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八年級作文

實用的八年級語文作文三篇

本文已影響 3.48W人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八年級語文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八年級語文作文三篇

八年級語文作文 篇1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的內容和風格。

2.對進行分析評價,借鑑吸收。

3.培養學生獨立發表見解的能力。

4.培養學生刻苦推敲語言文字的習慣,培養“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的精神。

教學重點

1.對內容的理解及借鑑。

2.體會作者自然平淡的文風。

教學難點

深入體會並評價作者在文中所提出的如何作文的主張。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直接導入法)。

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一篇《談作文》,在未接觸之前請大家根據題目猜一猜,這篇應該寫些什麼?(以此激發學生認真讀課文的興趣)

二、作者介紹。

朱光潛(1897—1986),現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筆名孟實、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師範學校、香港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學習,並獲博士學位,回國後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美學學會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香港大學名譽教授等職。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詩論》《談文學》《談美》《西方美學史》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朱光潛主要從事美學研究工作,試圖以馬克思主義指導自己的學術研究,成爲美學界一個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他還致力於翻譯西方美學名著,在批判繼承美學遺產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學史》是第一部系統論述西方美學歷史的著作。

三、朗讀課文。

請同學們出聲地通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並藉助工具書弄懂以下重點字詞。

怏怏然 慚怍 謄清 臨帖 嗤之以鼻

倚馬千言 誤盡蒼生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四、探究課文。

師生共同就下列問題進行研討交流。

1.作者在文中就如何作文都提出了哪些見解和主張?

(設題目的:訓練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作者整體思路的能力。)

作者認爲,“在一切藝術裏,天資和人力都不可偏廢”。而且主要還在人力。寫一定要經過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訓練,初學作文的途徑是臨帖和寫生,且二者都不可偏廢。另外寫生還要從描寫文和記敘文練起。

2.學生研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理清托爾斯泰修稿時的具體情形,試着用簡潔的語言複述下來,並加以簡要的評價。

(設題目的:鍛鍊學生從文本中提煉和篩選信息的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

從改稿中我們不難看出托爾斯泰對文字運用的一絲不苟的謹嚴態度,小到句讀,大到的中心,無一不在他的修改範圍之內。其修改的內容之雜,歷時之長,用心之重,無不讓人佩服。

3.托爾斯泰和小泉八雲對文稿修改的不同之處在哪裏?

(設題目的:讓學生養成立足文本進行思考的習慣,並能通過前後對比,加深對的理解。)

前者是在寫完以後的修改,而後者是在寫作中進行的修改。

4.同樣都是寫一流作家對自己的推敲揣摩,爲什麼還要舉五個人的例子來加以證明?這是否雷同?從中可看出作者怎樣的作文修改觀?

(設題目的:鍛鍊學生透過文字深入領會作者寫作意圖的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

因爲這五個人的側重點不一樣。寫福樓拜和莫泊桑是從結果上讓人體味出他們對於的推敲功夫;而其他三人都是通過再現其過程來表明修改功夫的。這三人中又有不同,甘地的沉思一日就屬於寫前修改,小泉八雲的修改屬於寫中修改,而托爾斯泰的修改則屬於寫後修改,從中可以看出作者認爲作文的修改是應貫穿於作文的全過程的,即寫前修改——寫中修改——寫後修改。

5.作者指出了初學作文的途徑是臨帖和寫生,並且聲明,二者都不可偏廢。可惜,目前對這二者都比較忽視,尤其忽視臨帖。同學們不妨討論一下:作者指出的途徑對不對?如果對,應該怎樣去實施?

(設題目的: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學習素質,以及學爲所用的好習慣。)

作者指出的途徑道出了作文的真諦,我們學寫作文就應該多讀多練,也就是作者所說的臨帖和寫生。

6.請同學們縱觀全文,探討一下寫法上都有什麼樣的特點?

(設題目的:此題旨在引導學生由文及人,對作者自然平淡的文風有所瞭解。)

書信的文體,詳略得當的結構,作者與讀者交談的姿態,自然的過渡,準確的用詞,誠懇的態度,中肯的勸導等,作者自然平淡的文風水到渠成。

五、鏈接實際,學以致用。

學生討論:學習本文你受到哪些啓發?作爲一名中學生應如何學做作文?

(設題目的:聯繫學生的寫作實際,探討本文可以吸收借鑑的觀點。培養學生獨立發表見解的習慣。)

教師小結:

1.通過本文的學習,在今後寫作的時候,養成一字不肯放鬆的咬文嚼字的謹嚴態度。朱光潛先生在本文中用大量事實論證了古今中外,在文學語言的運用上,都不能離開這一條:刻苦的追求和嚴格的選擇。其目的就是爲了讓人們對更能準確表情達意的“煉字”給予足夠重視。

福樓拜對他的學生莫泊桑說:“無論你所要講的是什麼,真正能夠表現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適用的動詞和形容詞也只有一個,就是那最準確的一句、最準確的一個動詞和形容詞。其他類似的卻很多。而你必須把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動詞、唯一的形容詞找出來。”這說的正是同樣的道理。

2.作文的修改要貫穿作文的全過程,學習寫作要從記敘文和描寫文練起。

3.學習吸收作者提出初學作文的途徑:臨帖和寫生。養成廣泛讀書、勤於積累、不輟練筆的好習慣。

4.我們看名家作品,除了可以學到一些知識上的內容,還可以從本身得到很多寫法上的啓示,如作者平等的姿態,談話的方式所形成的自然的文風、作者明瞭清晰的結構佈局、曉暢通俗的表達、廣博深厚的學養等方面都讓我們受益匪淺。

六、學習積累。

1.複習整理並熟練記憶本文的字詞。

2.運用從本文中學到的方法來修改你曾經寫過的作文,並於下次作文課談談你的體會。

七、閱讀推薦。

朱光潛是美學界名副其實的老前輩和權威。他著作等身,譯文浩繁,他的作品如朱自清先生所稱譽的:“行雲流水,自在極了。他論文學、美學像談話似的一層層領着你走進高深和複雜裏去。”課後請大家查找並閱讀作者的美學普及專著《談美》《談文學》《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修養》《西方美學史》等著作,從中汲取營養和智慧。

八年級語文作文 篇2

麗江之所見

從很小的.時候起,作爲父母獨子的我,一向是驕傲,固執,自大的。父母的話,愛理不理,沒事就吵吵架,總是抱怨父母的管束。但就是在雲南的一次所見所聞,改變了我。

坐在長途大巴上,我趴在窗邊,滿臉怒色的盯着飛快掠過的景色,換了誰跟爸媽吵架後都不會高興得起來。直到現在,我嘴裏仍是嘟囔着:“哼……爸媽總是那麼煩……”

車忽然緩緩停下了。導遊的聲音響起:“我們到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作文景點的路還剩一部分,現在就在這個小鎮解決午飯,請大家下車吧。”大家都下車了,我也隨着人流下了車,卻刻意跟爸媽離得遠遠的,因爲我自己帶了點錢,不想跟他們一起吃。

下車後,便看到一個小鎮,鎮中倒是挺熱鬧。沿着小鎮中的一條小路走下去,走着走着,小路就變成了水上橋道。遠處地平線上,一座座青山綿延起伏,像是要抵達地的盡頭。而橋下,則是一片片的水稻。原來我所走的橋正是在一片水稻田上。

突然,橋邊出現了幾個小攤。我正打算加快腳步走過時,一個小發現讓我又停了下來。幾位“攤主”,竟然都是看起來不到十歲的孩子。我本想看看就走,好奇心使我停了下來。走到其中一個面前蹲下,這是個看起來大概十一二歲的小男孩。他雖然挺高,但是卻瘦得皮包骨頭,水汪汪的眼睛中全是乞求,一身衣服破破爛爛打滿補丁,鞋子則乾脆沒有。“小朋友,你讀幾年級啊?”“哦?額……嗯……5年級了……”恰在此時,另一個孩子,他的玩伴,跑了過來,大聲拆穿了他的謊言:“他騙人。他根本就沒有上學。”“哼,我爸爸說了,只要我賣得多,明年我就能上學。”先前的小男孩臉紅脖子粗的反駁道。

我的眼眶有點溼潤,又問道:“那你覺得你喜歡這樣的生活麼?”在我看來,沒有電腦網絡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沒想到他卻很快回答了:“這難道不好麼?只要我努力賺錢,我明年就可以上學了啊。”剎那間,我的心猛然緊縮了一下,我趕緊背過頭去,掩蓋我涌出的淚。我也不知道,這是同情的淚還是自責的淚。

站起身來。我向小男孩揮手告別,便轉身離去,我要找到爸爸媽媽道歉。我忽然明白了,懂得珍惜,懂得滿足,知足常樂,沒有奢求,也是一種快樂。

八年級語文作文 篇3

一直以來,我都認爲父親只是一個平凡的小村長罷了,可是,有一件事卻讓我對父親改變了看法。

有一個李叔叔,父親跟我講過,他是父親的老同學。有一天,我正在津津有味的看電視,然後聽見有人敲門,就去開門了。一看,是李叔叔啊!我連忙招呼王叔叔進屋,喊了一聲:“爸,李叔叔來了!”父親連忙擦擦手來了,對李叔叔說:“您這樣的大忙人,怎麼有機會光臨寒舍呢?”那個李叔叔說了:“我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實不相瞞,我只次找你真的有事啊!”此時我已無心看電視,關了電視,看父親和李叔叔談活。

李叔叔說:“這次有一筆大項目要投資,可我的家產不夠,想向你借點錢。”父親笑了笑說:“你看我這樣子,像是有錢人嗎?”李叔叔又說:“你們村不是要修路嗎?那交的五萬多塊錢不是在你手上嗎?你把那五萬借給我,成了之後,咱倆對半分!”父親一聽,連忙拒絕,說:“不行,這是鄉親們一起對的錢,要用來修路的,我怎麼能借給你呢?”“沒關係,反正現在還沒有開始修路呢!你先借給我,沒事!”父親卻拒絕了,“要是你再提錢的事,你走吧!我就一句話,不借!”顯然,李叔叔生氣了:“你,不知好歹!哼!”一扭頭就走了。

這時,我站起來對父親說:“爸爸,你真偉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