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九年級作文

是苦也是樂初三作文

本文已影響 1.16W人 

苦,先於人民;樂,後於人民,青年朋友們,讓我們以苦爲樂,甘吃大苦,力爭爲全民族的富強,康樂,幸福而奉獻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是苦也是樂初三作文,歡迎參考~

是苦也是樂初三作文

  篇一:是苦也是樂初三作文

蘇東坡辭官之後回鄉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雖沒有錦衣玉食沒有無限風光,但他卻是快樂的。陶淵明隱居山中過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神仙生活,雖沒有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地位,但他也是快樂的。

後宮粉黛三千,勾心鬥角無謂就是爲博得當今聖上一笑,好讓自己家族中的人可以得到更多的權勢。這些可悲的女人穿的是金織成的衣,吃的是山珍海味可是她們卻並不快樂,因爲她們是她們的親人們親升官發財的籌碼,做籌碼之後她們的青春連同她們的自由都被埋葬在了這深宮大院裏了。

兩種天壤之別的生活,前者是雖清苦卻是自由的,後者是榮華富貴與一輩子的禁錮卻是悲傷的。快樂與憂愁,自由與囚禁。顯然的是物質上的滿足並不是精神上的渴望。

蘇東坡厭倦了朝廷裏的拉幫結派,爭權鬥勢。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這種生活選擇了歸園田居。早晨聞雞起舞,興致起時就拿起筆揮毫寫下自己喜歡的詩句,寫完自己欣賞,不必去擔心那令人枉死的文字獄,也不必去想是不是對聖上不恭。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已足矣。

吃過早飯後扛着鋤頭來到了田地裏,一邊哼着小曲,一邊除去田間的雜草直到夕陽西下月亮初上之時才“帶月荷鋤歸”。回家去烹飪自己喜歡的食物。快哉!快哉!

然而後宮的那些風華絕代的可人兒在她們降生在富貴人家之時,當她們在豆蔻年華之時就踏進宮門之時就註定了她們的命運將在這兒轉折並在這兒終止。

在當時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女人的一生就只有五步曲——出生,長大,出嫁,生子,死亡。

豆蔻年華,多麼好的大好青春就在被君王看上的那一刻就被埋葬,連同她們那些“卑微”的自由。至少在那時的君王看來是卑微的。

有錦衣玉食有什麼用?有那麼多的金銀珠寶有什麼用?還有有些人一生所爭的權勢有什麼用?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可惜啊!就還是有那麼多的人在爲它爭得頭破血流的。

“帶月荷鋤歸”的蘇東坡。 “伊人窗前盼紅塵”的後宮粉黛。

一個苦,一個樂。

其實人生沒有苦與樂,就只有人的追求與心裏的期盼。

快樂就像是一把茶壺,而人心就像是一個杯子。杯子放得太高了就得不到茶壺裏的水,只有把你的杯子放到茶壺的下方就有源源不斷的水注入你的杯子裏。

別問快樂的人爲什麼快樂!記得把你的心放低,凡事別去強求我想你就是下一個快樂的人。

  篇二:是苦也是樂初三作文

世間沒有絕對的完美,但時間有美好的事物,它們不以高度的完美臻於世,人生亦如此,漫漫人生路,苦中作樂有何不可。

羅曼羅蘭曾說:“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都有一雙眸,如一汪清泉澄澈的折射世界萬物,天空的透亮,飛鳥的翅膀,魚兒的潛游,路上的車水馬龍,以及林林總總的建築。平凡的人生中享受着無盡的快樂。可我們是人間煙火,便不能如仙人般遺世獨立,我們要生活,要承受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沒有一個人會因爲內心的歡欣而忘卻世俗。亦沒有一個人會因世俗的牽絆而忽視內心的快樂,其實每個人都在苦中作樂。

苦中作樂忘卻暫時的痛。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詩人作爲中國古代史上一類特殊的人,有着處女座敏感的心,他們傷春悲秋,他們懷才不遇,陶潛躬耕山野,飢不果腹仍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坡被貶到塵埃中亦“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青蓮居士不被重用,遊蕩天涯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文人騷客多苦中作樂之人,他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忘記當權者帶給的傷害,爲了人生的幸福,逃開世俗的圈子,跳出人生的禁錮,於苦中作樂有何不可。

苦中作樂,化悲爲力量。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中國歷史上忐忑時期莫過於民國,文人遷客多沉浸於此,他們以筆爲槍,把悲轉化爲力量。周樹人棄醫從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喚醒一個民族,林徽因亦以人間四月芳菲天的清新明麗守護着“文化的靈魂”古建築,守住一個民族的心靈寄居地,張愛玲雖不是胡蘭成的今生今世,他卻在塵埃中開出花來,贏來世人的仰慕。多少人都在苦中作樂,或許與世界無用,但卻把悲轉化爲力量,爲了內心的快樂,與苦中奮鬥,於苦中強大。

我們爲了內心的甘露,爲世俗所牽絆,於人間煙火中享瑤臺之樂,所有的美好,都在時光的黑暗中,苦中作樂,有何不可。

  篇三:是苦也是樂初三作文

苦與樂相互矛盾,又相互聯繫。比如樂吧,紙醉金迷是一種樂,功成業就也是一種樂,前者低級庸俗,後者爲人們所追求。我們所需要的苦與樂是積極向上的苦中作樂,苦中得樂,苦中享樂。

苦與樂,二者相依在一起,是對立的統一,可以相互轉化。苦是樂的源頭,樂是苦的歸結。“不經風霜苦,難得臘梅香,”成功的快樂,正是經歷艱苦奮鬥後產生的。吃得苦中苦,方能得成果。古人“頭懸樑,錐刺股,”苦則苦矣,但他們下苦功實現上進之志,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以苦爲樂,苦中求樂,其樂無窮。?

有人見苦就畏懼,這就是缺乏正確的“苦樂觀”。古代志士仁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苦樂觀是把自己的苦和樂與天下人聯繫起來,這是很了不起的,這比只爲個人樂奔忙而不願爲他人去吃苦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共產主義戰士他們爲祖國人民,爲人類的幸福而艱苦奮鬥置個人苦樂於度外,這更是崇高的“苦樂觀”。原因就在於他們確立了共產主義的理想的世界觀。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我活着的每一天都意味着和巨大的痛苦作鬥爭。”但當他取得創作的輝煌成就後,他無比欣喜地總結道:“再沒有比戰勝種種痛苦更使人感到幸福和快樂的了。”“鋼鐵”戰士劉琦,活雷鋒張海迪,他們克服了殘疾之苦,戰勝了病魔的意志和毅力,在常人無法理解,在痛苦中作拼搏中取得驚人成就,不就充分證明了樹立革命苦樂觀的重要嗎?

作爲青年學生,我們不能爲個人樂而去吃苦奮鬥,克服今天學習中的許多困難,着眼點還是要學好功課,掌握本領,日後爲祖國爲人民全心全意服務。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使自己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正確處理好苦與樂的關係。

苦,先於人民;樂,後於人民,青年朋友們,讓我們以苦爲樂,甘吃大苦,力爭爲全民族的富強,康樂,幸福而奉獻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