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高考作文

【精選】高考話題作文錦集九篇

本文已影響 1.94W人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考話題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高考話題作文錦集九篇

高考話題作文 篇1

高考作文導寫教程

話題作文

高考話題作文是近幾年來考查考生語文綜合素質的一種作文命題形式。所謂“話題”,是指用一段提示語指明寫作範圍,啓發學生思考,激活其想像力的一種作文命題形式。話題作文與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最大的差別是:“話題作文的核心是話題”(教育部考試中心張偉明先生語)。話題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樣,是立意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它只是命題者所作的“作前指導”,是引發考生思考的一個“由頭”,是啓發考生打開思路的一個“例子”,是“舉一反三”的“一”;而材料作文行文的主旨要與材料相吻合。如果考生不瞭解這一區別,拋開話題,隨意從材料中自行引出一個觀點作文,那麼很可能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此外,從文體上說,話題作文淡化了文體,只要沒有特殊限制,除了記敘文、議論文外,寫成散文、詩歌、小說、劇本等都是允許的;而材料作文常常是寫記敘文或議論文。再從結構上看,材料作文中的“料”是必須使用的,如果是議論文,一般應放在的開頭作爲引出論點的依據,而話題作文的材料,用不用它無所謂。這種開放性作文其優點在於給了考生更廣闊的寫作空間和更大的發揮餘地。考生可以根據材料所提供的內容,或聯繫實際,或發揮想象,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熟悉的事。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這樣一種開放、寬鬆、靈活的命題形式,深受廣大考生的喜愛。

一、話題作文的特點

1、話題作文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即:材料(引出話題,同時對話題起註釋和說明作用) + 提示語(啓發審題、立意和明確寫作的範圍) + 話題 (是核心,是審題立意的對象)+ 要求(是寫作時的注意事項 )。

2、在文體選擇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考生可根據內容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來寫。

3、不限定文題,考生可依據話題材料和自己的選材特點、文體特點自擬題目,展示自己的文題的個性。

二、 話題作文的類型

(一)材料型話題

材料型話題作文,即提供一則材料,擇取材料中關鍵性詞語或句子,概括成一個話題。如20xx年的天津卷:世界似畫筆下繽紛的色彩,世界如琴絃上跳動的音符;世界因創新而進步,世界緣和諧而溫馨;世界可以存在於神奇虛擬的網絡,世界更演繹着平凡真實的人生;世界說起來很大,世界其實又很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請你結合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爲話題,寫一篇。

要求:(1)自選角度,自擬題目。(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不少於800字。(4)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5)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材料型話題作文題目一般包含材料和寫作要求兩部分,由於材料佔據主要地位,所以不少考生往往只關注材料,而忽略寫作要求。其實,寫作要求直接體現出命題人的命題意圖,它對考生的思維方向起重要的引導作用。材料型話題作文中的材料是確定話題或立意的憑藉,因此,審題時首先要對材料進行反覆閱讀。抓準材料中的關鍵詞或關鍵句,可以快速、準確立意。

(二)關係型話題

關係型話題揭示了事物之間的某種關係,如並列、對比、條件、因果、從屬關係。面對關係型話題,審題立意時就要首先辨析話題中出現的幾個概念間是什麼關係,審題的着眼點和立意的着眼點就應該放在揭示概念之間的內在關係上。關係型話題作文要突出二者關係的同時,還應該有側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要善於敏銳地捕捉重點,敢於突出重點,做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如面對多個核心詞的關係型話題作文,考生必須具有整體把握各個核心詞及其彼此關係的能力,丟掉任何一個核心詞,或忽略了彼此之間的關係,寫出來的作文都難以切合題意,甚至偏離題意。如20xx年高考全國卷話題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xx年高考全國卷“忘記與銘記”,都屬於關係型話題作文。

(三)解析型話題

解析型話題作文,爲了幫助考生全面理解話題的含義,以拓寬思維空間,降低審題難度,命題者在話題推出之前先來一段解析話題的文字。如20xx年的安徽卷作文命題:“自然是一本書,社會是一本書,父母是一本書,老師是一本書,同學是一本書,自己是一本書……人生經歷中,各種接觸、交流的過程是“讀”的過程。讀是面對,讀是探索,讀是感悟,讀是品位,讀是溝通,讀是超越……請以“讀”爲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

(四)寓意型話題

寓意型話題,命題者並不出示具體話題,而是出示一則材料,讓考生或以“材料的寓意爲話題”作文,或根據自己閱讀材料的“啓發”作文。

如下列材料:某人餵了兩隻雞,一隻愛唱,一隻喜靜。每天,一聽到“咯咯嗒”的叫聲,主人就從愛唱的那隻母雞旁邊拾到一個雞蛋,因此主人喜愛它,餵它精緻的飼料。一天,主人從雞籠旁經過,剛好看見那隻喜靜的雞在草窩裏產蛋。蛋一落地,它便起身不聲不響的離去,而那隻愛唱的雞卻大搖大擺地走到蛋旁,“咯咯嗒”地叫個不停,主人至此如夢方醒。請以寓意爲話題,寫一篇。寓意型的話題材料是用來說明道理的,語言簡約,意旨隱蔽。在行文構思時,應當把思維發散開去,聯繫現實生活中與之相關、相似的事物或現象,這樣才能寫出切合話題而又立意深刻的。

三、話題作文的審題立意

符合題意,關鍵在行文前的審題立意。審題,就是分析研究命題的意義、要求;立意,就是確立主題思想。審題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審題的結果,立意好不好,關鍵是審題。審題不清,就會“南轅北轍”。所以說,審題立意是決定作文成敗的關鍵一步。

(一)話題作文的審題

話題作文的審題,首先要正確理解題目中關鍵詞語的含義。這幾年的話題大多數用一個詞、一個短語或一個簡潔的句子來表達,我們要準確弄清它的中心詞,它的修飾語,準確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其次要注意吃準題目要求中的關鍵信息,尤其要準確把握引出話題的材料並認真研讀提示語。最後,儘可能激活自己的生活積累和知識儲備,發揮想象和聯想,再現一些有着個性特徵的生活例子,使自己的與話題整體契合。話題作文審題要點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分析話題材料,話題作文的材料只是話題的引子,是用於啓發引導考生思維的媒介。對提供的材料,要善於通過抓修飾、限定成分來抓命題者要強調的意思,要善於透過分析材料本身的詳略來抓命題者的意圖。

2、仔細閱讀提示語,弄清材料內涵。提示語的作用是對材料作解釋說明,幫助考生理解材料,啓發思考,拓展思維。藉助提示語,對迅速、準確地把握材料及話題內涵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3、扣住要求,全面獲取信息。高考作文試題中的“要求”或“注意”,是整個試題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譬如對文體、字數的限定,我們都要嚴格“照章辦事” 。

4、抓關鍵詞語和句子。要讀懂材料的意蘊。一段話、一段文字的內涵,在文中總會有最重要的詞語或句子來體現。

【精例詳解】

有這麼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戶人家,生了三個兒子。一個眼睛失明,一個天生駝背,一個天生跛腳。他們的父母讓眼睛失明的學占卜,讓天生駝背的搓麻繩,讓天生跛腳的在家紡線織布。後來三個兒子都過得很好,衣食不愁。

三個兒子三個殘疾,弄不好會成爲一個家庭的沉重負擔。可作爲父母,他們沒有怨天尤人,沒有埋怨命運的不公,沒有把他們看成家庭的不幸破罐子破摔,更沒有把他們當作負擔累贅而鄙夷嫌棄;而是懷着深沉的愛心,把殘疾兒子當作有特長的人來看待。理智地爲他們計劃深遠,讓他們各自幹自己適合乾的事情,從而使個個都能揚長避短,自食其力。可見,對子女光有愛是不夠的,重要的是理智。愛,需要智慧。請以“愛的智慧”爲話題,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步驟一:整體感知——材料、話題、要求

1、審材料,理清材料關係

父母:沒有怨天尤人,沒有埋怨命運的不公,沒有把他們看成家庭的不幸破罐子破摔,更沒有把他們當作負擔累贅而鄙夷嫌棄。

三個殘疾兒子:一個眼睛失明,一個天生駝背,一個天生跛腳。

父母爲殘疾兒子擇業:讓他們各自幹自己適合乾的事情,從而使個個都能揚長避短,自食其力。讓眼睛失明的學占卜,讓天生駝背的搓麻繩,讓天生跛腳的在家紡線織布。

2、審話題,把握命題意圖

愛的智慧是一個偏正短語。其着重點在智慧上,範圍不能超出“愛”的限制。二者之間又是互爲因果的,因愛而產生智慧,因智慧而愛的更深,更加體現愛的力量。

3、審要求,全面獲取信息

話題作文寫作要求一般遵循“三自原則”:(1)題目自擬:不能用原話題直接做題目。(2)文體自定: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3)立意自定(略)

步驟二:抓關鍵詞語或句子

關鍵句:對子女光有愛是不夠的,重要的是理智。愛,需要智慧。

由此可見:審題,就是指仔細研究材料和話題,通過分析和綜合,達到正確理解題意、把握在寫作體裁、選題範圍、中心思想、表現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和目的。這就要求我們運用精細思維,抓住“三要”原則,即一要審清材料。材料是爲了引出話題,其實也給寫作者作了提示;二要分析話題,話題具有定向功能,因而需要認真分析;三要重視要求,搞清具體要求,所有要求都要在寫作中體現。

(二)話題作文的立意

1、關於“立意自定”

話題作文都有一定的文字來引出話題,這段引言,在形式上與材料作文也有一定的相似,但這段引言並不是用來限制考生的,它只是話題的一個引子,只是提供一定的思維啓發,並不是要讓考生從中提煉出作文的主題。

寫作時的立意傾向、主提思想,由作者自己決定。如20xx年高考廣東卷作文話題“談談你生活中與‘常識’有關的經歷或你對“常識”的看法”。

“有時,常識易知而難行”,很多常識性的東西,人人都明白,但並不是人人都能辦得到的。對於學生來說,這一點應該體會很深,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大。就拿學習來說,記憶、背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又有多少同學在這種基本功上下足了功夫,練就了過硬的本領呢?沒有大量的積累,沒有基礎性的知識支撐,學習複雜性的知識就很難。這就是“易知而難行”。做人更是如此,諸如“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孝敬父母”“助人爲樂”“持之以恆”等等品質,誰個不懂,但就是很難做得到,這也是“易知而難行”。其實關於做人、求知這兩翼的常識,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很多人都難以做到的。由此觀之,這道作文題可寫的東西實在很多。

“有時,常識又須推陳而出新”,真理是不斷髮展的,從亞里士多德到愛因斯坦,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從宗教哲學到馬克思主義哲學,人們對人類自身和物質世界的認識也在不斷地深化之中。這都是“推陳出新”。中國社會的進程,由前蘇聯的“高度集中”模式到如今的“市場經濟”模式;由民主法制不健全,到如今法制比較健全;由過去的比較閉關,到現在的改革開放30年……那一次社會進程的更替,不是對“常識”的發展和揚棄?

2、關於立意“符合題意”

(1)在所要求的話題範圍之內進行寫作

仍以20xx年高考廣東卷作文話題“談談你生活中與‘常識’有關的經歷或你對“常識”的看法”爲例。作文的立意都要符合題意,都要在所要求的話題範圍之內進行寫作。而這個作文的核心詞語無疑就是“常識”二字。但題目沒有對常識做出明確的界定,因此,這個領域就是學生大顯身手的地方,也是區別學生認識高下的地方。這類的題目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化大爲小,化虛爲實”。因此,在考生的作文裏面,這個“常識”內容要具體,這是行文的關鍵。那麼“常識”都是有哪些呢?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常識寫出對人生的感悟,例如“紅燈停,綠燈行”這是交通安全常識,這樣的常識也很容易理解,但爲什麼在生活當中還難以做到呢?於是深層次挖掘“知易行難”的根源,寫出一篇頗具個人觀點又有一定深度的。再例如食品安全是生產常識,而三鹿事件卻嚴重違背了這一常識。然後考生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探究,爲何如此簡單的常識卻“知易行難”,同樣可以寫成非常深刻的,也體現了考生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這樣的應該比較受青睞。

第二個關鍵內容就是對“常識”的態度:知易行難或推陳出新。這兩個內容是萬萬不可忽視的,如果只是停留在對常識的介紹肯定是不行的,而是應該落實到對“常識”的態度上,而這兩個內容就是對考生的最有力的提示。既可以寫“知易行難”,也可以寫“推陳出新”,或者二者都兼顧到。關鍵是要分析的透徹,有一定的深度。無論怎樣確立的主題,都不能離開“常識”這一話題範圍。

(2)注意作文題本身的提示

話題作文的命題一般對寫作有一定的提示,這是在動筆之前應認真研究的。

20xx年全國高考卷話題作文提示有: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它引發你想些什麼呢?……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等。這些都是對寫作的一種提示,可以以提示中某一點爲寫作角度,再結合這一角度來確立的立意。

3、關於“立意深刻,思想健康”

“意在筆先”,“意者,一身之主也”,“文以立意爲主,辭以達意而已”。立意深刻、高遠,的質量才高。立意是思維的深度和厚度的體現,是思想的提煉和昇華。說穿了,是涉及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問題。

立意深刻,就是要能全面駕馭題目或材料,進行多角度的剖析和思考,能透過現象觸及問題的實質,深入挖掘出其中蘊含的思想意義。深刻的立意無疑會使具有極強的震撼力,進而能在衆多的中脫穎而出。要使自己的立意深刻,就要注意理性的思考問題,用聯繫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矛盾的觀點去看待和分析問題。如20xx年高考江蘇卷的作文題要求考生以“倡導綠色生活”爲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江蘇一考生以“綠色生活”爲題目,立足於作者眼中平民百姓的“人間煙火”,無論是中年婦女手中的小煤爐,還是端午節的糉子,在作者筆下都充滿了“綠色生活”的韻味。 最後寫道:

“無論是綠色蔬菜,還是綠色糉子,總是讓我深處綠色生活中,正是這樣殘敗古老的紅牆綠瓦中包容了一切綠色,那些友善,那些真誠,那些熱情,總讓人們時時生活在生機勃勃的綠色中。依然用景仰的神情仰望高樓,依然用享受的姿態擁抱綠色生活。”

雖然立意自定,但在作文中表達出來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傾向要健康、積極向上,要有時代氣息。在情感的表達上,要融入一種誠實守信、寬容友善的心態;在主旨上,要體現開拓創新、奮發有爲、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要與環境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意識相一致。

4、關於審題立意新穎

立意是作者思想境界、認識水平的體現,也是衡量一篇作文思想深度和認識價值的標杆。立意新穎說白了就是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趨,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立意最忌跟隨人後,“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再好的地方,去的次數多了,也會失去新鮮感的。考生應力圖在別人的觀點上挖奇掘新,寫出具有個性的東西來,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如20xx年高考天津卷的作文試題,要求以“我生活的世界”爲話題,寫一篇。一考生以“相信自己依然優秀”爲題,寫一箇中學生從幼兒園到高中,一直希望自己是最優秀的。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從小學的門門優秀,到初中的勉強保持,再到高中的力不從心。內心世界的展示真切感人。文中大量的筆墨寫自己上學過程中經歷的心理矛盾,結尾處寫在生活中得到的感悟使表達的思想得到了昇華。 “最優秀是有條件的”,這種充滿着思想光芒的人生思考,不但讓考生本人從痛苦中解放出來,也同樣給大家(包括成年人)以人生的啓迪。

四、審題立意應注意的問題

1、審題要準。要吃透題目或所提供的材料,毫無差錯地把握旨意;立意準確是寫好作文的前提,否則即使滿篇珠玉錦繡,也不可能得到高分。

2、立意要新。“新”是指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趨,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見解。立意最忌跟隨人後,再好的東西,如果說的人多了,也會失去新鮮感的。

3、挖掘要深。“深”就是要能全面駕馭題目或材料,進行多角度的剖析和思考,能透過現象觸及問題的實質,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想意義。深刻的立意無疑會使具有極強的震撼力,進而在衆多的中脫穎而出。

4、開口度要小。話題作文是一種很寬泛的作文題,寫作內容及文體選擇都非常廣泛,加之題目大,限制少,寫起來容易面面俱到,雜而無味。從小處入手,才能把問題談深談透。把大題目寫小,寫細,寫準,“以小見大”,纔有個性、有特點。

5、要緊扣話題,中心要集中,所寫內容要緊緊圍繞話題所限定的範圍,不能打“擦邊球”。

高考話題作文 篇2

有一首詩中寫道:“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的打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的腳下,被打成碎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裏,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生活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們必須抱着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人生。生活就像是浩瀚無邊的大海,它不是永遠都風平浪靜,海上的任何一艘航船,都會或多或少的經受風暴巨浪的洗禮。這不就像一個人一生的路上,不會一帆風順,而總是伴隨着大大小小的挫折嗎?朋友,當挫折來臨時,你會如何面對它呢?是灰心,還是氣餒?不,我們應該帶着微笑面對它,只要帶着微笑出發,收穫得必定是微笑!

我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張穆然的小女孩,在中學畢業後患了癌症,而且她的母親也沒在她的身邊,儘管有着重重的困難挫折,可她卻沒有灰心喪氣,輕易地放棄了一絲希望,而是用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困難。她的手上扎滿了針眼,護士常常因找不到合適的扎針地方而反覆抽扎針頭,雖然疼痛無比,但穆然卻總是微笑的對護士說:“沒事的,我不怕疼。”她不僅微笑的面對生活,而且還在病牀上出版她的第一部小說《闖關》。這是一個多麼堅強的女孩?要知道,淚是容易流的,容易落的,穆然卻不讓她的一滴眼淚流下來。面對死神,她沒有畏懼,而是把微笑的力量傳遞到每一個人心中,知道她生命的最後一刻。

挫折只不過是強者成功路上的一塊墊腳石,能對困難毫不畏懼,而是微笑着迎接一切的人,都是生活的強者。只有用勇氣去面對挫折的挑戰,才能清醒的審視挫折,從中發現自己的錯誤與不足,然後想辦法去彌補。在戰勝挫折的過程中,會使一個人的意志得到更頑強的鍛鍊,更有利於今後的成長!

有時,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而灰心喪氣時,把自己和雙腿殘廢,雙目失明但堅強寫作的保爾。柯察金比一比,把自己和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海倫凱勒比一比。他們在遇到極大的困難時並沒輕言放棄,而我們呢?我們四肢健全,頭腦靈活,而面對挫折的一態度卻如此悲觀。我們所遇到的挫折和他們比起來又算的了什麼呢?我們難道不應該像他們一樣微笑地面對挫折,勇敢的向困難挑戰嗎?

我們要學會微笑,學會用微笑面對人生。我們面對困難時,應該是微笑着,勇敢的迎接它。當你鼓起信心,戰勝困難後,會發現頭上是一片多麼美的天空。微笑能給人戰勝困難的勇氣,微笑能賦予人的力量,讓我們微笑着面對生活,面對人生吧!

高考話題作文 篇3

語文素養之養成,非一日之功,非一人之力。——題記

隨着國學熱的興起,被遺忘多年的漢文化開始復興,語文素養也漸漸進入公衆視野,重新引起人們注意。

語文是有靈性的學科,不是單純堆砌時間便可看到成效的。不得不說,口耳相傳的傳道授業依然是不可取代的方法。不過,最好的語文課堂並不是事無鉅細地講解,一個優秀的老師,會引導方向,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裏教授更多的方法和資源,即“授之以漁”。也許他不用說太多話,僅僅是言辭和**慣的薰陶,便讓弟子受益匪淺;也許他上課的過程不必滿滿當當,只是和學生一起品讀文章——只要老師用心、學生追隨,便很好。

《紅樓夢》中有一回,黛玉教香菱寫詩,先讀大家作品,“肚子裏有這幾個人的詩做底子,便不難成詩了。”閱讀、品味、揣摩、浸染。要寫出好的文字,先要知道好的文字是什麼樣子。閱讀好的文章,看到別人的過往,既是文字的累積,也是閱歷的彌補,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走遍每一寸土地。閱讀於寫作而言,最大的效用是模仿。模仿是自由寫作的必由之徑,照貓畫虎是妙宗兒,有所積澱後,暈染自己的風格,加上獨特的文字印記便不難。會讀、會寫,便是語文素養。

讀萬卷書的價值要依靠行萬里路來成就,很多開闊,非大山大河不能給予;很多沉思,非星空朗朗不能恩賞。之所以有了圖報畫冊,還有數不清的揹包客行走在路上,就是因爲,再好的書也品嚐不到清澀海風的鹹味,再美的語言也無法得見落日朝暉。最能打動人心的文字必然是自己先心有所感,若不能感動自己,何談感動讀者?行走、品味、記錄,路上的日子、枝杈裏燦爛的陽光、街邊稚童的面龐、老人慈祥的模樣……豐富的經歷成就豐滿的詩和遠方。

語文,比之其它科目,略顯任性,也許傾注許多心力,卻成效微茫,語文素養的養成,與其說是修**一個學科,不如說是在修煉詩意充盈的靈魂,合課堂、閱讀、實踐三方之力,積數年之苦,方可功成。

高考話題作文 篇4

曾在高考中風靡一時的“話題作文”,如今正在漸漸讓出高考作文的舞臺。剛剛結束的20xx年全國高考,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20套試卷中有19套爲命題作文或材料作文,僅有天津卷以《我生活的世界》爲話題,依舊保留着話題作文的命題方式

1999年,一道《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的作文題開啓了“高考話題作文”的時代。這種命題形式甫一出現,便受到社會各界的紛紛讚賞,並從此被反覆使用——話題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的寬鬆規定爲考生提供了充分的發揮空間,讓考生有話可說。而在此之前使用多年的材料作文命題形式,被人認爲標準單一、發揮空間小,容易束縛考生的思維。

然而,隨着話題作文在高考中的多次出現,其弊端也漸漸開始顯露。話題作文在題面上一般沒有觀點、主題上的限制,形式上也往往是體裁不限,這一方面爲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間,但另一方面,也爲模式性、投機性的寫作提供了可能。

受益考生 打磨作文模板“屢試不爽”

“高三一年老師讓我們寫了五六十篇作文,不管什麼題目,我每次都用三個人物:李白、蘇軾、陶淵明,最後高考時也是如此。”浙江大學的研究生(論壇)蘇嶽告訴記者,不管是什麼樣的話題,他都採用同樣的模式:先寫一個題記,開頭用一串排比句進行總述,然後分列三個小標題,分別寫李白、蘇軾、陶淵明,最後一段引用名人名言進行結尾。

“這三個人無論是性格還是經歷都具有極其豐富的特點,不管話題怎麼變,總是能沾得上邊。”蘇嶽稱自己從高二下學期開始反覆打磨這套作文模板,並且“屢試不爽”,從來沒有失靈的時候。

隨着高考臨近,作文訓練由原先的一週一寫改爲兩天一寫,蘇嶽的模板也隨着反覆練習而愈發穩定,不僅是文章結構和人物,就連具體內容也幾乎不用做改動,只需根據話題的不同,稍微調整若干關鍵詞即可。“到了高考的考場上,幾乎就是在默寫。”

與蘇嶽的“自主研發”相比,湖南大學的趙宇則是在語文老師的刻意訓練下進行模板化寫作的。“我老師的方法總結起來有三點最爲核心:開門見山,巧用排比,旁徵博引。”趙宇具體解釋道,“開門見山”,是爲了給閱卷老師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巧用排比”,是爲了顯出文采和氣勢,“旁徵博引”,則是展現豐富的積累和開闊的視野。

基於這三個要點,趙宇的老師爲班上同學總結了一份近一百頁的作文寫作須知,內容可謂極其詳細具體,不僅有大量排比句式和寫作素材,就連文章應分幾段,每段寫多少字,用多少個句子,每句話起什麼作用都有明確的規定。

筆者在採訪中發現,趙宇所提到的“旁徵博引”,幾乎是所有受訪者的共識。積累背誦大量名言警句和名人軼事,是許多考生在考前一年的必修課。趙宇說,康德、尼采、維特根斯坦等哲學家的著作,他至今沒有讀過,今後也不大可能去讀,但在準備高考時,這些人卻像是他的多年老友一般被他在作文中熟練地提起。

一位高考滿分作文的作者更是向筆者坦言,他對自己在作文中所引用的著作和言論毫無瞭解,都是來自於高考前的突擊準備。而這篇作文獲得的評語,則是“知識面極廣”,“材料信手拈來,令人耳目一新。”

專家學者 閱卷方式加劇“模式化”

儘管依靠自己總結的模板在高考中吃到了甜頭,但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蘇嶽卻顯現出幾分失落。從小喜歡閱讀和寫作的'他,在高考過後,卻發現自己下筆時不再像從前那樣輕鬆自如,總是不由自主地寫成“高考體”,而對文字的敏感度,也感覺大不如前。上大學後一年多,他才慢慢從這種狀態中走出來。

在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話題作文的盛行在某種意義上已經違背了它的初衷。不限體裁,本意是鼓勵考生們嘗試各種文體,但在實際當中,考生卻常常會抱定一種文體進行反覆訓練而不及其餘,這很有可能造成了文體偏廢的狀況,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全面發展。

熊丙奇認爲,高考作文閱卷過快是造成作文模式化的一大原因。他向筆者談到,一位高考作文閱卷老師曾在《南方週末》撰文表示,全國絕大多數省份作文評分均速每篇只有20多秒鐘時間。正因如此,老師在指點學生寫高考作文時不得不迎合這種“快速”評判的需要,多引用好詞好句,搭好花架子,甚至不惜讓學生說謊。

對熊丙奇的觀點,北京某大學的學生程欣感觸頗深。他毫不諱言自己在作文中常常說謊,“不是不願意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只是高考畢竟太重要,實在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冒險。”

與諸多考生相同,程欣也十分推崇在作文裏引經據典,但與不少考生下工夫突擊掌握大量素材相比,他的招數則顯得更有“效率”。程欣所引用的材料,常常是自己的“原創”。“引用的人一定要真實,要著名,但他說的話和做的事則可以靈活處理。”

所謂“靈活處理”,就是寫作者自己編制出符合話題需要的觀點和事例,安排在一個真實存在的著名人物身上。程欣對自己的方法很有自信,“閱卷老師在那樣的快節奏下不可能花時間進行覈實,他反而還會覺得考生的知識面很寬。”

後話題時代 應試作文的先天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話題作文問世之初一片叫好,隨後質疑聲頻頻的情況下,高考作文的命題方式又在悄然發生新的變化。

隨着話題作文在高考中的連續出現,考生漸漸摸清了它的套路,模式化的寫作越來越多,而這種情況也引起了命題者、評卷者的注意。隨着時間的推移,曾經的“創新”一步步地成爲了“俗套”,也不再受到閱卷者的青睞。

“在一定程度上,高考作文已經進入了‘後話題’時代。”北京精華學校高中語文教師、北京大學中文系在讀博士生馬昕告訴筆者,20xx年高考是話題作文的鼎盛時期,全國15套試卷中,共有14套試卷採用了話題作文。而在此之後,話題作文所佔的比重便逐年降低,到了20xx年,全國18套試卷中,僅有2套試卷依然採用話題作文的命題方式,到今年,更是隻剩下了一套試卷。

與多數省份紛紛採用話題作文,又逐步迴歸到命題作文、材料作文相比,北京卷卻一直對話題作文說“不”。自20xx年起,北京市高考開始自主命題,除當年高考爲話題作文外,從20xx年的《轉折》、20xx年的《包容》直到20xx年的《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20xx年的《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近8年來,北京高考一直採用命題作文。

相比於話題作文,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由於命題和材料選取的不可預測性,能夠較爲有效地遏制“套作”的現象。然而,人們對其產生的質疑也一直從未停止。由於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寫作必須建立在透徹理解題目和材料主旨的基礎上,如果考生與閱卷者對題目的理解稍有不同,整篇作文就有可能滿盤皆輸。

“在很大程度上,這確實是一個兩難的問題,話題作文有話題作文的問題,命題作文有命題作文的弊端。”馬昕說。

熊丙奇認爲,這種兩難處境在目前情況下難以得到有效的化解,“一刀切”的高考制度註定了高考作文的困境。學生在平時用一套思維體系、表達體系,到了考場上,卻必須用另一套思維體系、表達體系,按照出題人、閱卷人的思路寫作文,難以做到“我筆寫我心”。在熊丙奇看來,目前情況下,考生不應將作文訓練作爲提高寫作能力的主要途徑,而應該加強日常的寫作與積累。

高考話題作文 篇5

破敗的茅草屋,低矮的圍牆。雨滴順着屋檐滑落,一滴一滴在泥濘的地表綻開。門邊,倚着一個女人,披散着頭髮,形容憔悴。雨水和淚水交匯,瀰漫了女人的眼睛;懷裏,是一個剛出生還沒見過爸爸的嬰兒;身旁,是一羣大大小小的孩子,哭着嚷着要爸爸。

女人木愣愣地站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的小山坡。她知道,男人一定會從此經過。哪怕只有一個背影,一聲吶喊,這對她來說已經是老天莫大的賞賜了。突然,女人眼睛一亮,使勁揉了揉那幾夜沒合的雙眼。“是他,沒錯,是他!”女人抱緊懷裏的孩子,理了理頭髮,整了整衣服。前方,是浩浩蕩蕩的一羣男人,行色匆匆,表情嚴肅。帶頭的男人手拿工具,腳步越來越快。同時內心翻江倒海,是的,他聽到清脆而又帶着哭腔的一聲“禹——”,聲音在空曠的山坡上方迴旋,直刺進男人的心裏。只要一個小小的拐彎,一個小小的回眸,他就能見到自己心愛的女人,還有那羣可愛的孩子,還有那個在襁褓裏哇哇大哭的孩子。“就回去看看嫂子吧,你們都多久沒見了……”“是啊,這裏有我們,你放心吧,耽誤不了多久……”

一片沉寂。女人向着這個方向跑來。泥濘的山路,磅礴的大雨。一具虛弱的身體怎能負荷?終於,女人滑倒在路上,懷裏的孩子哭得歇斯底里。男人沒有猶豫,也絲毫沒有減慢腳步,他頭也不回,只是大喝一聲:“繼續趕路!”

雨水順着女人的髮絲流下,冰涼冰涼的。她的心,碎了一地。“孩子,你的父親不僅僅是你的了,他還是天下子民的。你不要怨他……”女人號啕大哭起來。禹,我只是想見你一面,難道真的這麼難嗎?你的生無所息是對我們的殘忍,你就真的忍心嗎?我只要你給我一個肯定的眼神,只要你抱一抱孩子,只要……我只願你生有所息啊!女人哽咽了。哭聲喊聲響徹天邊。

一片沉寂。

男人最終還是沒有回頭。義無反顧地走了。山的那邊,一隻浩蕩的隊伍,一片匆忙交疊的腳印。山的這邊,一聲悲涼的嘆息,一顆破碎的心。

後記

歷來頌揚的生無所息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於是,日以繼夜的工作,公而忘家的拼命成了成功者的追逐。在受到無數羨慕眼光,成就無數事業的同時,是否有人同情他們的家人?是否有人知道他們生命中最最基本的情愫正在被忽略?我只願生有所息。

高考話題作文 篇6

陽光穿透樹葉,投下斑駁的光影。北方的秋意,漸漸轉濃。秋風驅逐了最後一絲炎熱,溼潤的空氣散發出泥土的氣息。此時的秋已泛涼意,我漫無目的地走着,思考着屬於我的未來。

驀地,一片殘花飄落到我的肩上,繼而,順着我的身子悠悠地飄落地下。我被這點點蒼涼出動了心絃,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前方不遠處有課不知名的花樹,它正在努力開放最後一朵花蕾。我走近它,光禿禿的枝丫只剩星星點點的粉紅,卻傳達出一股生命的訊息。生命?我疑惑不已。

曾經的轟轟烈烈,曾經的奼紫嫣紅,曾經所擁有的所有奢華,此刻,卻已“零落成泥”。如同一隻枯蝶,跳完了夏日最後一支舞蹈,便悽然落幕。何等的悲涼!

我低頭,望見大片的殘花在地上躺着,如此落寞。落寞?可我分明又看到他們瘦弱的軀體在地上一寸一寸地蔓延着。彷彿要,越過今生,看見來世所有的風景。心,開始莫名的悸痛。

一陣風吹過,零星的花瓣悄悄滑落樹梢,靜靜的散落一地。此時的樹再無顏色。我輕輕嘆了口氣,憐惜的撫摸着它。手卻觸到了一種絨絨的東西。我驚喜的發現樹上竟又一層密密的小果子。雖不那麼顯眼,卻又真實的存在着,煞是可愛!一瞬間,我突然明白:繁華褪盡,不這是爲了孕育這小小的果實嗎?

我的心漸漸明亮:盛放時的輝煌,縱然不捨,終將化作花落的淒涼。無怨,無悔。花如此,人亦然。花開時節,我們付出的努力,撒下的汗水,遭遇的坎坷,鐫刻的執着……都將化作我們崇高的理想。旅途中,我們失意過,我們彷徨過,我們哭過,笑過……就像這落盡的殘花,一切的一切都已化作了曾經;恰如這孕育的碩果,一切的曾經都是爲了心中那個夢!當夢將實現,一切的付出讓生命的枝蔓閃耀動人的光輝!

風又起,那曾經留下的傷口突然變得甜蜜。花瓣在我腳邊起舞,我俯身撿起,想把他們做爲書籤銘記。遠遠地,卻聽見有誰在緩緩而歌,吟唱聲生命的奏鳴曲。他說:

有誰

曾聽見花落的聲音

有誰

會看見生命的顏色

我們

總會一直努力

一直微笑

你們會看得到

……

高考話題作文 篇7

在面臨苦難的時候很多人選擇了退避,多一事步入少一事,沒有勇氣去挑戰它,而選擇退縮與放棄。

在學習生活中,常常有同學自嘆自怨,因爲他們認爲自己很笨,學習成績永遠比不上別人。第一次考試知道了自己考得很差,便認爲自己就只能這樣了,就採取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方法。其實他們這種消極的方法只會讓自己陷得更深,難道我們不能換一種方法,使自己勇敢走過風雨嗎、

曾有一位教師,他的成功背後卻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在他的讀書時代,她很自卑,不愛與別人交往,同學們也有意地疏遠她、排擠她;她在班裏的成績很差,老師也因此時時批評她。同學們的疏遠、排擠,老師的批評與不理解,使她變得孤寂。

除了她自己,誰也不知道她內心的孤獨與自卑。積攢了這麼久,她第一次在一個課間痛哭流涕……

不久,班裏來了位語文老師。也正是因爲這位語文老師,使她改變了她自己。

語文老師的一次課上,她佈置給學生一個任務,要求學生們寫一篇關於自己或周圍人的文章,這位老師很親切和藹,她對學生們說;“即使明天交不上來也沒關係,只有你們用心了,寫多少都沒問題。”

這一次,她將自己的心情寫給了老師,文中寫到:“老師,我感覺我的生活好累啊,在學習中,我成績很差,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嘲笑,還有在家裏,父母對我的誤解,我的壓力真的很大。”這是她作文中的其中一部分。她在作文的最後一段裏寫道,“我好像一隻折斷了翅膀的小鳥,註定永遠飛不上自己仰望已久的藍天……”語文老師看了她的作文後,爲自己感到很欣慰因爲難得她告訴自己真實的情況。老師在課堂上表揚了她,說她寫得很好,老師讀懂了他的孤獨,便主動提出與她結交爲好朋友;課上是師生,課後是朋友,她很開心。從那天起,她擺脫了自己的孤獨,上課的注意力也很集中,不久,她的成績上升了許多。後來,她考上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學……

我們在面臨困難時,不應該選擇退縮與放棄,而是善於去挑戰它,勇敢去迎接它。我們應該堅信;不管多大的風雨,我們一定能夠走過去。正所謂,“困難就像彈簧,你弱它就強。”所以我們應該勇敢迎接困難,並勇敢去挑戰它,走過阻擋自己的風雨。

高考話題作文 篇8

雖然我還是個初中生,但是如火如荼的高考卻早早引起了我的關注。今年高考期間,我就看了許多相關新聞了解它。

真是想不到本該只是學生和學校方面的事,卻牽動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神經”。特別是高考當天,交警部門專門制定了學生赴考路線,嚴禁出租車拒載考生。政府也爲考生出臺了一系列規定:工地施工不得超過十點;私家車上班必須錯開時間;對忘帶考試相關證件的學生可派專人去取等。

而作爲當事人,考生們一些住旅館,喝補品,受到周圍所有人的特殊照顧,但許多人還是十分緊張,一些學生還因此失眠、焦慮等,有的學生甚至還爲此去拜神佛、算命。家長在一旁全心全力的照顧,學校則使盡渾身解數要讓學生考好。考完之後學生和家長依然輕鬆不了,還要面對估分一關,估低了上不了本該能上的學校,估高了還要集資。 這高考就像打仗一樣,所有人都如臨大敵,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呀。

我認爲這一切有可能會使考生過度緊張,導致連正常水平也發揮不出來,而且現在升學率已經比較高了,還是別如此大動干戈,放輕鬆一點好些。

高考話題作文 篇9

我是個山裏娃。

山裏娃和城裏娃不一樣。城裏娃只管埋頭讀書,吃喝有家長伺候。山裏娃沒那福氣,除了讀書還得幫家長幹農活。

山裏娃和城裏娃也有一樣的地方,那就是不管是山裏娃還是城裏娃,大家總有一種期待。

城裏娃的期待很單純——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

山裏娃的期待也很單純——走出大山,變成個城裏娃。

爲了實現自己美好的期待,城裏娃在孜孜不倦地努力——讀書,讀書,除了讀書還是讀書。

較之城裏娃,爲了實現自己美好的期待,山裏娃要付出兩倍的努力,因爲要走出大山,要變成個城裏娃,先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

很小的時候,這個期待就開始在我心裏醞釀、發酵。

往事越“十”年,“牧童”揮鞭。那時一放學,我總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揮着鞭兒,牽着繩兒,吆着牛兒,上山去了。

放牛的時候,牛和我都很繁忙。牛忙着吃草,我忙着讀書。牛吃草,一副躊躇滿志的樣子;我讀書,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勢。牛吃着草,不時東張西望,哞哞地叫幾聲,像在告訴它的小主人:別管我,你只管安心讀書,我不會走遠,我就在你身邊。善解人意的牛,解除了我的後顧之憂。我忘情地讀書,讀語文,讀英語,讀那些拗口的定義、定理……琅琅的讀書聲,和着滿耳的天籟之音——風聲、流泉、鳥鳴,在綠意盎然的山坡上回蕩。

就在這平淡的牧童生活中,我幼小的心靈一天天地騷動起來:這樣的生活,我是多麼不甘心啊!我不甘心就這樣在大山裏放一輩子牛,更不甘心重走父輩的路。我要走出大山,到山外的世界闖蕩,使自己變成個城裏娃!

可是,山外的世界,是說去就去的嗎?當年,白居易初到長安,詩壇泰斗顧況訓導他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但是,白居易憑着出類拔萃的才情,很快在繁華的長安站穩了腳跟,名噪京城。是啊,走出大山,得有真本事才行。

於是,懷着這種期待,面對堆積如山的學習資料,我不再犯愁了,書海衝浪,不是一種富有情趣的生活嗎?聽到老師嚴厲的批評,我不再抱怨了,逆耳忠言,不是校正航向的羅盤嗎?面對考試的失利,我不再沮喪了,一次挫折,不是通往成功的一塊基石嗎?

就這樣,我腳踏實地往前走,我心中的期待不僅越來越清晰,而且離我越來越近了。

城裏娃,你們等着吧,總有一天,我會和你們一樣,成爲一個名副其實的城裏娃。

山外的世界,你等着吧,總有一天,我會向你走來,走進你的懷抱,融入你的血脈。

因爲,總有一種期待,會賦予你無限的生活激情;總有一種期待,會讓你在坎坷遍地的路上義無反顧;總有一種期待,會讓你穿越重重迷霧,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座標。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