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七年級作文

七年級端午節作文600字:端午節的感想

本文已影響 3.89W人 

導語:五月初五端午節是華夏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它融浪漫與現實,詩意與快樂爲一體,深受人民的喜愛。下面是關於七年級端午節作文600字:端午節的感想,歡迎參考。

七年級端午節作文600字:端午節的感想

 篇一:七年級端午節作文600字:端午節的感想

又是一年的五月,又是一個端午,又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後來爲了紀念屈原,就把米裝入竹筒中投入江中,再後來就用蘆葉把米包起來煮熟自已家人吃。我們把它稱作糉子。糉子是端午節必須要有的食品。賽龍舟是必須有的活動。其次就是洗艾草﹑喝雄黃酒﹑扣絨線﹑掛香囊等。

包糉子可是門技術。首先要把蘆葉放在鍋裏煮一下。這樣蘆葉就不容易破損。而且顏色會更綠更亮。把蘆葉撈起來放在冷水中等它冷卻。在蘆葉最寬一段的三分之一處,將其繞成圓錐狀,然後將泡好的糯米裝進圓錐裏,再放上一些棗﹑花生﹑臘肉之類的東西之後就可以封口了。將剩下的蘆葉按照糉子的輪廓再裹上幾圈最後用繩子紮起來,一個糉子就算包好了。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只要把糉子放在鍋裏煮酒可以了。看着碧綠糉葉,雪白的糯米,中間又鑲嵌着一顆大紅棗。光是聽着就讓人垂涎三尺。吃的時候再撒上一把糖,別提有多享受了。吃完了糉子就該去看賽龍舟了。

龍舟跟普通的船是不一樣的。龍舟兩頭很窄,它的寬度正好夠一個人坐在裏面。每條龍舟大約可以坐20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船頭還放在一面鼓,是用來掌握節奏,控制速度的。大約有20多條這樣的龍舟都整裝待發。賽龍舟終於開始了,號令一下每條龍舟就像是離了弦的箭一樣在震天的鼓聲中有節奏地向前劃去。沒一個小夥兒都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看到他們這樣的努力,我早感動不已了。這就是中華少年﹗這就是我們強大的祖國。

現在的許多年輕人都不願意過我們的傳統節日,他們更願意過外國的一些節日。這是很不好的。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時要靠我們自已來傳承下去。中國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要靠我們來發揚光大。我希望大家都能夠愛我們的傳統節日,都能積極地參加和組織活動。這樣我們的國家纔會經久不衰,更具特色。

 篇二:七年級端午節作文600字:端午節的感想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華夏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它融浪漫與現實,詩意與快樂爲一體,深受人民的喜愛。

端午----一個詩人的傳說,據《史記》記載,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於是遭讒去職,還被流放。後來,秦國攻破楚國京都,他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汩羅江,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篇章。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熱熱鬧鬧,忙得不亦樂乎。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糉子了,我先學着媽媽的樣子將糉葉洗淨,然後取出三張糉葉,毛面相對,,再在上面放入1/3的糯米,加入蜜棗和少許葡萄乾,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糉子根本難不倒聰明的我。可是當我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子,接二連三的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媽媽“出手相救”,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我這才舒了一口氣,心裏一塊沉重的大石頭總算放了下來。經過了一些挫折,終於到了最後的步驟----扎棕繩,我把糉子捆了好幾圈,這才放心地交給了媽媽,不一會,糉子就煮熟了,一股清香鑽進我的鼻孔,再一品嚐,啊,粘甜有勁,回味無窮。

除了吃糉子這一習俗,小孩還要掛香囊。端午節小孩配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絃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的習俗不會改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

 篇三:七年級端午節作文600字:端午節的感想

端午,一個古老的節日。自戰國時期以來,一直流傳至今。它有着它獨特的味道。

瞭解了端午的來歷,很是痛心,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

屈原,一位愛國志士,忠心侍奉楚王。但卻造小人排擠。結果被流放,他空有一身抱負,卻報國無門。楚國將亡,他爲表達他的愛國之心,以身殉國,投河自盡。原來,端午的背後有着如此令人心酸的故事。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愛國的味道。

端午,我的叔叔等人都會來爺爺家過,一起吃着飯,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

解開纏着糉子的線,打開糉葉,把裏面的飯糰沾沾白糖,吃一口甜甜的;家人們團聚,大家一起有說有笑,暖暖的。看着久違的家人們的變化,喜喜的;味道很多,用兩個字概括:幸福。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街上,孩子們帶着他們的五彩線,愜意地走着,十分神氣。這五彩線,讓我回憶起了從前,我每年都會戴。這五彩線是節日的特色,包含着我們中國華民族的獨特,流傳了幾千年。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吃茶蛋,掛艾葉菖蒲……都有着我們中國的獨特文化。端午節本身其實就是一種文化。如今,端午節已經成功選入了《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深厚的祖國文化的味道。

生活在21世紀今天的我們,生活十分多姿多彩,端午的活動很多,十分豐富多彩。

有些城市舉行賽龍舟競賽,大家爭先恐後,一起比賽,盡情享受划船的快樂。早上也有很多人去踏青,感受自然的氣息,在草地上,嗅着泥土的芬芳,和家人一起去野餐!有很多人登山去採艾蒿,品味糉子的味道。孩子們都放假,在一起盡情玩耍,身上掛着香包。到處都是歡聲笑語。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快樂的味道。

感受端午的味道,是多姿多彩的味道。它是我們民族的節日。無門應該珍惜,重視這個有着自己獨特味道的特殊節日。

篇四:七年級端午節作文600字:端午節的感想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沒有吃到那麼好吃的糉子。

我記得,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在我的出身地沔城。每到五月端午節,挨家挨戶的人包糉子,吃糉子。在蓮花池看龍舟,是我們小孩子的最愛,那熱鬧的場面總會讓我們興奮幾天。我們總會跑去鄰居家“騙”糉子來吃,然後說幾句吉祥的話,弄的大家都很開心,糉香飄滿整個屋子,大家都沉浸在節日當中。於是在沔城,端午節就好像過年一樣。

包糉子的過程並不複雜。先是選上好的糯米反覆的洗,洗乾淨後,放到清水中泡半天,等到米軟了,跑的白白胖胖時,用煮成半熟的蘆葦葉,把糯米包在圓錐形,最後放到蒸籠裏蒸。

待香氣飄滿全屋時,糉子也就煮熟了。儘管糉葉的綠沒有剛包時的鮮亮,但感覺卻透出一種別樣的溫和。剝開一個糉子,陣陣香味便撲鼻而來,那種香是糯米的香,是蘆葦葉的香,更濃的是媽媽勤勞的手上的香味……

有些糉子,還會在裏面放一個紅紅的棗兒,白白的米里面就有了淡淡的紅色,那種味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啊!只有你親自嘗一嘗,才能感覺的到。吃糉子時,就算平時再粗魯的人,也會很小心的解開捆糉子的繩子,拿着那香噴噴的糉子慢慢的品嚐。有時也會準備些糖蘸着吃,往往還沒嚐出味道,糉子便已經下肚了,於是嘴角一笑,心想:再吃一個吧!

自從搬到仙桃來了,就很少感覺的到端午節的熱鬧了。小時候都是媽媽親手做糉子,但是現在,媽媽由於生意忙沒有時間做了,只能在商店裏買着吃,可我卻覺得那些糉子都沒有媽媽包的好吃。又到一年糉香時,我終於又嚐到媽媽做的糉子了,那味道和以前一樣清晰,淡雅,使我又回想起小時候那些場景,讓我滿意而又懷念的笑了起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