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少兒百科

數億年前的岩石上為什麼會有“筆跡”範例

本文已影響 2.2W人 

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不一樣, 文化特色也各有千秋,對於文字語言方面就更別說,像中國一個國家就有好幾種語言。人們為了是自己寫得字跡更加的優美,常常練字,可是為什麼數億年前的岩石上會有“筆跡”,難道是有人穿越了嗎?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數億年前的岩石上為什麼會有“筆跡”

從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到3億多年前的石炭紀,地球上曾經生存著一類生活在海洋裡的奇特動物,因其化石形態像用筆在岩石上畫出的圖案,故被稱為筆石。如今筆石已滅絕,沒有現生代表作比較,也無法用其他化石型別作參照物,所以其分類位置至今都未能完全確定。不過一些學者依據筆石和現代海洋中的杆壁蟲在外形、器官特徵和超微結構等方面的.許多相似之處,認為筆石和杆壁蟲一樣屬於半索動物門,但把筆石單獨列為一個綱——筆石綱,而杆壁蟲則屬於翼鰓綱。

不同型別的筆石不僅大小差異懸殊(大的長達2米以上,小的則只有1毫米長),形態也十分獨特。它們有的呈樹狀,有的似網兜,有的如張開的弓,有的像展翅飛翔的大雁……

筆石動物的軟體部分早已腐爛分解,未能變成化石,因而我們現在所見到的筆石化石都只是它的硬體部分。對這些硬體部分作超微結構分析,並將結果與現生生物類比,推測硬體的成分是膠原蛋白。這表明筆石動物身體應該很柔韌,在海水中可以隨波搖擺。膠原蛋白這種成分本身很普通,因為現生動物的肌腱、軟骨等都由它構成。但奇怪的是,生活在幾億年前的筆石蟲體全部由膠原蛋白組成,這和其他由鈣質或矽質成分組成的生物存在明顯的差別。

筆石動物是群體生物,是從一種叫胎管的圓錐體中的空腔開始逐步生長起來的。通過胎管,筆石動物長出一些分叉或不分叉的“枝條”,每一個“枝條”上通常都由一系列排列整齊、形態相近的管狀體——胞管組成,筆石的蟲體就生活在胞管中。胞管的形狀變化很大,直的,彎的,捲曲的,喇叭狀的,角狀的,什麼都有。筆石枝的分叉形式和空間排列方式大多因群體而異,這使得筆石的體形和形態千差萬別、大小懸殊。

筆石動物是靠吃懸浮在海水中的有機質生存的,通過纖毛觸手的擺動,筆石蟲體的口部可以吸入海水,然後把有機質過濾以後再吐出來。化石研究表明,筆石存在兩種基本的生活方式:較原始的筆石長有“根”和“莖”等構造,像樹一樣固著在海底生活,然後向上生長;另一類筆石在海水中過著漂浮生活,它們除了通過觸手作適當擺動以推動身體前進以外,多數情況下是在隨波逐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