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少兒百科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範例

本文已影響 2.14W人 

1914年6月28 日奧地利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的遇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一個大國的皇儲的地位固然顯要,但怎麼會由於一個人的死亡就引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場世界性的大戰呢?這說明大戰的發生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深刻的經濟政治根源和長遠的歷史淵源。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

一、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

19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各國實力發生了重大變化。1870年,英、美、德、法四國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所佔的比重分別為31.8%、23%、13.2%、10%;1913年,四國所佔的比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分別為14%、38%、16%、6%,美國由原來的第二位升第一位;德國由原來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英國則由原來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從1891—1900年,英、美、德、法四國工業生產的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 1.6%、3.5%、4.8%、2.6%;1901—1914年,分別為1.4%、4.8%、1.8%、3.3%,美、德、法的年平均增長速度都比英國要快。後起的資本主國家美國和德國,已經趕上並超過了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在對外貿易方面,1870年英、美、德、法四國在資本主義世界所佔的比重分別為22%、8%、13%、10%;1913年分別為15%、11%、13%、8%,英國雖仍保持第一位,但已被德國緊緊趕上。英、德兩國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英國雖然能在其殖民地保持優勢,但在拉丁美洲、中東和遠東卻輸給了德國商人。

20世紀初,世界已被瓜分完畢。英國佔有的殖民地最多,面積是俄國的2倍、法國的3倍,德國的11倍。德國經濟迅速增長,它要求按照新的實力對比重新瓜分世界。19世紀末德國外交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拋棄了“大陸政策”,開始推行“世界政策”。威廉二世宣佈:德國在“古老歐洲的狹窄邊界以外有很多工要完成”。極力鼓吹對外擴張的外交大臣伯恩哈特·馮·皮洛夫在1897年12月的一次演說中聲稱:“德國過去曾有那樣的時期,把土地讓給一個鄰國,把海上讓給另一個鄰國,而自己只剩下純粹在理論上主宰著天空,可是這種時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也要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盤。”海軍大臣阿爾弗雷德·馮·梯爾比茨堅持認為,德國的工業化和海外征服“就象自然法則那樣不可抗拒。”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國在世界貿易中仍佔首位,倫敦仍是世界金融的中心,但英國作為“世界工場”的地位已經喪失。對於德國經濟的強烈競爭和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咄咄逼人的恣態,英國深感恐懼,並不能容忍。英德矛盾遂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

二、兩大帝國主義軍事集團的形成

帝國主義列強在激烈的競爭中,都在尋找同盟者,以壯大自己的力量並壓倒對方,於是在歐洲便逐步形成了對立的兩大帝國主義軍事集團:“三國21同盟”和“三國協約”。三國同盟

德法矛盾很深,德國最怕法國的復起,尤其要防備法國收復1871年失去的阿爾薩斯和洛。奧匈帝國則與俄羅斯帝國因爭奪巴爾幹半島而不斷髮生衝突。於是在1879年10月7日,德奧便締結了祕密的軍事同盟條約。條約規定:締約國一方受到俄國的攻擊時,另一方以本國的“全部軍事力量”予以援助;締約國一方受到另一大國進攻,只要俄國未參加侵略國一方,締約國雙方互守善意的中立。此後不久,德國又利用法意之間為爭奪突尼西亞而出現的`矛盾,把義大利拉入同盟。1882年5月20日,義大利同德奧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條約規定:如果法國進行侵略,德意將互相援助,如果三個盟國中任何一方受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強國的攻擊時,其他兩國保證給以援助。三國同盟的主角是德國,奧匈是依附德國的夥伴,義大利則是暫時的和動搖的同盟者。三國協約  三國同盟的矛頭針對著法、俄,促使它們迅速接近。三國協約來源於1891—1894年法俄簽訂的一系列協定,它們規定:兩國中如有一方遭受德國的單獨攻擊或德國與義大利或奧匈帝國的聯合攻擊時,將互相提供軍事援助。1894年,法俄同盟正式形成。[-(@_@)-]

英國一直奉行“光輝孤立”的政策,但由於英德矛盾日益尖銳,特別是德國的加緊擴充海軍使英國深感威脅,於是在1904年4月8日同法國締結了協約,調整了兩國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法國承認埃及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則同意法國奪取摩洛哥。1907年8月31日,英國與俄國也訂立協約,規定在波斯劃分勢力範圍,北部屬俄國勢力範圍,南部屬英國勢力範圍,中

部為中立地帶;承認英國在阿富汗的利益;同意維持中國西藏現狀,英俄互相承認對方在西藏的既得利益。法俄同盟再加上英法協約與英俄協約,便構成了三國協約。兩大對立的帝國主義軍事集團終於形成。

三、軍備競賽

帝國主義列強在建立軍事同盟的同時,加緊了擴軍備戰的活動。各國的軍備開支都十分龐大。1913年,德國軍備開支已達21億馬克,按人口平均每人負擔31.27馬克。法國總支出為13億馬克,人均負擔為33.5馬克;俄國總支出為20億馬克,人均負擔為11.5馬克;英國總支出為15億馬克,人均負擔為32.9馬克;奧地利總支出為7.2億馬克,人均負擔為14馬克。

雙方都大力擴建陸軍。戰爭開始時,德國陸軍野戰部隊的人數為230萬,奧匈帝國為140萬,共計370萬。法國180萬,俄國340萬,包括英國、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和比利時在內的協約國總兵力為580萬。英德兩國的海軍造艦競賽尤為激烈。1883年至1908年,德國海軍軍費從4600萬法郎上升為 43 600萬法郎,增加了 9倍之多。而英國則從27 000萬法郎上升為81 100

萬法郎,也增加了3倍多。1905年初,英國有44 艘戰列艦,法國有12艘,德國有16艘,英國的海上霸權是毫無疑問的。但德國在1898、1900年接連兩次通過擴充海軍的法案,使英國深感不安。英國決定建造噸位比戰列艦更大、裝有最重型大炮的新型戰鬥艦,1906年第一艘這種新型的軍艦“無畏號”下水。英國原以為德國的財力負擔不了這種大型戰艦的建造。但是,德國不甘示弱,就在這一年通過了第三個海軍法案,決定開始建造德國的無畏艦。

到1908年,英德無畏艦的比例是4∶3,英國只略佔優勢。1914年大戰爆發時,英國有大小軍艦688艘,德國有391艘,雖然還未趕上英國,但已一躍成為世界第二海軍強國(德國商船隊也次於英國居世界第二位)。德國的瘋狂擴充海軍,威脅到英國的海上霸權,而海上霸權又是英國維持殖民帝國和海外貿易的有力屏障,因而是英國絕對不能容忍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