3.幼兒嘗試畫大圓和小圓,並知道用簡單的線條添畫頭髮和五官。

作品展示,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你畫的是誰?

你和他們臉貼臉時是什麼樣的感覺?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幼兒把畫帶回家給家長看,向家長介紹自己的繪畫內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大小,引導幼兒給物體進行大小分類。

2、學說“大蘋果放到大籃子裡,小蘋果放到小籃子裡。”

3、樂意參加數學活動,並體驗其樂趣。

 活動準備

1、佈置場景:掛滿蘋果的蘋果樹兩棵。

2、大小籃子各一個

3、趣味練習-比較腳的大小

 活動過程

 一、感知蘋果的大小。

1、教師: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訊息,農民伯伯種的蘋果豐收啦!

今天我們一起到果園裡去看看好不好?

2、出示課件-豐收的蘋果

教師:樹上結了許多紅蘋果,農民伯伯開始摘蘋果了,一摘,摘了一個蘋果;再摘,又摘了一個。

看!摘了幾個蘋果?它們一樣嗎?(一個大,一個小)

 二、摘蘋果

1、教師:剛剛,農民伯伯在果園裡摘蘋果了。老師這裡也有兩棵蘋果樹,

我們也來摘蘋果好不好?

2、要求:每個小朋友摘兩個不一樣大小的蘋果,摘好了就坐到位置上

(可以和邊上的小朋友講一講你摘了幾個蘋果,哪個大,哪個小)。

 三、分蘋果

1、出示兩個籃子。

教師;你們說說看,這兩個籃子有什麼不一樣?

(一個籃子大、一個籃子小)

2、教師:我們要把摘到的.蘋果放進籃子裡,你們說,大蘋果應該放在哪個籃子裡?小蘋果呢?

3、教師請個別小朋友來放,邊放邊說:

大蘋果放到大籃子裡,小蘋果放到小籃子裡。

 四、趣味練習-比較腳的大小

五、結束部分。

教師:今天,我們小朋友不僅幫農民伯伯摘蘋果,還會將大蘋果放在大籃子裡,

小蘋果放在小籃子裡,進行分類,真能幹!

其實,我們的周圍也有很多大的東西和小的東西,我們一起找一找,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一、 說教材

小袋袋形象是著名的繪本大師 查爾斯·福格 為孩子們塑造的,生動可人,深入人心。書中的小袋袋形象滑稽可人,孩子總是樂此不疲的模仿。除了塑造了小袋袋形象外,還出現了很多動植物。有高大的樹木,有枯萎的樹葉,有盛開的花朵,有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有美麗的花蝴蝶、有小鳥、鼴鼠、卡拉熊、烏龜、蜈蚣等。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孩子去觀察,讓孩子想一想,說一說。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觀察力。在閱讀過程中,孩子總是會模仿小袋袋,做那些天真可愛的動作,能讓孩子覺得快樂就是我們老師最大的幸福。

二、說目標

1、觀察、閱讀畫面,理解小袋袋喜歡做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潑。

2、願意用動作、語言表現畫面內容。

3、嘗試運用"我喜歡……的句式進行講述。

三、 說教法

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

1 、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範,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製作成形象直觀的PPT,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通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 、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3 、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如:請小朋友而共同討論:小袋袋現在在做什麼?他的朋友們跟它一樣嗎?

四、 說學法

整個活動主要運用了討論談話法、發現法、講述法等學習方法。

1、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2、發現法:教師提供適於幼兒進行發現活動的教材,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過程,發現知識。在活動中,請幼兒觀察、討論故事中人物,通過提問和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恰當地說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提問,為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啟發幼兒用巨集亮的聲音、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並且注意為每名幼兒創設講述的機會。

五、 教學過程

整個活動分為四大部分, 活動流程圖簡單明瞭地概括了整個活動,使大家一目瞭然地明白設計意圖,下面將其詳細說明一下:

設計意圖:

這是一本非常簡單的圖畫書,單看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就能猜出故事大概。前半部分,主要描繪的小袋袋的動,一個非常頑皮的形象。後半部分,主要描繪的是靜,一幅很美麗很溫馨的畫面。故事本身淺顯易懂,講述了可愛的小袋袋和他的動物朋友之間的故事。這樣可愛的形象不但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而且也吊足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較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且能很好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繪本。

教學過程:

一、認識書中主要人去小袋袋,猜想小袋袋喜歡做的`事情。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

2、師:這是袋熊,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小袋袋,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

3、師:小袋袋的樣子是怎麼樣的?它現在是開心的還是傷心的呀?(開心的,快樂的)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它的手和腳是怎麼樣放的?(縮在一起的)大家一起來學學小袋袋的樣子。

4、師:哇,小袋袋真可愛呀,它喜歡做很多事情呢!你們猜一猜,它喜歡做什麼事情?(幼兒猜想,玩遊戲、看電視、吃東西……)

5、那我們一起接下來看一看小袋袋到底喜歡做什麼事情吧!

二、初次閱讀,感受,理解並表達小袋袋跑步,玩泥巴,躺在媽媽懷裡等畫面內容。

1、閱讀畫面一:跑步

師:我們看到小袋袋喜歡幹什麼呀?(跑步)

師:我們可以從哪裡看出來它是喜歡跑步的呀?它跑的時候給人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從哪裡可以看出來?(頭、胸、腳、手分別是什麼樣子的)

師:對,小袋袋跑在最前面,很神氣的樣子,我們一起來學學它跑步的樣子吧!

師:寶寶們看一下還有誰也在跑步?

幼:考拉熊、烏龜、青蛙、小蟲。(引導幼兒用有……有……還有句式講述)

師:所以小袋袋是喜歡一個人跑步還是和好朋友一起跑步呀?

小結:哦,原來小袋袋喜歡和好朋友一起跑步,和它一起跑步的好朋友有小蟲、考拉熊、烏龜,還有青蛙。

2、閱讀畫面二:捉迷藏

師:哇,這回小袋袋喜歡幹什麼啦?

師:小動物們在幹什麼?小袋袋又在幹什麼呀?(小動物們在找小袋袋你,小袋袋躲在草叢裡)它的身體是怎麼樣的呀?(從身體各部位說)那我們也一起來學學小袋袋的樣子,躲起來,不讓別人找到我們!

師:所以小袋袋喜歡幹什麼呀?

小結:小袋袋喜歡捉迷藏,把整個人縮在一起,躲在草叢裡,不讓小動物們找到它。

3、閱讀畫面三:玩泥巴

師:這回小袋袋在玩什麼?

幼:玩泥巴。

師:小袋袋身上那裡有泥巴呀?(有……有……還有)

幼:頭上有泥巴,手上有泥巴,肚子上有泥巴,腿上還有泥巴。(可以適當用動作提示)

師:小袋袋玩泥巴時是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呀?你怎麼看出來的?

師:小袋袋又喜歡幹什麼了呀?

小結:小袋袋喜歡玩泥巴,頭上、手上、肚子上、腳上都是泥,玩得真開心。

4、閱讀畫面四:睡覺

師:天黑了,月亮出來了,小袋袋要睡覺了,誰抱著小袋袋?

師:小袋袋躺在媽媽的懷裡感覺怎麼樣?(溫暖的、舒服的)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呀?

師:現在啊,我們的小袋袋喜歡幹什麼啦?

小結:小袋袋喜歡躺在媽媽的懷裡睡覺,又溫暖又舒服。

三、完整閱讀

在音樂聲中師幼共同閱讀PPT並表述畫面內容

師:小袋袋喜歡做那麼多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一說吧。

四、運用"我喜歡……"的句式,結合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師:小袋袋喜歡玩,也喜歡做好多好多事情,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做什麼呢?

(和邊上的小朋友相互說一說)

師:我們一起回到班裡和其他小朋友也講一講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