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造句

閱讀的造句大綱

本文已影響 3.17W人 

閱讀的造句1

閱讀拼音

閱讀的造句

【注音】: yue du

閱讀解釋

【意思】:看(書報)並領會其內容:他已認識二千多字,並能~通俗書報。

閱讀造句:

1、我們應閱讀真正有價值的書籍。

2、您願意閱讀並評論一下我的新小說嗎?

3、前幾天我在圖書館遇見他時,他正在閱讀莎士比亞的戲劇。

4、一些人埋頭閱讀,另一些人卻睡著了。

5、他的閱讀面很廣。

6、你喜歡閱讀哪方面的書籍?

7、你沒有其它選擇只有閱讀它。

8、在我能夠做到的時候,我鼓勵他們閱讀或者去戶外活動。

9、以這種方式閱讀每一個故事。

10、我喜歡在不受干擾的狀態下閱讀,我會讀個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

11、我喜歡不受打擾地閱讀。

12、她可以很好地閱讀了。

13、為了上課做準備,我強烈要求你們閱讀這些。

14、我假定您是因為遇到了一些計算上的問題而來閱讀本文。

15、學習如何避開像上面圖片裡的傢伙,並閱讀下面的我們的指南。

16、要進行閱讀你必須集中注意力

17、暫停你的閱讀並嘗試一下。

18、我從來不知道自己是唯一閱讀它們的人。

19、那你閱讀說明書了嗎?

20、閱讀幫助了我們,在生活的每一領域。

21、但是提醒一句:你閱讀它,可能會流淚。

22、為了吸引你去閱讀他的系列博文,我們特意在這裡引用了一些你即將學到的知識。

23、繼續閱讀本文之前,建議您看一看這些文章。

24、查閱每個候選人,閱讀他們的'選舉承諾並找出為什麼他們的支持者會在這種級別的選舉中投他們一票。

閱讀的造句2

造 句

林斤瀾

漢山小學四年級的班主任辛苦了一天,傍晚下班,還要撐著腳步,繞道“家訪”--就是找找家長,特別是判分發生問題的時候。

家長剛下班回家。沏上一杯龍井,眼望綠霧如煙,腸胃自在舒張,看見班主任來了只好順手讓茶。

班主任微微喘著氣,接過碧綠茶,不覺連喝幾口,手裡遞過去作業本。家長竟覺得班主任太認真了,自己忍著嘆氣,皺著眉頭開啟本子--

“造句:天真--昨天真倒黴。”

家長愣了愣,不由得暗笑:劉強這小子不是不會。就是犟。成心。

“造句:天氣--這兩天氣得我氣兒不打一處來。”

家長心想:還帶氣兒,過分了。也別說,思想倒活躍。

“造句:天天--李石叫天天不應。”

家長忖度:歪用成語。可用得還四平八穩的……他媽老埋怨名字起歪了:劉強,聽著是“牛犟”。可你犟得過老師?

班主任喝完了碧綠茶,出來一句話:“這叫人怎麼判分?”

誰都明白“判分”的分量。“分”就是成績,就是價值。小成績加起來就是大成績,就是前途,就是命運。家長接著往下看--

“造句:但是--毛保寶打水漂打開了李石的腦袋,但是他爸說開個價吧。”

家長心頭一跳:這裡邊藏著事兒。回頭叫劉強,劉強沒答應。莫非找李石去了?趕緊跟班主任說:就在衚衕口,李石怎麼在把角那兒練起攤兒來了。

說著拉上班主任往外走,路上班主任告訴家長,毛保寶的爸爸是大款,難怪開口就是開價。李石的爸爸剛下崗,媽媽又偏癱,李石三天沒來學校……說著走到衚衕口,黃昏裡,看見攤子已經歸置在一邊,劉強正指點著裹著紗布的李石,在作業本上劃拉著什麼。家長望著班主任一笑:好一幅“補課”圖畫。

班主任正要往前搶上一步,又見李石的爸爸蹬過三輪車來,李石和劉強架起癱在攤兒邊的媽媽,連抱帶抬上了三輪,推著過馬路去了。

家長隨著班主任走到攤兒前,班主任隨手拿起作業本,習慣地翻看。家長卻盯著兒子的背影,心想誰說“牛犟”跟“缺根弦兒”一般?看看從什麼角度判分吧。我也來造句,也造造“但是”……“可以有個性,但是不可以狂。”家長自覺有點抹稀泥的味道,又來一句:“樂於助人,但是也要堅持原則。”眼角里看見班主任對著作業本搖頭,又判了不及格了嗎?再來一句:“判分不等於一切,但是關聯著一切。”好哩,家長給自己判了聲“好”。雖說還是“抹”,可是他認為抹得“好”。正當他自我欣賞的時候,卻又看見班主任把作業本一摔,扭頭就走了。

家長趕緊抓過本子看孩子們的“補課”:

“造句:但是……

--班長哪門功課也不是尖子,但是他聽話第一;

--老師說教師節不要送禮,但是家長們送腦黃金腦白金;

--趙慶什麼都不送也當幹部,但是他媽是局長。

--老師教導我們不說假話,但是說真話不及格。 ……”

這時,家長看見劉強和李石送走了車,正合計著什麼往回走來了。還造句嗎?簡直是哥兒倆。家長的精神一恍惚,眼前竟出現漢山小學的班主任和家長自己。班主任一身綠茶水變稠了,硬了,化不開了,跟苦膽似的吐出苦水:糟糕,把判分忘了。家長自覺透明,毫不抹稀泥,說:“真棒,把判分忘了!”

1. 下列對作品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

A. 這篇小說通過記敘班主任的課後家訪,旨在表現老師工作的認真、艱辛,諷刺了以劉強父親為代表的部分家長慣於“抹稀泥”的教育作風。

B. 這篇小說以“造句”為切入點,折射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映現在小學生純真的眼中,讀來就更令人深思。

C. 本文由“判分”開篇,以“忘了判分”作結;由“綠茶”鋪墊,以“茶水變苦水”收場;中間以各色“造句”相承轉,組織有章法,讀來頗為順暢。

D. “判分不等於一切,但是關聯著一切”,可理解為對學生一時一事的評價儘管未必反映其全面素質,但這種評價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E. 這篇小說的語言一改同類作品直白、淺露的特點,總體來看,用語頗為典雅,帶有濃郁的文學色彩,引發讀者思考的同時也給人以美的享受。

2 結合作品,簡要分析小學生“劉強”這一人物形象。(6分)

3 作品以“造句”為題,文中兩個小學生造出了許多句子,這些句子大體可分為三類:(1)不符合一般造句要求的句子,如“天真--昨天真倒黴”;(2)用詞不很恰當、感覺不很通順的造句,如“但是--趙慶什麼都不送也當幹部,但是他媽是局長”;(3)符合要求的正確造句,如“老師教導我們不說假話,但是說真話不及格”。任選其中兩種“造句”,簡要分析作者如此造句有何意圖。(4分)

4. 作品的結尾,班主任和家長都說了一句“把判分忘了”,他們各自有著怎樣的含義?(4分)

參考答案:

1. A(“旨在表現……諷刺了……”的分析失當,本文要表現的是對傳統教育評價的反思,而並非“禮讚”。)E(“用語頗為典雅,帶有濃郁的文學色彩”的分析失當。本文的語言較為樸素、自然,只是有些話沒有說盡,意在留有餘味,這與“典雅”和“濃郁的文學色彩”差別很大。)

[評分標準:本題4分,每項2分。]

2. 劉強是一個有個性的孩子,有意將句子造“歪”,表現了他的倔強;通過造句反映的內容,可以看出他還是一個對不合理的現實能夠懷疑、肯于思考的孩子;同時,在與李石的交往中可以看出,他又是一個關心同學、樂於助人的孩子。

[評分標準:本題6分。倔強的個性、思考的精神、助人的品德,3個要點各2分;須結合作品內容簡要分析才符合要求。]

3 (1)不符合一般造句要求的句子(如“天真--昨天真倒黴”“天氣--這兩天氣得我氣兒不打一處來”等),表現了學生有意打破規則、無視老師要求的反抗情緒。

(2)用詞不很恰當、感覺不很通順的造句(如“但是”--趙慶什麼都不送也當幹部,但是他媽是局長”“但是--毛保寶打水漂打開了李石的腦袋,但是他爸說開個價吧”等),表現了孩子們急欲表達對某種不合理現象的看法,甚至顧不得用詞的妥貼,有一種不吐不快的心理。

(3)符合要求的正確造句(如“老師教導我們不說假話,但是說真話不及格”“班長哪門功課也不是尖子,但是他聽話第一”等),準確地表達了孩子們的心聲,表達了他們對當前教育問題的真實看法、意見。

[評分標準:本題4分。任選兩種造句方式,每種2分;結合作品的主題,分析合理、能自圓其說即可。]

4. (1)班主任說“糟糕,把判分忘了”,表現出一種困惑,即“不知該如何對學生作出評價”;

(2)家長說“真棒,把判分忘了!”,含有對僵化、單調的評價標準的不滿,表達了期望改革的心願。

[評分標準:本題4分。班主任、家長雙方各2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