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高考作文

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彙總七篇

本文已影響 2.52W人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語文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高考語文作文彙總七篇

高考語文作文 篇1

“沉住氣,成大器”,這並非是老於世故的處世哲學,而是對任何人來說都適用的生存智慧,是在當今社會中必須遵守的人性叢林法則。面對世間百態,我們要壓住自己內心的不平、消沉和躁動,在小處忍讓,才能在大處獲勝。

古往今來,無數成大事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經歷過艱難曲折,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就舉出許多例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就連司馬遷本人,也是在遭遇宮刑之後發憤著書,纔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傳唱於世。如果他們在面對這些困難挫折時不能沉住氣,那麼如何能在中國歷史上留下光輝篇章呢?

沒有人能夠一輩子交好運,也沒有人會一輩子走背運,每個人都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收穫成功,失敗、打擊、痛苦都是成功前必須要經歷和承受的。在面對黑暗的時候只有沉住氣,才能等到日出。

1993年,陳天橋以優異的成績與另外17名優秀學生獲得了提前一年畢業的機會。畢業時的喧鬧還猶在眼前,但陳天橋卻出乎意料地迎來了自己長達十個月被“雪藏”的經歷:當時,滿懷抱負的陳天橋被分配到陸家嘴集團公司,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在一個小房間裏放映有關集團情況介紹的錄像片。而這一放,就是十個月。

在這十個月裏,陳天橋根本無法去跟別人談論自己的遠大理想,也沒辦法在簡單的放映工作中施展他的才智和抱負,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巨大的落差。此時年僅20歲的陳天橋卻提前品嚐到了寂寞的滋味。

畢竟,自己是一個堂堂的復旦畢業生,而且還是一名跳級生,又是全市優秀學生幹部,過來就讓我幹這個。對於20多歲年輕氣盛的人來說,這種情況下很少有人會留下來,但陳天橋留下來了。陳天橋很快就意識到寂寞也是磨鍊意志的絕佳機會。這段時間,他潛心讀了很多書,爲他後來獨特的管理風格打下了基礎。“我認識到,無論有怎樣的抱負,首先是要社會接受你,而不是要求社會來適應你,這是當時一個很大的收穫。”陳天橋說,“在我當時這樣一個年紀,這樣一個背景,我能耐得住10個月的寂寞,躲在一個小房間裏放錄像,我自己感覺這對後面的年輕人還是有所啓示的。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怎樣怎樣,要幹這個,要幹那個,但無論幹什麼,首先要適應環境,而不是等着環境來適應你。”

10個月之後,機遇來了。集團下屬的一家企業有個幹部掛職鍛鍊的機會,集團選定陳天橋擔任那家有着200多人企業的副總經理。後來陳天橋回憶說,如果那樣的日子再延長10個月,他可能就堅持不下去了,而今天的人生道路可能也就變成另外一副樣子了。

在掛職鍛鍊期間,來自復旦大學經濟系的教育使他擁有出色的戰略眼光,而寂寞的錘鍊讓他克服了一般年輕人好高騖遠、不腳踏實地的缺陷。在這家企業,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並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戰術和管理風格。不久,他被直接晉升爲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的祕書。從此,開始了他的非凡人生。

陳天橋並沒有放棄自己,沉住了氣,從而有了輝煌的今天。可見沉住氣對那些職場新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這一秒沉得住氣,那麼下一秒就會有希望。

在蘇軾《留侯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爲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說的是古時候被人稱作豪傑的志士,一定具有勝人的節操,擁有一般人沒有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劍而起,挺身上前搏鬥,這不能算作勇敢。天下有一種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發的情形毫不驚慌,無緣無故地對他施加侮辱也不動怒。爲什麼能夠這樣呢?是因爲他胸懷大志、目標高遠的緣故啊。人生自有沉浮,當我們遇到突發事件時,要沉住氣,做到猝然臨之心不驚,以冷靜的態度應對;當目標沒有達成時,要沉住氣,學會忍耐,等待機遇,繼續努力;當遇到挫折或者失利時,要沉住氣,心態平和,靠毅力咬緊牙關。記住:能夠沉住氣,才能成大器。

高考語文作文 篇2

歷年的高考都將語文放在第一場,語文特級教師陸繼椿說,這與語文答卷的“特殊性”有關。由於語文答題的主觀性很強,注重的是自我表述,因此,考完後大多數人會感覺良好,不會因爲“考砸”了而影響到後幾門學科考試時的情緒。

然而,也有專家提醒考生們,對語文學科不能太盲目樂觀甚至掉以輕心。華東師大中文系語文教研中心的一份調查顯示,與語文和外語等學科相比,語文高考的成績一直不高。以去年本市高考爲例,語文最高分是滿分150分(2人),英語(論壇)最高分是146分(7人),而語文最高分只有132分(1人),折算成百分制的話,也僅有88分。

“平淡”需要深刻內涵

語文高考之難難在作文,這也是十分體現語文功力和拉開差距的重要方面。就在高考前夕,有關部門召集全市高三語文教師進行了一次作文批改的集中培訓。負責講課的語文教育專家提出,考生在拿到一個題目並提煉出觀點後,不妨學會自我否定,因爲千人一面的觀點很難脫穎而出,高考作文思想的創新,往往來自於善問和三思。自20xx年以來,上海高考作文評價年年強調反對華而不實,但所謂樸實,不是語言的平淡無味,“平淡”的支撐恰恰是內容的充實和思想的深刻。高考作文鼓勵在審題正確前提下的個性發揮,無論何種文風,都必須以內容、思想的充實爲前提。此外,還應當堅持寫真實的作文,要有品位,有思辨,體現自己的真實感受。

看清題目真意圖

儘管語文的標準化試題每每會引來病詬,但由於要定分數高低,並以此來區分考生,所以,儘量使自己的答題與“標準答案”趨同,就顯得十分重要。華東師大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說,考生們在拿到試卷後,不妨多花點時間揣測一下題目的真實意圖,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唯一性的還是開放性的,而不能簡單地只從題目的字面上去理解和作答。

高考語文作文 篇3

乾卦的《大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即“天體的運行剛健不己,君子因而要求自己不斷奮發上進”。天體的運行,譬如太陽,月亮最明顯,在古人心目中,太陽,月亮一直在運轉,他們認爲,太陽,月亮,星星這些天體一直在運轉之中,我們人活在世界上,就不能停下來休息。要自強不息。什麼是自強不息?我有一個朋友每天慢跑,他說他在自強不息,這是事實,每天慢跑不容易,慢跑需要恆心,確實自強不息。但是這只是身體的運動,如果講《易經》講了半天叫你每天慢跑,那需要《易經》來教嗎?每個運動員都知道。也有人說自強不息是每天讀書,每天一定要花時間把書看一看,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語言乏味,所以我每天讀書。但是讀書是你個人的事情,你還要跟別人相處怎麼辦呢?

所以,《易經》講的自強不息,意思很清楚,要歸結到德行的修養上,跟別人的來往就是培養德行。你現在說我跟別人來往常常犯錯,以至於產生各種恩恩怨怨,有時候會覺得很遺憾。沒關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孔子也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你有過錯不去改,纔是真的過錯。我每一次看到這一句話,都會想到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的楊過,楊過的名字意思就是有過就改。犯錯誤、做錯事不要緊,關鍵是如何補救自己的過錯,像孔子也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意思是:讓我多活幾年,到五十歲時專心研究《易經》,以後就不會有大的過錯了。

由此可見,真正的“自強不息”是每天增加自己的德行。因而我們每天都要想想:今天自己有沒有比昨天更進一步,比昨天更改善?跟別人來往的時候,有沒有更孝順一點,更有愛一點,更誠實一點,更謙虛一點?每天這樣做的話,你就會發現生命充滿意義。人活在世界上,在許多地方都一再強調,最怕五個字:“重複而乏味”。你一旦覺得生命不斷重複,今天跟昨天差不多,下個星期與這個星期大概也差不多,明年與今年大概也不會差多遠。這樣的日子好過嗎?西方人爲什麼有心理問題?甚至很多先進的國家,發達的國家自殺率特別高?就是“重複而乏味”五個字。社會安定了,經濟繁榮了,政治上軌道了,什麼都有了,最後發現再多活幾年,都差不多,一個人對自己做的事情,興趣自然會降低。就好比你第一次去次好的菜,很興奮,第二次就變得興趣缺缺了。

因此,你每天都要問:“我如何讓自己感覺到自己的活力?”否則光是重複而乏味,人生真是無趣。所以,在《易經》裏面就強調自強不息,即增進自己的德行。

那麼,如何能發現自己的德行每天進步呢?從真誠開始。所以,我們強調儒家的思想――“人性向善”,其中“向”字最重要,“向”代表什麼?就是由真誠而引發力量,力量由內而發,源源不絕。

我自己要做自己做好事,不是別人叫我做的,這樣纔有力量,因爲真誠。我自己要我自己做,因此快樂也是由內而發,而不是別人給我快樂,別人讓我快樂,別人可以拿走,別人可以停止供應;我自己的快樂由內而發,天下沒有人可以把它奪走。

這是儒家思想最可貴的地方,《易經》裏面的《易傳》就是儒家的手筆。我們看到自強不息,就要想到,人生如果自強不息,生命看起來很有活力,很有動力,就好像乾卦一樣,充滿無限的生命力。

整個宇宙的創造和發展,是由乾卦開始的,乾卦開始之後,宇宙萬物纔有價值的問題。

我們要特別強調中國哲學思想的兩句話:第一句,“宇宙萬物充滿生命”;第二句,“人的生命需要實現價值”。

實現價值,代表我的生命不是活着而已。

除了人類之外,其他生物只是活着而已,只希望多活一天,活得久一點;人類不一樣,人類不光跟其他生物一樣,多活一天,活久一點,這不是人的生活。

老子曾經提到,十個人當中,有三個活到自然的壽命結束;另外三個因爲各種疾病、戰亂而提早結束;還有另外三個就是因爲養生養得太好而結束了,就好像你現在富貴,就得富貴病了,養生養的太好了。十個人裏面只有一個可以得到“道”。

不同的學派,他們看人的生命最終是殊途同歸。

你如何讓你的生命重要的地方凸現出來,不是外在的,不在於身體的層面,而在於你內心的一種自我要求,即德行的修養上。

查看高考作文更多相關內容,大家可以點擊31省高考作文大全頁面進行查詢,也可查看20xx年全國高考作文專題~~祝大家閱讀愉快!同時也預祝全國高考 考生們考得優異的成績!!

高考語文作文 篇4

對於語文高考的作文一項,數年來皆爲輿論之焦點。蓋因應試教育體系之下,因循刻板題海之中,唯此一項可成爲學生自由發揮,展現文才之地,作文滿分者似可比舊時狀元及第,嘿嘿,名倚文章著,得失萬口評,故而媒體也是很樂於跟進炒作的。然而滿分作文卻往往不能服衆,至少難以服我。在浮躁的文教領域,目迷五色之際,大概人人都很容易看朱成碧。

憶及當年某人的詩詞,某段時間常被譽爲超羣絕倫,甚至有稱連李杜都望其塵而莫及的。在我個人看來,其詩詞只能說部分詩詞確有境界,兩三首可稱善,但單從文學角度看並非超一流佳作,至於詩詞超越李杜之評價則有點非愚則誣。那爲何有此一說?除個人崇拜等政治因素而外,還有民衆普遍傳統文學素養低下的原因在內,包括一些論者,未必真的十分深通古典文學與詩詞。在所謂破舊立新之際,滿眼看慣標語口號體文學之人,乍見如此依格入律之古體文字,驚爲天文,評個滿分也是可以理解的。

沒見識過獅子老虎就大吹藏獒法螺的.類似現象,高考作文評分裏也有。無論當年高考的《赤兔之死》,還是如今高考出現的古體長詩,就文論文,若認真地從專門古典文學水平的角度衡量,只能算聊充一格,其中不乏語言粗糙、字詞失當、邏輯不明、文白雜糅、堆砌陳句、體格不純之處,至少在我這個攻英語專業、並未中文出身的非專業人士看來,這些文字並未達到如何佳作之地步,細究起來,得滿分者何故?主考官自身水平和學養不足當然首當其衝。很多主考人員,其古體詩文寫作水平如何?能否準確地爲這類文章鑑定評分?是否存在未見北海而望河興嘆之嫌?

鉤深致遠,問題還有——高考作爲中國教育中選拔應試體系的犖犖大端,千軍萬馬搶過橋,其弊早爲人所盡知。而要使這個龐大體系在不倒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地顯得合理、有吸引力,那麼除了數理方面只能看分數這個硬指標外,高考作文一項大可成爲所謂素質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等熱點聚焦所在。各地若作文滿分之學子,即可成爲當地教育之招幌,好像就可以凸顯地方人文之盛一般。

所謂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高考評分中如此地看重出奇出怪附庸風雅,能寫上幾句皮殼似模似樣的古詩文便是滿分,長此以往,以偏門投機者必然趨之若鶩,阿其所好,以至於如今又有描摹金文甲骨,敷衍成文以求一逞的應考者,完全偏離了語文作文考試之宗旨。那些真正語文學得精到紮實、通觀古今,博覽羣書之輩,其慣常作文未必喜作驚豔體、驚人語,是否就難有慧眼識珠?這些學子沒有寫古詩古文,也許乃是出於慎對考試,不敢弄險的緣故,但我絕對相信其中有不少學子有能力寫出無論內容、思想還是文采、格律都遠勝《赤兔之死》和今年長詩水平的古詩文來。

美國如Ivy聯盟的某些名校,若求攻讀文學方向者,其選拔考試也中有personal essay一項,千變萬化也必看其是否通曉英國傳統歷史與文學—文藝復興—20世紀當代文學之方方面面,文字運用是否熟練準確,理據是否充分,思維是否有邏輯,評分中諸多方面不可偏廢,絕非譁衆即可取寵,針對考試包裝個漂亮甚至完美的形式是沒用的。

最後對於高考作文評分,說說我的兩個觀點:

一,語文高考作文評分應重視語言文字之本身,不可完全視同科舉之策論。前幾日滬上有語文高級教師呼籲給有錯別字但題材獨到之作文滿分,竊以爲不可:醇乎醇者和大醇小疵之間畢竟有別。作文立意獨到當然好,問題是語文學科的作文考察,豈能將文字書寫正誤的標準一朝譭棄?不給滿分給個高分又何礙?關鍵是語文考試不同於科舉考試的策論,皇帝就當時政、農事、民風等出題,由考生對答對策,以此選官,重視的是論說有見解,見解獨到。而語文考試考的就是語文,那些語文能力真正出色的,未必觀點獨特,對他們也應該公平一些。

二,語文高考作文評分不應以是否吸引眼球論高下。哪怕學生的作文套路就是看慣了的起承轉合,也不能就此認定便是平庸。高考作文評分應更重視那些文筆紮實、言之有物、語言純熟、錘字煉句,將文字與思想駕馭得心應手之作。優秀的作文未必語出驚人,談言微中亦可加人一等;未必鋒芒畢露,含英咀華亦可動人肺腑;未必標新立異,鞭辟入裏亦可操得左券;未必題材出奇,文筆老練亦可佛眼相看;未必搞怪立異,獨具文風亦可各擅勝場;未必徹底文言,善援古典亦可稍勝一籌。這樣去選拔,纔是語文考作文之初衷。

說到底,我們的語文高考評分還是要重視學生評價語言文字、寫作能力的本身,切不可搞成單純的“眼球”評分,鼓勵爲出奇制勝而投機。明年如若再度遇上氣勢逼人、外表炫目、貌似“可比甚至可超李杜”的詩文,評分的考官們似可表現得更加專業一點,再勿輕與滿分。

或者實在要顯“人文之盛”的話,高考可單開闢一項古詩文賦寫作項目,一視同仁,人人皆寫,方見真章。

高考語文作文 篇5

無論寶馬還是勞斯萊斯,於我這樣的窮教師來說,要擁有,只能是永遠的夢。可我有自己的“寶馬1001”和“勞斯萊斯一號”。現在就跟大夥兒講講我與它們之間的故事。

所謂的“寶馬1001”其實是我的一輛老式的上海鳳凰牌自行車,之所以給它取名爲“寶馬1001”,一是它爲我們家立下了汗馬功勞,二是“1001”具有形似的意義,兩個“1”相當於我的兩條腿,兩個“0”相當於自行車兩個車輪。我的兩條腿加上兩個自行車車輪,就能讓自行車飛動起來。

我的“寶馬1001”伴隨我們有十六個年頭。當時花了400元,主要是接送女兒。女兒當時在古藺城關二幼讀大班,距我工作的古藺中學約有三裏多路,“寶馬1001”便派上了用場。每天只要我有空就要接送女兒,我座在前座上,兩手把住“車龍頭”,雙腳蹬着自行車轉輪踏腳板,自行車就動起來,隨着蹬的速度,自行車就或快或慢地轉動着往前了。女兒坐在後座上,雙手抓住我的後衣角,或俯或仰,就這樣我與女兒悠哉遊哉地從家到二幼,或從二幼到家。

我媽媽見自行車後座是個長方形的鋼架,上面又壓着個鋼夾子。爲她孫女考慮,一是怕冬天冷,冰屁股;二怕夾着或因爲硬,坐着不舒適。所以特地用布袋子裝了一些棉花縫好捆在女兒的車座上,這樣冬天暖和,夏天雖熱些,但比夾着或硬坐着要好多了。“寶馬1001”有時還用於我與妻子上街賣菜,龍頭上掛着的菜蔸可裝菜,後座可搭妻子,既一車多用,又還有些浪漫情趣。有時我一人上街辦事,比如上書店買書什麼的,倒也挺方便的。就這樣“寶馬1001”和我們一起度過了四個春秋,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吹着寒風的冬天,它都在默默地爲我們作奉獻,任勞任怨,沒有怨言。

四年後我們添置了輕騎,就把“寶馬1001”擦得乾淨發亮,放在樓上。它也心甘情願地“退居二線”,過着無人理睬的孤寂日子。

直到20xx年8月,我們一家從古藺搬到綿竹,輕騎笨重,我們將它處理了。“寶馬1001”輕便,又想到綿竹處在平原地帶,所以讓“寶馬1001”和我們一塊移居綿竹新家。沒想到還派上了大用場。我們家住天河沁園,距離綿竹中學約一兩里路,騎車只要六七分鐘,走路要十分鐘左右。女兒讀綿竹中學初中部(綿竹實驗中學),和我同一地點。“寶馬1001”可載我們父女兩人,早上去,中午回來,下午再去,黃昏時回來,吃了晚飯又送女兒上晚自習,10點半或11點半再騎車去接。“寶馬1001”伴隨着女兒初中一年,高中三年,伴隨我的時間則更長些,一直到地震後我們搬到板房學校添置“勞斯萊斯一號”爲止。風裏雨裏,烈日下,大雪中,“寶馬1001”又爲我們奉獻了七年的青春。

“寶馬1001”再一次退居二線,閒置在家裏。儘管我們很注意愛護它,但它的身上還是有了些鏽跡,可它還挺“硬朗”,挺“有力量”。我曾幾次去修車,修車的師傅都直誇“寶馬1001”鋼材極紮實,不像現在的自行車中看不中用,還讓我不用的時候一定要處理給他。不過,我儘管新添置了“勞斯萊斯一號”,但我還骨子裏仍丟不下“寶馬1001”。學生見了我,都還開我玩笑,“龔老,“寶馬”換了,給我開吧!”我笑笑說,“我的“寶馬1001”已進入了我的“歷史博物館”,天價啦。”最終,送給了我的一個好朋友,交給他父親用於鄉下趕路。

家裏添置的“勞斯萊斯一號”並非真是頂級款爺級別的汽車,而是“玫瑰之約”電瓶車。相對於“寶馬1001”來說,自然是速度快了很多很多,所以,我驕傲地在妻子和女兒面前叫它“勞斯萊斯一號”。之所以要購置“勞斯萊斯一號”,是因爲妻子考慮我在板房學校上班,經常早出晚歸,而板房學校距離板房區的家約兩里路,加之一下大雨,騎“寶馬1001”便全身溼透;板房路到處是泥濘,只要下雨,是無法保證鞋不溼透的。所以,妻子堅持要把“寶馬1001”換爲“勞斯萊斯一號”。從計劃換到換經歷了較長時間。“5、12”大地震剛結束不久,作爲兩名教師(我和妻子都是教師),我們不知道未來的日子是怎樣的,僅有的一點錢不敢用,房子成了C級房,還不知加固要花多少錢,而綿竹的經濟較長一段時間都處於停滯狀態。我兄弟都答應借錢給我們了,可我們還是不敢下手。一直到我們教師的工資正常化,加固房已有了明確政策,我和妻子纔開始選購。最終選定了“勞斯萊斯一號”即“玫瑰之約”F4電瓶車。

這輛車和“寶馬1001”一樣顯得精瘦但很強悍(恬不知恥地說,有點像我),棗紅色的,比起“寶馬1001”的純黑色來說,英俊了許多。只要充足電,一開鎖,再擰龍頭旋柄,它便竄去多遠,不像“寶馬1001”上一號橋還要下來推,若再搭載妻子回一趟家,不把全身累跨架,也要流一小桶臭汗,因爲板房區到城頭家裏,走要一個多小時,騎“寶馬1001”要40多分鐘,騎“勞斯萊斯一號”則要近20分鐘。

有了“勞斯萊斯一號”,方便多了。哪怕下雨,滿地泥濘,也總算能保住鞋褲的清潔和上身的乾爽,因爲配了雨衣。接妻子也方便了,她電話一“嘀”,“勞斯萊斯一號”往前一竄,很快就把她接回家了。特別方便的是,要從板房的家到城裏的家,就用不着等“土(小)8路”(非正當營業的車輛)或“大8路”(公交汽車),且可免去兩頭行路之苦——因爲“土(小)8路”要進板房區,但只由回瀾大道到中心廣場,而“大8路”基本上不進板房區,也由回瀾大道到中心廣場,不會走旁門叉道。我們有了“勞斯萊斯一號”後,進城就自由方便多了,想到哪裏,就到哪裏,而且不受時間限制。擠緊點,還全家人都可搭乘“勞斯萊斯一號”。有時想進城取點東西,時間已11點,不要緊,只要願意,就可去取;有時想在城裏的家多呆段時間,也不要緊,“勞斯萊斯一號”無意見,什麼時候走,把它“喚醒”就行。有了“勞斯萊斯一號”,我們不僅可在城裏逛,還可到城外玩,只要你給夠“勞斯萊斯一號”足夠的“營養”就可;有了“勞斯萊斯一號”,我們可在郊外防震板房“別墅”和城裏C級房裏輪換住,城裏缺水,或覺得不安全就到郊外防震板房“別墅”;在郊外防震板房“別墅”悶熱,或要換洗大件衣服,就可到城頭房裏。原來“勞斯萊斯一號”也是服務周到的“寶馬”呀!

以前給學生講吳伯蕭先生的《記一輛紡車》,不能深切地明白,爲何吳先生要把一輛紡車喻爲“戰友”“同志”,在經歷了與“寶馬1001”和“勞斯萊斯一號”相處的日子後,我明白了。可以說,一切有生命或無生命的東西,在他們(它們)與你同甘共苦的歲月中,你會越來越覺得他們(它們)彌足珍貴,哪怕它們極爲的不顯眼,極爲的不值錢,都是你生命中不可隨意丟棄的寶物!

高考語文作文 篇6

到了初中以後,用楊奇函的話說,那就是他遇到了伯樂。“我是個好動的孩子,剛上初中時經常會與班上的同學打架,有一次在打架之後,老師又讓我寫檢討,我用對偶、排比的修辭手法寫了半文言文半白話文的檢討,老師讓我當着全班同學念一遍,以示警告。結果我念完了之後,贏得了全班同學的熱烈掌聲。同學們一致表示,沒聽夠,要求我再念一遍。”

從那次寫檢討以後,無論班級裏有什麼事,老師都派楊奇函去做,代表班級講話,讓他競選學生會主席,每次他都不辱使命。而他參加競選學生會主席時發表的競選演講則贏得了全校師生的認可:天爲何高,因我們有豪情萬丈;海爲何闊,因我們志上驕陽;何去何從的方向由我們何去何從的翅膀,我們期待,我們渴望……”他的競選詞點燃了校園裏文學熱的第一把“火”,結果順利當選學校學生會主席。

楊奇函點燃的第二把火出自同學們對周杰倫的批評,他說,學校裏有一部分學生聲稱周杰倫連歌詞都唱不清楚,你們還崇拜他幹嘛。就這件事,他寫了20xx多字讚美周杰倫的詩詞,在校園裏“火”了起來。

高考語文作文 篇7

1、敬畏與自己相關的生命,此生有責。我們每個個體都與其他無數生命緊密相連,而這些與我們相關的生命,都是我們肩上的責任,我們需要對它們心懷敬畏。看,那爲了讓獨居的母親頤養天年而辭官奉母的潘岳掛起的官印,在提醒我們,敬畏親人的生命;觸,那落在爲了給發燒的妻子降溫而只穿單衣站在雪地中的荀粲肩上的雪花,在告訴我們,敬畏愛人的生命;聽,那重病在牀的元稹在聽到摯友白居易被貶江州時吟出的“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的詩句,在教導我們,敬畏友人的生命……

2、馬克思幾百年前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沒什麼大事卻比什麼都重要。”到了當下,愛的教育並不缺乏,但切莫將愛的傳承和表達侷限於“局域網”的一隅。愛的“雞毛信”當用則用,畢竟雞飛蛋打一地雞毛的家庭生活真的不符合現代社會組織的和諧發展……

3、生活讓我們知道未來不可預知,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正因如此,我們更要活好當下的每一刻。每一片樹葉都不知道它會在哪一刻以哪種方式脫離樹枝,但這卻絲毫不影響它即使是在樹上的最後一刻,也向人們展現它的美好狀態的生命姿態。我也不會再因爲這突如其來,並且不知道未來何時還會來的地震影響我的生活,活好每一刻不留遺憾就是最棒的選擇和的狀態,這纔是我該有的生命姿態。

4、心靈的舞姿構成了我們邁向成功的步伐,一個人的心是個怎樣的狀態,他的生活就是怎樣的狀態,這顆心就是他生命的狀態。我們要給自己的心安放個位置,如同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想信仰和宗教一樣。以敬畏之心慈悲之心寬容之心待人,始終將她安放在祥和虔誠的位置,別人必定回報我們友善的目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