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三年級作文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

本文已影響 2.2W人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1

我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快要到了,這是一個非常快樂的節日。端午節又稱五月五,時間爲農曆五月初五,因此端午節的“端”字代表“初”的意思,“午”同“五”字,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紀念孝女曹娥;紀念伍子胥……

我還是簡單地講講愛國詩人屈原吧,相傳屈原是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汩名羅江,而使人們尊他爲江神,把裝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免魚蟲爭食其身,並且把這天定爲端午節,以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的`詩辭。民間就有了吃糉子和賽龍舟。往年我家的端午節也過得非常快樂,一大早,媽媽就去菜場買艾葉插在門上,這天還要吃糉子。至今,端午節仍然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2

今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在我的家鄉這一天會舉行很多活動。比如包糉子、划龍舟等。

今天奶奶準備了各種好吃的食物,還會包一大鍋糉子,有肉糉和紅豆糉。我非常喜歡吃奶奶包的`糉子,尤其是可口的肉糉,奶奶包的每個肉糉都會散發着濃濃的香味,非常誘人。奶奶把濃香的糉子送給親朋好友,與大家一起分享糉子的美味,同時也是分享節日的快樂。

小小的糉子傳遞着節日的歡樂,情繫着濃濃的情感。我愛吃糉子,更愛吃奶奶親手給我包的糉子。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3

中國的傳統文化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還有端午節,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着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爲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屈原投江以後兩岸的老百姓划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是還是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在這個緊張危險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就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糉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裏……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爲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划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4

今天是端午節,作文課老師帶我們包糉子。說到包糉子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跳江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包糉子,爲了保護屈原的屍體,人們還賽龍舟,爲了趕走要吃屈原屍體的魚兒。

先拿兩片糉葉錯落地疊放在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形,放上我最愛吃的蜜棗,再放上糯米,用手使勁壓壓,把糉葉往上一蓋,最後我用繩子纏好,我按照這個方法包了兩個、三個、四個……看到我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通過這次包糉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做什麼事情,要有細心、耐心、還要有恆心。

回到家我還幫媽媽包糉子,媽媽看我包得這麼好,還誇我呢,我很高興學到了本領還學到了知識。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5

端午節的習俗大致有吃糉子、賽龍舟、桂香袋、飲雄黃酒、用雄黃蘸酒灑在額頭上畫王字、接女歸寧(這一天出嫁的'女子都要回孃家),採百草、插艾蒲、系五彩線……各地往往不一。

“端陽節碌忙人,剝糉蘸糖當早茶。莧菜落油和片粉,面築搗蒜拌黃瓜”。每當端午來臨人們便芬芬包糉子,賽龍舟喝米酒、插艾蒲、系五彩線,這便是我們鄖縣人民的風俗。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6

端午節到了,家人一起包糉子。我到外面找同學玩。我和大家一起跑步,跑完步後我們一起看電視。吃飯時候到了,同學們各自回家了。

吃完飯後,同學們又聚集在一起,玩起遊戲來。

下午四點的時候,大家分組的'進行划龍舟比賽,獎品是一個超級大的糉子,到家看到獎品後都努力划起漿來。最後我們組贏了,大家都開心地跳起來了。回家後,爸爸媽媽誇我今天表現很好。

晚上同學們都拿着煙花出來玩,一個個煙花在空中連起來像一朵朵美麗的花兒。夜晚了,大家都高興地回家了。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7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傳統的端午節。賽龍舟、吃五黃、掛香袋等都是這個節日的習俗,還有是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早上,我去奶奶家的時候,看見門口插着艾草,媽媽告訴我這種植物可以驅邪辟毒的.。剛巧奶奶在包糉子,我也想親手包個糉子,可是我不會。在奶奶的指導下,我小心翼翼地完成了任務,一個象三角形的糉子出爐了,我迫不及待地放在水裏煮,過了幾分鐘,美味地糉子進入了我的嘴中,味道好極了!

我吃到了可口的糉子,又瞭解了端午節的知識。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8

今天是端午節,幾天前媽媽就給我脖子、手和腳帶上了用五彩絲線編成的彩鏈。聽大人說帶着它一年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姥姥說要包糉子。糉子做好後我馬上飛奔過去拿了一個在手上,剛出鍋的糉子皮是墨綠色的,聞起來好象有一股姥爺喝的茶葉的味道;糉子的形狀是四角形的',用兩到三片蘆葦葉剝裹着白白的糯米,再用馬蓮杆纏住綁好,這樣一個糉子就做成了。剝開一個糉子,一粒粒雪白的糯米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一樣緊緊的抱在一起,好像在開會,又好像在寒冷在冬天大家抱在一起取暖;嘗一嘗香香的、粘粘的,如果再在上面灑上一點糖,那味道更是讓人甜到心裏去了。我喜歡端午節,我更喜歡吃糉子。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9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習慣,而且全國各地有着不同的習俗。在我的家鄉,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有吃用江米做成的糉子和涼糕;門前或窗臺上要放一把艾草,聽老人們說能驅邪。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能吃上姥姥親手做的香噴噴的涼糕,裏面有紅棗、葡萄乾等許多好吃的'東西。

據說古時候,詩人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絞,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農歷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人們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又叫端陽節。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10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媽媽早早的起了牀,她去超市,買回來一些糉葉、蜜棗和糯米。媽媽一回到家,先把糉葉用開水燙一下,讓後把蜜棗和糯米放進鍋裏蒸一蒸,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做好之後,媽媽便包好了糉子,只見媽媽不慌不忙拿起糉葉,捏了個三角的形狀,接着放一些餡在裏面,然後再用一片糉葉包起來,用一根線紮起來,這樣一個糉子就做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包起糉子來。糉子包好了,媽媽立刻把糉子放進鍋裏煮。

過了不久,糉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個糉子,剝開糉葉,細細的品嚐,我看着媽媽的表情像個剛吃完苦瓜的.臉,媽媽看我高興的樣子,也笑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