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雅舍談吃》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3.12W人 

《雅舍談吃》讀後感範文

《雅舍談吃》讀後感範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雅舍談吃》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雅舍談吃》讀後感1

央視播出了《舌尖上的中國》,每集看完都覺得感動莫名,意猶未盡時就到書房翻出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溫故知新的同時不斷的藉由先生美妙的文字來尋找慰藉。

我很喜歡梁實秋先生的作品,他的作品平和溫文,優雅風趣。樑先生一生筆耕不輟,著述豐富,共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文字創作,用生命壘起的是一座了不起的文化豐碑,他譯成一百多萬字的莎士比亞全部劇作和三卷詩歌。著成一百萬字的《英國文學史》,選譯了一百二十萬字的《英國文學選》。譯出一百二十四冊《世界名人傳》。編成三十多種英漢字典和數十種英語教材。其中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談吃》等尤其今人稱道。樑先生的散文篇篇各呈異彩,令人愛不釋手。在《雅舍談吃》中,樑先生不單寫他嚐遍的各種珍饈美味,還能在街頭小吃上大做文章,於平凡中寫生活樂趣。他寫的"鍋巴"、"豆汁"都是平民食品,甚至一塊普通的蔥油餅,先生亦能品出滋味,令我羨慕不已。文章表達不同,篇幅不同。樑先生的文章恰如一盤盤菜餚;有記大餐者,洋洋千字,蔚為大觀;有百十字小品,如醬瓜小菜,滋味悠長,如此等等,有好口福,好胃口,文章怎能不精彩?"饞,則著重在食物的質,最需要滿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裡安放一條舌,舌上有無數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饞?饞,基於生理的要求,也可以發展成為近於藝術的趣味。"如此高見,真讓天下老饕找到了大吃的理由;讀如此文章,焉能不叫人齒頰生香?

先生的文章中總是蘊含著剪不斷的鄉愁,"火腿、雞蛋、牛油麵包作為標準的早點,當然也很好,但我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才接受了這種異俗。我心裡懷念的仍是燒餅油條。和我同嗜的人相當少,海外羈旅,對於家鄉土物率多念念不忘。"

"烤羊肉"、"豆汁"、"爆肚"寫的是吃的,可文中縈繞始終的是濃濃的解不開的鄉愁。他在書中寫道:"友人是山東人,喜食煎餅卷大蔥,然夫人是江浙人,家裡生蔥生蒜是決對不會上桌的,到先生家裡做客只求大蔥一盤,家常餅數張,卷而食之暢快淋漓,言唯此餐最合心意。"

我的父親是陝西人,在河南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仍一口鄉音不改。又極喜吃麵食。哨子面、漿水面、褲帶面、涼皮、餄餎、懶麻食。提起每一種都有濃濃的鄉情在裡面,每每展示手藝,做各種麵條時會告訴我:"你奶奶為我做過這個,很好吃".只要回鄉,必定整日吃這些家常味道,老友鄉黨邀請宴席之類決計是不會去的,每每要求下碗麵吃就好。小時候不懂事,問父親"為什麼燴麵也是面,你卻不喜歡吃?".父親回答"小時候沒吃過,思念記憶裡的味道也是思鄉".是啊,人們思鄉,往往也思念記憶裡熟悉的味道,以此來深化對家鄉的記憶,通過重複相同或相似的味道,慰藉自己的思鄉之情。

味至濃時即家鄉,此世間,唯美食與鄉愁,值得被原諒十萬次。在這些平實的語言後面,飽含著梁實秋先生對生活的點滴感悟;於尋常中洞察人生百態;於艱難中閃爍諧趣幽默;讓我循著先生的心跡;在淡淡的沉思中品苦品樂品人生。

  《雅舍談吃》讀後感2

猶記初讀梁實秋老先生的文章是在教科書裡。課外閱讀裡一小節。講迎新年團圓的吃食,一大屜一大屜的紅米、雜燴,滿漲的,是人們映著火光紅潤的臉。記得大鍋的燉肉燉雞,亂舞的粉絲,鋪著油布的木板桌。是北國冷冽的風,揚起的塵沙直刮面角。

去年看了一次北京,是在盛夏滿耳蟬鳴時去的,帶著雅舍這本書,走倦了看看讀讀,有日,趕了地鐵去故宮,累極渴極了也不消停,吃一大片一大片的鹽味蘇打餅,牛嚼牡丹一樣盡數嚥了,也還渾身無力。看到一家小店,佈置陳設已舊了,但一塵不染。老闆娘一團和氣,裝了一碗酸梅湯給我,清香清香的,片了幾塊檸檬,甚是好吃。我便倚在門口,學著樑老先生的樣兒,半眯眼,一手端碗,一手支頭,一小口一小口灌飲,那烈日灼陽照在身上,竟是十分愜意!我飲過好多酸梅湯,甘苦皆有,有十幾錢一瓶的,也有三錢一杯的,大酒館裡,街邊小巷角的,皆比不上故宮的酸梅湯,陽光雨露沉積起來的,冰甜沁口。

回到正題,《雅舍談吃》書寫舊年北平的各色吃食,皆有特色,染了北國的鄉鎮風情,使人回味無窮。書中寫了好幾個制美食的好地,如東興樓、致美齋、玉華臺等,最愛的還是那道燒鴨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北京烤鴨,片得飛薄,有溫溫熱熱的麵皮,一大卷蔥絲黃瓜之類的,一碗烏黑的醬,鴨子帶油,油皮肉,拈兩片放到麵皮上,夾了蔥一大捆,包上,沾汁吃,尤其美味。那些舊年的吃坊或是在歷史中湮滅,或已舊貌換了新顏,縱使街巷是對的,也尋不到了。我是吃過全聚德,對此也是感同身受。

梁實秋的文筆,是像水一樣清淡的,每一道豐肥或爽口的菜食,皆在他的回憶裡徐徐地闡述出來,我更喜歡的,是他將故鄉的思念情懷一同融進去了,讀著倍感親切,也朗朗上口。

我有些想回舊年的北京望望了。

  《雅舍談吃》讀後感3

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裡,有多少人拜倒在‘美食’的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飴。

《雅舍談吃》一書中收錄的大多是,樑先生在老北京各家吃過的招牌菜以及小吃,文風自然親切,彷彿都是信手拈來,毫無矯揉造作,不似散文倒有點像是雜文了。他雖不是像美食家對於美食如數家珍,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對於生活的感悟。

他寫的大多數也都是老北京的家常菜,例如:窩頭、火腿、咖哩雞、醋溜魚、魚丸,也寫飲酒、喝茶、康乃馨牛奶,親切的就像是老一輩在對你嘮嗑。看著目錄就像看著一份份豐富大餐,就忍不住食指大動。

讀著“芙蓉雞片”你就會被飯館跑堂的剝蒜、剝蔥、剝蝦仁的麻溜勁給吸引住,讀到說山東腔的堂倌說:“二爺!甭起蝦夷兒了,蝦夷兒不信香”,堂倌與食客的畫面感給吸引住。然後開始挽起袖角也想試試放了掐菜、黃瓜絲、蘿蔔纓、芹菜末四色面碼的絕味雜醬麵。一口下去,是不是也會吃得滿面紅光,酣暢淋漓?

梁實秋先生說:“雖然飲食是人之大欲,天下之口有同嗜,但烹調而能達到藝術境界,則必須有充裕的經濟狀況。在飢不擇食的情況下,談不到什麼食譜。只有在貧富懸殊而社會安定、生活閒適的狀態之下,烹飪術才能有特殊發展。”因此朱贏椿與樑先生不同之處在於,《肥肉》一書中更多的講述一代人,在那個滿是飢餓的時代裡,吃都實屬不易,更不要說是肉。而透過一塊現代人大多捨棄的油膩的食物,穿越歷史,當或悲或喜的記憶紛至沓來,該是何等矛盾的情感?聽如今文壇上的才子們講起那段與飢餓的共同記憶,不禁會有所觸動。兩本書雖然同是講吃食,但是《肥肉》多了份歷史版的'沉痛,《雅舍談吃》更多的是對日常美食的惦念。有些過處儘管不精細,難得的是一位老人對故土的濃濃情意。

遠去的吆喝、飄香的美味、揮之不去的袖口淡淡的清香。早已經幻化成風,悄然入夢。書中寫道:“烹飪的技巧可以傳授,但真正獨得之祕也不是盡人而能的。當廚子從學徒做起,從剝蔥剝蒜起以至於掌勺,在廚房裡耳濡目染若千年,照理也應該精於此道,然而神而通之蔚為大家者究不可多得。蓋飲食雖為小道,也要有賴於才。名廚難得,猶之乎戲劇的名角,一旦凋謝,其作品便成《廣陵散》矣。”

精湛的絕活凸顯的事老北京的生活軼事。老一輩人對於生活真實的態度,彷彿瞥見一位白鬍子老爺爺立於身側,念道:“世上之事,唯有美味與理想不可拋。”

老北京裡的某些地點、風俗,雖然已經隨時代的變遷黯然不見了,但是再走過那些舊時的尋常巷陌,熟悉的記憶又會在怵然間奔湧而來,將你淹沒。樑先生更是一位性情中人,對於喜歡的吃的更是寫道:“每個混沌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翹,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又對於不喜的日本生魚片又嫌它軟趴趴的,黏糊糊的,不是滋味,卻對西湖樓外樓的“魚生”讚不絕口。這樣一個真性情的老先生讓我們懷戀,懷戀他對喜愛的事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被有時欣喜,有時愛嘮叨,有時情到深處又感傷的文字傾倒。

箇中緣由,我覺得用張愛玲的話,再合適不過。她說:“做成的蛋糕遠不及製造中的蛋糕,蛋糕的精華全在烘焙時期的焦香。不停地追憶,不停地烘焙,帶著記憶和鄉愁的香,是吃的精華。”

北京的前塵往事,混在食物的馨香中猶有風味。他也曾自嘲一生未能忘情於詩酒,文字飄逸灑脫莫不是詩性使然?

張愛玲懷戀的爐膛裡冒起的青煙;朱贏椿所記錄的是飢餓時代裡一群人的故事;而樑秋實寫的不過是對於故土的深深眷戀。而《雅舍》文字的動人之處,正是對似水年華的追溯。懂得生活的人才懂食之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