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成語

關於一的成語290個

本文已影響 1.86W人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過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還記得都學過哪些成語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一的成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一的成語290個

1、傲睨一世:睨:斜視。高傲地旁觀,對當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裡。形容傲慢自負,目空一切。

2、傲睨一切:睨:斜視。斜著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麼都瞧不起。

3、一虎不河: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後在元劇中比喻不顧一切。

4、百無一成: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為沒有一樣成功,即毫無成就。

5、洞察一切:對一切觀察得很清楚。

6、一哄而上: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一下子行動起來。同一哄而起。

7、一股腦子:全部,通通。也形容不顧一切地做某件事。

8、一哄而起: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一下子行動起來。

9、一依舊式:一切按照原來的規格或方式進行。

10、春夢一場:比喻過去的一切轉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實際的想法落了空。

11、一切有情:佛教指一切眾生。

12、一古腦兒:全部,通通。也形容不顧一切地做某件事。

13、一轟而散: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14、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極、最。辦事一切都出於公心。形容大公無私。

15、一舉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舉就揚名天下。後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16、一轟而起: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一下子行動起來。

17、一應俱全:一應:一切;俱:都。一切齊全,應有盡有。

18、睥睨一世:睨:斜視,有傲慢的意思。形容目空一切,不可一世。

19、羅掘一空:羅:用網捕鳥;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用盡一切辦法,蒐括財物殫盡。

20、一攬包收:指總攬一切。

21、一場春夢:比喻過去的一切轉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實際的想法落了空。

22、一掃而光:一下子就掃除乾淨。

23、一鬨而散:哄:吵鬧。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24、一筆勾銷:把賬一筆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25、一手包辦:一手:指一個人;包辦:總攬一切,獨自辦理。指一人獨攬,不讓別人插手。

26、萬殊一轍:殊:不同、差異;轍:車輪在路上軋出的痕跡。指一切事物都有差別,但道理都是一樣。

27、一切眾生:佛教指人類和一切生物。

28、一成一旅、成:古時以方圓十里為一成;旅:古時以兵士五百人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單薄。

29、一成不易、一經形成,不再改變。同“一成不變”。

30、一成不變、成:制定,形成。一經形成,不再改變。

31、百無一成、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為沒有一樣成功,即毫無成就。

32、一索成男、舊時指頭胎生子。同“一索得男”。

33、一舉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舉就揚名天下。後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34、一無所成、一點沒有成就。

35、一事無成、連一樣事情也沒有做成。指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

36、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嚴重錯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憾事。

37、一氣渾成、形容詩文首尾貫通,完滿自然,不見雕鑿。

38、一氣呵成、一口氣做成。形容文章結構緊湊,文氣連貫。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緊湊,迅速不間斷地完成。

39、一揮而成、揮:揮筆;成:成功。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40、一蹴而成、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同“一蹴而就”。

41、成一家言、指學問自成體系可派別。

42、自成一家、指在某一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

43、自成一格、指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44、未成一簣、猶功虧一簣。比喻功敗垂成。

45、打成一片、形容感情融洽,成為一體。

46、抱成一團、保持一致,行動起來像一個人。形容關係極為親密。

47、成敗在此一舉、舉:舉動。成功、失敗就決定於這次行動了。指採取事關重大的行動。

48、一隅三反:從一件事物的情景道理類推而知道許多事物的情景道理。

49、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原指下棋時關鍵的一步棋走得不當,整盤棋就輸了。比喻某一個對全域性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處理不當,結果導致整個失敗。

50、一枝一節:①本指樹木的枝節。②喻事物之細小部分。

51、一子出家,七祖昇天:〖解釋〗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昇天”。

52、一飲一啄:原指鳥類隨心飲食,後也指人的飲食。

53、一重一掩:謂山巒重迭稠密。

54、一之已甚:見“一之謂甚”。

55、一柱承天:見“一柱擎天”。

56、一子悟道,九族生天:〖解釋〗猶言一子出家,九祖昇天。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57、一枕黃粱:唐沉既濟《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旅店中晝寢入夢,歷盡富貴榮華,一覺醒來,主人黃粱尚未熟。後因以“一枕黃粱”比喻虛幻的夢想。

58、一笑千金:美女一笑,價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難得。

59、一以貫之:貫:貫穿。用一個根本性的事理貫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60、一星半點:形容極少。

61、一心同功:同心協力,共赴事功。

62、一枝之棲:棲:鳥停留在樹上。泛指一個工作位置。

63、一隅之見:見:見解。偏於一方面的見解。

64、一葉報秋:同“一葉知秋”。

65、一枕邯鄲:見“一枕黃粱”。

66、一字連城:極言文辭的精妙。

67、一心一腹:一條心。

68、一笑了之: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視。

69、一字師:〖解釋〗指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文中二字的教師。

70、一言不發:〖解釋〗一句話也不說。

71、一薰一蕕:薰:香草;蕕:臭草。比喻善常被惡所掩蓋。

72、一針一:比喻細微的東西。,亦作“線”。

73、一應俱全:一應:一切;俱:都。一切齊全,應有盡有。

74、一針一線:比喻極微小的東西。

75、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徹。

76、一坐皆驚:見“一坐盡驚”。

77、一座皆驚:在座的人都感到驚奇。

78、一張一弛: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鬆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79、一字長城: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長城。

80、一心一計:一心一意。

81、一之為甚:見“一之謂甚”。

82、一字長蛇陣: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形容排列成一長條的人或物。

83、一言半句:見“一言半語”。

84、一字兼金:形容文字極其珍貴。兼金,價值倍常的好金。

85、一致百慮:一致:趨向相同;百慮:各種研究。趨向雖然相同,卻有各種研究。儒家指慮雖種種,理歸於一。

86、一葉知秋: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經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能夠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87、一薰一蕕:來源《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解釋薰蕕混在一起,只聞到臭聞不到香。比喻善常被惡所掩蓋。示例~,十年尚猶有臭。今日好算的香臭會花糞宴了。(清姬文《市聲》第十七回)故事

88、一字一句: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說話清楚從容。

89、一葉障目:來源毛澤東《論持久戰》:“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自以為是。”解釋眼睛被一片樹葉擋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示例故事有個書呆子從古書上讀到“蟬翳葉”的故事,信以為真,就四處尋找,把蟬躲藏處的樹葉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臉作試驗,問妻子能不能看見他。

90、一瀉百里:見“一瀉千里”。

91、一至於此:竟到如此地步。

92、一至於斯:同“一至於此”。

93、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一方面高興,一方面又害怕。

94、一擲百萬:指用錢滿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筆。

95、一肢一節:見“一肢半節”。

96、一知片解:猶一知半見。

97、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必須要算數。

98、一心一德:大家一條心,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

99、一瀉千里:瀉: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遠。也比喻文筆或樂曲氣勢奔放。也形容價格猛跌不止。

100、一語中的:見“一語破的”。

101、一走了之:謂不顧而去。

102、一葉落知天下秋:〖解釋〗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經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能夠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103、一字不易:文字精醇,一個字也不能更改。也用於指抄襲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別人的文章。

104、一言喪邦:謂一句話能夠亡國。

105、一擁而入:〖解釋〗擁:擁擠。一下子全都擁了進去,擠了進去。

106、一字一珠:形容歌聲婉轉圓潤。也比喻文章優美,辭藻華麗。

107、一子出家,七祖N天:〖解釋〗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昇天”。

108、一擲乾坤:〖解釋〗指以天下為孤注之一擲。乾坤,天下。

109、一枝一棲:比喻找到一份職業或棲身之所

110、一心一路:猶一心一意。

111、一言千金:一句話價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價值。

112、一子出家,九祖昇天:〖解釋〗指子孫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113、一言興邦:謂一句話能夠興國。

114、一淵不兩蛟:〖解釋〗比喻兩雄不能並立。

115、一眨巴眼:方言。一眨眼。

116、一坐盡驚:謂滿座皆驚服。

117、一心同體:猶言同心同德。

118、一元大武:指古時祭祀用的牛。

119、一些半些:形容極少。

120、一語道破:道:說;破:揭穿。一句話就說穿了。

121、一言堂:來源艾蕪《漫談科學和文學》:“要設法制止‘一言堂’,‘個人說了算’的不民主現象。”解釋舊時商店表示不二價的匾。現比喻領導缺乏民主作風,獨斷專行,一個人說了算示例故事

122、一紙空文:只是寫在紙上沒有兌現或不能兌現的東西。

123、一字一板:形容說話從容清楚。

124、一言一行:每句話,每個行動。

125、一語中人:中:中傷。以一句話中傷人。

126、一笑一顰:同“一掛恍Α薄V噶成系謀砬欏

127、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擔當天下重任。

128、一心一力:同心協力。

129、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蔽:遮。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區域性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域性或整體。

130、一字之師:改正一個字的教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131、一資半級:〖解釋〗猶一官半職。泛指官職。

132、一瀉萬里:見“一瀉千里”。

133、一字千金:形容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134、一葉迷山:意謂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135、一緣一會:謂有緣相合。

136、一以當十:當:相當。一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

137、一擲幹坤:謂以天下為孤注之一擲。乾坤,天下。語本唐韓愈《過鴻溝》詩:“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138、一言兩語:為數不多的幾句話。

139、一肢半節: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140、一紙千金:一紙價值千金。極言詩文價值之高。

141、一隅之地:隅:角落。形容地域狹小。

142、一隅之說:片面的說法;偏見。

143、一言半語:指很少的一兩句話。

144、一行作吏:一經做了官。

145、一坐一起:猶言一舉一動。

146、一字千秋:謂文字警闢,足垂久遠。

147、一言難盡:形容事情曲折複雜,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148、一笑傾城:《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後因以“一笑傾城”形容女子的絕色。

149、一字千鈞:鈞:古代重量單位,鈞=斤。形容文字有份量。

150、一語破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話就說中要害。

151、一言半辭:見“一言半語”。

152、一言以蔽之:蔽:掩覆,引申為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

153、一擁而上: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154、一針見血:比喻說話直截了當,切中要害。

155、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邊了。表示不當回事。

156、一支半節:謂一小部分。

157、一心同歸:齊心趨向同一目的。

158、一吟一詠:指吟詩作賦。

159、一枕槐安:泛指夢境。也比喻一場空歡喜。

160、一蟹不如一蟹:比喻一個不如一個,越來越差。

161、一迎一和:一味迎合。

162、一字褒貶:一個字的褒揚或貶斥。泛指作文用字措辭嚴謹有分寸。

163、一噎止餐:猶因噎廢食。語本《呂氏春秋蕩兵》:“夫有以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164、一知半見:謂不成熟的一點見解。

165、一心無二: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種事情,沒有雜念。

166、一意孤行:指不理解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我的主觀想法去做。

167、一衣帶水:一條衣帶那樣狹窄的水。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

168、一言為定:一句話說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說話算數,決不翻悔。

169、一枕南柯: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載,淳于棼夢到槐安國,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盡富貴榮華。醒後才知道是一場大夢,原來槐安國就是庭前槐樹下的蟻穴。後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場夢幻。

170、一字不苟:形容寫文章不隨便下筆,每一個字都要斟酌。

171、一心一意:僅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研究。

172、一以當百:一人抵過百人。極言勇猛。

173、一言中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話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話就說到關鍵的地方。

174、一坐盡傾:滿座傾慕。

175、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176、一心為公:

177、一之謂甚:甚:過分。做了一次,已經過分。比喻錯誤不能重犯。

178、一元復始:指新的一年的開始。並常以下句“永珍更新”合成春聯。

179、一枕黃梁:原比喻人生虛幻。後比喻不能實現的夢想。

180、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解釋〗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後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181、一則一,二則二:〖解釋〗形容說話老老實實,毫不含糊。同“一是一,二是二”。

182、一擲千金:指用錢滿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筆。

183、一語雙關:一句話包含兩個意思。

184、一字一淚:一個字就彷彿是一滴眼淚。形容文字寫得悽楚感人。亦作“一言一淚”。

185、一敗如水:形容軍隊打了大敗仗,象水潑到地上那樣不可收拾。

186、一筆抹殺:比喻輕率地把成績優點全部否定。

187、一把死拿:比喻因循守舊,不肯變通。

188、一草一木:比喻極微小的東西。

189、一班半點:猶言一點半點,常暗指男女關係。班,通“斑”。

190、一不扭眾:一個人難違反眾人的意見。

191、一波萬波:比喻事情開端後的不斷髮展變化。同“一波才動萬波隨”。

192、一班一級:猶言一官半職。泛指官職。

193、一唱一和:①指一個先唱,一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後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倡,亦作“唱”。②指鳴聲相呼應。

194、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極最。辦事一切都出於公心。形容大公無私。

195、一差兩訛:可能發生的意外或差錯。同“一差二錯”。

196、一搭一檔:指互相配合,彼此協作。有時含貶意。

197、一病不起:得病後病情一天天惡化,終至死亡。

198、一斑半點:比喻極小部分。

199、一蹴而成: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同“一蹴而就”。

200、一筆勾銷:把賬一筆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201、一弛一張:弛:放鬆弓弦。張:拉緊弓弦。古時常以比喻施政寬嚴相濟;現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鬆有緊,勞逸結合。同“一張一弛”。

202、一辭同軌:猶眾口一詞。所有的人都說同樣的話。

203、一蹴而得: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同“一蹴而就”。

204、一波三折:原指寫字的筆法曲折多變。現比喻文章的結構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進行中意外的變化很多。

205、一表人才:表:指外貌。形容人容貌俊秀端正。

206、一表非俗:形容人的儀表非比尋常。

207、一班一輩:指同等,不相上下。

208、一筆抹煞:抹煞:勾銷。畫一筆,全部抹掉。比喻輕率地把成績優點全部否定。

209、一朝之患:突然發生的禍患。

210、一碧萬頃:形容青綠無際。

211、一表非凡: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212、一步一鬼: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個鬼。形容遇事多疑。

213、一臂之力:臂:胳膊。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從旁幫一點忙。

214、一鞭先著:後以為爭先的典實。亦泛指先行。

215、一秉大公:指言論行事全秉公心。

216、一差二悞:指意外的差錯和失誤。同“一差二誤”。

217、一蹴可幾: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幾,近,及。同“一蹴而就”。

218、一代鼎臣:一個時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同“一代宗臣”。

219、一敗塗地:形容失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220、麟鳳一毛:比喻好東西無論鉅細都蒐羅進來了。

221、一刀兩斷:一刀斬為兩段。比喻堅決斷絕關係。

222、鉛刀一割:鉛刀雖不鋒利,偶爾用得得當,也能割斷東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時也能有點用處。

223、一德一心:德:心意。大家一條心,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

224、首屈一指:扳指頭計數;首先彎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為最好的。

225、問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齒伶俐。

226、一板一眼: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227、一觸即潰:指軍士氣渙散,跟敵人一接觸就崩潰。

228、諷一勸百:形容規諷正道的言辭遠遠及不上勸誘奢靡的言辭。意在使人警戒,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229、說一不二:指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更改。

230、言行一致:說的和做的一樣。形容人表裡如一。

231、道高一尺: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後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後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232、言行不一:說的和做的不一致。

233、一得之功:一得:一點心得,一點收穫;功:成績。一點微小的成績。

234、闕一不可:兩種以上因素中,缺少哪一種也不行。

235、高人一等:超過一般人。比別人高出一個等級。

236、一定之規:一定的規律或規則。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237、黃粱一夢:黃粱:小米。比喻虛幻不能實現的夢想。

238、一斑窺豹:從竹管的小孔裡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239、聞一知十: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於類推。

240、騏驥一毛:比喻珍品的極小部分。

241、一籌莫展:籌:籌劃、計謀;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242、風靡一時:靡:倒下;風靡:風行;隨風一邊倒。指時興的風氣。形容某種事物在一段時期內非常流行;像草木順風倒向一邊。

243、一瓣心香:心香:舊時稱中心虔誠,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樣。比喻十分真誠的心意(用在祝願)。

244、闃無一人:闃:空。指空蕩蕩,沒有一人。

245、一本正經: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範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246、一定不易:易:改變。原指一定下來就不變更,後形容事理正確,不可改變。

247、一得之見:見:見解。謙虛的說法,指自己對某個問題的見解。

248、較如畫一:較:通“皎”,明顯;畫一:同“劃一”,一致,一律。指規章明顯一致。

249、風行一時:風行:象颳風一樣流行。形容事物在一個時期內非常盛行。

250、雄視一世:形容稱雄於一代。

251、見驥一毛:驥:千里馬。只看見千里馬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只瞭解事物的區域性。

252、言行抱一:猶言言行一致。

253、轟動一時:轟動:同時驚動很多人。指在一個時期內驚動很多人。多用來形容影響大。

254、載鬼一車:載:乘載。載了一車鬼,比喻十分荒誕。

255、一板三眼:板、眼:戲曲音樂的節拍。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256、青山一髮:青山遠望,其輪廓僅如髮絲一樣。形容極其遙遠。也借指中原。

257、載一抱素:謂堅持一種信仰,固守素志。

258、一暴十寒: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晒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恆心。

259、一觸即發:觸: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開弓等著射出去。比喻事態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立即會爆發。

260、面目一新:一下子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261、高出一籌:籌:籌碼。比別人高出一個籌碼。指比別人高明一些。

262、魔高一尺:魔:惡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

263、風行一世:一個時期在社會上盛行。

264、賞一勸百:獎勵一個人的先進事蹟而鼓勵好多人。

265、風靡一世:靡:倒下;風靡:風行。隨風一邊倒。形容事物在一個時期內非常流行。

266、一得之愚:指自己對某件事的一點看法。

267、高人一籌:高人:比一般人高;籌:籌碼。比一般人高出一個籌碼。指勝過別人。

268、說一是一:說話算數,確定不移。

269、說一不二:說怎麼樣就怎麼樣。形容說話算數。

270、別具一格:別:另外。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271、百不一存:一百個裡面沒有留下一個。表示喪失殆盡。

272、高人一等:高過一般人。

273、不一而足:足:充足。指同類的事物不只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

274、一塵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淨。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乾淨。

275、不易一字:不更動一個字。形容文章寫得又快又好。

276、一鱗半甲:原指龍在雲中,東露一鱗,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277、更進一竿:更:再,又;竿:竹竿。又前進了一步。

278、決一勝負:決:決定;勝負:勝敗。進行決戰,判定勝敗。

279、背城一戰: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後一戰。

280、百不失一:一百次中無一次失誤。表示射箭或打槍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281、不堪一擊:不堪:經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經不起一擊。也形容論點不嚴密,經不起反駁。

282、安於一隅:隅:角落。安心在某一個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進取。

283、不可一世:一世:一時。認為當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284、一舉兩得: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285、背城借一:背:背向;借:憑藉;一:一戰。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後一戰。

286、併為一談: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當作同樣的事物談論。

287、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規格,方式。不侷限於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

288、滄海一粟:粟:穀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穀子。比喻非常渺小。

289、不值一錢:比喻毫無價值。

290、百無一失:形容有充分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