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七年級作文

端午節的由來(附傳統活動+特色飲食+吃糉子來歷)

本文已影響 2.69W人 

越南端午節,是越南的傳統節日,又稱正陽節等。端午節有吃糉子的習俗,還有端午驅蟲等習俗。越南的端午節習俗和中國基本相同,但許多人都不知道“屈原”。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1】端午節的由來【4】端午節特色飲食【2】端午節簡介【5】端午節五彩繩的寓意【3】端午節傳統民俗活動【6】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

端午節的由來

由來1:

端午節的由來(附傳統活動+特色飲食+吃糉子來歷)

曾經,有一位叫屈原的詩人。他身爲一個楚國人,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國被秦國攻破,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附近楚國百姓得知,紛紛前來憑弔屈原大夫的死,漁夫划起漁舟來打撈屈原大夫的真身。

一個漁民把糯米制成的飯糰拋向水中,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據說糯米可以粘住魚的嘴,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划龍舟分遊江、招魂、競渡、回舟四個程序,有一整套的鑼鼓和唱腔,其中競渡雖然熱烈,但招魂最爲感人。端午節這天,屈原故里人們主要的活動就是看龍舟,吃完早飯,便身着節日盛裝,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往西陵峽“屈原沱”彙集,傾城出動,爭看競渡。端午陽的屈原沱兩岸,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凡,江上七條龍舟飛渡,岸邊數萬名羣衆觀戰。場面之壯觀,氣氛之熱烈,令人驚歎。

由來2: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爲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

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唐朝末年,戰亂連連,冤魂無數,人心惶惶,到處都是逃難的人。

由來3:

一天黃巢見到一位大嫂手攜着一個小孩子,背上揹着一個大孩子,心懷好奇,便問大嫂道:“你背上背的何人,手上攜的又是何人?”大嫂流着淚答道:“背上大點是我小叔子,手中所攜小點是我親生兒子。”黃巢聽後不解又問道:“這到底爲何,你爲什麼這樣呀?”大嫂又答道:“小叔子雖然比我兒子年紀大,但我公婆已逃散,年老體弱生死未卜,無再生育能力,我年紀輕,就是把兒子丟了,以後還會生育,小叔子如被黃巢殺了就斷了一門香火。”

黃巢一聽,面紅耳赤,自覺慚愧,心想:一個婦道人家尚能這樣孝順並懂得做人道理。我何不順水推舟,賣個人情,饒了她們吧。便對大嫂說:“大嫂,難得你有這般好心,爲避殺身之禍,你可在端午節那天在門首上掛菖蒲、艾葉作標記,自會有用的。”

別了黃巢,大嫂攜兒背叔回到自己村上,並沿路將此話告知衆鄉鄰。一夜之間傳遍江南一帶,尤其是台州地界最爲盛行。端午節那天,黃巢指揮大軍殺奔江南而來,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菖蒲劍、艾葉,無法下手,如殺下去,又恐錯殺大嫂一家,有失諾言。故而,令手下兵將繞道而過,不可擾亂台州百姓。

所以每逢端午節台州各地百姓每家每戶都在門上掛菖蒲插艾葉,成爲當地習俗。並且有詩爲證。艾葉爲旗招百福,菖蒲似劍祛千邪。

由來4: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在我老家,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花生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包糉子的工序就開始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顆棗、幾顆花生米,最後把葉子用桑條皮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你看那又胖又大的糉子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完後,先把它們放在鍋裏煮三個小時,再撈出來放到盛有冷水的桶或鍋裏冷卻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

雖然我媽媽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糉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爲糉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糉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糉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糉子,想過端午節,更想讓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興旺發達!讓先輩的遺願變成事實在在的現實,讓他們的英靈流芳百世、與世長存!

由來5:

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這七大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最具人文情懷和文藝氣質的節日。

“端午”二字,原爲“端五”,“端”爲初,“端五”即初五。先秦時,人們認爲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先秦古籍《夏小正》中記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認爲五月初五這天要準備草藥以祛除毒氣。《大戴禮記》亦載:“五月五日蓄蘭爲沐浴”,用佩戴蘭草、沐浴潔身來驅邪避禍。那個時候,“端五”還不是節,而是一個需要避諱的“不祥之日”。現如今,在很多地方,尤其是農村地區,端午節前後,家裏薰蒼朮、白芷,大門上插菖蒲、艾葉,小孩兒佩戴中藥香囊,大人喝雄黃酒以驅邪避疫,應是先秦民俗的綿延保留,同時也反映出古人敬畏自然、祈福求安的樸素心理。

“端午”一詞,最早見於西晉周處所著《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騖角黍”,“角黍”即糉子,可見西晉時端午節即有吃糉子的習俗。至於這一天爲什麼要吃糉子,流傳較廣的說法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均載,遭讒被逐於沅湘的屈原聽聞楚國國都被秦人所破,心生悲涼,於五月初五日自投汨羅江,與國同殤。楚國百姓聞之悲痛不已,紛紛來到汨羅江邊憑弔,有漁夫划船至江中欲打撈詩人真身,並以飯糰、雞蛋等食物投入江水,希望水下之魚蝦飽腹而不食詩人之肉身。後來,人們又擔心飯糰爲蛟龍所食,遂以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以驅之,逐漸演變爲今日之糉子。宋朝詩人梅堯臣的《五月五日》詩曰:“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峯。”這正是對這一民俗演變的文學註腳。

自此,因爲加入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一元素,又經由民俗的不斷創新演繹與豐富,端午節逐漸由一個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惡日”,演變爲一個以懷念先賢與詩人的愛國情懷爲名、內容既古老又新鮮、形式熱鬧且多樣、充滿歡樂氣氛的民間節日。

端午節民俗之多、流傳之遠、影響之廣,可列爲七大節日之首。除了吃糉子這一共同習俗外,在我國北方,還有飲雄黃、佩艾草、贈香扇等習俗;在南方,則有賽龍舟、浴百草、遊百病等習俗。此外,端午節慶及由其衍生的'文化活動還傳入了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在世界上頗負盛名的韓國江陵端午祭就是中國傳統端午節的流傳與演變,2005年還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爲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

今天,端午節早已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與豐富的文化內涵走向世界,成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軟實力,其中尤以賽龍舟最爲知名和富有影響力。英語中,端午節被翻譯成“DragonBoatFestival”,直譯回來就是龍舟節,可見賽龍舟這一節慶形式在國外的影響之甚。

吃糉子也好,賽龍舟也罷,或是佩香囊、浴百草,端午節民俗的演變,早已超越紀念詩人屈原這一單純目的,而是包含着中國人所特有的、濃郁的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樸素世界觀。這種樸素而純真的情感與觀念,最能打動人心而獲得廣泛共鳴,所謂的文化軟實力,亦不過如此。

由來6: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亦名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民間又俗稱“五月節”。有關端午節的由來,民俗中傳說較多,歸納起來大體上有如下十種:一說認爲端午節是龍的節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認爲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二說認爲端午節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續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三說是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四說認爲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係爲紀念先賢介子推。五說認爲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六說認爲樑宗懍《荊州歲時記》載述,端午是爲迎“濤神”伍子胥。《後漢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

後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七說認爲在《道書》中載有五月初五是爲祭祀先祖日。八說是據《會稽典錄》一書記載,端午是爲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九說認爲端午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其時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萌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爲門戶飾,以懲惡氣。十說是民間有一傳說認爲,端午源於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傑專門劫富濟貧,後因遭當地官兵突襲圍困而於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地民衆萬分悲哀,將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在上述這些傳說中,端午紀念屈原一說因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剛正不阿的人格力量及其詩作的深遠影響,秦漢以後由楚地逐漸傳遍神州,爲人們所認同並相沿迄今。

由來7:

楚國的大夫屈原早就瞧出秦昭襄王沒安好心,屢次三番勸過楚懷王,要他聯合齊國共同抗秦。可是楚懷王是個糊塗蟲,終於聽了靳尚、公子蘭這一夥人的話,連自己的命都丟了。如今楚頃襄王做了國君,不但沒把這批人治罪,反倒重用他們。屈原看着這批人只圖眼前安樂,目光短淺,膽兒又小,一味向秦國遷就讓步,割地求和,這樣做正是拿肥肉去喂老虎,楚國早晚要亡在他們手裏。他心裏苦悶得沒法說。他痛恨靳尚、公子蘭這批人,以爲不能跟他們在一起共事,就打算辭職。可是一想到楚國的地位這麼危險,又不忍心就此走開。他勸楚頃襄王收羅人才,遠離個人,鼓勵將士,操練兵馬,好爲國家爭氣,替先王報仇。靳尚、公子蘭他們這幾個人就怕屈原在楚頃襄王面前老提起反抗秦國的話,怕打起仗來自己不能過好日子。他們把屈原看作眼中釘,非拔去不可。

屈原還是勸楚頃襄王去聯絡諸侯共同抗秦。靳尚、公子蘭他們就天天在楚頃襄王跟前說他的壞話。靳尚對楚頃襄王說:“大王沒聽見屈原數落您嗎?他老跟人家說:‘大王不報先王的仇,公子蘭不敢提抗秦,楚國出了這種不爭氣的君臣,哪兒能不亡國吶?’大王,您想想這叫什麼話啊!”楚頃襄王問了問公子蘭,公子蘭也這麼說。楚頃襄王大怒,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抱着救國救民的志向,一肚子的富國強兵的打算,反倒給人排擠出去了。到了這時候,他簡直要氣瘋了。他不想吃,不想喝,弄得面容憔悴,身子也瘦了。他憋着一肚子憂憤沒處去說,在洞庭湖邊、汨羅江[在湖南省湘陰縣北,向西流入湘水;汨mì]上,一邊走,一邊唱着傷心的歌兒。

屈原有個姐姐叫屈須。她聽說兄弟的遭遇,老遠地跑到湘南去看他。她找到了屈原,一見他披頭散髮、臉龐又黃又瘦,不由得掉下眼淚來,說:“兄弟,你何必這樣吶?楚國人哪一個不知道你是忠臣?大王不聽你的話,那是他的不是。你已經盡到了心了。老悲傷又有什麼用吶?”屈原說:“我傷心的不是我自己的遭遇。楚國弄到這個樣兒,我心裏象刀割一般!”屈須說:“可是君王不肯聽你的話,反對你的人又有勢力,你孤孤單單的一個人,怎麼鬥得過他們吶?你的脾氣太耿直,我擔心你會吃虧,如今果真落到這個地步。叫我怎麼放心吶!”屈原說:“我知道我忠心耿耿會招來不幸。可是我怎麼能夠眼看着國家的危險不管吶!只要能救楚國,就是叫我死一萬次我也願意。如今把我放逐到荒山野地,國家大事我沒法兒管,我的主張沒處去說,我大聲呼喊君王,君王也聽不到。我痛苦得真要瘋了。這樣兒下去,還不如死了好。”屈須搖搖頭,說:“別傻了!要是你一死,國家就能夠好起來,那我也願意跟你一塊兒死。可是你這麼糟蹋自己,對國家不但沒有什麼幫助,反倒還會帶累別人也這樣消沉下去。”屈原嘆了口氣,說:“那麼怎麼辦吶?”屈須說:“將來君王也許會明白過來,那時候你還可以給國家出力。”屈原在流放中,經常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看到他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地,還是經常受凍捱餓,生病沒錢醫,死了沒錢葬,遇到天災人禍,就弄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種悲慘的景象,更加深了屈原的痛苦。他一直喜歡寫詩,這會兒詩寫得更多。《離騷》這首有名的長詩,就是他在這個時期寫成的。

  返回目錄>>>

端午節簡介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衆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爲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裏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爲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爲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爲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來源: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五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之一,受到全國各地人民的普遍重視。它的別名很多,有端午、端陽、蒲節、重五、女兒節、詩人節、沐蘭節等等。端午節的來源有多種說法,爲人所知的有下列六種:

1、紀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深感痛惜的人們紛紛包糉子、賽龍舟,以此來紀念他,此後逐漸演化爲端午節。這是最爲流行的一種說法

2、道教中的祭“地臘”風俗。《道書》雲:“五月五日爲地臘,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3、勾踐操練水軍。《事物記源》記載,每年五月五日,天氣變暖,可以下水。越王勾踐便在這一天開始操練水軍,最終打敗了吳國

4、紀念孝女曹娥。《會稽典錄》記載,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師失足落水。他14歲的女兒曹娥哀號江畔17日,覓父屍不得,投江自殺。

5、紀念介子推。據傳,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發令,五月五日這一天不得舉火。因爲此時天氣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傷寒,難以醫治。

6、紀念伍子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時迎伍君。”伍子胥盡忠反被殺,屍被拋於江,化爲濤神。每年五月初五,錢塘江口泛起初潮,人們駕舟逐潮,希望能見伍子胥顯靈。

  返回目錄>>>

端午節傳統民俗活動

扒龍舟

古代的越民族以龍爲圖騰,爲了表示自己是“龍種”身份,他們不僅有斷髮文身的風俗,而且在每年端午這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便有類似於今天的競渡遊戲,這就是競渡習俗的由來。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先民把黃道附近的星宿分爲28星宿,分四東南西北四組,東方蒼龍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端午這天,東方龍星正好到了最南邊的最中的位置,信奉天文的先民們這天自然要祭祀,這大概是龍舟競渡的來源。

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龍舟作爲一種文化,它的出現比屈原所處的年代要早得多。春秋之前,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一些部族會在端午這天以龍舟競渡的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這是五月初五龍舟賽最初的樣子。《淮南子·齊俗訓》中有“胡人便於馬,越人便於舟”的記載。中國最早的“龍舟競渡”的圖形,發現於浙江寧波市鄞州區雲龍鎮甲村。龍舟最初是用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爲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扒龍舟歷史悠久,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龍舟競渡分爲請龍、祭龍神、游龍和收龍等幾個版塊。龍舟競渡前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先要請龍、祭神。在端午前要擇吉日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閩、臺則往媽祖廟祭拜。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福佑、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划龍舟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掛艾草與菖蒲

在端午節佈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來源亦久。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爲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如掛艾草於門,《荊楚歲時記》:“採艾以爲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於艾爲重要的藥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採艾了。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菖蒲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如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曰:“雞未鳴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爲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

端午食糉

糉,即“糉籺”,俗稱糉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糉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傳入北方後,用黍米(北方產黍)做糉,稱“角黍”。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糉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糉子有鹹糉和甜糉兩大類。端午食糉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放紙鳶

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着系在上面的長線,趁着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爲“放殃”。

洗草藥水

草藥水,即是古籍記載的沐蘭湯,端午日洗草藥水可治皮膚病、去邪氣。端午日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是藥。端午期間,中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藥煮草藥水沐浴的習俗,端午草藥的藥性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歲時廣記》卷二十二“採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採雜藥,可治百病。”關於洗草藥水習俗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末的《大戴禮記》中,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廣泛流行。在廣東,兒童用苦草麥藥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則到江河、海邊沖涼,謂之洗龍舟水,洗去晦氣,帶來好運。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草、菖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拴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爲吉祥色。端午以五色絲線係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如長命縷、長命鎖、香包等許多種漂亮飾物,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爲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在端午節這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以驅邪。傳統之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項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孃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謂之可去邪祟、攘災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打午時水

午時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時於井裏打上來的水。端午節“打午時水”是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的傳統習俗。重午日的午時,陽上加陽,所以“午時水”有“極陽水”、“龍目水”、“正陽水”之稱。古人把打上來的午時水視爲大吉水,這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日午時驅邪最佳,具有辟邪、淨身、除障的效果。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鑄陽燧

東漢王充的《論衡》記載了端午節“鑄陽燧”的禮儀習俗:“陽燧取火於天,於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爲器,摩勵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認爲,午月午日午時具三重之火,是陽氣極盛之時,在此時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鑄鏡的時刻,鑄成的銅鏡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力。以鏡辟邪的習俗,在南方沿海一帶有着廣泛的應用和遺傳,常能見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帶着銀製的鏡子等飾物,這類銀飾小鏡子等,就是用於孩子們辟邪。新建的寺廟道觀,其屋脊的正中也往往裝飾着銅鏡。就是現代小區嶄新建築的.門、窗上方,也往往能發現懸掛着的鏡子,這些都是用於所謂的辟邪。由此可見鏡子辟邪的文化信仰在民間根深蒂固。

浸龍舟水

龍舟水,發生在小滿至夏至期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雨與龍是聯繫在一起的,龍不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龍飛天上,行雲布雨。在自然天象上,仲夏期間正是蒼龍七宿飛昇正南中天之時,在《易經·乾卦》爻辭中曰:“飛龍在天”。在仲夏端午前後,中國南方暖溼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華南一帶交匯,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端午強降水來時,江河水位迅速上漲,爲扒龍舟提供了良好的場地條件。浸龍舟水是流行於華南地區的傳統習俗,因爲龍舟水寓意吉祥,龍舟水及龍舟滑過的水人們都認爲是“大吉水”,按照傳統說法浸龍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順心。

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貼午時符

舊時廣東一些地方有貼“午時符”的習俗。午飯後,家家貼“午時符”。符用寬約一寸,長近一尺的黃紙條,上面用硃砂寫上“五月五日午時書,官非口舌疾病蛇蟲鼠蟻皆消除”等字樣。在大門上懸掛菖蒲、鳳尾、艾葉等,並紮上一束蒜頭,塗以硃砂避邪。也有些人家還在門上貼上用黃紙寫的小對聯:“艾旗迎百福,蒲劍斬千邪。”

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節重要習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爲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薰蒼朮

薰蒼朮是端午節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在民間用蒼朮消毒空氣,即將天然的蒼朮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

挑端午擔

寧波舊俗,毛腳女婿要在端午節挑“端午擔”送到女方家。“端午擔”,少者四色,多者八色,黃魚要成雙。 按禮節,丈人丈母要把部分“節貨”作“回禮貨”送還女婿家。

躲端午

躲端午,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地方民俗,是舊時流傳於中國北方中原的端午節習俗。古時北方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爲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避五毒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纔有種種求平安、避五毒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北方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這才形成此習慣。民間認爲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即認爲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民間又在衣飾上繡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

採藥、制涼茶

採藥是最古老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民俗認爲,端午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採藥是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在端午採藥與設置種種可驅邪的花草,其來源久遠,這一風俗在漢代時已影響廣泛,後來也逐漸影響到東亞各國。西漢末《大戴禮記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採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採雜藥,可治百病。”中國民間至今仍普遍保留着端午所採之藥最爲靈驗的信仰。支撐這類俗信的原理,自然也是基於一種宇宙論式的解說:端午或這天午時,由於季節變動致使陽氣極盛,但同時也是各種草藥的生長最爲茂盛之時,所以,這天採的草藥最爲靈驗、有效。

飲蒲酒、雄黃酒、硃砂酒

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荊楚歲時記》:“以菖蒲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

藥料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門窗、牀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這些活動,從衛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端午雨

端午下雨南方稱之爲龍舟水、端陽水,洗龍舟水能去晦氣、帶來吉祥。北方認爲端陽無雨是豐年,端午日雨,鬼旺人災;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此種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雲:“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

跳鍾馗

跳鍾馗:一種民間舞蹈,又稱“嬉鍾馗”。據悉,跳鍾馗,源自北宋,是古徽州遺存下來的一種傳統民俗表演,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種內容,體現了民衆崇尚鍾馗的剛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願望。在民間,“鍾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徵,端午跳鍾馗,寓意爲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壽年豐。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曆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鐘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兇引福。

鬥草

鬥草是一種由採草藥衍生而成的民間遊戲,於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異草互相比賽,以新奇或品種多者爲勝。起源無考,普遍認爲與中醫藥學的產生有關。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歷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鬥草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爲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爲輸,再換一葉相鬥。據樑朝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

打馬球

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中國北方民族沒有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但會在端午這天射柳和打馬球,這很明顯是來源於北方遊牧民族的競技遺俗。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

  返回目錄>>>

端午節特色飲食

糉籺

端午節食糉是中國的傳統習俗,糉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鹹兩種。

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爲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爲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闢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五黃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是指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也有其它說法,鹹鴨蛋可以用黃豆替代。農曆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

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裏,用長柄木捶打製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麪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各國端午節美食

韓國:艾草糕+櫻桃茶+醍醐湯

在韓國,端午節用於祭祀祖先、祈求豐年、保佑身體平安。端午節期間韓國人多喜食艾草餅與艾草糕、品櫻桃茶、喝醍醐湯。

日本:糉子/槲葉糕+菖蒲酒

糉子在日本古代稱爲“茅卷”,呈圓錐形。最初是將粳米蒸熟搗碎成年糕狀後用茅葉包裹,再如水煮熟。後來改用菖蒲葉、竹葉、蘆葦葉等包裹,製作方法也逐漸多樣化。

新加坡:娘惹糉

每年端午節,新加坡人也有賽龍舟、吃糉子的習俗。其中娘惹糉是新加坡特有的端午美食。獨特香料“芫荽粉”配上醬油,精心醃製上等瘦肉,再配以香甜爽口的冬瓜條混炒,最後裹入透白晶瑩的糯米之中。

越南:黃姜糯米飯+方形糉子

端午節時,越南人會準備黃姜糯米飯,來感謝祖先的恩惠給子孫後代帶來豐衣足食的生活,並祈求祖先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外,越南人認爲黃姜飯裏的黃姜有避瘟疫、解毒和防瘡等功效。

  返回目錄>>>

端午節五彩繩的寓意

五色線是用青、紅、白、黑、黃五種顏色的絲線搓(編)在一起的細索。過端午節這天,大人們便在兒童的手腕、服腕和脖子上繫上五色線。人們認爲繫上五色線,可以驅惡免疾,長命百歲。因此,五色線又叫“長命縷”、“續命縷”、“闢兵繪”、“朱索”,民間還有稱作“花花繩”的。

端午節戴五彩線可是很有講究的。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

五行的最初含義是表示五方龍,構成完整統一的世界,即:木代表東方,爲青龍,火代表南方,爲赤龍,金代表西方,爲白龍,水代表北方,爲黑龍,土代表中央,爲黃龍。黃龍最大,其他四龍全歸其統領,五龍便形成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關係。

五行說產生於我們祖先對龍的圖騰祟拜時代,五色線用青、赤(紅)、白、黑、黃五色線編成,正是符合五行的學說。產生圖騰祟拜稍後的時代,用五色線象徵五條龍,便可以證明祖先的創造。系五色線於身上源於“斷髮紋身”,是用五色線來象徵自己已爲“龍子”。

爲此,人們認爲五色線戴在脖頸或手足腕上(或吊在紋帳及搖籃上的五色線),不論哪一方來的鬼怪都可以被五色龍鎮壓住,起到“闢鬼及兵,令人不生病瘟”的作用。

五色線可以祛邪辟癱,佩戴的人們可以繫住性命,保證兒童健康成長,因而把五色線叫“長命縷”,專給兒童系戴。有人因此以爲用五色線可以鎖住小孩的.性命,於是就在五色線下綴一個契刻“長命富貴”或“長命百歲”字樣的銀製的鎖,認爲這樣可以把小孩鎖住,邪鬼惡神不會上身,永遠健康。

  返回目錄>>>

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

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爲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糉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爲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清代乾隆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糉後,龍顏大喜,讚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竟巧,九子糉爭新。”

九子糉是糉子的一種,即爲九隻糉子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用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五彩繽紛。九子糉大多是作爲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兒媳的禮物等。因爲“糉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糉子”能得兒子的說法。

清代詩人吳曼雲也寫有一首讚美九子糉的詩:“裹就連筒米宿春,九子彩縷扎重重,青菰褪盡雲膚白,笑說廚娘藕覆鬆。”

糉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而且各地的風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鹹兩種。甜味有白水糉、赤豆糉、蠶豆糉、棗子糉、玫瑰糉、瓜仁糉、豆沙豬油糉、棗泥豬油糉等。鹹味有豬肉糉、火腿糉、香腸糉、蝦仁糉、肉丁糉等,但以豬肉糉較多。另外還有南國風味的什錦糉、豆蓉糉、冬菇糉等,還有一頭甜一頭鹹、一糉兩味的“雙拼糉”。這些糉子均以佐糉的不同味道,使得糉子家族異彩紛呈。

由於飲食文化的'傳播,早在古代時,我國製作糉子的技術就傳到了國外,因而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有吃糉子的習俗。

祕魯人是在聖誕節吃糉子的,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歡慶聖誕節,一邊吃糉子,甚至連一些已經出嫁的女兒,在這天也要趕回孃家,再來嚐嚐母親親手製作的糉子。

緬甸人也愛吃糉子。在端午節,他們用糯米作主料,用熟香蕉和椰蓉作餡,這種糉子香氣誘人,軟軟的,甜甜的,別有風味。

日本的端午節是在陽曆的五月五日,他們包糉子的主料是米粉,其形狀酷似鐘形。

馬來西亞人包的糉子,形狀很像我國廣東的糉子,其特點是個頭較大,除鮮肉糉、火腿糉外,還有豆沙糉和椰蓉糉,食之非常可口。

端午節吃糉子的寓意

1:驅趕蛟龍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爲我國端午節食品。

2:紀念屈原

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屈原是戰國時楚人,當他看到國家將亡時,於五月五日投汩羅江而死。老百姓划着船去打撈他的屍體,並將米飯撒到江中,防止魚蝦侵害到屈原。於是有了端午節,有了龍舟競渡,有了吃糉子。另有一個鮮爲人知的版本,是說屈原生前正直,是他的政敵在江中追趕他的小船,將他殺害後,裝在麻袋中深入江底。爲了掩飾罪行,僞作了“懷沙”一篇遺文,傳言屈原是自殺。但老百姓心中有數,於是也有了端午節,划船是暗示小人們追殺屈原,包糉子,是暗喻小人將屈原捆綁並投入水中。

  返回目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