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六年級作文

【推薦】六年級包糉子作文彙編9篇

本文已影響 3.21W人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包糉子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六年級包糉子作文彙編9篇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1

在端午節,吃糉子是由來已久的習俗。據說,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投河自盡後,人民們搜索屍體未果,爲讓屈原的屍體不被水中的魚吃掉,就把糯米用葉子包起來,投入河中餵魚。於是,吃糉子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今天,我們進行了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內容是:爲孤寡老人包糉子。

一下車,走到敬老院裏,我感到孤寡老人一雙雙眼睛都盯在了我們的身上,看得我好不自在。小狗汪汪直叫,是在歡迎我們吧!我往材料堆裏一擠,哈!還真豐富,有肉、葡萄乾、蠶豆等糉子餡料,最重要的是還有好多糉子葉和糯米。我們一個個“爭葉奪米”,不在話下。可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包呀?一個個同學都拿着那一片片糉子葉發呆。

於是,幾個老奶奶就來教我們:先把糉子葉一卷。做成一個小碗,然後把餡料填在小碗裏,填滿之後把小碗捏成三角形,把上面剩餘的部分蓋下來,用繩子紮緊,OK,一個糉子就完成了!

於是同學們都照着這個樣子去做,但還有些人不懂。此時,我看見有的同學去孝敬老奶奶了,一位同學在老奶奶身後輕輕地敲着背,老奶奶高興地笑了。

過了一會,同學們都多多少少做了糉子。我仍然二丈和尚摸不着頭腦,直到後來纔在媽媽的幫助下做了兩個“微型糉子”,看着這兩個小小的糉子,我無奈地笑了笑。

到了該走的時候了,我們都戀戀不捨的把糉子送給老奶奶,然後,一步一步地離開。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2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糉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糉子,包糉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糉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糉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糉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糉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鬥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餘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紮緊,多餘的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糉子還有那麼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

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糉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

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繫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真實又香又甜啊!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3

今天我起了個大早,陪媽媽到菜市場採購包糉子的食材,準備到外婆家聚會,順便大家一起包糉子。我們買了五花肉、蝦米、香菇、糯米及糉葉等材料,全家一同開車前往外婆家。

今年的端午前夕雖然吃了各式各樣的糉子,但還是覺得外婆包的糉子最好吃。爲了不讓這種美味失傳,媽媽特地爲了我們親自學習這項手藝,這樣我們在每一年的端午節,都可以吃到有“媽媽味”的糉子,而我也希望能把這項技術學習起來,才能讓美味傳承下去。

首先我們先把糯米泡水,糉葉清洗乾淨。接下來爆香紅蔥頭,放入切好的餡料在鍋裏炒香,再加入鹽、醬油和胡椒粉調味,這樣就完成了餡料的製作。比較特別的是,糉葉是選用綠色的新鮮竹葉,這樣才能夠將糉葉的香味蒸進糯米中,而且非常清爽不油膩!糯米也在鍋裏炒過產生黏性,接着就正式開始包糉子囉!

別小看這小小的三角形,要包得漂亮還真不容易呢!我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媽媽說:“別急!這對你來說太困難了些,長大再慢慢練習也不遲。”我們將包好的糉子蒸來試吃,果然美味可口!不但享受到“自已動手做”的樂趣,也不用擔心食材的安全與衛生,真是一舉兩得!以後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要和媽媽一起親自動手包糉子。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4

今天一早,正在睡懶覺的我被媽媽揪了起來,揪就揪吧,還在我耳邊大吼“起牀啦!太陽曬屁股啦!”我發誓,當時我的耳膜真的快被震穿了。在老媽的威逼利誘下,我十分,非常,特別不情願的`坐了起來,穿衣服。

刷牙時媽媽還在嘮叨“我說你這熊孩子,速度還能再慢點麼,早飯要冷了。”吃過早飯,我又被拖着去了菜市場,買了一大把糉葉,又買了些其他東西,而我,很榮幸地做起了搬運工。回到家,媽媽立刻拿來一個大桶,在裏面倒入清水,將糉葉泡在裏面。隨和又拿了些小米和蜜棗放在籃子裏。接着便開始包了。

我還是個新手,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媽媽包,邊看邊學。只見媽媽拿起兩三片糉葉,重疊在一起,左手那麼一扭,就形成了一個筒狀。然後用勺子舀了一些米,又拿了一個蜜棗放在筒裏,用餘下的糉葉一層層包裹起來,最後用草繩緊緊紮起來,免得煮的時候鬆開,一個糉葉就保好了。

看着媽媽包,我也忍不住了,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糉葉,開始包了……一開始包的不怎麼樣,不是沒紮緊就是米放多了或放少了。不過熟能生巧嘛!我一個接着一個包,越包越好。

很快,糉葉都被我們用完了,糉子也下鍋了。不一會兒,糉子就熟了,我輕輕拿起一個剝了皮,咬了一口,嗯,真好吃,甜而不膩,酥而不軟,讓人吃了想再吃一個。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5

今天上午,我和媽媽準備包糉子。因爲,我覺得糉子吃起來很香,也想自己嘗試着包糉子。所以媽媽一說,我立馬答應了。

媽媽昨天晚上就泡好了糉葉和糯米,今天上午就可以包糉子了。其實媽媽也是第一次自己包糉子,對怎麼包也不熟悉,真是新手上路。媽媽讓我去洗乾淨手,然後我和媽媽一起坐下來包糉子。媽媽拿起一片糉葉,把它窩起來,把糯米放進糉葉裏,又放了一些紅豆,就把糉葉包起來。可是媽媽怎麼包也包不起來,米老是撒出來。媽媽覺得自己包的方法肯定有問題,於是媽媽把一個買來的糉子“解剖”了,這才知道別人是怎麼包出四個角的糉子的。媽媽又重新開始包糉子,這回她終於包出了一個成功的糉子。媽媽一開始包的很慢,但是不一會媽媽就很熟練了,包得又快又好。我看媽媽包糉子,覺得很好玩,就自己拿起一片糉葉,照媽媽的樣子捲起來,把米放到糉葉上,再拿起點紅豆按進米里。這個步驟不難,但是好景不長,當我要把糉子包起來的時候,卻犯難了,媽媽做的樣子看着很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儘管我怎麼包都包不起來,米都漏出來了。結果,我一個成功的糉子也沒包起來,這讓我有些遺憾。但是,我也幫上媽媽的忙了,我幫媽媽剪線繩捆糉子。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倒進水,開火把糉子煮熟。當糉子煮好的時候,我聞到了米香的味道,我迫不急待地嚐了一個糉子,真香啊!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希望我和爸爸媽媽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6

暑假裏,有一天和媽媽逛商場,忽然看到商場裏有熱騰騰的糉子,就突發奇想,纏着媽媽要包糉子,媽媽實在拗不過我,就買了一些糉葉,糯米,大棗……

回到家,媽媽首先給我講了吃糉子的習俗,我知道了愛國詩人屈原被趕出國界,當他得知自己的國家被毀掉了,心情悲憤交加,一氣之下投江自盡。爲了不讓魚吃掉屈原的屍體,人們就往水裏扔糯米糰,久而久之就有了吃糉子的習俗。

於是我們開始包糉子,沒想到媽媽可是包糉子的一流高手,只見媽媽把浸泡好的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後一折,再一擰,就把葦葉變成了漏斗形,再倒上米,把三四個棗填在米里,再撒上一層米,把蓋蓋上,三纏兩繞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弄得我眼花繚亂,我驚羨不已。我不甘心,於是決定自己也包一個大糉子。

我開始包糉子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後一折,再一擰,也成了一個漏斗,我不禁暗暗得意,覺得自己有包糉子的天賦,沒想到自己沒注意,漏斗下面有一個洞,往裏裝米時,“譁”米全從下面的洞裏漏了出來。媽媽笑着說:“真是一個大漏斗啊!”

我不甘心,做不好,再來。我再一次把葦葉折成漏斗形,。“呀”!不行,下面是不漏了,可上面連一棵棗也放不進去了。這回我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終於把葦葉做成了一個讓人滿意的漏斗形了,接下來我往漏斗裏放米,再把棗填進去,又撒上一層米,,該蓋蓋了,我把蓋子往前一繃,這次挺順利的,可蓋上蓋之後,我發現米少了,我想加米,可是沒加好,又多出來了。這時我小心翼翼的把多出來的米倒了,然後出出一根馬蓮,一圈一圈的繞上,最後打結了,兩隻手不夠用, 我忙的忘了手還要扶着糉子,兩支手都用在了繫繩上,差點米都撒出來了,幸虧我眼疾手快,又扶住了糉子,最後我在牙的幫助下終於把結繫上了。慢慢地我也越抱越嫺熟。

我學會了包糉子,也體驗到了勞動中無窮無盡的快樂!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7

端午節,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因爲奶奶答應了我要教我包糉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與衆不同。

清晨起,梳洗完畢後,餓得飢腸轆轆的我跑到餐廳,只見餐桌上擺着的並不是豐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五顏六色的肉、菜混攪得餡。我立刻氣的火冒三丈。我跑到廚房氣勢洶洶地問奶奶:“奶奶,今天誰來家裏做客呀?還是什麼特別的日子?怎麼不做飯,難道就吃這些葉子”“傻丫頭,今天是端午節。”“呀!”

我怎麼忘了?”“走吧!傻丫頭,全家總動員!”

“幹什麼去?”“包糉子唄!”

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糉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麼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馬難追,外加9個香爐——一言九鼎,只好硬着頭皮去蠻幹。

奶奶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奶奶的火眼金睛,“傻丫頭,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後……”雖然聽得迷迷糊糊的,但還是聽懂了,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糉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在美。接着,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大。“再見了,我的糉子。”還沒說完,它們就被奶奶送入了蒸籠裏。

“哇!好香!”

吃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別有一番滋味呀!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8

今天,我到小姨家做客。弟弟不在家,真掃興,又得當沒有“士兵”的“將軍”了。但我往桌子上一看,是糉葉呀!

我高興極了,便纏着小姨教我包糉子,小姨無奈,只好答應教我包糉子。

終於開始包糉子了,小姨先教我把糉葉捲成圓圓的漏斗狀,顯得十分輕鬆,而我弄了半天也沒弄好。只好向小姨請教,原來,是我太心急了一點,總是卷不成形。於是,我只好冷靜下來,小心翼翼的捲了起來,哦!

終於完成了第一步。我繼續包糉子,小姨用手把糯米一把一把地抓進了“漏斗”裏,我也學着她的樣子把米抓進了“漏斗”裏。終於到了最後一步——封頂了,只見小姨將剩餘的葉子蓋在露在外面的糯米上,就完成了我也這樣完成了第一個糉子。

當小姨把糉子拿出來後,不禁笑了起來,我過去一看,原來我包的糉子所有的角都在漏米,哈!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9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民間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都要用吃糉子來的方式紀念他。

姥姥住在她自己家,每當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去看望她。她坐在沙發上爲我們包肉糉子。由於我的好奇心強,所以有時就看姥姥是怎樣包糉子的。姥姥笑眯眯的說:“爲什麼總看我包糉子,是不是想學呢?”我點頭稱是。“那我就教你吧!”

姥姥爽快的答應了。首先,準備豬肉、糉子葉、醬油、雞粉、鹽和糯米。先把豬肉切成一塊一塊的,用醬油、雞粉和鹽淹上。再把糯米洗乾淨,等豬肉淹好了。就可以包糉子了。只見姥姥先把糉子葉折成一個不封口的三角形,放上糯米和豬肉,並一層一層地疊上去。再用糉子葉封上口並拿線紮緊就可以入鍋了。現在輪到我了,由於我是第一次包糉子,餡放得太多了,都被擠了出來,餡放的太少了,糉子癟了,線繃得太緊了,把糉子葉都繃破了。再包第二個時我就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慢慢包,終於包出一個和姥姥差不多的糉子。

通過這件事使我懂得了,做事不但要注意結果,更要注意過程,因爲只有過程,才能帶給人們一種快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