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高考作文

【精品】高考話題作文集錦8篇

本文已影響 3.23W人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考話題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高考話題作文集錦8篇

高考話題作文 篇1

不離開鷹巢的雛鷹永遠都學不會飛翔,不離開母親庇護下的小樹永遠都不能成長茁壯。對於我們人來說也是如此,所以又一種愛叫放手。

昔觸龍說趙太后,趙太后放手,長安君纔有功於國,在逆境中成長。今起歲女孩,父親放手,獨自跑遍大江南北,在困境中學會獨立,學會待人處事。詹天佑自小赴美留學,父親含淚放手,在異國的他,刻苦努力,回國後堅韌的信念讓他修成了中國人自己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正是有了放手的愛,才讓他信念堅定的報效祖國家。

放手不是放任,放手的愛,是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中成長,讓他們的天性不被世故磨滅。放手的愛,是在我們迷路時的一聲召喚;放手的愛,是在我們經歷挫折而悲傷不已時的一次勸慰;放手的愛,是在我們即將踏上征途時的鼓勵的話;放手的愛,是在我們迷茫時堅定的支持┅┅

沒有愛,世界成墳墓。裴多菲的詩讓我明白世界是充滿陽光的,是生機勃勃的。愛,是父母離別時的叮嚀;愛,是老師眼裏的批評;愛,是同學間相互的關心;愛,是陌生人投來善意的目光┅┅人間自有真情在,人人都在付出愛。

我們都需要愛,無論是愛別人,還是接受愛,但愛需要有限度。有一種鳥,用帶有堅硬刺的木枝作巢,用羽毛、柳絮作鋪,讓巢柔軟。當雛鳥長成後便將那些東西全部撤去,留下堅硬的樹枝,還逼雛鳥離開樹枝。當雛鳥下墜之時,它們經歷痛苦害怕便拼命揮舞翅膀,從此學會飛翔,愛不是把花兒捧在手心,而是讓它經歷風雨,接受陽光,愛不是一味的把孩子養在身邊,而是讓他們去歷練,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如風箏般飛翔。愛不是錯誤之後猛烈的批評,而是耐心幫助孩子指出缺點,認真克服,不再重犯。

風箏自由自在,卻總有一根繩子在牽掛,讓它在天空中不寂寞,不孤單。不會在風雨之中飄蕩。真正的愛便是如此,牽手也放手。只是當他在飛翔之時,不過分限制繩長,讓愛進行到底。

有一種愛叫放手,有一種愛不放手。真愛無言可表。

高考話題作文 篇2

陳先生:

您好!您的遭遇,我在網上略有了解。我想說,如果是我,也會如您女兒一般對您進行舉報。我這樣做,不僅是因爲您的所作所爲違反了交規,更是因爲當您開車載着家人時,那個接通的電話已經將您自己、您的家人和路上的其他人的生命吊在了懸崖之上。下面請允許我和“談一談:生命關天,我們必須敬畏。

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無悔。《古詩十九首》雲: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每個人都只是這天地逆旅中的暫住之客,我們的生命脆弱而又短暫,無法重新來過。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更應該對自我的生命心懷敬畏,不因任何外因而失去對它的尊重。不由想起了那個“職業是是生病,業餘是寫作”的殘疾作家史鐵生,當他而說出“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謠”時,當他窮四年之功利用透析後的殘存時間寫下《病隙碎筆》時,當他在《命若琴絃》中塑造了千弦彈斷希望不滅的盲人琴師時,陳先生,希望您能夠懂得,正像當代詩人郭小川所說,“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敬畏自我的生命,可以讓我們無悔此生。

敬畏與自己相關的生命,此生有責。我們每個個體都與其他無數生命緊密相連,而這些與我們相關的生命,都是我們肩上的責任,我們需要對它們心懷敬畏。看,那爲了讓獨居的母親頤養天年而辭官奉母的潘岳掛起的官印,在提醒我們,敬畏親人的生命;觸,那落在爲了給發燒的妻子降溫而只穿單衣站在雪地中的荀粲肩上的雪花,在告訴我們,敬畏愛人的生命;聽,那重病在牀的元稹在聽到摯友白居易被貶江州時吟出的“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的詩句,在教導我們,敬畏友人的生命。陳先生,您一定明白,只有當我們因敬畏而爲與自己相關的生命負起責任時,我們纔可以俯仰無愧,坦然前行。

敬畏與自己無關的生命,此生崇高。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我想,如果我們還可以對與自己無關的生命心存敬畏,則我們的生命一定可以更加崇高,正像尼采說的那樣:“我的靈魂清澈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羣山。”如韓愈一般,爲了天下蒼生不受蠱惑,上《論佛骨表》,被貶潮州仍“肯將衰朽惜殘年”;如東林學派一般,爲了黎元百姓樂於樵蘇,發出正直呼喊,慘遭屠戮卻成爲“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軍”;如新東方學校一般,爲了汶川同胞重振希望,捐款支教,耗費巨大終獲民政部“中華慈善獎”。陳先生,相信您十分清楚,這些人之所以值得我們敬佩,正是因爲他們都能對那些與自己無關的生命心懷敬畏,方能普施大愛,讓自己的生命清澈而崇高。

這紅塵,太污太苦太錦簇;這人情,總浮總疏總麻木。陳先生,您可以看到,當今時代,食品安全隱患多多、醫患矛盾逐漸升級、老人跌倒無人攙扶,人們對生命的敬畏似乎越來越淡漠。然而,越是在這時,我們越應該不斷自省:對自我的、與自己相關或無關的生命,我們都要心懷敬畏。大儒張載說:“爲生民立命。”我真誠地希望您可以在今後的生活中將對生命的敬畏放在心頭,畢竟,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畢竟,這是我們等過了無盡黑暗才睜開的雙眼;畢竟,這是一個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

陳先生,您說呢?

明華

高考話題作文 篇3

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古時候,一位聖人周遊各地,途中碰到了一位哲人,聖人感嘆世風日下。哲人指了指旁邊問:“那是什麼?”聖人說:“那是用磚砌成的一堵牆。”哲人笑着說:“不,那是抵風禦寒,給人以安全感的外物。要知道,人怎麼樣,世界就怎麼樣。”

這句話引起了聖人的一陣思考,他點點頭又搖搖頭,自語到:“世界怎樣,人就怎樣,不也正確嗎?”

請以“人與世界”爲話題作文,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編述故事,抒發感情,發表議論;題目自擬;

2、閱讀下面一則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貧困,不是厄運,而是精神和心境處於一種無知無覺的疲憊狀態。感動過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動你,吸引過你的一切也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過你的一切也不能再激怒你,衣食無憂卻仍感到兩手空空,一無所有。因爲年輕,我們必須面對生活,也必然會面對種種困惑。在生活中也許不是人人都會遇到這種疲憊和困惑,但人們卻常常聽到、見到一些有關疲憊、困惑的言論或事情。有的人用精神戰勝疲憊,想方設法解除困惑,有的人無奈於疲憊、困惑。那麼,你如何面對疲憊(或困惑)呢?

請以“面對疲憊(或困惑)”爲話題,聯繫時代發展的現實,寫一篇作文。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之內。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

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俄國作家契訶夫說:“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該因爲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亂。所有的狗都應該叫,就讓他們各自用上帝給他的聲音叫好了。”

蛤蟆日夜不停地叫,口乾了,舌頭也疲勞了,可就是沒人聽;公雞黎明按時啼叫,人們聽到它的叫聲後,就開始了新的一天。

雞狗蛤蟆都要叫,人也是每天都要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是最普通的現象,也是最複雜而耐人尋味的現象。請以“發出自己的聲音”爲話題寫一篇。

注意:①所寫的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②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③不得抄襲。

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西安一女子夜遇劫匪,不堪威逼跳進了護城河,兩劫匪跳河相救,事後對女子說,“我們只要錢,不要命”;湖北一打工女在北京被偷了包,小偷留下錢卻把她的身份證、名片等寄回;陝西一位司機開車肇事,連撞三人,在駕車逃逸的同時他撥打120急救電話,使傷者得到及時救治。某重量級媒體就此發表認爲:搶劫、偷包和開車撞人後駕車逃逸都是不道德的,而救人、寄回證件和打120救人又是道德的,兩者結合起來應該是“次道德”,因而認爲“次道德的出現也是社會的進步,承認次道德有利於社會的安定”。

對所謂“次道德”,你怎麼看?請以“次道德”爲話題寫一篇。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如寫議論文,試題的材料,考生在中可用也可不用;如寫記敘文,考生不得再使用試題的材料。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

高考話題作文 篇4

1。“朋”可理解成兩個月亮坐在天空,相互關懷,相互照亮,缺一不可,那源源不斷的光芒是連接彼此的紐帶和橋樑!人間的長旅充滿了多少淒冷、孤苦,沒有朋友的人是生活的黑暗中的人,沒有朋友的人是真正的孤兒。

2。朋友是夏天的樹陰,爲你送來一片清涼;朋友是人生中的風景,沒有他旅途便黯然失色。朋友是你失意時無言地安撫你的人,朋友是你高興時與你分享的人;朋友是你驕傲時提醒你的人,是你自卑時鼓勵你的人…

3。友誼,源於愛心。跌倒時,伸出扶持的雙手,憂傷時,送上一縷安慰;孤獨時,捎去一瓣心香。

4。我們用友誼寫一本書,一本厚厚的書。在書裏:友誼如珍珠,我們共同穿綴,聯成一串串璀璨的項鍊;友誼如綵綢,我們共同剪裁縫製成一件件絢麗的衣衫;友誼如花種,我們共同播撒,培育出一個個五彩的花壇;友誼如油彩,我們共同調色,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5。友誼要用真誠去播種,要用理解去護理,要用熱情去澆灌。

6。友誼之火溫暖了朋友受傷的心,照亮了迷途者前進的方向,驅散了孤獨者心中的陰雲,點燃了失敗者新的希望。

7。社會需要愛心,人類需要幫助。也許只是一根小小的木樁,就可救活一個溺水的人;也許只是薄薄的一條毯子,就可以溫暖一個凍僵的人;也許只是一句話,一隻溫暖的手,就可以喚回失望者的希望。那麼爲什麼我們不去做呢?別走開,讓我們一起來奉獻自己的愛心,一人是人,二人爲從,三人成衆,建設祖國美好的未來需要的不正是這種衆志成城嗎?

高考話題作文 篇5

蘇州的雨細軟,成都的雨淫綿,而北京的雨,輕靈又不失厚重。

雨打在成賢街的青石板上,雨打在國子監的幽翠古柏上,雨打在含笑而揖的孔子的飄飄儒巾儒袖上;於是,連雨也帶着古老的幽幽書香。

漫步雨中,無需撐傘,因爲那雨滴由頭頂含羞吐蕊的潔白槐花上落下,彷彿夫子的諄諄教誨浸入心田;而你,也宛若走回古代,走回那鼓樂飄揚書聲琅琅的貢院,撫摸那歷經悠悠歲月的石碑的刻痕,也許,先祖的姓名恰在其中。

雨、槐花、古柏、石刻、孔子像、國子監,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隱藏其後的,正是脈脈書香。

嶺南的風鬱熱,塞北的風凜冽,而北京的風,和煦而清爽。

風吹皺昆明湖的一池碧藍秋水,風吹盪開盧溝橋畔的菲菲蘆花,風吹響鼓樓檐角細小的銅鈴;於是,連風也帶着溫和的微笑。

漫步風中,不妨同如金風一般親切的人們一同歡笑。扯起一紙沙燕風箏,讓它帶你在北京晴藍的天空中飛翔;將風箏老人的匠心獨運一同放飛;搖櫓昆玉河中,聽不到那古老而悠長的叫賣聲或許微有缺憾,但耳邊充盈的那爽朗耐聽的京片子,是否還有一絲京劇的韻味兒?微醺風中,你聽到衚衕口那一把京胡的綿軟京音兒,陽光映着微青的影壁,鴿哨兒響徹晴空,能不沉醉?

風箏、京音兒、衚衕兒、京劇,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但隱藏其後的,正是濃濃的民俗。

西域的雪淒涼,中原的雪沉重,而北京的雪,厚重如千年歷史。

雪落在元大都遺址的殘垣斷壁上,雪落在紫禁城的金瓦紅牆上,雪落在銘記興衰榮辱的漢白玉華表上;那雪,亦落在新完工的大氣莊重的首都博物館上,落在建設中的擁抱世界的奧運場館鳥巢上。

紛紛雪花落於身上,左手是觀象臺的古老,右手是長安街的現代;左手是白塔的紅牆綠瓦,右手是中關村的車水馬龍;左手是歷史,寫也寫不完的榮辱興衰;右手是未來,也道不盡的輝煌願景。北京人的雙手,沉重而又輕盈,而那心間承載的,正是落於我們肩上的千年的責任,是那份作爲首都人的責任!

故宮、白塔、世紀壇、長安街,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隱藏其後的,正是北京人承載責任與歷史的心!家在北京,心在北京,留住歷史的符號,創造未來的符號,正是每一位北京人的心願。

高考話題作文 篇6

1、話題“意氣”:

仰觀迢迢歷史長河,生命的突起與泯滅渺若滄海一粟。然而是什麼,宛如雷電般劃出的生命衝撞,在生命的天空掛起一道道彩虹,給後世留下一流的品格,一流的生命註解?

是那穿越時空,千年永不褪色的意氣啊!多少年來,“意氣”以其豐富的內涵,給人的精神注入活力,給人的生命增加了深度。是那魂葬烏江的西楚霸王嗎?身後,烏江水盪滌着你的偉岸。回想起你釜破舟沉,回想起你氣吞殘虜,你的眼淚融入烏江。於是在那個悽風苦雨的夜晚,你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中的利劍,讓烏江見證了一個偉大生命走向孤傲,走向滅亡。對於你,衆說紛紜:假使學着勾踐“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忍辱負重,歷史即會改寫。但你只是揮揮衣袖:是男兒,就該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千年之後,烏江依舊蕩起洶涌波濤。不肯過江東的項羽啊,你可知:烏江水翻滾着的每一朵浪花,都飽含了人們對你的虔誠和景仰?帝王之椅沒有爲你留下位置。你卻憑力能扛鼎的氣概和視死如歸的意志永刻墨青,千秋萬世散發着琉璃般的光芒。

與這些偉人相比,我不過是滄海一粟。然而我願意循着偉人的足跡,去繼承那份屬於中華人的“意氣”。

(20xx年湖南高考滿分作文《談意氣》)

2、話題“自信”:項羽過於相信自己。大家都知道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他在戰場上一向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別的暫且不說,只那以少勝多的鉅鹿之戰就令人驚歎不已。恐怕正因如此,項羽養成了孤傲的性格。無論什麼都以己爲尊,好像這天下除了他就再也沒有別的人可以收拾了。獨斷專行使歷史陷入了沉思,過分的自信也就鑄下了這千年的遺憾。(20xx年安徽高考滿分作文《剛愎自用的典型——項羽人物形象芻議》)

3、話題“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烏江岸邊,夜色如水。如漆的夜裏張揚着猙獰,一支支閃爍的火把如一支支泛着幽藍的眼睛。啊——是誰用淒涼的聲音,在唱一首首熟悉的楚歌?是三千江東子弟不散的英靈嗎?騅,僵臥在它曾經踏起飛塵的黃沙中,一朵冷豔開在虞姬如雪的粉頸上。吶喊依舊。如霜的冷刃上浸染着殷紅的溫暖,一具勇猛碩大的軀體緩緩躺在孕育它的大地上。在這個不滅的神話中,留下了千年的遺憾。亞父范增的一句“豎子不足與謀”似乎就已奠定了悲劇的基礎。鴻門宴,亞父頻舉的玉玦,不在你的雙眼,項莊、項伯的舞劍成了千古的笑資。在你自負的笑聲中,溜走了你的宿敵。我是誰?我是叱吒風雲的西楚霸王。他,劉邦小兒算得什麼?他有破釜沉舟、九戰九捷的自信與魄力嗎?什麼智勇雙全的韓信求見,哼,一個胯下之父來到這裏謀職,讓他滾!我這裏不缺謀士!一輛破舊的馬車,蹣跚前行,渾濁的老淚在范增滿是溝壑的臉上縱橫??一切都完了,爲什麼到臨死的時候,你還懷着“時不利兮”的憤怒,衝不破自負的牢籠呢?(滿分作文《千年的遺憾》)

4、話題“自己的認知和他人的.期望”:“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對滔滔江水,面對彼岸的鄉親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淚溼衣襟,江水已隨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懷,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還是投身烏江,“死亦爲鬼雄”?如果你正在項王身邊,是否會勸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呢?江東父老們也期望項王忍辱負重,說不定歷史就會爲此改寫,然而項王最終選擇投江而死,他認爲應該死得有尊嚴,他認爲那纔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態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或許這就是生命的真諦,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認爲是對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嚴,追求英雄本色,拋開他人的期望,拋開他人的勸阻,向着自己的認識邁進。(20xx年重慶高考滿分作文《菊花飄香的時節》)

5、話題“棱角”:“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幾分哀愁,幾分無奈。在我看來,他是充滿棱角之多邊形,縱使有豪邁之氣概,稱霸之壯志,卻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時放縱形骸,蒼涼之歌頌只能讓滾滾之烏江爲之伴奏,又有何顏面見江東父老?他之銳氣,他之突兀,他之彰顯,讓歷史也懼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諸侯”之始皇已將天下擾得惶惶不得終日,哪又容得項羽之“力拔山兮氣蓋世”?於是古人漸漸覺悟,磨平了自己之棱角方能成就大業,包舉宇內。(20xx年福建高考滿分作文《棱角》)

6、話題“感情的親疏和對事物關係的認知”:情感與理智同行,由滄海,至桑田。每天每年,我們在這樣的戰爭中整編記憶;每日每月,我們在這樣的同行中梳理我們總也凌亂的靈性。辨着火的腳印,水的足跡??他們似乎不共戴天。凌雲壯志中夾雜了兒女情長,就好像總也難逃西楚霸王的悲劇,四面楚歌仍時時在歷史深處迴響;純粹的情感中摻拌入世俗實務的因素,終將使美珍碧玉粉身碎骨,墜入泥淖,紅樓遺夢,終難掩那“原應嘆息”之聲。水,難與火同行??可是,沉睡多年的智慧偏要在水深火熱之中誕生。在火熱的情感中錘鍊,在靜如冰水般的理智中復甦——淬火後,它獲得了愛與美的涅槃,情與理的新生。(20xx年河南高考滿分作文《與你同行》)

7、話題“臉”:項羽,昔日的楚霸王,縱然有蓋世神功也無法改變楚國破滅的事實。烏江旁,他已被敵軍層層包圍,空氣中飄蕩着象徵繁盛的楚歌,悠遠婉轉。此刻,他剛毅無比的心開始脆弱起來,看到四處躺着的無數兄弟,他懊惱曾經的剛愎自用,悔恨楚國的大好局勢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裏。懷着深深的自責,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剎那間,血染紅了烏江河畔,倒映着半邊天空。殘陽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纏綿。一個巨人倒下,卻留給後人無限的感慨。其實,在敵人追求之前,他本可渡船過江,他日東山再起。可他已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他認爲自己必須以死謝罪,於是,爲了那張“臉”,那錚錚傲骨,項羽自刎烏江,孰不知江東父老是何等的悲慟萬分

啊!項羽雖然最終敗在劉邦手下,可他的霸氣和傲骨卻永遠刺劉邦於衆人的口碑之下!孟軻有云:“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正因爲人們有着自己的尊嚴和志向,所以都很在意自己的名譽,“士可殺,不可辱”,是一種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20xx年江西高考滿分作文《只爲了那張臉》)

8、話題“出人意料與情理之中”:縱觀歷史長河,又有多少的出人意料發生在情理之中呢?項羽、劉邦可謂一代梟雄,項羽正直守己、劉邦狡猾機智。鴻門宴上,項莊爲項羽舞劍刺沛公,本可助項王成就一代偉業,然而,項王卻因固守正直的潔名縱虎歸山,以致日後項王兵敗烏江。鴻門宴上刺沛公已在情理之中,豈料項王卻甘願保護自己日後的死對頭,這倒是出人意料的。然而情理畢竟是人的主觀理念,出人意料的事在歷史上也非罕見。(20xx年河南高考滿分作文《我心飛翔》)

高考話題作文 篇7

雖然我還是個初中生,但是如火如荼的高考卻早早引起了我的關注。今年高考期間,我就看了許多相關新聞了解它。

真是想不到本該只是學生和學校方面的事,卻牽動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神經”。特別是高考當天,交警部門專門制定了學生赴考路線,嚴禁出租車拒載考生。政府也爲考生出臺了一系列規定:工地施工不得超過十點;私家車上班必須錯開時間;對忘帶考試相關證件的學生可派專人去取等。

而作爲當事人,考生們一些住旅館,喝補品,受到周圍所有人的特殊照顧,但許多人還是十分緊張,一些學生還因此失眠、焦慮等,有的學生甚至還爲此去拜神佛、算命。家長在一旁全心全力的照顧,學校則使盡渾身解數要讓學生考好。考完之後學生和家長依然輕鬆不了,還要面對估分一關,估低了上不了本該能上的學校,估高了還要集資。 這高考就像打仗一樣,所有人都如臨大敵,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呀。

我認爲這一切有可能會使考生過度緊張,導致連正常水平也發揮不出來,而且現在升學率已經比較高了,還是別如此大動干戈,放輕鬆一點好些。

高考話題作文 篇8

“爲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巴爾蒙特的這句話,自從我第一次讀到它,就幾乎一天也沒有忘記過。詩人就像一個從來沒有受過傷害的人一樣,如此誠摯、欣喜、寧靜地歌頌着大地、陽光和人歡馬叫、喧騰不息的世界。

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寫到“我”在火車停站時,見到一位賣牛奶的姑娘:“……晨光映紅了她的面龐,她的臉比粉紅的天空還要鮮豔……有如可以固定在那裏的一輪紅日,我簡直無法將目光從她的面龐上移開……”普魯斯特對於陽光的敏感與迷戀,給我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體驗陽光、體驗美、體驗幸福、體驗純淨、體驗溫馨、體驗柔情、體驗思念和懷想,這樣的精神生活,這樣的心理空間,實在太有魅力。即使是受盡心理折磨的尼采,到了晚年還依然懷戀着年輕時代“那些充滿信任、歡樂,閃爍着崇高的思想異彩的時光——那些最深沉的幸福時光”。那些最深刻最博大的靈魂,幾乎都是既能充分體驗人性之闇昧,又能充分體驗陽光的明朗和溫暖的人。

究竟是傷痕累累的心靈容易感到人世間的美麗溫馨,還是沒有受過傷害的心靈更容易感受到這樣的美麗溫馨?我老是被這樣的問題所縈繞。也許無論是否受過傷害,一顆善良的靈魂總是可以敏銳地感受陽光與溫暖的。

但是,沒有受過傷害的心靈,他不只是能夠感受陽光,他就是陽光本身,只要你見到他,你就不難感到他們純淨、透明與溫暖。這是任何受到傷害的心靈所不可比擬的。

一顆純淨的心需要另一顆純淨的心的相互映照,一顆黑暗的心更需要一顆純淨的心的照耀與沐浴。由黑暗而光明,由痛苦而幸福,這是一種漫長的靈魂洗禮。

爲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

爲了成爲陽光,我祈禱於世上。

簡評

掬一捧水,整個太陽便笑在掌心裏,魅力四射,誰能拒絕?我們的呼吸,我們的靈魂,都在接受陽光,那麼靈魂都可能化成陽光。文章思辨性強,哲理深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