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七年級試題

第5課《童趣》導學、例析、訓練立體教學案

本文已影響 2.47W人 
第5課《童趣》導學、例析、訓練立體教學案

第5課《童趣》導學、例析、訓練立體教學案
(建議安排2課時)
[學習導引]
《童趣》通過回憶童稚時代的幾個趣事,表現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聯想能力,告訴我們人生是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怎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對它的態度,我們要善於感悟,從中獲得物外之趣。
這是我們第一次學習文言文。同學們在學習本文時首先應掃清本課在讀音上的障礙,給生字注音標調,將課文流利地朗讀幾遍,在熟讀的基礎要能說出文章的大意,其次要學會藉助註釋、詞典,聯絡上下文,用加字或換字的辦法解釋常見文言文實詞的含義,如“張目對日”,張--張開,目--眼睛,對--向著……看,日--太陽。第三,要了解古今詞義的差別;要能辨析通假字,解釋其意義;要注意積累“之、其、而、於”等虛詞的用法;要學會用講述大意的方法解釋本文同學們在學習本文時首先應掃清本課在讀音上的障礙,給生字注音標調,將課文流利地朗讀幾遍,在熟讀的基礎要能說出文章的大意,其次要學會藉助註釋、詞典,聯絡上下文,用加字或換字的辦法解釋常見文言文實詞的含義,如“張目對日”,張--張開,目--眼睛,對--向著……看,日--太陽。第三,要了解古今詞義的差別;要能辨析通假字,解釋其意義;要注意積累“之、其、而、於”等虛詞的用法;要學會用講述大意的方法解釋本文中的“明察秋毫”、“龐然大物”、“怡然自得”等成語
[典題例析]
例題:文言詞的解釋,有的可用加字的辦法,如“必細(仔細)察(觀察)其文理”;有的要用換字的辦法,如“昂(抬)首(頭)觀之”。試選用其中一種方法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
明( )察( )秋毫 必( )細( )察其紋理 故( )時有物外之趣( )  私( )擬作群鶴舞( )於空中 則或( )千或百 昂( )首觀( )之
果( )如鶴唳( )雲端
參考答案: 清楚 觀察 一定 細心 所以 樂趣 私下 飛舞 有的 抬起 觀看 果然 鳴叫
[課時訓練]
訓練一
一、填空。
課文《童趣》選自《 》,作者是 代文學家 。課文詳細敘述了兩件自以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戲蚊於帳中”看到“ ”的景象;二是“觀蟲鬥草間”遇到“ ”的經過。
二、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1)童稚( ) (2)鶴唳( ) (3)土礫( )
(4)丘壑( ) (5)癩蛤蟆( ) (6)藐小( )
三、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字詞:
(1)餘憶童稚時( ) (2)項為之強( ) ( )
(3)果如鶴唳雲端( )( ) (4)以叢草為林( ) ( )
(5)方出神( ) (6)興正濃( )
(7)驅之別院( ) (8)則或千或百( )
四、古詩文中有很多表意精練的語句,被當作成語儲存到現代漢語中來。試從文中摘錄這樣的語句,並解釋其大意。
1、( ) ----------------------------------------------------------
2、( ) ----------------------------------------------------------
3、( ) ----------------------------------------------------------
4、( ) ----------------------------------------------------------
五、翻譯下列句子。
5、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6、故時有物外之趣。
7、徐噴以煙,使之衝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

8、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9、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訓練二
一、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
以叢草為林( )      心之所向(    )
二蟲盡為所吞( )   昂首觀之(   )
項為之強(           )  物外之趣(    )
  常蹲其身(        )      怡然稱快(     )
必細察其紋理(       )   果然鶴也( )
二、將下列句中省略的內容補寫在相應的括號中。
5、(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6、一日,見二( )蟲鬥( )草間。
7、常蹲其身,使( )與臺齊。
三、請用課文原句填空。
8、作者童稚時,時有物外之趣,關鍵原因是:
9、第三段中的“林”“獸”“丘”“壑”俱全一妙境完全源於作者敏銳的童心,它們分別指的是:
10、 四段中的“龐然大物”指的是:
所拔的“山”指的是: ,所倒之“樹”指的是:
四、簡答。
11、作者的“物外之趣”,全憑新奇合理的想象,除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四種趣物之外,你還能想到那些相似的且富有童趣的情形?寫出來,與同學們分享。


12、作者從小就有如此閒情,以致後來成為文學家,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五、閱讀下文,回答文後問題。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及,達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人名),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使人開懷大笑)。”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之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折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返。
(選自晉朝葛洪《西京雜記》)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邑( )人大姓文不識 與其( )傭作而不求償
時人畏服之如是( ) 邑人曰:“窮〔 〕矣!”
14、解釋文中畫“—— ”線的句子。
願得主人書遍讀之:
先生留聽,更理前論:
15、請概括選文第一自然段寫匡衡勤讀的兩件小事。

② 《童趣》訓練一
一、填空 《閒情記趣》 清 沈復 鶴唳雲端 龐然大物 二、(略)三、(1)我(2)脖子 同“僵”僵硬 (3)果然 鳴叫(4)把 當作(5)剛剛(6)興致(7)驅趕(8)有的 四、1、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見鳥類新長出的羽毛。2、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十分滿足的樣子。3、龐然大物:非常龐大的東西。4、拔山倒樹:使山動搖,使樹倒下,形容氣勢極大。5—9(略)
《童趣》訓練二
1、當作 被 因此 2、主謂之間、可不譯 它,指蚊子 的 3、自己的 它的 4、的樣子 是 5、我 6、只 於7、之 8、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 9、叢草、蟲蚊、土礫凸者、凹者 10、癩蝦蟆 土礫凸者 叢草 11、略12、略 13、同鄉 他、指文不識 如此、像這樣 窮盡 14、(1)我希望能把主人的書全部通讀一遍 (2)先生停下來聽我說,請您再談談前面的觀點 15、(1)勤學無燭,穿壁引光讀書 (2)與人傭作不求償,願讀遍主人書。

文 章來源 蓮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