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六年級作文

【精品】六年級數學作文集合10篇

本文已影響 2.04W人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數學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六年級數學作文集合10篇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1

按照學校的安排,這學期我繼續擔任六年級數學,目前我還不知道會擔任四個班中的哪一個班的課。我思考最多的是當我接手一個新班時,我的第一節課該如何讓學生接納我,如何讓學生喜歡我的數學課。想來想去還是用數學閱讀來讓學生愛上數學,喜歡上我這個數學老師。

我準備用“你知道什麼是數學閱讀嗎?”來開始我的第一課。

一、教師引入:

隨着“社會的數學化”,數學閱讀已經作爲人所必備能力,如對成本、利潤、產出、貸款、效益、市場預測、風險評估、股市走勢等經濟情況的理解都需要數學閱讀。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對於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形成終身學習理念意義重大。

首先,談談小學數學閱讀與語文閱讀的不同

由於數學語言的符號化、邏輯化及嚴謹性、抽象性等特點,數學閱讀又有不同於一般閱讀。包含語言符號(文字、數學符號、術語、公式、圖表等)的感知和認讀、新概念的同化和順應、閱讀材料的理解和記憶等各種心理活動因素。它也是一個不斷假設、證明、想象、推理的積極能動的認知過程。

二、學生分組討論自己對數學閱讀的理解,瞭解學生的小組活動情況。

三、學生交流自己的數學閱讀理解

四、共同學習一篇文章《數學閱讀的分類》

根據閱讀內容的不同,可以大致分爲兩類:

(一)、讀課本教材

(二)、讀課外書刊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課本教材的閱讀

(一)、課前閱讀

(二)、課內閱讀

根據課本教材的不同閱讀方式,可以把課內閱讀分爲這樣幾類:1、以“疑”導讀

2、以“動”帶讀

3、以“議”促讀

4、以“比”引讀

(三)、課後閱讀

課後閱讀,就是課後複習課本,鞏固認知要求,課後整理歸納。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形成後,尚未達到掌握的程度,課後整理歸納每學完的一個小節或一個單元,把主要知識分門、分類加以歸納、整理,使之系統化、概括化,以形成學習能力。

五、制定自己的數學計劃。歡迎大家加入“數學王國”博客圈。

數學閱讀可以豐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加深數學學習的體驗,達到深入理解知識的目的。通過拓展性閱讀可以拓寬視野,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充分挖掘潛能,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這是我第一節數學課的暢想,希望我的第一節課可以給孩子播下數學閱讀的種子,也希望我的數學課不僅學習知識,更學習方法。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2

每當我坐在教室裏的時候,都會想到站在講臺上的老師,她辛苦地幫我們改考卷、改測試卷,爲了是讓我們的學習會有所提高。

有一次班會課,老師給我們講的每一個故事當中,多有講到貧苦生活的情景,還有老師小時候的生活。老師爲了讓我們好好的學習,她每到班會課都會給我們講許多的故事。

經過一段時間後,我突難感覺到,老師是我的母親,她深深地愛着我,給我提供知識,還幫我們清理教室,我真是太敬佩你了。

這位勤勞的老師,我在此說聲謝謝。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3

數學是什麼?有的同學說數學就是一些應用題,有的同學說數學就是一些加減乘除,還有的同學說數學就是你去買東西時,對自己需要付多少錢的計算。

數學究竟是什麼呢?其實之前我也說不清楚。直到今天我參加了蕭報小記者組織的“一堂特別的數學課”活動,纔對數學究竟是什麼,有了一些概念。活動的主講人是“牛娃奧數課程”創始人,錢塘文理院校長,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金牌教練——章老師,剛見到章老師時,給我印象,就和我對數學的印象一樣普普通通,看上去沒什麼特別?可是爲什麼要叫“一堂特別的`數學課”呢?

我帶着疑問坐在活動的現場,認真地聽着。原來數學是:數字,數論,推理,幾何,代數,統計,排列組合,應用題和計算。其中最重要最常見的就是計算,計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計算是很重要的,推理除外,其他都要用到計算。我們不光要會計算,還要計算得快和對。要怎麼樣才能提高我們的計算能力呢?章老師告訴我們四大法寶:一是注重數理與算理,二是加強口算,三是總結方法與易錯點,四是掌握計算的技巧。聽到這裏,我終於明白了:數學成績好的同學,並不是因爲他們比別人聰明,而是他們有自己計算的巧方法,背後在默默地努力。如果我們要想把計算做到又快又對,該怎麼努力呢?章老師也告訴我們,那就是要端正學數學的態度,勤加練習,掌握計算方法。

活動中,老師還運用了很多題目舉例,來讓我們加深學習數學的方法,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怎麼巧算平時最頭痛的“兩位數乘兩位數”。明確了:加法是和在一起,先加誰都沒關係,減法就是分開,先讓減掉誰也都沒關係,倍數就是幾個幾,先乘誰沒關係,連除也一樣。

真不愧是一堂特殊的數學課,章老師原來並不普通,聽了這堂特殊的數學課,我開始崇拜數學了,開始崇拜章老師了,我對數學更有興趣了。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4

吃過晚飯,爸爸對我和媽媽說:“今天我來表演一個猜撲克牌的魔術,好不好?”

“好!”我和媽媽一聽高興極了,齊聲回答。

爸爸從袋中拿出1——13共十三張撲克牌展成扇形,然後把牌面反扣在桌面上。“下面我請孫柳到我這兒來,抽出一張牌,看清所抽的牌,並默記點數,然後再將牌放回原來的撲克牌中。請注意,不要告訴別人你抽的是幾。”等我把牌放回撲克牌後,爸爸又把這堆牌交給媽媽洗了數遍。爸爸接過牌對我說:“請把你抽出的那張牌的點數乘5,再加上8,然後乘2,最後減去6,算出結果。”

不一會兒,我就按照爸爸的要求,算出了結果。爸爸說:“只要你把得數告訴我,我就能立即找出你所抽出的那張撲克牌。”

“我最後的結果是50。”我自豪地說。

“你抽出的牌是4。”爸爸得意地說。

“爲什麼?”媽媽問我。

“噢,我知道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爸爸只要用50先加上6,再除以2,然後減去8,最後除以5就算出來了。”

教數學的媽媽說話了:“我們通常從已知條件向所求問題推想下去,有時會比較困難,但是如果從所求問題出發,倒着想,回到已知條件,解起來比較容易,這種倒着想的思考方法,在數學解法上叫做逆推法,這類問題叫做逆推問題。

“呵呵,數學真有趣!我越來越喜歡數學了!”我不由自主地說。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知識帶給我的樂趣。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善於運用學到的知識,玩撲克也能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5

今天,我們又遇到了我們的“老朋友”百分數。我們先溫習一下“老朋友”百分數吧,因爲“溫故而知新”嘛!以前我們主要學了兩種百分數的應用,第一種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解決辦法: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等於百分之幾;第二種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今天我們將學習,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

我們和和藹可親的張老師慢慢地去探索裏面的奧祕,我們探索得沒什麼收穫,張老師看到我們,教了我們一些小道理,又使出了張老師的老辦法“分析題目”,我們將分析題目了起來,例如書上的“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結成冰後,冰的體積約爲50立方厘米。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約增加了百分之幾?”我們按照張老師的辦法,把問題中的“冰的體積”和“原來水的體積”還有“百分之幾”用長方形框了起來,又在“比”和“約增加了”下面畫了三角形,又在“冰的體積”下寫上了50立方厘米,在題目中的“45立方厘米的水”上寫了單位“1”。這樣,我們慢慢地去探索了,我們知道了求這道題的方法,求這道題的方法就是: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單位“1”。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6

一般的老師都特別的嚴格,但我們的數學老師卻與衆不同。

有一次數學老師在給我們上課,就在他講的火熱朝天的時候,突然一位同學的椅子發出了“吱吱”的聲音,數學老師聽見了,就停了下來,皺着眉頭說了一句,“誰在給我伴奏?別老給我伴奏。”話剛說完,教室裏就發出了震耳欲聾的笑聲。

看着我們一個個笑的這麼開心,數學老師就大手一揮說道:“好了,現在緊急剎車,我們繼續講題”不久教室裏的同學幾乎都把嘴巴放在了衣服上,嘴角的笑意被老師發現。

還有一次,我們剛把作文寫完,都是一副無精打采精疲力盡的模樣,突然數學老師進了教室,問誰的作業沒寫完,於是李馮珂站了起來,於是數學老師就對李馮珂說:“李馮珂,你過來!”於是李馮珂立馬站了起來,向講臺走去,一身肥肉也隨之顫抖起來,他到了講臺上,老師讓他站直,他立馬站直,腿就叉開的像個銳角,老師見後,哭笑不得。便開玩笑說道:“你能把你的腿弄成直角嗎?”李馮珂聽後立刻將腿弄成了一個直角,他的肚子上的肥肉也垂了下來。

見難不倒他,於是老師又給他出了一個難題說:“你如果把你的腿弄成180度,我就讓你回去。”於是李馮珂就努力的把腿弄成平角,但是當他快成功的時候只聽見吱的一聲,李馮珂的褲子,中間破了一個大洞,他就趕緊站起來,臉上露出了害羞的表情。在一旁看熱鬧的我們也都大笑起來。

數學老師平時在教學時非常謹慎,一絲不苟,但是他在發現我們注意力分散的時候,他又會努力地將我們逗樂,所以我們很喜歡他。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7

在數學的世界裏,我們有永遠學不完的知識,有永遠探索不完的奧妙。從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爸爸媽媽開始叫我們學1、2、3、3、4時,我們就開始接觸數學,進入數學的世界,並在數學的世界裏翱翔。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也許會遇到很多困難,遇到很多不解的疑問,還會遇到很多挫折,但只要我們不懈的努力,不懈的探索,我們終有一天會成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

一天,我自己在家閒着沒事幹,便坐在書桌前看數學書,看着看着,我突然想到:既然偶數都能被2整除,那麼偶數的差或和是不是也能被2整除呢?帶着這個疑問,我驗算了一下:2+4=6,4+6=10,6+8=14,2+6=8,4+8=12,6+10=16……是正確的。既然2的倍數之間的差或和能被2整除,那麼3的倍數之間的差或和是不是也能被3整除呢?我於是又驗算了一下:3+6=9,6+9=15,9+12=21,3+9=12,6+12=18,9+15=24……也是正確的。有了前兩個成功的例子,我做出了更大膽的猜想:是不是所有數的倍數之間的差或和都能被那個數除盡?我又舉了幾個例子,依然是正確的,但我仍不敢定下結論,我於是查了查電腦,真的是正確的!我欣喜若狂,雖然這個規律早已有人發現,但畢竟我是通過自己的智慧發現這個結論的。

通過這次發現我明白了:數學是學無止境的,自己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要付出,要不斷的探索,不斷的發現,不懈的努力,必須要端正自己的態度,用心去面對,不管遇到什麼挫折,什麼困難,都不能放棄。不只是數學,對待所有事物都要是這樣!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8

語文老師一語未了,班上就炸開了鍋。有人說:“老師是糊塗了嗎?”有人說:“我沒聽錯吧?”還有人說:“我是在做夢嗎?”……這是什麼情況?哈哈,別覺得奇怪,這是我們班在上語文課呢!課堂的主題叫做“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啥?這是什麼語文課?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

那天,上語文課的時候,老師神祕兮兮地走進教室,先掃視了我們一眼,然後纔不慌不忙地說:“同學們,這節是語文課對吧?可老師今天卻要給你們出幾道數學題!”話音剛落,教室裏立刻喧鬧了起來,同學們紛紛表示不理解。

老師伸手示意我們安靜,頓了頓,說:“我要寫題了,請大家認真看看。”教室裏立刻像退潮的海水一樣,靜了下來。老師拿起粉筆,“唰唰唰”地在黑板上寫下了六道題:1+1=1,2+1=1,3+4=1,4+9=1,5+7=1,6+18=1、

“這些等式都不成立呀!”“應該是運算符號弄錯了吧?”……大家都很驚訝,議論紛紛,於是出現了開頭那一幕。

老師說:“我沒寫錯,因爲今天,我們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啊?”大家連驚訝都異口同聲。老師讓我們開動腦筋,好好想想。

不久,曉彤同學舉起了手,說:“一隻+一隻=一雙。”老師表揚她:“說得不錯,不過還可以更準確。”看到大家絞盡腦汁的樣子,老師揭曉了答案:“一里+一里=一公里。”哦,原來如此!

“2+1=1,誰能想出來?”老師發話了。我看了看周圍的同學,他們都在苦思冥想,有的甚至急出了汗。老師提醒我們:“一個季度是幾個月?”我立刻反應過來,剛想舉手,誰知卻被思成搶了先,他答到:“2個月+1個月=1季度。”話音剛落,教室裏便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老師笑了。

我心想,下一題一定要搶先!於是,我飛快地舉起了手,老師讓我來答。我胸有成竹地說:“3天+4天=1周。”教室裏再一次響起熱烈的掌聲,老師也微笑着點了點頭。我心裏高興極了。

接下來的幾道題,大家幾乎都知道了答案,於是七嘴八舌地答“5個月+7個月=1年”“6小時+18小時=1天”“4點+9點=1點”,哎,“不可能”原來真的能變成“可能”!

這個遊戲不但讓我們學到了知識啓迪了智慧,還讓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生活中看似不可思議的東西,如果換一個思維方向,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可能也會變成可能。所以,面對人生,我們不要輕易說不可能,這不是圓滑世故,而是成熟智慧。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9

因爲我很喜歡數學,並且喜歡總結一些規律,幫助自己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我想把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數學和大家交流溝通,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學數學就是爲了能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要是學好了,就能在生活中買東西,省下不少錢來呢!比如:當我們買火腿腸時,你是否想過買零售的呢,還是買成包的呢?其實,你如果算一算,一年也能省下不少錢呢

。假如買10根零售的話,每根4角,十根就是10×4=40(角),也就等於4元,而成包的十根只要3.7元,比零售的便宜了3角呢!這樣算來,一年就是3×365=1095(角),也就是說一年就可能節省109.5元哩!再舉個例子吧:一小時要滴3600滴水,那麼一天下來就是3600×24=86400(滴),一年就是86400×365=3153600(滴),哇!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地球上水資源逐漸缺乏,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特別是洗衣服的時候,花費的水最多了,同樣多的水,有些人能把衣服洗的乾乾淨淨,有些人卻不能。爲什麼會不同呢?

下面我就給大家解答:假設一件髒衣服上的污垢是 10克重,有1桶清水爲 10升,洗完衣服擰乾後,溼衣服裏面還有 1升水j將 10升水倒入盆中,這時污垢有 10克,清水有 10升,每升清水溶解1污垢。由於擰乾後,衣服上仍有 1升水,這 1升水也含污垢 1克。這就是說洗後的衣服上含有污垢 1克;k將 10升水分成2盆,每盆就是:10÷2=5(升),先用第一盆水洗,污垢 10克,清水 5升,每升含有污垢 2克,再用第二盆沖洗,污垢 2克(第一次擰乾後衣服上含有的),清水 5升,衣服上帶 1升,共 6升清水,因此每升水含有污垢1/3克,再次擰乾後,衣服上仍有 1升水,但是這時衣服上含有的污垢只有1/3克。從上面推斷中,我們不難看出,第二種方法清洗出來的衣服更潔淨一些,水也節約了不少,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這樣做,全國能省下很多很多水,也就不會爲沒水而擔憂了。細心觀察一下,我們的身上也有“數學”,比如我們的手,“一??”是 10釐米,量一量褲子是6??,就是6×10=60(釐米)長了;我們的腳步是 50釐米,那麼從家到學校有多少步,就能求出家到學校的距離了。

舉了這麼多典型的例子,我想到了一句俗話:“有經驗而無學問勝於有學問而無經驗!”。是啊,學習數學不能死背公式,得活學活用,學以致用。所以在以後的學習中,我一定要更上一層樓,對自己嚴格要求,做到不會的儘量做對,會的必須做對,爲以後的學業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打好堅實的基礎,爭做祖國的棟樑之才。

六年級數學作文 篇10

我的數學老師,她和藹可親,她風趣幽默,她善解人意,她還有很強的責任心。我的數學老師到底是誰呢?她就是我們六(4)班敬愛的常晉芳老師。

我們的常老師與衆不同,做事不拘一格,身上散發着獨特的魅力。

第一,常老師非常不喜歡拖堂。記得有一次,常老師說我們把這節課的練習題全部做完、講完就算是完成這堂課的任務了,“這道題,先設乙爲X……”常老師的話正說一半,下課鈴便響了起來,可這堂課的練習題還有很多沒有講完呢,看來這節課必拖堂無疑了!然而,常老師放下手中的粉筆,停下口中尚未求出的方程式,喊道:“這節課就上到這兒,我們下節課再講,下課!”我們聽到後瞬間轉憂爲喜,欣喜若狂地飛奔出教室。

第二,常老師批准我們帶玩具。去年開學第一天,我剛來到這個新的班級,常老師向我們介紹新的班級、新的環境的同時宣佈了一條消息:“咱們班可以帶玩具!”話音未落,只聽一聲“啊”已從同學們的口中叫出來,常老師笑笑繼續說:“只能帶益智類的玩具哦,比如象棋、飛行棋之類的。”即使是這樣,同學們興奮的心情也是溢於言表。

第三,常老師從不佈置假期作業。第一個週末,最後一節課也下課了,老師們紛紛佈置假期作業,我心想:常老師也會佈置很多假期作業吧!科代表去向老師問作業,常老師走進教室對我們說:“這個星期沒有作業,以後也不會有。”同學們彷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驚訝地相互看着,後來常老師纔將緣由告訴我們:假期的時候,不要寫作業,要多出去外面走走,還能收穫新的知識,一味的寫作業只不過是在和課堂上做同樣的事,還不如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呢!聽了常老師的話,同學們個個茅塞頓開。

這就是我們的常老師——一個雷厲風行的老師,一個深明大義的老師,一個不被教條束縛的老師。她是我們最尊敬的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